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談古論金
-
2 # 重黎5
這場戰役在海陸空天慣性世界雜誌裡有過詳細分析,首先這2萬人不光是法華人,還有大量阿爾及利亞等地的偽軍,軍紀和戰鬥力都不強,還要負責後勤治安等,一線作戰部隊並不多,第二,當時清軍虛報戰果成風,馮也不能免俗,當然這並不有損他的光輝。第三,當時法軍計劃是2路合擊,沒想到一路迷路,另一路被馮擊破,遂成大捷,不過戰果不大,法軍實力尚在,完全可以再戰,但阿偽受不了蚊蟲酷熱,拒絕再戰。法國軍官只有收兵。
-
3 # 滿樓書坊
1885年3月,在馮子材聯合各路清軍將領取得鎮南關大捷後,清廷卻突然於次月下達了“乘勝即收”、停戰撤兵的命令。
當時,有人寫詩諷刺清廷說:“十二金牌事,於今復見之。黃龍將痛飲,花目忽生期”。 很多清軍將士接令後,氣得捶胸頓足,“拔劍刺地,恨恨連聲”。
馮子材、王德榜等清軍將領也聯合致電上司兩廣總督張之洞,要求代奏清廷,誅殺議和之人,以振士氣。
不過,這都沒能改變清廷議和的決定。而事實上,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廷在整個中法戰爭期間都在或明或暗地尋求和平活動。
鎮南關大捷本來使中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都處於一個相對有利的地位,但是,慈禧太后擔心法國會“因憤添兵”,不斷擴大戰爭,兵連禍結。
就當時的情況來說,雖然清軍在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軍,並在北越處於一個有利的地位。
但是,法國艦隊當時也佔領了澎湖,對臺灣地區形成了封鎖狀態,中法在陸海兩個戰場上,雙方互有勝負,總體上形成一種均勢。
慈禧太后擔心的是,法華人會因失敗而憤怒,因憤怒而繼續擴大戰爭。
不過實事求是的說,對於越南未來的戰局,不要說慈禧太后沒有十分的把握,恐怕前線將士心裡也未必有底。
鎮南關大捷和臨洮大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清軍在人數上的壓倒性優勢所取得的,而雙方在軍事實力上的差距,卻不是短時間能夠彌補的。
此外,當時臺灣仍受到法國艦隊的嚴密封鎖,形勢險惡。而越南當局在中法戰爭中一味的妥協投降,甚至在法華人的脅迫下公開斷絕了同清廷的宗藩關係。
越南的離心離德,也讓清廷心灰意冷,失去了繼續援越抗法的信心和理由。
正是處於多種考慮,慈禧太后在權衡利弊後,決定舍越南而保臺灣,承認越南淪為法國保護的現狀。
而恰在此時,法國茹費理內垮臺,新的法國政府對持續的戰爭也感到不堪重負。
正因為雙方都不想再打下去,兩國間已進行了多日的秘密談判便開始互相妥協,最終和平結束了這場戰爭。
-
4 # 閒雲谷主
鎮南關大捷對於氣焰囂張的法華人來說無異於又是一場徹底的滑鐵盧。對於中國來說則是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鎮南關守軍
1885年2月,年近七旬的老將馮子材奉命守衛要地鎮南關,防禦正在集結的法軍。馮於是其利用築高牆和深挖戰壕等方式守住了法軍的前幾波攻勢,最後法軍準備越牆進攻時馮子材又突然率軍衝出牆去,搶先進行肉搏戰,法軍一片混亂,最終經過激戰後法軍潰敗,馮率軍乘勝追擊,一直把法軍逐回了越南南部。一直全面處於下風的清軍由此轉敗為勝,獲得了戰爭和政治上的主動權。
·馮子材畫像
法國國內也因為這場戰役而對茹費理政府的失望,茹費理政府在國民的謾罵聲中垮臺,兩國由此和談停戰。中國也從此開始重視新型軍隊的建設。
由此可見,雖然那時候國家腐朽落後,統治者軟弱無能,但五千年積累的頑強與韌性,使得總有那麼一些人,即使在內憂外患的危難時刻,也從來沒有對侵略者屈服,用滿腔熱血,守衛著這個文明古國的尊嚴。
-
5 # 海研會
中法戰爭中,馮子材等清軍將領獲得的鎮南關大捷,是清末中國和西方列強作戰中少有的戰勝的戰例,因而在近代以來,始終被視作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段華彩篇章。
(清末抗法名將馮子材)
1885年3月23日黎明,此前曾經率部攻佔過鎮南關的法國陸軍將領尼格里,因對連日來清軍的襲擾活動不滿,本著對清軍的小視,僅僅率領2137人(法軍143團的1個營440人、法軍111團的1個營337人,外華人部隊370人,以及炮隊和後備兵員)就向中國軍隊重兵設防的鎮南關(清軍王孝祺、蘇元春、馮子材、王德榜等部,近30000人)發起攻擊結果戰事陷入膠著狀態。
3月24日戰局重開後,鎮南關一帶清軍預設的工事要塞,以及當地突發的大霧,令法軍的作戰處境更為不利。加之法軍後方補給告急,尼格里被迫下令放棄這次戰鬥行動後撤,此戰法軍陣亡達74人,中國稱之為鎮南關大捷。難能可貴的是,擊退法軍進攻後,馮子材等清軍將領顯現出了高度的積極性,立刻率軍尾隨追擊。3月28日清軍追至諒山,由於尼格里在戰鬥中中彈,指揮權交給了一名沒有越南戰爭經驗的軍官赫本哲,面對數萬中國軍隊的圍攻,赫本哲舉止失措,下令撤離諒山,由此導致法國軍艦在越南北部的戰略佈局嚴重受損。
上述這段歷史就是鎮南關大捷的大致情況。
不過需要看到的是,所謂的鎮南關大捷,其實是將近3萬清軍和2千餘法軍作戰,清軍憑藉人數、地形優勢,經過鏖戰所取得的直接戰果其實只是法軍陣亡74人而已,而清軍的損失則遠大於此。這場戰鬥之所以被稱為“大捷”,首先是法軍被擊退,而且連帶產生了法軍在越南北部的重鎮諒山失守的重大事件,直接造成法國軍隊在越南北部的局面崩潰;另一方面和華人打敗了歐洲人所產生的激昂的民族情緒有關,再者和戰鬥之後清軍方面誇大戰果的請功報告有關。
關於這場戰鬥的影響,在中國方面,激勵鼓舞了主戰派,同時也使正在進行中的中法外交解決爭端活動加速。在法國方面,則導致國會對茹費理內閣的不滿升級,認為茹費理在處理越南北部中法交涉問題上過於軟弱。
更為重要的影響是,整個中法戰爭中,事實上清政府無論是外交、軍事都節節落敗,處處暴露出弊端,但是鎮南關大捷發生後,使得此前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都被掩蓋在這一小小的勝利中。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當時的中國在中法戰爭因為找到了鎮南關大捷作為遮羞布,戰後根本沒有反思、改革自身存在的弊端,中法戰爭中所暴露出來的很多弊端在10年後的甲午戰爭中有了更為徹底的暴露。
-
6 # 深度工場
鎮南關大捷以前,清軍無論防禦還是反攻均一敗再敗。參戰兵力超過10萬,法軍最多時也僅2萬。當時稱:“彼族(法軍)槍炮總遠及數十步於我,兩軍相望即可見,我施槍彈猶未及彼,而彼之炮彈已先及我,軍心遂驚……”。
鎮南關大捷是清軍成功利用了地形優勢的區域性勝利。而且法軍只有2137人,清軍則集結了2萬人。但是戰鬥結束不久的1885年4月,法軍就在北圻增加到了25000人,南下的清軍只有13000人。
因此在鎮南關以後,清軍南下進攻,損失傷亡7200人,卻擊敗法軍一個旅奪回了諒山。但是,法軍收縮以後,再加上援軍達到了25000人,清軍本身也沒有再進攻的實力了。
如果再打下去,已經斷糧的清軍比如吃虧。而在臺灣,劉銘傳雖然勉強打退法軍對基隆、淡水等地進攻,但是一直要求:“受困日久,民心惶恐,求迅速濟兵、濟械,設法救援。”
鎮南關大捷,讓法國放棄了割讓臺灣北部,賠償8000萬兩白銀等等要求。在隨後的談判當中,達成了近代史第一次沒有割地賠款的對外戰爭結束條約。也換取了法軍無條件從澎湖和臺灣撤軍。當時還有:“越地終非我有。而全臺隸屬我版圖,援斷糧絕,一失難復”的思想,認為要趁好就收。
另外清軍多半主力,從湘軍,淮軍,川軍等等都抽調了,幾乎所有主力到南方和越南,對抗法軍,在哪個動盪的時候,清廷也想把軍力收回來。當時在越南,在雲貴,在兩廣,在臺灣,在福建和江浙,18萬清軍野戰部隊處於全面佈防狀態,這基本上已經是,當時清朝絕大部分洋槍部隊的數量。
-
7 # 文史磚家
晚清時期的中國,內憂外患極為嚴重,而為了抵禦外辱、消除內難,無數仁人志士拋頭顱、灑熱血,志在挽救國家於危亡之中,他們的事蹟可歌可泣,至今依然令人欽佩不已。在這些人當中,老將馮子材堪稱典型代表。
馮子材字南幹,號萃亭,廣西欽州人,自幼父母雙亡,跟祖母相依為命,在祖母去世後便在江湖上討生活。太平天國運動期間,馮子材一度加入廣東天地會領袖劉八的隊伍,後接受招安,跟隨廣西提督向榮鎮壓太平天國,並一路尾隨太平軍到江南。太平天國失敗後,馮子材因戰功升任廣西提督,並獲得“功臣”的封號。
馮子材擔任廣西提督長達21年,不僅翦除各地反清武裝,還曾3次率兵赴越南,追剿入越的反清隊伍,對邊疆的情形瞭若指掌。光緒九年(1883年)六月,馮子材因遭政敵排擠,被迫告病還鄉。然而馮子材在家閒居還不到兩年時間,便因為中法戰爭的爆發,再次回到前線為國效力。
原來,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開始後,清軍在越南戰場上節節敗退,眼見著防線已從越南境內退至中越邊界。此時,清廷鑑於馮子材熟悉邊情,便重新起用他,命其在廣西募兵參戰。光緒十一年(1885年)初,馮子材率九千“萃軍”趕至前線,但此時的戰局怎可用“慘淡”二字可以形容。
1885年2月,法軍統帥波里親率兩個旅團、約萬餘人的兵力進攻駐守諒山的清軍,廣西巡撫潘鼎新畏敵如虎,竟然不戰而退,致使諒山不戰而降。月底,法軍進犯文淵州,並乘勢侵佔廣西的門戶鎮南關。此後,法軍並沒有繼續向廣西挺進,而是在炸燬關門後南撤,繼續“剿除”越南境內的黑旗軍。
鎮南關失守的訊息傳至北京,朝野為之震動,潘鼎新因為臨陣脫逃,被革職回籍。國門失陷、主帥被革,前線的清軍群龍無首,局勢異常危急。此時,署理廣西巡撫李秉衡召集諸將商議,決定共同推舉馮子材為前敵主帥,以便扭轉在戰場上的敗局。而在此之前數天,馮子材剛剛升任幫辦廣西關外軍務。
受命於危難之際,年近七十的老將馮子材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接受任命的當天,便帶著將領們仔細勘察地形、構築防禦工事,並決定採取誘敵深入之計,在關內與法軍決一死戰。與此同時,馮子材還將兩個兒子帶在身邊,以示父子同上戰場殺敵、報效國家的志向。
在備戰工作就緒後,馮子材接連派出小股軍隊出關,以引誘法軍前來進攻,後者果然中計。同年3月23日,法軍傾巢出動,在越過關門後進入清軍精心佈置的防線。馮子材父子見狀,便身先士卒衝上前去,與敵軍展開白刃戰,部眾見主帥一馬當先,也隨即全線壓上。經此一戰,法軍被打得丟盔棄甲、鬼哭狼嚎,在丟下數十具屍體後,異常狼狽地退出關外(詳情見《清史稿·馮子材傳》)。
鎮南關大捷後,清軍乘勝出關追敵,連克文淵、諒山、奇驢、長慶府、觀音橋等處,斃傷敵軍精銳近千人,連敵軍主帥尼格里也身受重傷。鎮南關大捷從根本上改變了戰爭的形勢,若沒有這場勝利,中國西南邊疆的形勢將不可想象。不僅如此,當法軍慘敗的訊息傳回國後,總理茹費理遭到空前的指責,很快便被迫辭職。
然而,正當馮子材準備再接再厲,徹底清除在越的法國侵略軍時,清廷卻在“乘勝即收”思想指導下,對外發布停戰令,命馮子材撤兵回國,訊息傳來,前線清軍和越南軍民無不悲憤痛哭(“罷戰詔下,子材憤,請戰,不報,乃挈軍還。去之日,越人啼泣遮道,子材亦揮涕不能已。”引文同上)。
1885年6月9日,李鴻章代表清廷,與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署《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以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允許在中越邊界開口通商、降低雲桂兩省同越南邊界的進出口稅率等為代價,從而換取法軍退出臺灣、澎湖。就這樣,法國在戰場沒有得到的權益,竟然在談判桌上爭取到,訊息公佈後舉國譁然,紛紛哀嘆“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
中法戰爭結束後,馮子材並沒有告老還鄉,而是繼續活躍在國內戰場上,奉命鎮壓海南黎族民眾起事,並由此被晉升為雲南提督,旋賞兵部尚書銜。此後十餘年間,無論是甲午中日戰爭還是“庚子拳亂”期間,馮子材都曾請纓北上“勤王”,但均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1901年,馮子材因不想改任貴州提督,遂告老還鄉。兩年後,欽廉一帶會黨蜂起,兩廣總督岑春煊因馮子材熟悉當地情況,便重新啟用他為廣西軍務兼顧廣東欽廉防務。馮子材此時已年逾八十,雖然有心效力清廷,但架不住年老體衰,再加上在行軍途中中暑,結果尚未抵達欽、廉,便在南寧行轅辭世,終年86歲。
回覆列表
鎮南關大捷是光緒十一年(1885)3月,在中法戰爭中,清軍在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大敗法國侵略者取得重大勝利的著名戰役。
法國派出艦隊在中國東南沿海殲滅福建水師及部分南洋水師主力艦,同時佔領澎湖及試圖登陸佔領臺灣。法國陸軍攻入中越邊境鎮南關(今友誼關)。清朝正式向法國宣戰。
1885年2月,法國再次增兵越南,在法軍統帥波里也(BrièredeI′Isle)指揮下,集中兩個旅團約萬餘人的兵力向諒山清軍發動進攻,廣西巡撫潘鼎新不戰而退。2月13日,法軍未經戰鬥,即佔領戰略要地諒山。2月23日,法軍進犯文淵州,守將楊玉科力戰犧牲,清軍紛紛後撤,法軍乘勢侵佔廣西門戶鎮南關,炸燬關門,並在關前廢墟中插上一塊木牌,得意地用漢字寫著“廣西的門戶已不再存在了”。由於潘鼎新的戰敗,清政府令其戴罪立功,同時任命年近7旬的老將馮子材幫辦廣西軍務,領導鎮南關前線的抗法鬥爭。
欽州文聯謝鳳芹老師指出:當時潘鼎新並未如一般認為被革去巡撫職務,他仍然是廣西巡撫、督辦廣西軍務,是廣西軍政第一把手,而廣西提督、幫辦關外軍務蘇元春是第二把手,馮子材在理論上並不是能統領各支部隊的前線最高軍事主官,但因為馮子材資格較老、威名顯赫,相比時年41、不足以服眾的蘇元春,勤軍的王孝祈、被潘鼎新排擠的王德榜(德榜自負湘中宿將,與督師不洽,潘鼎新責其戰不力,劾罷之,以所部屬元春)等都願意聽從馮子材的指揮調動,這為馮子材調配軍力提供了便利。事實上,從官階權屬的嚴格劃分看,此時的馮子材並不是名義上的總指揮,但是他最終發揮了總指揮的作用,取得了鎮南關大捷的勝利,因而更加難能可貴。
(馮子材半身胸像,位於其故居廳堂門前)
馮子材馳赴鎮南關整頓部隊,部署戰守。得悉法軍將犯鎮南關,在隘口搶築了一條橫跨東西兩嶺高七尺、長三里、底寬一丈的長牆,牆外深掘塹壕,築成了較完整的防禦陣地。3月23日,盤踞諒山的法軍傾巢出動,撲向鎮南關,24日越牆進犯,馮子材率士卒衝出牆外,激勵將士猛烈搏鬥,終將法軍擊退,遏阻了法軍對中國邊境的窺伺。清軍乘勝追擊,連破文淵、諒山,將法軍逐至郎甲以南,重傷東部法軍統帥尼格里(François Oscar de Négrier),擊斃其副將赫本哲。
鎮南關之戰,是中國近代反侵略戰爭史上戰果顯赫的戰役之一,在中國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史家一般認為:老將馮子材身先士卒,並顯示出高超的用兵藝術。他採取堅固防禦陣地待敵,爾後轉入反攻的作戰方針,激勵官兵奮勇殺敵,並採用主動出擊、陣前伏擊、近戰殲敵、夜襲、包抄迂迴、連續追擊等靈活有效的戰術,始終掌握戰場主動權,斃傷敵軍精銳近千人,繳獲了大量槍炮和乾糧,取得 了中法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越兩國軍民的鬥志,沉重打擊了法國侵略者的囂張氣焰,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法戰爭的形勢。
毋庸諱言,因為中法戰爭的結果仍以清廷的妥協告終,以及根據法、越等各方起到側面佐證作用的史料記載,對於鎮南關大捷的實際影響和戰略意義,也有不同的看法。
綜合起來,無非是認為鎮南關大捷作為一個區域性的戰術性勝利,並且是一場己方消耗極大的“慘勝”,對整個中法戰爭的影響被高估了。
試辨析之:
這需要從當時法國的政策說起,當時的法國總理是共和派政治家茹費理。
(朱爾·弗朗索瓦-卡米爾·費裡,Jules François Camille Ferry,亦譯作儒爾·費裡或茹費理)
茹費理是一個帝國主義者,為擺脫法國國內政治上的混亂局面,同時企圖透過殖民為普法戰爭後戰敗的法蘭西找到新的補償,他在議會中發言“不許共和國制訂殖民政策,那將是可憎的,反法蘭西的。”“當我們在我們自己規定的明智和審慎的範圍內做這件大事時,我們是在為後代造福”。在他的兩屆總理任內期間(1880~1881、1883~1885),法國不斷進行殖民擴張,1881年法國成功勝過義大利而吞併突尼西亞,接著進行剛果河、尼日河流域的探索、促使議會透過240萬法郎軍費預算用於越南、發動中法戰爭(Guerre franco-chinoise)等。
及至中法開戰,法國覬覦的目標不僅限於越南,還包括了臺灣、福建和兩廣地區,而在鎮南關大捷之前,法國在各處均取得了出乎其預期的進展,特別是1884年8月馬尾海戰,由於欽差大臣張佩綸(後來成為李鴻章的女婿、亦即張愛玲的祖父)及相關指揮官進退失據,福建海軍在這次作戰中全軍覆沒,寫下了中國近代海軍史上極為慘痛的一頁。及至鎮南關戰役前,法軍風頭一時無兩,兵鋒直指中國內地。
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鎮南關大捷就其本身而言確實只是一場區域性戰役的勝利,但直接導致了茹費理內閣的倒臺(茹費理因殖民所需花費太大和中法戰爭鎮南關戰役失敗而激起公憤,1885年3月被迫下臺 ,他成了巴黎人的笑柄,死前曾說:“是那些華人毀了我的一生。”),在戰略上遏制了法國的進一步侵略勢頭,其意義無可估量。
在之後簽訂的《中法新約》中,中國承認法國吞併安南(越南),中國西南門戶大開,這一結果雖然讓人扼腕,但從某種意義上是對法國已經佔領越南大部這一既成事實的追認,廣西、雲南、廣東、福建、臺灣等省份的主權和邊境的安全得到了維護,追根溯源,需要歸功於鎮南關大捷、歸功於馮子材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