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羅廖夫
-
2 # 水鏡曉先生
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是美國的“企業”號,在服役前由於核反應堆的功率不夠,於是安裝了8個核反應堆。這就產生了一個猜測:我們為什麼不能使用核潛艇的反應堆來驅動航空母艦呢?
這個想法其實有人想到過,甚至還將這個想法進行了實踐,但是結果並不好,這就是法國製造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戴高樂號航空母艦的動力系統就是由核潛艇反應堆改造過來的。戴高樂號航空母艦採用了兩具法國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的反應堆,這種設計並沒有帶來太好的結果:其最高航速僅為25節,而且電力供應遠遠不足,同樣消耗電力的淡水供應也很尷尬。即便如此,這艘航母還要攜帶燃氣輪機來進行緊急供電。
而且從工程角度上來講,也沒有足夠的必要性。首先要明確,核潛艇反應堆為了達到安裝到潛艇這種狹小的環境中,對效能有著大量的讓步和犧牲。核潛艇的艇內空間極其狹小,根本不是航母能比的,如果使用潛艇反應堆的話將極大浪費航母的動力艙室空間。而且,為了最佳化噪音問題,潛艇反應堆有很多的地方乾脆就是以降噪為第一要求的,和水面艦艇反應堆的以功率輸出為第一要求完全不同。
當然,如果在緊急情況下,需要在短時間內緊急建造新的航母戰鬥群,而常規的艦載反應堆無法供貨,那麼這種做法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這種風險極大的做法一般來講還是不提倡。
-
3 # 嘯鷹評
核動力航空母艦當然可以使用核潛艇的反應堆。
並且美國的企業級航空母艦採用了八個a2w反應堆,脫胎於s2w潛用反應堆的a2w反應堆,雖然說功力還是不怎麼高,但是八臺併到一塊功率總是足夠的。
法國的戴高樂級航母採用的兩臺k15反應堆,因為法國又沒錢,又想裝逼,所以戴高樂航速較低。
綜合美法兩國的初代核動力航母可以看出,核潛艇用的反應堆堆功率較低,難以滿足核動力航母,如果選擇多塞幾個,固然可以滿足功率的需要,但是,8臺的造價已經上天了...甚至於一條企業能買兩條小鷹。而且八臺反應堆嚴重擠壓艦體空間。
更何況還有八倍故障率的問題。
至於戴高樂這種扣扣索索就兩臺的?
活該...窮了可不是沒功率,沒功率=航速低=出勤率低=嫌棄=航母之恥
-
4 # 一葉楓流
不是不能用,是功率太小。
美國海狼級核潛艇的S6W反應堆功率才34MW,4.5萬馬力。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A4W反應堆550MW,熱效率31%~33%。這些功率還要驅動發動機、彈射器、輔助系統動力。
潛艇反應堆就得用很多,佔用航母內部空間,減少武器載重量。
回覆列表
為什麼會出現核動力航母不能直接採用核潛艇的核反應堆這個說法呢?下面首先請法國海軍上臺現身說法。法國海軍最引以為豪的地方,當屬它是目前除美海軍以外,全球唯一一支裝備有核動力航母的海軍。滿載排水量約4萬噸的“戴高樂”號航母除了採用核動力,還配備了C-13蒸汽彈射器、E-2C固定翼艦載預警機,主力艦載戰鬥機還是綜合性能不俗的“陣風M”,這種應有盡有的局面可是目前除美國以外的國家無法輕易做到的。如此說來,法國海軍應該對它的這艘航母相當滿意。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法國海軍對“戴高樂”號頗有微詞,特別是該艦擁有嚴重的“心臟病”問題,令法國海軍一直高興不起來。“戴高樂”號的“心臟病”具體症狀就是推進功率不足,實際最高航速達不到設計要求,具體數值外界不得而知,不過估計只有25節左右,這顯然是強差人意的。那麼,“戴高樂”號不是裝備核反應堆嗎,為什麼還會存在推進功率不足的問題呢?其實恰恰就是因為法國硬要給航母上核動力,同時又不想多花錢導致的。“戴高樂”號航母裝備兩座K-15核反應堆,這款核反應堆是當初為“凱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配套研發的,屬於一體化自然迴圈壓水堆,具有體積小、功率高等特點,最大功率約為38000馬力。滿載排水量約為14300噸的“凱旋”級核潛艇裝備一座K-15核反應堆後,就已經能夠完全滿足動力需求。在設計“戴高樂”號航母時,法華人把K-15核反應堆拿來就用,直接給“戴高樂”號航母堆了兩座K-15核反應堆。問題是“戴高樂”號航母的排水量較“凱旋”級核潛艇大了3倍左右,達到42500噸。簡單算一下就知道,“戴高樂”號航母如果想要保證有充足的動力,最好應該配備三座K-15核應堆。可是增加一座核應堆並不是嘴上說說那麼簡單,實際上面臨很多技術問題。最終法華人只好選擇只裝備兩座K-15核應堆。直到“戴高樂”號航母服役,“心臟病”日益嚴重時,法國海軍才追悔莫及。實際上,並不是說核動力航母一定不能直接使用核潛艇的核反應堆,只是不能太摳。美國“企業”號核動力航母裝備的就是核潛艇使用的核反應堆。不過它足足裝備了8座之多,從而保證了功率。後來從裝備使用成本、日常維護工作量等方面考慮,美海軍均為它的核動力航母專門研發大功率核反應堆。法國海軍的深刻教訓和美國海軍的最終選擇,足以為其它有志於發展核動力航母的國家(中國)指明瞭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