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黨派由來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萬曆三十三年(1605),被明朝政府革職的吏部郎中顧憲成,與同好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他的故鄉無錫東門外東林書院講學。諷議朝政,品評人物,抨擊當權派。一時“士大夫抱道杵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明史》卷 231《顧憲成傳》)。一部分在職官吏如趙南星等也遙相應合。東林黨以此得名。與東林黨同時,另一批官吏士紳又組成浙、齊、楚、宣、昆各黨派。這些黨派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他們都與大地主集團相互勾結,“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明史》卷 236《夏嘉遇傳》)。宣黨首領湯賓尹是宣城人,昆黨首領顧天峻是崑山人,其他各黨皆以鄉里命名。在這些黨派中,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出任內閣首輔,在朝當政。黨爭內容明末黨爭從萬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開始,一直到弘光元年(1645),始終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在政治問題上,還是在軍事問題上,都爭論不休。開始是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之爭,後來演變為東林黨與閹黨之爭。明神宗皇后無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鄭貴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為長。但神宗寵愛鄭妃,欲立常洵,乃遷延不立太子。內閣大學士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等先後依違其間。東林黨人上書反對,各黨派又群起反對東林。於是有“國本”之爭、三王並封之爭、福王就國之爭、“三案”之爭、“李三才入閣”之爭,東林黨與它的反對派在立太子問題上展開了長達 20餘年的爭論。最後,神宗終於立常洛為太子,勳戚鄭氏的權勢受到一定的壓抑。但東林黨推李三才為相的願望也沒能實現。閹黨崛起 熹宗天啟時,統治階級內部的黨爭愈演愈烈。最初,東林黨人葉向高、鄒元標、楊漣、趙南星等人得到執政的機會,浙、昆、宣各黨派一度受到排斥。為時不久,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與浙、齊、楚、宣、昆各黨中的一部分人結成聯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異軍突起,魏忠賢是司禮秉筆太監,又提督東廠,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目,朝廷內外,“遍置死黨”,從而把持朝綱,為所欲為。東林黨人激烈反對“閹黨”掌權。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奸惡,被錦衣緹騎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也被捕處死。東林黨受挫。崇禎帝繼位,捕殺閹黨。南明福王政權下,東林黨人與閹孽的鬥爭仍在繼續。如“復社”與馬士英、阮大鋮的鬥爭。黨派門戶之爭,乃明末政治顯著特色。明之亡,有諸多不可避免的必然,而黨爭所起作用,為其犖犖大者。孟森先生說:“建州坐大,清太祖遂成王業,其乘機於明廷門戶之爭者固不小也。”(《明清史講義》)隱然有“明非亡於強敵,而亡於黨爭”之意。而當時之人,則依自己的體會評論道:“嘗觀國家之敗亡,未有不起於小人之傾君子一事;而小人之傾君子一事,未有不託於朋黨之一言。”(吳應箕:《東林本末》)也認為明朝亡乎此,但偏重於從正人遭擯斥也即內禍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以上兩個層面合起來講,才是對明末黨爭危害的較為全面的認識。 黨爭發展成黨禍,是天啟朝的事情,而其起源則遠在五六十年前,過程又極為複雜,足夠專門寫一本大部頭的史著。劉承幹說:“溯明季門戶之爭,始於神宗之倦勤,清流之禍,極[與“亟”通假]於熹宗之庸 。”(《三垣筆記跋》)吳應箕則認為更早:“極於萬曆丁巳,而嘉靖諸政府已開其漸。”這是說,嘉靖年間,當夏言、嚴嵩、徐階各自專權,而黨同伐異之時,黨爭已經形成。 門戶意識既開,遂演變成為一種政治模式,以及官場套路,後面的人,很容易就走到這種思路里頭,既是政治經營的策略,亦是做大官的要訣。張居正作為徐階的傳人,順理成章繼承這筆政治遺產,當政期間,在與高拱等人的較量中,加以新的演繹。到萬曆中期以後,伴隨若干重大問題的爭論——從“國本”之議、礦稅之爭,到“憂危 議”、“續憂危 議”、“福王之國”、“梃擊案”——朝臣之間,派系林立,鹹以彼此攻訐為能事;而政見分歧之外,一些人情世故也漸漸羼入其中,師門、宗姓、鄉黨 等等,終於形成了齊黨、楚黨、浙黨、東林黨這四大政治勢力。及魏忠賢崛起,各色黨人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來打擊東林黨。這時,混戰的局面開始簡化,變成閹黨與東林黨之間的單一對抗;基於門戶之見的“黨爭”,也開始走向所謂“小人之傾君子”的“黨禍”。 強調一下,對“小人之傾君子”,只能從整體上作此理解,並非只要反對過東林黨,便都歸於“小人”類。熊廷弼就是突出的例子。他在當御史時,專跟東林黨人搗蛋。他在同事中有兩個好友,一個叫姚宗文,一個叫劉國縉。三個人都不喜歡東林黨,經常聯手攻擊。熊廷弼這種行為,緣於性格,“性剛負氣,好謾罵,不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七),用今天話來講,屬於比較“個色”的人——誰都別惹我,惹我我就罵;只要不高興,逮誰罵誰。很情緒化,有點狂狷的味道,但並無包藏禍心和不可告人之目的。姚、劉這兩位,卻不同了。他們拼命向東林黨開火,意在謀取進身之階。後來熊廷弼被委重任,經略遼東,姚、劉本著同一戰壕之戰友,“苟富貴,毋相忘”的心理,指望熊廷弼拉一把,熊卻不屑搞這一套。於是這兩人掉轉槍口,傾力誣陷熊廷弼。不單自己幹,還鼓動同類群起而攻之,指責熊廷弼欺君、專斷、喪師辱國。熊廷弼果然被拉下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替熊廷弼說話、實事求是肯定其功績和才幹的,倒是東林黨人。熊罷官後,不服氣,要求朝廷派人前往遼東核實情況。原本打算派那些攻擊熊廷弼的人擔當此任,是楊漣上疏阻止,改派中立的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前往;朱返回後遞交報告稱:“臣入遼時,士民垂泣而道,謂數十萬生靈皆廷弼一人所留。”瀋陽被破之後,首輔劉一(在崔呈秀編織的《天鑑錄》中,他排在東林黨第四位)出來說公道話:“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後來也是因為東林黨人支援熊廷弼復出的緣故,魏忠賢一夥把天啟二年關外失守的帳,記在東林黨名下;曾經力攻東林黨的熊廷弼,也被他們視為東林黨的同路人。 這個故事,說明三點:第一,攻擊東林黨,未必是小人;第二,小人和君子之間,最終一定不能相容;第三,正人之間,縱然不和,也不失對事實的尊重。 以上,將明末黨爭來龍去脈略作交待。然後專門說一說東林黨。 “東林黨”,是政敵們所給它的誣衊性稱呼,即“一夥結黨營私的東林人”的意思。對此,東林黨人自然不承認,也沒有人會喜歡這個稱呼。今天,我們因為通常已不以為“黨”這字眼,有何不光彩之處,所以也跟在後面叫他們“東林黨”——實際上沿用了東林黨的敵人的說法——而並不覺得抱歉。 東林,書院名,在無錫,始建於宋代。當地有個大學者,名叫顧憲成,流傳甚廣的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即為他的手筆,頗透露了品性。萬曆二十二年(1594)因事忤旨,革職,還歸故里。從此致力講學,實現以教育和學術兼濟天下的抱負。先是在家中闢“同人堂”,教習士子,同時也常約請常熟、蘇州、松江、宜興等處賢達來無錫講學。那時,長三角地帶已為全國文化和學術最發達的所在,憑此依託,顧憲成迅速聚攏起濃厚的思想氛圍,一個學派呼之欲出。不久,倡議重修東林書院,獲士紳響應,地方官也樂助其事。萬曆三十二年,修竣,顧憲成任主持,直至八年後(1612)去世。書院既立,又有顧氏這樣的名儒主持,各方學者紛至沓來,朝中一些聲望素著的官員如趙南星、鄒元標、孫慎行等,或遙為呼應,或親臨授學,東林書院一時儼然士之淵藪。 與齊黨、楚黨、浙黨(更不必說後來的閹黨)不同,東林黨確實有了一點近代政黨的影子。它是一個精英群體,有思想、意識形態上的認同,有基本的倫理和治國理念,而非純粹出於各種功利目的達成的妥協,或建立的同盟;同時,更重要的,它不僅僅是一個思想運動,一種空頭學術,而明視訊記憶體在用理論改造現實的強烈意願,試圖去代表和表達比較廣泛的民眾訴求(這是它在遭受魏忠賢迫害時能夠被民眾所擁護的原因)。 人們因為思想立場,彙集起來;然後又帶著這立場,返於政治實踐。萬曆晚期,東林黨人的政治影響力開始顯現。他們在諸多重大朝政問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由於當時政壇,只有東林黨人形成自己的基本政治理念,別的派別都是在攘權奪勢動機支配下,搞實用主義權術、機會主義政治,相形之下,東林黨人看起來似乎就很原則、很執著、很不順從、很理想主義,總扮演現實的批評者和反對派。這讓萬曆皇帝備感惱火,嚴厲加以打壓;反過來,東林黨人在一般讀書人和民眾中間,卻取得良好聲譽,被目為“正人”。 這聲譽,乃是雄厚的政治資本,藉乎此,隨著神宗死去和光宗即位,東林黨人遂得成為主流派。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初東林黨人從維護“國本”的立場出發,堅定支援太子朱常洛,阻撓朱翊鈞偏私鄭貴妃及福王,現在朱常洛熬出頭,當然要對東林黨人表示信賴。他開始重用東林黨人,雖然在位僅一月便遽爾病殞,但指定的顧命大臣中,東林黨人佔有相當的比例。“移宮案”中,也正是有賴這些人,朱由校才脫離李選侍控制,實現權力平穩過渡。出於這種關係,剛剛做皇帝的朱由校,與東林黨人之間,不但沒有齟齬,反而深為倚重,劉一、葉向高、鄒元標、趙南星、左光斗、孫慎行、楊漣、高攀龍、王之、袁化中、顧大章、周起元、魏大中、周朝瑞 ……這些東林骨幹以及同路人,或居高位,或被重新起用,從而出現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 “蜜月”是短暫的,朱由校遲早要跟東林黨人翻臉。非因別故,就是因為東林黨人以“正人”自居,試圖在政治實踐中堅持他們從思想理論上認明瞭的一些理念;反觀朱由校,作為皇帝,用“私”字當頭去理解、運用和支配權力,同樣必然。此二者之間,一定會有牴觸,一定將爆發矛盾。 回過頭來講一點字面上有趣的內容。 歷史變遷,使今人與古人在一些事情上的理解,暗中發生很大差別,這差別甚至會到天懸地殊、南轅北轍的地步。比如“東林黨”這稱謂,今人看見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而當時卻是一個負面的帶有汙辱、醜化性質的說法,甚至是一種罪名。原因即在於,“黨”之一字,今義與古義完全不同。 首先應該知道,簡化字以前,“黨”與“黨”本非一字,兩者各為一字,前者只用于姓氏,而簡化後,“黨”與“黨”併為一字。其次,如果專說“黨”字,這個字在古時基本是貶義,從“黑”,寓意“晦暗不明”。《說文》:“黨,不鮮也。”《論語》:“吾聞君子不黨”。孔穎達注:“相助匿曰黨。”指“小人”臭味相投,拉幫結派,不光明正大,專搞陰謀詭計——古人主要是在這意義上使用“黨”字的。第三,古時所謂“黨”,既無組織,亦無章程、綱領,人們彼此也未見得有“結為同志”的意識,而是自外人、尤其相敵對者眼中,某某、某某等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於是拿“黨”這樣一個明顯帶有“妖魔化”意味的詞相贈。 對比今天,便知變化之巨。 當時,魏忠賢一夥誣楊漣、左光斗等為“東林黨”,楊、左反過來稱魏忠賢集團為“閹黨”,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對對方的惡語、蔑稱。這是我們今天瞭解這段歷史時必須搞清楚的一點。倘以是非來論,“閹黨”一詞中,“黨”是比較徹底地迴歸於它“相助匿”的本義的,全部直譯,大約相當於“附集在受閹割過的人周圍的那群醜類”。事實上,這群人亦確是為骯髒個人私利匯聚起來的烏合之眾,他們走到一起,與理念無關,與抱負無關,與社會責任和構想無關。 東林黨則不同,除和閹黨正邪各異外,我們看到他們彼此有政治主張、政治倫理的認同,是循一定理念走到一起來的政治家群體。這明顯超出了“黨”字的舊有含義,而顯出“黨”字現代含義的端倪。雖然“東林黨”尚是別人強加於他們的,他們自己還不曾有意識去建立一個政黨,但對於“黨”在漢語中的語義轉化,我以為是發揮了作用的。倘若做中國政黨史的考究,東林黨應該會佔一個突出位置罷。
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黨派由來明末黨爭指明末東林黨與宦黨、浙黨之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黨派林立,黨爭迭起。萬曆三十三年(1605),被明朝政府革職的吏部郎中顧憲成,與同好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他的故鄉無錫東門外東林書院講學。諷議朝政,品評人物,抨擊當權派。一時“士大夫抱道杵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明史》卷 231《顧憲成傳》)。一部分在職官吏如趙南星等也遙相應合。東林黨以此得名。與東林黨同時,另一批官吏士紳又組成浙、齊、楚、宣、昆各黨派。這些黨派相互之間也有矛盾,但他們都與大地主集團相互勾結,“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明史》卷 236《夏嘉遇傳》)。宣黨首領湯賓尹是宣城人,昆黨首領顧天峻是崑山人,其他各黨皆以鄉里命名。在這些黨派中,以浙黨勢力較大,浙黨首領沈一貫、方從哲都先後出任內閣首輔,在朝當政。黨爭內容明末黨爭從萬曆二十二年“京察”(考核官吏)開始,一直到弘光元年(1645),始終沒有停止過。無論是在政治問題上,還是在軍事問題上,都爭論不休。開始是東林黨和齊、楚、浙三黨之爭,後來演變為東林黨與閹黨之爭。明神宗皇后無子,王恭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鄭貴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為長。但神宗寵愛鄭妃,欲立常洵,乃遷延不立太子。內閣大學士王錫爵、沈一貫、方從哲等先後依違其間。東林黨人上書反對,各黨派又群起反對東林。於是有“國本”之爭、三王並封之爭、福王就國之爭、“三案”之爭、“李三才入閣”之爭,東林黨與它的反對派在立太子問題上展開了長達 20餘年的爭論。最後,神宗終於立常洛為太子,勳戚鄭氏的權勢受到一定的壓抑。但東林黨推李三才為相的願望也沒能實現。閹黨崛起 熹宗天啟時,統治階級內部的黨爭愈演愈烈。最初,東林黨人葉向高、鄒元標、楊漣、趙南星等人得到執政的機會,浙、昆、宣各黨派一度受到排斥。為時不久,以魏忠賢為首的閹宦與浙、齊、楚、宣、昆各黨中的一部分人結成聯盟,被東林黨稱為“閹黨”,異軍突起,魏忠賢是司禮秉筆太監,又提督東廠,爪牙有五彪、十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名目,朝廷內外,“遍置死黨”,從而把持朝綱,為所欲為。東林黨人激烈反對“閹黨”掌權。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奸惡,被錦衣緹騎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也被捕處死。東林黨受挫。崇禎帝繼位,捕殺閹黨。南明福王政權下,東林黨人與閹孽的鬥爭仍在繼續。如“復社”與馬士英、阮大鋮的鬥爭。黨派門戶之爭,乃明末政治顯著特色。明之亡,有諸多不可避免的必然,而黨爭所起作用,為其犖犖大者。孟森先生說:“建州坐大,清太祖遂成王業,其乘機於明廷門戶之爭者固不小也。”(《明清史講義》)隱然有“明非亡於強敵,而亡於黨爭”之意。而當時之人,則依自己的體會評論道:“嘗觀國家之敗亡,未有不起於小人之傾君子一事;而小人之傾君子一事,未有不託於朋黨之一言。”(吳應箕:《東林本末》)也認為明朝亡乎此,但偏重於從正人遭擯斥也即內禍的角度來看。應該說,以上兩個層面合起來講,才是對明末黨爭危害的較為全面的認識。 黨爭發展成黨禍,是天啟朝的事情,而其起源則遠在五六十年前,過程又極為複雜,足夠專門寫一本大部頭的史著。劉承幹說:“溯明季門戶之爭,始於神宗之倦勤,清流之禍,極[與“亟”通假]於熹宗之庸 。”(《三垣筆記跋》)吳應箕則認為更早:“極於萬曆丁巳,而嘉靖諸政府已開其漸。”這是說,嘉靖年間,當夏言、嚴嵩、徐階各自專權,而黨同伐異之時,黨爭已經形成。 門戶意識既開,遂演變成為一種政治模式,以及官場套路,後面的人,很容易就走到這種思路里頭,既是政治經營的策略,亦是做大官的要訣。張居正作為徐階的傳人,順理成章繼承這筆政治遺產,當政期間,在與高拱等人的較量中,加以新的演繹。到萬曆中期以後,伴隨若干重大問題的爭論——從“國本”之議、礦稅之爭,到“憂危 議”、“續憂危 議”、“福王之國”、“梃擊案”——朝臣之間,派系林立,鹹以彼此攻訐為能事;而政見分歧之外,一些人情世故也漸漸羼入其中,師門、宗姓、鄉黨 等等,終於形成了齊黨、楚黨、浙黨、東林黨這四大政治勢力。及魏忠賢崛起,各色黨人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來打擊東林黨。這時,混戰的局面開始簡化,變成閹黨與東林黨之間的單一對抗;基於門戶之見的“黨爭”,也開始走向所謂“小人之傾君子”的“黨禍”。 強調一下,對“小人之傾君子”,只能從整體上作此理解,並非只要反對過東林黨,便都歸於“小人”類。熊廷弼就是突出的例子。他在當御史時,專跟東林黨人搗蛋。他在同事中有兩個好友,一個叫姚宗文,一個叫劉國縉。三個人都不喜歡東林黨,經常聯手攻擊。熊廷弼這種行為,緣於性格,“性剛負氣,好謾罵,不為人下,物情以故不甚附”(《明史》,列傳第一百四十七),用今天話來講,屬於比較“個色”的人——誰都別惹我,惹我我就罵;只要不高興,逮誰罵誰。很情緒化,有點狂狷的味道,但並無包藏禍心和不可告人之目的。姚、劉這兩位,卻不同了。他們拼命向東林黨開火,意在謀取進身之階。後來熊廷弼被委重任,經略遼東,姚、劉本著同一戰壕之戰友,“苟富貴,毋相忘”的心理,指望熊廷弼拉一把,熊卻不屑搞這一套。於是這兩人掉轉槍口,傾力誣陷熊廷弼。不單自己幹,還鼓動同類群起而攻之,指責熊廷弼欺君、專斷、喪師辱國。熊廷弼果然被拉下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替熊廷弼說話、實事求是肯定其功績和才幹的,倒是東林黨人。熊罷官後,不服氣,要求朝廷派人前往遼東核實情況。原本打算派那些攻擊熊廷弼的人擔當此任,是楊漣上疏阻止,改派中立的兵科給事中朱童蒙前往;朱返回後遞交報告稱:“臣入遼時,士民垂泣而道,謂數十萬生靈皆廷弼一人所留。”瀋陽被破之後,首輔劉一(在崔呈秀編織的《天鑑錄》中,他排在東林黨第四位)出來說公道話:“使廷弼在遼,當不至此。”後來也是因為東林黨人支援熊廷弼復出的緣故,魏忠賢一夥把天啟二年關外失守的帳,記在東林黨名下;曾經力攻東林黨的熊廷弼,也被他們視為東林黨的同路人。 這個故事,說明三點:第一,攻擊東林黨,未必是小人;第二,小人和君子之間,最終一定不能相容;第三,正人之間,縱然不和,也不失對事實的尊重。 以上,將明末黨爭來龍去脈略作交待。然後專門說一說東林黨。 “東林黨”,是政敵們所給它的誣衊性稱呼,即“一夥結黨營私的東林人”的意思。對此,東林黨人自然不承認,也沒有人會喜歡這個稱呼。今天,我們因為通常已不以為“黨”這字眼,有何不光彩之處,所以也跟在後面叫他們“東林黨”——實際上沿用了東林黨的敵人的說法——而並不覺得抱歉。 東林,書院名,在無錫,始建於宋代。當地有個大學者,名叫顧憲成,流傳甚廣的楹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即為他的手筆,頗透露了品性。萬曆二十二年(1594)因事忤旨,革職,還歸故里。從此致力講學,實現以教育和學術兼濟天下的抱負。先是在家中闢“同人堂”,教習士子,同時也常約請常熟、蘇州、松江、宜興等處賢達來無錫講學。那時,長三角地帶已為全國文化和學術最發達的所在,憑此依託,顧憲成迅速聚攏起濃厚的思想氛圍,一個學派呼之欲出。不久,倡議重修東林書院,獲士紳響應,地方官也樂助其事。萬曆三十二年,修竣,顧憲成任主持,直至八年後(1612)去世。書院既立,又有顧氏這樣的名儒主持,各方學者紛至沓來,朝中一些聲望素著的官員如趙南星、鄒元標、孫慎行等,或遙為呼應,或親臨授學,東林書院一時儼然士之淵藪。 與齊黨、楚黨、浙黨(更不必說後來的閹黨)不同,東林黨確實有了一點近代政黨的影子。它是一個精英群體,有思想、意識形態上的認同,有基本的倫理和治國理念,而非純粹出於各種功利目的達成的妥協,或建立的同盟;同時,更重要的,它不僅僅是一個思想運動,一種空頭學術,而明視訊記憶體在用理論改造現實的強烈意願,試圖去代表和表達比較廣泛的民眾訴求(這是它在遭受魏忠賢迫害時能夠被民眾所擁護的原因)。 人們因為思想立場,彙集起來;然後又帶著這立場,返於政治實踐。萬曆晚期,東林黨人的政治影響力開始顯現。他們在諸多重大朝政問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由於當時政壇,只有東林黨人形成自己的基本政治理念,別的派別都是在攘權奪勢動機支配下,搞實用主義權術、機會主義政治,相形之下,東林黨人看起來似乎就很原則、很執著、很不順從、很理想主義,總扮演現實的批評者和反對派。這讓萬曆皇帝備感惱火,嚴厲加以打壓;反過來,東林黨人在一般讀書人和民眾中間,卻取得良好聲譽,被目為“正人”。 這聲譽,乃是雄厚的政治資本,藉乎此,隨著神宗死去和光宗即位,東林黨人遂得成為主流派。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初東林黨人從維護“國本”的立場出發,堅定支援太子朱常洛,阻撓朱翊鈞偏私鄭貴妃及福王,現在朱常洛熬出頭,當然要對東林黨人表示信賴。他開始重用東林黨人,雖然在位僅一月便遽爾病殞,但指定的顧命大臣中,東林黨人佔有相當的比例。“移宮案”中,也正是有賴這些人,朱由校才脫離李選侍控制,實現權力平穩過渡。出於這種關係,剛剛做皇帝的朱由校,與東林黨人之間,不但沒有齟齬,反而深為倚重,劉一、葉向高、鄒元標、趙南星、左光斗、孫慎行、楊漣、高攀龍、王之、袁化中、顧大章、周起元、魏大中、周朝瑞 ……這些東林骨幹以及同路人,或居高位,或被重新起用,從而出現了所謂“眾正盈朝”的局面。 “蜜月”是短暫的,朱由校遲早要跟東林黨人翻臉。非因別故,就是因為東林黨人以“正人”自居,試圖在政治實踐中堅持他們從思想理論上認明瞭的一些理念;反觀朱由校,作為皇帝,用“私”字當頭去理解、運用和支配權力,同樣必然。此二者之間,一定會有牴觸,一定將爆發矛盾。 回過頭來講一點字面上有趣的內容。 歷史變遷,使今人與古人在一些事情上的理解,暗中發生很大差別,這差別甚至會到天懸地殊、南轅北轍的地步。比如“東林黨”這稱謂,今人看見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感覺,而當時卻是一個負面的帶有汙辱、醜化性質的說法,甚至是一種罪名。原因即在於,“黨”之一字,今義與古義完全不同。 首先應該知道,簡化字以前,“黨”與“黨”本非一字,兩者各為一字,前者只用于姓氏,而簡化後,“黨”與“黨”併為一字。其次,如果專說“黨”字,這個字在古時基本是貶義,從“黑”,寓意“晦暗不明”。《說文》:“黨,不鮮也。”《論語》:“吾聞君子不黨”。孔穎達注:“相助匿曰黨。”指“小人”臭味相投,拉幫結派,不光明正大,專搞陰謀詭計——古人主要是在這意義上使用“黨”字的。第三,古時所謂“黨”,既無組織,亦無章程、綱領,人們彼此也未見得有“結為同志”的意識,而是自外人、尤其相敵對者眼中,某某、某某等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於是拿“黨”這樣一個明顯帶有“妖魔化”意味的詞相贈。 對比今天,便知變化之巨。 當時,魏忠賢一夥誣楊漣、左光斗等為“東林黨”,楊、左反過來稱魏忠賢集團為“閹黨”,是同一個意思,都是對對方的惡語、蔑稱。這是我們今天瞭解這段歷史時必須搞清楚的一點。倘以是非來論,“閹黨”一詞中,“黨”是比較徹底地迴歸於它“相助匿”的本義的,全部直譯,大約相當於“附集在受閹割過的人周圍的那群醜類”。事實上,這群人亦確是為骯髒個人私利匯聚起來的烏合之眾,他們走到一起,與理念無關,與抱負無關,與社會責任和構想無關。 東林黨則不同,除和閹黨正邪各異外,我們看到他們彼此有政治主張、政治倫理的認同,是循一定理念走到一起來的政治家群體。這明顯超出了“黨”字的舊有含義,而顯出“黨”字現代含義的端倪。雖然“東林黨”尚是別人強加於他們的,他們自己還不曾有意識去建立一個政黨,但對於“黨”在漢語中的語義轉化,我以為是發揮了作用的。倘若做中國政黨史的考究,東林黨應該會佔一個突出位置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