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考古班二愣子
-
2 # 公子想
作為中國青銅時代的文明象徵,青銅器以製作精美、技藝精湛聞名於世。但是由於年代久遠,外加極難辨識的生僻難認的器名,往往讓觀看青銅器的小夥伴們滿頭問號。先秦時期,青銅器種類繁多,如以功能劃分,青銅器可分為食器、酒器、水器、樂器、車馬器、工具等。
一、食器鼎(dǐng):煮食器與盛食器。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鼎出土於夏晚期的二里頭遺址,青銅鼎流行於整個青銅器時期。
記憶貼士:從小學到高中,歷史書裡出現過無數次的鼎,不是香爐,是鍋,是鍋,是鍋,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言九鼎,力能扛鼎,鼎鼎大名,多記幾個成語。
簋(guǐ):盛食器,用來盛放煮熟的飯食,相當於現在的碗,多與鼎搭配使用。簋流行的時間也很長,從商到東周。
記憶貼士:記不住的同學們,多去幾趟帝都的“簋街”,保準你忘不了簋是幹啥用的了。
鬲(lì):煮食器與盛食器,用來烹煮肉食(據說還用來煮粥)。流行於商代至東周時期。
記憶貼士:最明顯的特徵是有三個鼓鼓的足袋,這是區分鬲與鼎最重要的標誌。
甗(yǎn):蒸炊器,相當於現在的蒸鍋,青銅甗在商代早期已經開始使用,到了兩週之際,甗是絕大多數殉葬銅器的墓中必有之器。
盨(xǔ):盛食器,跟簋一樣也是飯碗,器蓋兩部分均可作為容器使用。大致出現於西周中期,到了春秋初期就基本消失了。
記憶貼士:噓,吃飯時要做到,食不言寢不語,特別是用盨吃飯的時候,更要記住。
敦(duì):是古代盛黍稷的器具銅敦的專有讀音。盛食器,又敦產生於春秋中期,大致在秦代以後消失。敦的基本形制就是上下內外皆圓,器與蓋合成球體或者扁球體,一般上下對稱。
記憶貼士:器蓋與器身扣在一起成一個球,蓋子上也有足,揭開後放置在桌上也可以單獨作為餐具使用,兩個為一“敦”,不是一“dun”。
簠(fǔ):盛食器。流行於西周晚期至戰國晚期。簠的形制要點是長方形大口,器與蓋形狀相同,大小一致,上下對稱,合起來成為一體,分開則成為兩個器皿。
豆:盛食器,用來盛放醃菜、醬料等調味品,相當於現在的菜碗。值得一提的是,豆柄的粗細長短帶有明顯的時代和地域特徵,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自行去比較。
記憶貼士::館兒君快速記憶法之豆篇:豆,豆瓣醬,看豆的時候,請自行聯想回鍋肉,豐沛的口水,會時刻提醒你的。
二、酒器。爵(jué):飲酒器,大致相當於現在的酒杯。銅爵最早出現於二里頭文化,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現的酒器,西周中期後基本消失。
記憶貼士:影視劇中爛大街的道具,記不住只能說明電視看少了。
角:飲酒器。時代大多都屬商代,最晚不晚於西周早期。角的形制與爵相似,大小也相仿。
記憶貼士:這件器物有人認為讀jué,有人認為讀jiǎo,專家學者也有異議,所以呢,還需在考證。
斝(jiǎ):溫酒器,也用於祭祀,專門用於行祼(guàn)禮。它始見於二里頭文化時期,流行於商至西周早期,然後逐漸消失不見。
Tips:祼禮,祼禮,祼禮,不是裸禮,想歪的去面壁。祼就是灌,也就是要把酒灑在地上的禮節。
罍(léi):盛酒器。流行於商晚期至春秋中期。《詩經·周南·卷耳》記:“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記憶貼士:仔細看看“罍”字,三塊田的糧食方能釀一缶酒,知道啥作用的吧。江淮之間還有一種酒桌上的遊戲,叫做“炸罍子”,很好奇和電視裡看的深水炸彈有啥區別。
卣(yǒu):盛酒器,專門用來盛祭祀時用的一種香酒秬鬯(chàng)。現在將一種具體器類定名為卣的說法始於宋代。基本形制是斂口,碩腹,頸部兩側有提樑,上有蓋,蓋上有鈕,下有圈足。
Tips: 秬鬯古代以黑黍和鬱金香草釀造的酒﹐用於祭祀降神及賞賜有功的諸侯。
觚(gū):飲酒器。最早見於商代早期,流行至西周早期漸漸衰落,西周中期以後基本不見。觚的形制特徵是長筒狀身,大喇叭口,斜坡狀高圈足。
Tips:這個跟喇叭一樣的酒具,當然不是用來吹的,但是可以“吹”一觚。
觥(gōng):盛酒器。器蓋均作獸首狀,或者全器做成動物狀,有些觥的裝飾紋樣同獸形尊相似,因此有人將其誤以為獸形尊。然而兩者最大的不同是觥有流,而尊沒有。
Tips:觥籌交錯,起坐而喧譁者,眾賓歡也,聯想一下歐陽修大大在醉翁亭的“快樂”生活。
壺:盛酒器。《詩·大雅·韓奕》記“清酒百壺。”銅壺的使用時間從商代到漢代甚至更晚,因而變化的形式也相當複雜。
Tips:傻傻分不清壺和卣的小夥伴,不要灰心,的確有些長得是比較像,館兒君告訴你:器包蓋大多是壺,蓋包器的大多是卣,排除出一些不聽話的。
觶(zhì):飲酒器。青銅器中習稱為觶的有兩類,一類是扁體(橫截面為橢圓形),一類是圓體,這兩類在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都有,圓體觶一直沿用到東周。
尊(zūn):盛酒器。現通稱為尊的青銅器的基本形制為侈口,腹部粗而鼓張,高圈足,形體較寬。流行於商代前期偏晚至西周中期。
方彝(yí):盛酒器。“彝”是所有青銅禮器的共名,但這種方形酒器一直未發現器名,所以學者們約定俗成將其稱為“方彝”。方彝流行於商代中期至西周早期,比較有趣的是方彝器蓋上的紋飾常常是倒置的,有學者推測可能和祭祀祖先時器蓋倒置有關。
三、水器匜(yí):是古代行沃盥禮時澆水的用具。《左傳》記“奉匜沃盥”,即用匜盛水從上而下澆手,下邊有盤盛接洗過的水。所以在墓葬中匜常與盤同出。商周時期,宴前飯後都要行沃盥禮。匜最早出現於西周晚期,流行至戰國。
記憶貼士:古人洗手還是非常講究的,用青銅匜裝水,瀉水於手,底下用青銅盤承接用過的汙水。沒有自來水的時候,用過水瓢做過同樣的事,瞬間覺得自己高大上了。
盤:是古代行沃盥禮時承水的用具,與匜配套。考古發掘時出土的匜往往放置在盤中。不過銅盤在商代早期就已經出現,所以與匜的組合使用也至多開始於西周晚期。
記憶貼士:前不久拍出天價兮甲盤,曾經一度“誤入歧途”,攤起了大餅 ,就問問你有考慮過你的搭檔匜的感受麼,你想讓他怎麼配合你?
盉:是用水來調和酒味濃淡的器具。銅盉出現在商代早期,盛行於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戰國。
Tips:用來調和酒水濃淡的酒具,叫“盉”沒毛病,毫無違和感。
鑑(jiàn):盛水器,從文獻來看,特大型的鑑還可以用作浴盆。除了水盆以外,鑑還可以當做冰箱來使用,如曾侯乙冰鑑。銅鑑出現於春秋中期,在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最為流行,西漢時仍有鑄造。
四、樂器鍾:打擊樂器,既可作為宗廟祭祀與宗族宴享時的樂器,又可以作為軍中樂器。流行於兩週。西周時代的鐘多是成套的,按大小次第排列,懸掛起來敲擊奏樂,這種就叫做編鐘。
鐃(náo):打擊樂器,用於軍隊中傳播號令。流行於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使用時手握柄,口向上,另外一隻手執木棒敲擊,而大型的鐃則插在座上使用。
記憶貼士:簡單區分鐘和鐃,看擺放方式,大口朝上的為鐃,大口朝下(也有懸掛或斜插的)為鍾,當然不排除一些博物館反其道而行之。
錞(chún)於:打擊樂器。最早出現於春秋時期,流行於戰國至東漢。錞於常與鼓配合,用於戰爭中指揮進退。此外錞於也可以用於祭祀集會,宗廟宴樂。
記憶貼士:酒器的身形,樂器的”心“,混跡在樂器界,經常被認錯的錞於表示好心累。
五、兵器鉞(yuè):用以劈砍的兵器。主要流行於商至西周時期。小型鉞一般為實用兵器,而大型鉞往往作為高等級貴族政治、軍事權利的象徵。
戈:用於鉤殺的兵器。在青銅兵器中,戈是出現比較早的,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一直延續使用至戰國以後。
記憶貼士:戈,割,有問題麼,沒問題。
矛:用於衝刺的兵器。最早出現於商代早期,一直使用到戰國以後。矛的整體包括三部分:銅矛頭、矛柲與柲下端安的銅鐓。
戟(jǐ),兵器,實際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體,它既有直刃又有橫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鉤、啄、刺、割等多種用途,其殺傷能力勝過戈和矛。
鏃(zú):安裝在箭桿前端的鋒刃部分,形體一般由尖峰和張開的翼以及脊和鋌組成。銅鏃在二里頭文化時期就已經出現,除具體用途、年代等因素造成的差異外,也有較強的地域風格。
參考書目
朱鳳瀚 《中國青銅器綜論》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
回覆列表
• 1、容器按形制的分類:
三(四)足器:鼎、甗、鬲、敦、爵、斝、盉
圈足器:簋、簠、豆、壺、卣、
平底器:多為晚期出現,如盤、匜
圜底器:少見
• 2、功能:食器、酒器、水器、日常用器(雜器)、樂器、兵器、車馬器、工具
• 食器(炊器、盛食器):鼎、鬲、甗、簋、盞、敦、簠、盨、豆(鋪)、盆、匕
• 酒器(飲酒、盛酒器):觚、斝、爵、角、尊、觶、卣、壺、方彝、觥、罍、盉、缶
• 水器:盤、匜、盉、鑑、盥缶
• 日常用器(雜器):樽、耳杯、帶鉤、鏡
• 樂器:鐃、鍾、鎛、淳于、鉦
• 兵器:戈、矛、鉞、劍、戟、刀、弩機、鏃
• 車馬器:軎、轄、鑾鈴
• 工具:斧、鑿、鋸、鐮
• (貨幣、度量衡、印璽、符節)
詳細述之:
1鼎:青銅時代最為重要的器類,延續時間至二里頭文化直至魏晉。
(楚式鼎)
2,鬲,炊器,流行於二里崗文化至戰國晚期。
3,甗,一般只見高等級銅器群中,是一種類似於蒸食器。
4,簋,盛食器,流行於西周、春秋早期。
5,盨,見於西周中晚期。
6,簠,流行於西周中期至戰國時期。
7,豆,見於晚商至戰國,其中西周中期之後常見,春秋晚期及其後者常帶蓋。
8,敦,常見於戰國早期前後。
9,爵:流行於二里頭文化至西周早期。
10,斝:流行於二里頭至殷墟文化時期。
11,觚:器流行於商時期。飲酒器。
12,方彝:有蓋及圈足的長方形器,見於殷墟至西周早期
13,卣:無自銘,名稱始自宋。有提樑,蓋套於子口,見於殷墟至西周早期
14,壺:二里崗文化至戰國,形制多樣,有圓、扁、橢方、方形(自銘“鍅”)、瓠。
15,尊
以上為比較常見的青銅器類。如果對青銅器比較感興趣,也可參考一下資料,做詳細瞭解:
• 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第二章,上海古籍,1988年。
• 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第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 容庚:《商周彝器通考》,哈佛燕京學社,1941年。
• 容庚、張維持:《殷周青銅器通論》文物出版社,198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