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短閱讀之家
-
2 # 人屠戰神牧哥兵仙淮陰王信
是袁紹帶著馬仔曹操馮芳淳于瓊等西苑八校尉從蹇碩集團反水到何進集團,有了袁紹加盟何進才成功立了劉辨,何進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外戚大將軍,將作大匠,河南尹,何進無謀和豬腦子差不多被他殺的豬一樣,首席謀士幕後主導是袁紹,何進是背了黑鍋,在此之前恆靈帝都是宦官強於外戚,連何貴人既何太后都是靠賄賂十常侍張父趙母曹節等才入宮,害大將軍的何車騎何苗都是偏向宦官的,太后也說內官是漢家傳統,何進在長樂宮被殺時十常侍就說何進忘恩負義,可見雖然何進兵權在握,但十常侍也能召集甲士,竇武就人格魅力不行沒有找涼州董卓才北軍反水,可見宦官在人們的印象是強大的,收固定思維影響,
-
3 # 葦說歷史
袁紹與袁術其中一人本該是最有潛力的又一漢高祖,但歷史留給他們的待遇卻連項羽都不如。楚霸王雖然敗亡卻猶讓人唏噓不已,可袁紹袁術未敗時則已罵名早已著於史家之筆。成敗偏見與正統史觀淹沒了後人判斷真相的洞察力,這是司馬遷與范曄的優劣之別。
如雷貫耳的四世三公,到底是個怎麼回事?
東漢的三公是指司空、司徒和太尉,地位比部長級的九卿高,跟後世的宰相差不多,是位極人臣的顯赫職務。
袁家在東漢時期的顯貴是從漢章帝時期的袁安開始的,在沒有做官時,袁安就以賢良博學所聞名。袁安被薦舉為官後,袁安清正廉明,斷獄公正,不獻媚於當時的外戚鄧太后一族,為世人所尊敬,接連做過司空、司徒,是袁家四世三公的第一人。
袁安之後,其子袁敞繼承他父親的學識與風骨,被封為司空一職。
袁家到了第三代時是袁湯,此時漢朝已經到了漢桓帝在位時期,先後擔任過司徒、太尉等職位,袁湯有四子分別是袁平、袁成、袁逢、袁隗。其中袁逢擔任司空一職,袁隗任太傅一職。
至此袁家先後有四代人都擔任過三公的職位。
而三國中的袁紹、袁術此時已經到了袁家第五代,如果沒有董卓亂政的出現,或許還可以繼續將他們四世三公的榮耀持續下去。
可歷史就是如此戲弄人,在史家的筆尖上,他們都成了“跳樑小醜”。
引董卓入京,袁紹出的並不是餿主意。
說他們是跳樑小醜,第一個槽點就是袁紹的那個餿主意:引董卓入京。這個“餿主意”,是直接導致天下大亂的原因之一。
但依我看,未必。雖然“無決”但“好謀”的袁紹,恐怕不會想不到外兵入京帶來的危險。即使他意識不到,他身邊的人也會幫他意識到。
既然知道危害,袁紹卻依然熱衷於幫助何進召外兵入京,為什麼?
自光武中興以來,東漢國勢逐漸衰微,屢次陷入宦官掌權、外戚專政的怪圈。
袁紹的野心,恐怕是要結束這長期以來困擾朝政多年的頑疾。他想要的,是利用何進剷除宦官,然後,矛頭一指,再除掉何進!
建立一個真正由士人主導的大漢朝廷,這才是作為四世三公門閥世家的袁紹,想要的結果。
不想用巧合來糊弄,但這兄弟倆確實都是吐血身亡!
二人發家致富的經歷在此不贅述,今天僅僅講講同父異母的兄弟如何死的。
皇帝還沒當過癮,袁術就吐著幾升血去見先祖了。
袁術論影響力不如劉虞,論實力不如袁紹、劉表和曹操,論德行他更是差得要命,但偏偏他的野心很大,在亂世中一直有稱帝的想法。建安二年(197年)袁術不顧眾人反對公開在壽春稱帝,從此過上了皇帝的生活。
然後就沒然後了,孫權勸曹操稱帝,曹操為何不稱帝?大家都知道的。在各路人馬夾擊下,袁術同志悲痛欲絕,想喝點蜂蜜暖暖小心窩,但手下人弄不來。
袁術坐在一張行軍床上“嘆息良久”,突然大叫一聲:“袁術何至於此啊!”叫完一頭倒下床來,“嘔血鬥餘而死”。
這期間還有個小插曲,當袁術敗局已定,已經處於不知所為的他,向其從兄袁紹建言:
“祿去漢室久矣!袁氏受命當王,符瑞炳然。今君擁有四州,人戶百萬,謹歸大命,君其興之!”
在袁術看來,自己的所作所為非但不是狂妄,反而是符合天意所歸的受命之舉,他堅信即便自己敗了,但袁氏受命而王的前景不會改變,雖然袁紹曾與他有過節,但他對袁氏的天命歸宿深信不疑。
然而在袁術死後的第四年,袁紹也吐著血和弟弟團圓去了。
袁術死後第二年即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一舉擊敗了他的老朋友袁紹。
等曹操準備好了糧草,將士也得到了充分休養,曹操剛把各項部署安排好,準備渡過黃河再與老朋友作戰時卻傳來訊息:袁紹死了。
袁紹死於建安七年(202年)5月,抑鬱中的袁紹發病嘔血而死。
哥倆都是吐血而亡,如果不是巧合,那就絕對是家族的遺傳病了。
有著取代東漢的本事,哥倆為何沒能聯起手來?
其實這個問題是非常多的人所關心的,現在我們來捋一捋。
首先,還是先捋捋他們的關係:
在血緣關係上,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袁術是袁紹的弟弟;
在法律意義上,袁紹是袁術的堂哥,因為袁紹被過繼給了袁術的伯父司空袁成;
在家庭關係上,袁術是嫡出,而袁紹是庶出。
所以袁術看不起袁紹,如果袁紹沒有被過繼給伯父,哥倆早在董卓進京前就火併了。
論出身本來就是心不合的兄弟,討伐董卓開始時的盟主推選便是導火索。
盟主推選時,大家公推袁紹,袁術就很不滿。論官階自己比袁紹高,論血統自己又比袁紹正,他畢竟是嫡出嘛!所以想當然認為袁紹不能當上,必然盟主之位是自己的。
可是沒想到諸侯壓根就不給袁術面子,倒把袁紹給扶正了。所以袁術由此開始對袁紹橫豎看不順眼。就認為憑啥他是盟主自己還得給他打下手。
再後來,二人的政治上,軍事上,外交上就都出現了分歧。袁紹因為有公孫瓚掣肘,日思夜想想滅了他。但是南方還有曹操在,為了斷絕後顧之憂。袁紹與曹操結盟,暫時消除了後顧,全力對付公孫瓚。
雖然這是袁紹的權宜之計,但是袁術心理窩火,這裡則是爆發點!
本來袁術和曹操正在對立,袁術又拉劉表,又拉袁紹。但是劉表不願意趟渾水,還時刻提防袁術;袁紹出於戰略考慮也沒理袁術的茬。結果袁術就惱羞成怒,一股子火全撒在袁紹身上。
加之新敗給曹操,於是袁術率兵打過九江。趕走了揚州刺史陳溫,佔據了壽春後,立刻與公孫瓚結盟,拉公孫瓚跟袁紹幹。公孫瓚是能多一個袁紹的敵人就是一個,管他能不能派上用場呢!
於是袁紹得到這個訊息就騰的火了,他就聯合劉表和曹操整袁術。於是自此兄弟之間就開始敵對,互相整了起來。
二人從人格上的怨恨上升到戰略上的博弈和衝突,最終使得曹操漁翁得利,隔岸觀火。
-
4 # 時拾史事
客觀的說,當時是袁紹建議何進請董卓等軍閥進京。因為袁紹根本無權調動各軍區部隊。所以,袁紹自己是解決不了宦官的。
但袁紹是堅決要解決宦官的。因為宦官對士大夫官吏及其子弟(史稱“黨人”)的迫害讓袁紹與宦官勢不兩立。但袁紹沒有軍權,所以他要藉助外戚大將軍何進的力量打擊宦官。
當初袁紹為了躲避與宦官的瓜葛,以丁憂的理由在家休假六年,休假結束以後還拒絕了中央的任命,以致宦官領袖之一的趙忠斥責在中央任職的袁紹的叔叔袁隗說:“袁紹這是自抬身價。聽說他還蓄養死士。袁紹想幹什麼?!”
袁紹後來第一時間答應了何進的出山邀請,成為一名大將軍幕府的官吏。從名望上講,國家幹部肯定比將軍府幕僚要好很多,但袁紹卻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何進,因為當時能與宦官抗衡的勢力就只有外戚勢力了,而外戚勢力的領袖就是何進。所以袁紹才會投靠何進。他是借力打力。
但袁紹想的更遠,如果何進把宦官滅了,自己所代表的黨人勢力未必能有起色。如果能有其他第三勢力牽制何進,而這樣的勢力又可以為自己所用,那就太完美了。
董卓就是袁紹看重的第三勢力。因為董卓跟袁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可以從董卓進京後對袁隗和袁紹的任用能夠得到印證。至於董卓殺死袁隗一家是形勢使然,與董卓進京時的心態完全不同。
不過,董卓進京也非一帆風順。雖然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但又由於盧植等人的反對,所以最後釋出的命令是:只讓董卓在西安皇陵附近駐守待命,並沒打算讓董卓立刻進京。
最後是何進失敗身死,袁紹成功殺死宦官但最終逃亡,董卓進京掌握了漢朝權力。只有董卓後來者居上,得到了他意料之外的餡餅。
-
5 # 元始天魔
從頭看到尾,這一出大戲最後誰得到好處了?皇權不可避免的衰弱了。宦官勢力徹底退出歷史舞臺了,再次登場要等到中晚唐,外戚崩潰了(曹操是先軍閥,後外戚),士大夫集團被董卓清洗了。軍閥,這個裹挾著氏族,寒門,軍隊的混合勢力登上歷史舞臺。轉了一圈,始作俑者袁紹從袁家不受待見的庶子,變成關外各個武裝集團名義上的領袖,唯二的袁家的代理人之一(另一個還被人看不上)。這一系列的大轉換站在袁紹的立場上都是大賺,至於何進,大漢皇室,滿朝公卿乃至平民百姓的狀況和野心家袁紹有什麼關係?但是這麼多年來好多人批袁紹的這個策劃腦殘。呵呵,他是很冷血,可絕不是腦殘。那時候袁紹絕對沒有看到那麼遠(他雖然聰明,但沒有那麼神),但是他很清楚在這個固化的系統裡面他出不了頭,那就打碎它,反正袁紹年輕,也沒啥瓶瓶罐罐,亂了他渾水摸魚更方便。最後他也是帶著很大的聲望和人脈,外出創業了。
回覆列表
招董卓進京的是大將軍何進,而不是袁紹。當是袁紹身份相當於京城衛戍區的少將師長,依附於大將軍何進,無法單獨採取軍事行動,屢次勸何進趁早下手 ,而屠夫出身的何進優柔寡斷,因為何太后的不支援,而遲遲舉棋不定,所以袁紹建議招地方軍隊進京。其實還是透過兵諫向何太后施壓,再透過正常的朝廷決策解決宦官集團。可是,後來的宦官搶先下手,殺了大將軍何進,董卓進京,群龍無首,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東漢朝廷另組西園新軍,置八校尉。袁紹被任命為中軍校尉,曹操為典軍校尉。袁紹透過何進的賓客張津對何進說:“黃門、常侍這些宦官執掌大權已經天長日久,專幹壞事,將軍應該另擇賢良,整頓國家,為天下除害。”何進甚以為是,於是任命袁紹為司隸校尉、何顒為北軍中候、許攸為黃門侍郎、鄭泰為尚書。
袁紹認為只有殺掉所有宦官,才能免除後患。他對何進說:“從前竇武準備誅殺內寵,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機不密,言語漏洩。五營兵士都聽命於宦官,竇武卻信用他們,結果自取滅亡。如今將軍居帝舅大位,兄弟並領強兵,軍隊將吏都是英俊名士,樂於為將軍盡力效命。一切在將軍掌握之中,這是蒼天賜予的良機,將軍應該一舉為天下除掉禍害,以名垂後世!”何進報告何太后,但何太后卻不同意,何進也就不敢違背太后意旨。
袁紹看見這種情況,心裡十分焦灼,再一次獻策說:“可以調集四方猛將豪傑,領兵開往京城,對太后進行兵諫。”
從上面的情況可以看出,當時袁紹對局勢有清醒的認識,看到如果不搶先下手,極可能被宦官集團反撲,而屠夫出身的何進,因為是何太后的兄弟而官居大將軍之位(當於是國務院兼三軍總司令),毫無主見,不敢違逆何太后的意見。招外這進京兵諫,是想給何太后施壓,讓她同意剷除宦官集團。
第一,當時袁紹只是一位少將師長,不可能越過大將軍進行軍事行動,招外軍進京有其不得已。
第二,袁紹“四世三公”是世族勢力的代表和少壯派,既瞧不起屠夫出身何進以及他身後的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更是世仇。
袁紹招外軍入京,是想一箭雙鵰,既解決宦官集團,又從外戚集團手中奪取權力。
可是,袁紹雖然比何進高明不少,但他的才智和實力,也不足以掌握全域性,宦官集團殺何進、董卓進京,局勢超出了他的預料和掌握,所以局勢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