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魁哥說歷史
-
2 # 不沉的經遠
徐晃射中的不是樹枝,而是楊枝,這個箭法比曹休、文聘、曹洪、張郃肯定要強,其次則是夏侯淵,第三是張郃,曹休、文聘、曹洪三人並列最後。
曹操赤壁戰敗以後自知孫劉聯軍一時難以擊敗,於是退回北方休養生息尋找機會。不久之後銅雀臺完工,曹操就大宴群臣,順便以西川紅錦戰袍為彩頭,讓曹氏宗族眾將和外姓諸將比試箭術。
第一個出場是曹氏宗親曹休,曹休在飛馳的戰馬上一箭射中百步之外箭靶的紅心,來了一個開門紅。
外姓大將文聘不服,拍馬上前同樣一箭射中紅心。曹洪跟著出場,也來了個一箭命中靶心,前面三人比了一個難分高下。
第四個出馬的是張郃,他主動提高了難度,飛馬翻身,背射一箭命中靶心。背射瞄準不易,張郃露的這一手箭術比前三人就高出了少許。
不過第五個出馬夏侯淵更絕,他直接一箭射在四箭當中。前面四箭都在紅心之上,圍成的空間肯定比紅心要小得多,所以這個難度又比張郃提高了不少。
第六個出場的徐晃見箭靶上已經玩不出什麼花樣了,於是直接瞄準掛著西川紅錦戰袍的柳枝來了一箭,將其射斷。
這柳條比夏侯淵所射目標應該更小,而且雖然上面掛了西川紅錦戰袍,但是在風中難免還是有些飄動,和靜止不動的箭靶先比,要射中柳條的難度肯定是更大。和傳說中的百步穿楊射柳葉相比,難度也只是稍微差了一點而已。
所以單從這場比試來說,肯定是徐晃最強,夏侯淵其次,張郃第三,其他三人則是一樣水平。
這個排名順序恰好和出場順序一樣,也符合傳統小說中高手都是後面出場,壓軸最強的習慣。不過靶場射箭畢竟和戰場上還是有些區別,在戰場上這六人誰能發揮更好,那就不好說了。因此這場比試也只能做一個參考。
-
3 # 韶華傾夢
公元210年,曹操大宴銅雀臺。宴會中,曹操來了興致,想要觀看武將比試弓箭。於是,他讓近侍把西川紅錦戰袍掛在垂楊枝上,下設一個箭垛,以白布為界,最後讓武將們分為紅綠兩隊。只要射中箭垛的紅心,則賞賜紅錦戰袍一件;若是不中者,則自罰酒水一杯。
在這一場比試中,箭法最高的當屬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緊接著是夏侯淵,再到張郃曹洪,最後才是曹休和文聘。
曹休 = 文聘在射箭比賽開始的時候,最先出場的是宗族曹休。曹休很得曹操的器重,曹操曾多次評價他為“吾家千里駒”,其箭術也較為不錯。最先開始的時候,曹休是撥馬來回賓士三次,然後再射中紅心。
騎射,本來就是武將要掌握的基本功。曹休雖然來回撥馬奔走三次,增加了一些難度。但是這一點對於有本事的武將來說,只不過是家常便飯。所以,在場比試的眾多武將也是可以做得到的。
而文聘是第二位出場的武將,他選擇的射箭角度和曹休相差不多,主要是為了把箭射到箭垛的紅心上。所以,這是沒有多大難度的。況且,文聘只是簡單的縱馬出去,然後拈弓搭箭而已。所以說,在這比試中,曹休和文聘的射箭難度相當,只求射中紅心。
曹洪 VS 張郃曹洪是第三位出場的武將,他射箭的難度係數比前二者要高出一些。因為曹洪要求的不僅僅是射中箭垛的紅心,還要求解箭。也就是說,他這一箭要射到正中心,把曹休和文聘的箭隔開。所以,從結果來看,曹洪的箭法要高出前二者。
而到了第四位張郃的時候,其難度又開始遞加了。張郃採取的是翻身背射,從翻身到射箭沒有一絲停留的時間,這樣的準頭有點難以把握。但是,張郃能夠射中紅心,也足以看出他的箭術比前三者要好一點。
夏侯淵夏侯淵是第五位出場的武將,他射箭的難度係數更難了。這一箭,不僅是要翻身背射,還是射到四箭正中。這考驗的不僅是眼力,箭術,還要考驗持弓者的穩定係數。所以,這不是前四者能夠比擬的。
而最後出場的徐晃,其就有點取巧了。因為他射箭不是以箭垛的紅心為基礎,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柳條上面。也就是說,只要把掛著紅錦戰袍的柳條射斷,他就足以拿到勝利。這樣的做法,雖有取巧,但是難度係數一點也不小。
因為想要射斷柳條,不僅要求箭矢帶有一定的力度,還要考慮到風速的影響。所以,徐晃最後能夠射斷柳條,使得錦袍墜地,也足以說明他箭術是較為高強的。
所以說,從這六人的射箭難度係數來看,徐晃的應當是最難的,也是最高的。
-
4 # 大飛熊騎士
三國裡箭法好的武將有有很多,比如:呂布在轅門一百五十步開外射中了戟小支;趙雲在船上逆風射中東吳的蓬索;黃忠在馬上射中關羽的盔纓根;此三人的射術在小說裡都是頂級的存在,而且各有千秋,鼎足而三;除此外,小說中還有一次比試箭術,雖然不如頂級高手,那也是一流甚至強一流的高手水準,這就是銅雀臺比箭。
銅雀臺建成後,曹操十分高興,於是讓眾將比試箭法,以錦袍為彩頭,曹操的宗室大將穿紅袍,外將穿著綠袍,比試規則如下:
乃使近侍將西川紅錦戰袍一領,掛於垂楊枝上,下設一箭垛,以百步為界。分武官為兩隊:曹氏宗族俱穿紅,其餘將士俱穿綠:各帶雕弓長箭,跨鞍勒馬,聽候指揮。操傳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紅心者,即以錦袍賜之;如射不中,罰水一杯。”《三國演義第五十六回》曹休第一個出馬,對距離比較沒有概念,曹操到底有沒有劃一個界限也不得而知,所以曹休得往來三次,判斷出一個距離再射擊,命中靶心;第二個出手的文聘,顯得是得到曹休測量距離的紅利(後面出場也一樣),不用往來三次,一箭就命中;從第三個曹洪的出手後,箭術的比較開始往技巧上偏離,因為曹洪是拉滿弓,這一箭的力道很大,控制準頭的難度也大;張郃第四個出手,直接翻身背射命中靶心;在戰場上甘寧曾經就怕程普爭功,背射黃祖,所以具有一定的隱蔽性;第五個夏侯淵到了界口,扭身一箭,正中四支箭的當中;在曹操的規則下,毫無疑問夏侯淵難度最大,因為靶心的空間最小,扭身一箭的難度也大,比如戰陣上孫堅二次回射華雄,就都被躲過了;
但是,徐晃又殺了出來,一箭射中柳條,直接奪走了錦袍,從距離上來說,原文是“遙望”,所以有這一定的距離難度,只是無法確定是否規則中的“百步”?就當差不多一百步吧;精確度來說,柳條是目標很小,而且隨風擺動,這點箭靶是比不了的。所以,徐晃比夏侯淵箭法厲害嗎?未必,因為射柳條的關鍵難度是穩定性,但是偏偏柳條下繫著錦袍,這就有一定的抗風性,所以徐晃這一箭的難度大大減少了。因此,從總體上的難度來看,徐晃表現出的箭法和夏侯淵差不多,應當並列第一;但是,這不代表前面的曹休,文聘,曹洪,張郃的箭法就比他們差,只是他們先出手了而已,比如在濡須之戰,淩統單挑樂進,曹操卻讓曹休偷襲淩統;
當然這也可以說曹操故意讓自己宗室後輩曹休建功,正因為如此,銅雀臺最大的贏家並非夏侯淵或者徐晃。比如說,有一件事就很詭異,就是周邊百官的反應:曹休中靶心,“金鼓齊鳴,眾皆喝彩”,曹操說“此吾家千里駒也”;文聘射中,“眾皆喝彩,金鼓亂鳴”;曹洪射中“金鼓齊鳴”;張郃射中,眾人道“好射法”;夏侯淵射中,“金鼓齊鳴”;徐晃射中,卻沒有任何反應,直到徐晃來到曹操面前,百官才稱羨;所以。百官的情緒一次比一次低落,有兩種可能,第一,從諸將比試箭法演變成宗室和外將的對立;第二,曹操心裡希望曹休奪冠的;當然也許這兩者都有,總之,至少曹操的親隨大臣看出來了。
所以,同是外將許褚站了出來,看似無理取鬧和徐晃搶奪,結果把作為彩頭的錦袍撕毀了,等於結束了這場鬧劇,於是曹操借坡下驢,對每人都進行賞賜。別以為許褚是個“傻大粗”,其實是和曹操契合度最高的大將,從因為口角而殺了許攸僅僅被曹操重罵一頓,便可見一斑;所以,銅雀臺比箭,夏侯淵和徐晃的箭法表現應該是並列第一,但是最大贏家反而是許褚。
回覆列表
自黃巾起義起,東漢末年就是風雨飄搖,大將軍何進被殺,董卓,李傕郭汜等稱霸長安洛陽,霍亂天下。當然自從曹操起事起,天下大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曹操作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先後滅呂布,平袁術,敗袁紹,定劉表,一統北方。挾天子令諸侯,更是雄霸天下。
曹操任人唯賢,不拘小節,在征戰中收攬了很多人才。如五大謀士,五子良將,八虎騎以及典韋,許褚等人都是為曹魏天下立下汗馬功勞。
但今天不論文采,只比武力。在銅雀臺比武中,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夏侯淵射中紅心,徐晃射中樹枝,誰的箭法最高?
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被孫劉聯軍擊敗,率領殘軍退回北方,留曹仁,曹洪等將鎮守南郡等地。曹操此敗後,當然很不甘心,但又恐孫權與劉備團結一致,對抗北軍。建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210年,銅雀臺完工,曹操大會文武群臣於鄴郡,準備向天下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當日上將千員在加上銅雀臺金碧輝煌,場面極其壯觀。
在廣場設立一個箭垛,百步為限,然後樹上掛一段蜀錦,命將士射箭。射中者得蜀錦,不中者罰水一杯。將士分為兩隊,曹氏宗族為紅袍,其餘將領為綠袍。曹操命開始比武射箭,宗族中衝出一員小將,乃曹操族子曹休是也,曹休飛馬賓士三次,一箭射中紅心,曹操大喜,誇讚:“休兒真吾家千里駒也!”準備命人取袍。綠隊中衝出一將,大叫:“丞相錦袍,合讓俺外姓先取。”
眾人一看,乃是大將文聘,文聘一箭射去,正中紅心,群將喝彩。文聘哈哈大笑,我也可得錦袍!紅隊不幹了,曹洪拍馬而出,說道:“文烈先射,你怎麼敢來搶,看我曹洪箭法!”曹洪拉弓射箭,也中紅心,眾將喝彩。忽然綠隊中又衝出一將,乃張郃也,張郃二話不說,翻身射箭,也中紅心,眾人都誇讚張郃好箭法,能翻身而射,無不稱讚。
當然紅隊也不示弱,大將夏侯淵出馬,大呼:“你翻身射中,不足為奇,看我射眾人箭心!”夏侯淵縱馬到界限,回身一箭,正中前面四人中間的箭心,眾人無不佩服。能射中紅心不足為奇,但射中紅心正中央,卻是罕見的箭法。
《三國演義》第56回:眾視之,乃夏侯淵也,淵驟馬至界口,紐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當中,金鼓齊鳴。淵勒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奪得錦袍麼?”
當然接下來還沒完,徐晃也出馬要奪錦袍,徐晃知道如果再射箭垛,絕對超越不了夏侯淵,於是拉弓去射樹枝,射斷樹枝,錦袍自然落地。於是徐晃飛馬直取樹枝,拉弓射箭,箭聲響出,樹枝射斷,錦袍飄落。徐晃趕緊跑過去,將蜀錦披在身上,謝丞相賜予錦袍。無人不羨慕,但是綠隊中還有一人不服,虎侯許褚飛馬趕到,一把搶奪蜀錦。徐晃大怒,與許褚撕打一起,蜀錦也被扯斷。曹操大笑,各位將士各賜蜀錦一匹。
以上眾人射箭比武,曹休,文聘,曹洪,張郃等都射中了箭心,但都不及夏侯淵的箭法,夏侯淵射中的是其四人的箭心,也就是箭垛的正中,必須不偏不倚,正中中心,不然稍有偏差,就不能稱為箭心了,夏侯淵一箭射中,可謂百步穿楊,很少有人能達到這個水平。
當然徐晃射中樹枝,也是箭法超群,在遠處,拉弓抬頭射樹枝,確實也是很有難度,但樹枝畢竟是一線,也有粗度,不及箭心嚴謹。所以此次比武,曹軍各將各展神威,武力過人,但最終的勝者還是射中四人箭心的夏侯淵。
此次比武,曹操是為了向天下展示自己武將的能力,從而振奮人心,威震天下,最好讓孫劉聯盟聞曹操大名就不敢交鋒。所以徐晃射樹枝,也沒人去挑毛病,都為曹操的愛才之心所折服,當然許褚不射而去搶錦袍就顯得過於魯莽了。夏侯淵作為曹操的兄弟,為曹操征戰四方,為宗族“八虎騎”之一,當然也是曹操最器重的大將之一。其射法超人,被世人稱讚。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