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639739024251

    關於顧況,為人熟知的是他和白居易之間的一段軼聞:樂天初舉,名未振,以歌詩投顧況,況戲之曰:“長安物貴,居大不易。”及讀至原上草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曰:“有句如此,居亦何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顧況,別號華陽山人,晚字逋翁,祖籍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約生於唐玄宗開元十三年(725年),卒於唐憲宗元和九年(814年)。幼年受佛經於其叔七覺和尚,登第前於儒學外,出入釋老二氏,且多交有聲於東南之名詩人、詩僧。後遷居蘇州海鹽橫山,故史書多稱其為海鹽人。至德二年(757年),顧況進士及第,年已33歲,終著作佐郎,從六品上。他任職新亭監年代,傅璇琮主編的《唐才子傳校箋》從明人“中舉前”之說;現今學界一般約定在“唐至德二載(757年)登第後至建中二年(781年)或稍後入韓滉節度使幕府”的一段長達24年時間,過於漫長,深感泛泛。   新亭鹽監設於臨海,是唐時台州鹽遠銷處州、婺州、衢州等地正集散地,且是當時江南十大鹽監之一。顧況求知新亭監之事,最早見於唐人李綽《尚書故實》,內雲:“顧況,字逋翁,文詞之暇,兼攻小筆。嘗求知新亭監,人或詰之,謂曰:‘餘要寫貌海中山耳。’仍闢善畫者王默為副知也。”新亭監始設於唐乾元年間。《新唐書·卷五十四·食貨志》:“乾元元年(758年),鹽鐵鑄錢使第五琦初變鹽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監院。”吳、越、揚、楚鹽廩“有漣水、湖州、越州、杭州四場,嘉興、海陵、鹽城、新亭、臨平、蘭亭、永嘉、太昌、侯官、富都十監。歲得錢百餘萬緡(每緡1000錢),以當百餘州之賦。”知新亭位列十監之四。鹽監是管理鹽稅、鹽業的機構,長官稱“監”。新亭在臨海,南宋陳耆卿《嘉定赤城志》卷七《城務·臨海》條:“新亭監在縣東南六十里,今廢。《武烈帝廟記》:乾符二年(875年)新亭監給官莫從易重建堂宇。”按《赤城志》是台州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新亭監附於臨海縣名下,當屬臨海。又民國《臨海縣誌稿》卷十三《官師·令佐·鹽監》載:新亭監官,“天寶:顧況(附李綽《尚書故實》顧況條);乾符二年:吳越莫從易;元德昭(按吳越國王錢鏐後拜為丞相)。”顧況列為新亭首任監官,唯定在“天寶”年間有誤,以《新唐書》記“乾元”為正。   新亭監約止於北宋熙寧至宣和年間,前後存在了約200年。據舊志載,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因新塗外淤,老塗地養淡,產鹽區東移,遂修築杜瀆壩(在今杜橋鎮外塗)。宣和四年(1122年)官府設南(在黃岩)、北(在桃渚)兩監,建杜瀆鹽場,歸屬北監,張瑾為亭場巡檢,新亭鹽監至此壽終正寢。顧況求知新亭監年代史家一直總感含糊。拙見顧況臨海之行,除上述方誌記載以外,與其存於《全唐詩》卷二六七及宋人洪邁《萬首唐人絕句》中的《臨海所居》詩三首及《從剡溪到赤城》詩有內在關聯,可補充《尚書故實》所記之不足。今先舉《從剡溪到赤城》詩: 靈溪宿處接靈山,窈窕高樓向月閒。夜半鶴聲殘夢裡,猶疑琴曲洞房間。   剡溪在新昌,赤城在天台。由新昌剡溪入天台,走的是李白、杜甫遊天台山同一路線。詩中“靈溪宿處”是說顧況從天台到臨海途中,曾夜宿靈溪附近的靈溪驛,又稱靈溪館。《嘉定赤城志》卷三:“(天台)靈溪驛,在縣東二十里,舊路由此入京,今亭頭是也。後改自東門,遂廢。唐人鄭巢有《夜泊》,詩云:‘孤吟疏雨夜,荒館亂峰前’……‘溜從華頂落,樹與赤城連。’……”(參見康熙《天台縣志》,雍正《浙江通志》)顧況稍後的大和詩人許渾也有《發靈溪館》詩:“山多水不窮,一葉似漁翁。”顧況詩中“赤城”是天台山勝景,“靈山”即天台山。靈溪驛是水陸交通交替點,上接新昌至天台的山嶺蹬道,下通扁舟暢行的始豐溪(靈江主要支流),可直達台州城西門埠。看來,顧況先遊覽了天台城關的赤城山等風景,再夜宿靈溪驛站,才由水路至臨海。歷史上未見顧況有多次遊天台、臨海的記載,故此行必是到新亭監上任。該詩雖未見所作時代,但讀《臨海所居》之一詩就不難理解: 此是昔年征戰地,曾經永日絕人行。千家寂寂對流水,唯有汀洲春草生。   此詩中“征戰地”、“絕人行”等詞,是描繪當時台州平叛袁晁起義後,百姓生靈塗炭的悽慘情景。《冊府元龜》卷一二二:“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八月,台州賊帥李黽(即袁晁)攻陷台州,刺史史敘脫身而逃,因盡陷浙東諸州縣。”寶應二年(763年)夏袁晁兵敗被俘,11月被殺,詩正印證此事,可推知況到臨海是寶應二年末(763年)或稍後。再讀《臨海所居》之二詩: 此去臨(靈)溪不是遙,樓中望見赤城標。不知疊幛重霞裡, 更有何人渡石橋。   此時況已離開靈溪到達台州臨海,並偕好友遊覽巾山,巾山有雙峰,又稱雙幘。傳說晉時皇華真人修道昇天,遺幘於此,留有華胥洞、仙人床等遺蹟,民間傳說此山有仙氣。唐神龍元年(705年)巾山西麓建龍興寺,十三年(754年)鑑真和尚東渡日本時,曾在此駐錫,該寺僧思託隨鑑真“始終六渡”,才抵達日本九州。顧況向崇佛道,登此山遙望天台山,禁不住回憶起令人神往的石樑(即“石橋”)飛瀑而賦詩。  顧況何時離職新亭監?約在大曆二年(767年)前後。據《唐才子傳校箋·顧況》考,大曆前期(769~770年),況尚在蘇、湖一帶,與李泌、柳渾、皎然、陸羽等一時俊傑交遊,招為吳興人丘司議之婿;大曆中期(771~774年),在永嘉(今溫州)操辦鹽務,“為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作有《仙遊記》、《釋祀篇》,建中二年(781年)入韓滉幕府為大理司直。因此,顧況在臨海任新亭監當是廣德、永泰年間(763-766年)。貞元十七年(801年),顧況寫下了著名的《嘉興監記》,文曰:“天寶末,天下兵起。乾元初,上司湊議,宜以鹽鐵之職,總以社稷之臣,斡乎山海之利以富人也。淮海閩駱,其監十焉,嘉興為首”,“大臣奉法,為事選人,拔其賢幹,升於憲署,以官原阝顯 光華之寵,趨其署者如好鳥之棲茂林。”此文正是他對曾仕新亭監和江南某鹽鐵轉運支使屬吏,多年從事鹽務閱歷的總結。 成語“紅葉傳情”的來歷唐朝大詩人顧況的詩句“愁見鶯啼柳絮飛,上陽宮裡斷腸時。君疇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葉上題詩從苑中流出》)被後人歸納一句著名的成語“紅葉傳情”,然而這卻是詩人親身經歷的一段佳話軼事。相傳在唐天寶年間的一個秋天,身在洛陽的年輕詩人顧況拾得從皇家宮女所居上陽宮水道流向下水池(今洛陽市西下池村)的一片紅葉,葉面上有宮女題寫的哀怨詩句“一入深宮裡,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天寶宮人《題洛苑梧葉上》)。萌動愛意的詩人也賦詩一首寫於紅葉之上,並將這片紅葉從上水池傳進宮內,竟然真的和那位哀怨的宮女取得聯絡。此後顧況和這位宮女二人經常憑藉紅葉傳送愛戀的心聲。不久發生唐安史之亂(公元755年),官兵為抵擋叛軍安祿山進行為期60天的“洛陽保衛戰”最終失敗,顧況趁戰亂找到那位與他傳詩的宮女逃出上陽宮,二人結為連理白頭到老。從此紅葉被視作堅貞不渝的愛情象徵傳詠至今。這段甜美的愛情故事也被稱作“下池軼事”在洛陽古城流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 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是用來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