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6890448769

    海星也叫星魚,在生物學上屬於海星綱,顯帶目,與海參、海膽同屬棘皮動物,此種動物的特點是有明顯的緣板,管足有吸盤,肛門很小,不能消化的殘渣大多經口排出。信天翁海星、泥海星、槭海星光海星砂海星等都屬於此種類而且多在深海。西印度群島最大的網瘤海星輻徑約50公分。線海星屬(Linckia)多產於印度洋、太平洋一帶,由一小塊腕能長成一個新個體。歐洲多石海底常見駝海燕。

    海星一般有五個腕,但也有四、六個的,有的多達40個腕,在這些腕下側並排長有4列密密的管足。海星管足的作用是用來捕捉食物和吸附岩礁固定自己的,體型較大的海星有上千只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體下側中部,可與它爬過的物體表面直接接觸。海星的體型差異很大,小到2~5釐米,大的能達到90釐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隻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橘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北方的輪海星屬和太陽海星屬體盤較寬,有許多短腕。棘輪海星有15個腕。鉗棘目有帶長柄的雙瓣叉棘,棘的作用是取食或自我保護。分佈在北歐的紅海盤車和從白令海到北韓半島的多棘海盤車,都是常見的淺海捕食雙貝類的海星。北美西海岸的短刺豆海星長達65公分,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星之一,取食沙錢海膽等。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多腕葵花海星有15~24個腕。中美的菊海星屬腕最多能達50個。

  • 2 # ufeyi1863

      海星 英文名稱:starfish/sea star 海星是棘皮動物門的一綱,下分海燕和海盤車兩科,不過人們都俗稱其為海星或“星魚”。   海星主要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淺海底沙地或礁石上,我們對它並不陌生。然而,我們對它的生態卻瞭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動物,而且從其外觀和緩慢的動作來看,很難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種貪婪的食肉動物,它對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進化還起著非同凡響的重要作用。這也就是它為何在世界上廣泛分佈的原因。   亦譯星魚;亦作sea star。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星綱(Asteroidea)海生無脊椎動物的統稱,非屬魚類。體扁,星形。具腕。現存1,800種,見於各海洋,太平洋北部的種類最多。輻徑1??65公分,多數20??30公分(8??12吋)。腕中空,有短棘和叉棘覆蓋;下面的溝內有成行的管足(有的末端有吸盤),使海星能向任何方向爬行,甚至爬上陡峭的面。低等海星取食沿腕溝進入口的食物粒。高等種類的胃能翻至食餌上進行體外消化,或整個吞入。內骨骼由石灰骨板組成。透過面板進行呼吸。腕端有感光點。多數雌雄異體,少數雌雄同體;有的行無性分裂生殖。   顯帶目(Phanerozonia)的種類有明顯緣板,管足有吸盤,可能無肛門。包括大部分深海種,如信天翁海星(Albatrossaster richardi)產於6,035公尺(19,800呎)深處。泥海星(Ctenodiscus crispatus)輻徑約10公分,腕短鈍,體盤寬,黃色,在北部沿岸的泥底中數量多。腕長而較尖,邊緣有棘的北方屬如槭海星屬(Astropecten)、光海星屬(Psilaster)和砂海星屬(Luidia)。西印度群島最大的網瘤海星(Oreaster reticulatus)輻徑約50公分(20吋)。多產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線海星屬(Linckia),由一小塊腕能長成一個新個體。   有棘目(Spinulosa)有成簇的棘,管足有吸盤,但叉棘罕見。歐洲多石海底常見駝海燕(Asterina gibbosa)。北方的輪海星屬(Crossaster)和太陽海星屬(Solaster)有許多短腕,體盤較寬。棘輪海星(Crossaster papposus)有15個腕。鉗棘目(Forcipulata)有帶長柄的雙瓣叉棘,棘具保護或取食作用。在淺水中取食雙殼類的常見的種類,有分佈在北歐的紅海盤車(Asterias rubens),從白令海到北韓半島的多棘海盤車(A. amurensis)。北美西海岸的短刺豆海星(Pisaster brevispinus)長65公分(26吋),為世界上最大的海星之一,取食沙錢海膽等。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多腕葵花海星(Pycnopodia helianthoides)有15??24個腕。中美的菊海星屬(Heliaster)腕最多達50個。  捕食   人們一般都會認為鯊魚是海洋中兇殘的食肉動物。而有誰能 想到棲息於海底沙地或礁石上,平時一動不動的海星,卻也是食 肉動物呢!不過實際上就是這樣。由於海星的活動不能像鯊魚那 般靈活、迅猛,故爾,它的主要捕食物件是一些行動較遲緩的海 洋動物,如貝類、海膽、螃蟹和海葵等。它捕食時常採取緩慢迂 徊的策略,慢慢接近獵物,用腕上的管足捉住獵物並將整個身體 包住它,將胃袋從口中吐出、利用消化酶讓獵獲物在其體外溶解 並被其吸收。   我們已知海星是海洋食物鏈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它的捕 食起著保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如在美國西海岸有一種文棘海星 時常捕食密密麻麻地依附於礁石上的海虹(談菜)。這樣便可以 防止海虹的過量繁殖,避免海虹侵犯其他生物的領地,以達到保 持生物群平衡的作用。 在全世界有大約2000種海星分佈於從海間帶到海底的廣闊領 域。其中以從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亞的東北部太平洋水域分佈的 種類最多。  海星與海參、海膽同屬棘皮動物。它們通常有五個腕 但也有四六個,有的多達40個腕,在這些腕下側並排長有4 列密 密的管足。用管足既能捕獲獵物,又能讓自己攀附岩礁,大個的 海星有好幾千管足。海星的嘴在其身體下側中部,可與海星爬過 的物體表面直接接觸。海星的體型大小不一,小到2·5釐米、大 到90釐米,體色也不盡相同,幾乎每隻都有差別,最多的顏色有 桔黃色、紅色、紫色、黃色和青色等。   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捕食者與被捕食者之間常常展開生與 死的較量。為了逃脫海星的捕食,被捕食動物幾乎都能做出逃避 反應。有一種大海參,每當海星觸碰到它時,它便會猛烈地在水 中翻滾,趁還未被海星牢牢抓住之前逃之夭夭。扇貝躲避海星的 技巧也較獨特,當海星靠近它時扇貝便會一張一合地迅速遊走。 有種小海葵每當海星接近它時,它便從攀附的礁石上脫離,隨波 逐流,漂流到安全之地。這些動物的逃避能力是從長期進化中產 生的。避免了被大自然所淘汰的命運。   儘管海星是一種兇殘的捕食者,但是它們對自己的後代都溫 柔之至。海星產卵後常豎立起自己的腕,形成一個保護傘,讓卵 在內孵化,以免被其他動物捕食。孵化出的幼體隨海水四外漂流 以浮游生物為食,最後成長為海星。   海星的食物是貝類。當海星想吃貽貝時,會先用有力的吸盤將貝殼開啟,然後將胃由嘴裡伸出來,吃掉貽貝的身體。所以,海星的經濟價值並不大,只能曬乾制粉作農肥。由於它捕食貝類,故而對貝類養殖業十分有害。繁殖  海星是生活在大海中的一種棘皮動物,它們有很強的繁殖能力。全世界大概有1500種海星,大部分的海星,是透過體外受精繁殖的,不需要交配。雄性海星的每個腕上都有一對睪丸,它們將大量精子排到水中,雌性也同樣透過長在腕兩側的卵巢排出成千上萬的卵子。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完成受精,形成新的生命。從受精的卵子中生出幼體,也就是小海星。  有研究者發現,一些海星具有季節性配對的習性,即雄性海星趴在雌性海星之上,五隻腕相互交錯。這種行為被認為與生殖有關,但其真正的功能則尚未被確認。  另外,海星還有一種特殊的能力——再生。海星的腕、體盤受損或自切後,都能夠自然再生。海星的任何一個部位都可以重新生成一個新的海星。因此,某些種類的海星透過這種超強的再生方式演變出了無性繁殖的能力,它們就更不需要交配了。不過大多數海星通常不會進行無性繁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十一月,去哪裡徒步旅行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