回覆列表
  • 1 # 科技智慧製造

    有師傅或技術強的人可以跟著學習,建議先留在品質部看下新來領導的能力,有無自己可以學習的地方,若沒有可學習的,我建議還是回到技術部,畢竟是自己的專業方向,你又搞過品質,對以後你在技術開發過程中是有很大幫助的。

    加油,你可以的。

  • 2 # 設計製造迷

    根據你的描述,可以看出你錯失了一個更上一層樓去看風景的機會,恕我直言,那個品質經理的職位本來應該是你的,或者從公司的領導層面來講,他們也有意讓你接手這個職位,而不是簡單的暫代,你的能力還不足以勝任品質部經理這個崗位,所以,你錯失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歸根到底是因為你心智不夠成熟,才會錯失這次機會,本來你是可以更上一層樓去看風景的,可惜現在只能是仰人鼻息的混前程了,職場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

    現在,已經由不得你選擇技術崗還是選擇管理崗的問題,因為你目前已經沒有管理崗這個選項了,要麼回去原部門做技術,要麼留在品質部在新品質經理手下幹活,我相信你不會傻到留在新品質部經理下面,因為,那新任品質部經理是總經理帶過來的,他很可能讓你過得“不舒服”。

    相信這次絕不是偶然事件那麼簡單,具體原因,無非就兩種,1、你的能力還不足以勝任品質部這個崗位; 2、新總經理安插自己人到關鍵崗位,以便更好擁護和執行他的決策,以保證過渡期有穩定的“群眾”基礎。對於第二種,你也不要表現得過於憤青,這種現象也很普遍,或者你以後真正成為管理者,相信也會這麼做。

    你的問題也提到,對於水平相當的人,誰也看不上誰,坦白告訴你,這是一種很不好的劣習,會直接影響你的發展和晉升。籍此契機,也順便提幾點技術人員比較容易犯的大忌,如果不幸被言中,請馬上改掉,不然你會流下悔恨的淚水。

    1、表現得太高傲,不願聽取別人的意見。

    技術人員常犯的一個毛病,就是表現得太清高,認為自己才是最好的,別人都是白痴,不屑與別人交流,同行之中也是誰都不服誰,這是技術人員的大忌,你這種臭脾氣,不管領導還是同事,誰都不會喜歡,領導會視你為“刺頭”,不但不願傳授真本領給你,甚至對你除之而後快。真正的職場裡,領導喜歡的是服從安排的人,而不是跟領導抬扛的人,即使你有道理,也不要當著眾人的面直接提出反對意見,而是過後私下找領導,以求教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見解,這麼做領導才會有臺階下。如果你也有這種過於清高,不樂於接受他人意見的毛病,那麼請馬上低下你高傲的頭!

    2、不要只做技術高手,應該成為綜合型人才

    不要一門心思全放在技術上,這樣做,你的知識面將變得過於狹窄,將會失去很多升職、加薪的機會,在努力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需要培養自己成為全面型的綜合人才,這兩者並不衝突的。在職場裡,老闆更喜歡的是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的南慕容,而不是北喬峰。

    3、過於執著成為技術專家

    技術人員,切忌過於執著於技術,但不是反對你深挖技術,而是在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要抓住有利時機向技術管理人員轉型,因為在國內的從業環境下,技術管理人員比純技術人員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至少目前大多數企業如此),我們切忌被“技術”兩字束縛住,認為機械專業就一定終生只做技術,那樣就大錯特錯了,無論在公司哪個職能部門、哪個崗位,其發展通道基本上是一致的,而且條條大路通羅馬,其發展路徑如部門主管、部門經理、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這樣走你才能攀登職業巔峰。

  • 3 # 55030991神州署光

    這問題應當較為簡單,關鍵看自擅長於管理還是擅長於技術,如果管理方面強於技術方面,則最好選擇管理崗位,如果技術方面強於管理方面,則最好選擇技術崗位,如果兩方面實力相當,則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和領導按排,這樣才能發揮出人的最大效能和潛力。

  • 4 # 長金老者

    不知所在企業是國企還是私企,就按一般情況說說吧。從專業和個人愛好,你選擇技術崗不錯。從今後發展講,就看你志向在那裡了。技術崗位的發展可能路線是:助理工程師一工程師-高階工程師。相應崗位可能是課題組成員一副組長組長一主任工程師一副總工總工。大體就是這樣了,當然你如有重大發明創造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說到這裡你可能有疑問,說我就想搞技術,提那麼多職稱職銜幹什麼?你可能年青,等你到四五十歲就知道這些也很重要,這叫自我實現,是人的一個需求層次。同樣,在管理崗位,可能與你專業不符,有時給人以什麼人都能幹的感覺,其實做一個合格的管理者很不容易,我是深有體會的。幹管理最高境界是拿總,就是企業的各種執行都透過你的規劃來實現,並對出現的問題適時調整。這個崗位是這樣的,如果你有個好領導,不一定非要自己擔任什麼職務,你出的主意他採納就是了。但是其本身卻要求你必須具備擔任更上一層領導的能力,簡單說就是你是科長,要幹好你本攤的事,你要具備主管副處長的能力。因為管理本身就要協調,而分管領導主要任務就是協調。所以說這個崗位可不象技術崗位,有時實際能力和現任職務是不匹配的。說了半天,不知對你有無用處,最後一句話,根據你自己的敘述,你還是回到技術崗位好一些。

  • 5 # 月薪三千年薪百萬

    看到這個問題,我首先回想起了我的爺爺(7級工),我爺爺當年憑藉一個人的收入養活了一家10口,我奶奶沒工作在家做飯帶孩子,當時我爺爺的工資比廠長都高,那時候是技術人員,產業工人最輝煌的時代……不改變現有的勞動報酬體系,而只是一味加大理工科教育力度,培育更多理工科專業學生,也只會在微觀上增加未來畢業生的跨行業擇業成本,在宏觀上加深結構性失業風險。

    我們一直在說中國改革開放有“人口紅利”,但各位聽沒聽說過“工程師紅利”?

    回顧人類歷史進入工業革命的這200多年以來,社會的進步靠的是勞動生產力的發展,勞動生產力的發展依靠的是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如何提升勞動生產率?主要有技術創新、產業升級以及相關基礎設施和法律制度保障。其中最核心的還是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上述兩方面工作前進和發展的主力軍難道不是由理工科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嗎?

    接下來,我們繼續深入思考:如果你認為央行這篇論文僅僅是在肯定理工科生而嘲諷文科生,那麼你還仍然停留在地表對流層裡!實際上,央行這篇論文早已直衝雲霄,突破了平流層,居於雲端之上了!

    改革開放的近20多年來,在生產製造一線創造價值的人比例不夠高,而在流通領域倒短賺差價的人比例又過高。這篇論文在本質上其實是想引導經濟的脫虛向實。只有這樣,中國才能成為製造業強國!而不僅僅只是經濟大國、製造業大國!這也是與之前國家提出的工業4.0和製造2025行動綱領前後呼應!一脈相承!

    大戰略是對的,但能打的牌不多!在製造業強國這條路上可以多學習德國。

    再從另一個角度解讀:為何從央行的嘴裡說出來,而不是從工信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協技術部或是教育部的嘴裡?就是要流量,要關注度,要國民從上到下熱議,更要全球有志之士知曉,我們這次是要動真格的了,海外的人才,無論你是哪國的國籍,只要是技術型人才我們都歡迎,留學生們學成之後帶著科研成果回國創業,多多益善!可以把這篇論文看做《招賢令》!既招國內人才,又招國外人才。海納百川,囊括天下賢士襄助!天時地利人和,假以時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然實現!

    鑑於此,可以想見,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遠的將來,您或您的孩子應該首選理工科專業,首選技術崗,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吃到下一波紅利——“工程師紅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老年人長期咳嗽如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