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小妹聊房
-
2 # 阿西吧塞木塞
關於您的問題,拆遷房安置後該怎麼選擇安置房?
具體建議如下:
1面積確認
是對於人均居住面積不到本地政府規定的標準的,被拆遷人可直接依據政策的規定,要求調換房屋的面積達到國家規定的標準;二是調換房屋的面積,原則上是以被拆遷房屋面積來確定,而不是以被拆遷房屋的價值來確定,除非被拆遷人主動放棄面積上的利益。當前一些拆遷人以拆遷補償貨幣化為藉口,在產權調換時,按被拆遷房屋的價值來確定最終還房的面積,實際上是變相剝奪被拆遷人的合法權益,不符合《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
2
原地還房
不同級別的地段,房屋價值會出現明顯的差異,同一級別的地段,也可能會因為房屋的所處的具體位置、朝向、樓層等因素,而出現巨大的差異。原地,應當就是被拆遷房屋的原址。實際生活中,一些拆遷人為了牟取更大的利益,往往會對原地作出與規定不相一致的理解,認為原地,就是指與被拆遷房屋處於同一地段,有的甚至將原地理解為與被拆遷房屋處於同一級別的地段。更有甚者,一些拆遷人利用自己特有的優勢地位,以此觀點影響到房屋拆遷行政管理部門,最終給被拆遷人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根據相關規定,只有基於公共利益、軍事設施建設需要以及城市規劃確定的不適宜原地還房的,才可另行安置房屋,因此,除以上所列三種情形以外,原地還房均應在被拆遷房屋原址還房。
3
產權調換協議
根據《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規定,拆遷當事人就拆遷補償安置達成一致意見,應當訂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雖然從合同法的角度來講,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屬於無名合同,但是由於《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作為一部專門用於規範房屋拆遷的行政法規,對協議的名稱已作出明確規定,因此,選擇產權調換時,雙方簽訂的協議名稱應當為拆遷安置補償協議,而不應以其他名稱不替代,協議的內容中,也應當明確調換房屋的位置、面積、樓層、用途等內容。現實生活中,我們注意到一些拆遷人提供的產權調換的協議名稱五花八門,其中有一種叫著《商品房置換合同》。表面上看,協議的內容都是產權調換,但是協議形式不同,所獲得的保障程度也是不同的。
5
徵收補償款是否要納稅
對被徵收人按照國家有關城鎮房屋徵收管理辦法規定的標準取得的徵收補償款,免徵個人所得稅。對徵收居民因徵收重新購置住房的,對購房成交價格中相當於徵收補償款的部分免徵契稅,成交價格超過徵收補償款的,對超過部分徵收契稅。
6
房屋產權調換的地段選擇
產權調換房屋的地段有兩種情形:一是改建地段,一是就近地段。產權調換房屋的地段,應當根據城市規劃對建設地區的要求和建設工程的性質,按照有利於實施城市規劃和城市舊區改建的原則確定。由於城市建設必須符合城市規劃,能否實現就近地段調換受城市規劃的制約。如被徵收的房屋雖然是住宅,但按照規劃該建設用地及附近不得再建住宅的,則原房屋使用人就不能強行要求有原有地段進行調換。
7
8
產權調換房屋的質量問題
如果用於產權調換的房屋沒有透過質量驗收,則不能安排居民居住。徵收部門應承擔的義務等同於房屋出售人的義務。在房屋買賣合同中,因房屋主體結構質量經檢驗屬不合格,或者因房屋質量問題嚴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買受人請求解除合同和賠償損失的,應予以支援。給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質量問題,在保修期內,出賣人應當承擔修復責任;出賣人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買受人可以自行或者找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出賣人承擔。
9
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的義務
因徵收房屋造成搬遷的,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搬遷費;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前,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向被徵收人支付臨時安置費或者提供週轉房。提供週轉房的,待產權調換房屋交付後,被徵收人再遷入產權調換房屋內居住,並將週轉用房騰退給徵收部門。
10
能不能堅持要求進行房屋產權調換?
一般來說,房屋徵收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但以房屋產權調換的前提是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協商一致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即徵收單位同意房屋補償,雙方達成合意,不違背法律規定,可以用房屋進行補償。但如果一方完全沒有考慮用房屋產權調換的方式,雙方不能就房屋補償達成一致意見,則另一方不能強制要求進行房屋產權調換。
-
3 # 北京安置房大全
雖然在拆遷的過程中,補償方式包括貨幣補償和產權置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需要拆遷,產權置換是很多被拆遷人的首選。那這種一般要受到當地政府相關的地方政策約束的產權置換,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的人能置換到在原來的地方,有的人就要被安排到別處?產權置換這麼受歡迎的原因究竟是什麼?置換時怎樣才能不吃虧?
產權置換,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拆遷安置房。只不過產權的置換有兩種置換的方式。第一種被稱為價值標準產權置換,什麼意思呢?就是依照法定的程式,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一下評估,然後用等價的重新建造的房子的產權來進行置換。另一種就是面積標準的產權置換了,在這種方式中價值不再是置換的標準,房屋的建築面積才是,而且是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至於安置地方的不同,是因為拆遷安置房的安置其實也是有兩種方式的。一般來講,開發商拆遷重建的專案能夠在原來的地方安置被拆遷人,也就是所謂的回遷安置,回遷安置一般透過產權置換比例完成。但如果開發商的專案不涉及住宅或者由於該地塊容積率原因,不能把被拆遷人安置到原來的地方,就只能選擇在其他地塊上重新建設安置房,再透過產權的增減儘量用等價的價值做到產權置換。目前中國各大城市在拆遷補償上都有設定人均最低面積。
提起面積各位被拆遷人可要注意咯,面積是分為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和公攤面積的。建築面積就是建築物各層水平面積的總和;套內使用面積是自己能使用的面積,一般來說就是鋪地毯的面積;而公攤其實就是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的,它和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房子的建築面積。這也是選擇拆遷安置房的一些人會感覺到自己換得的房屋面積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的原因。不過地方政府一般會依據不同的比例和係數給予被拆遷人一定的補助。
拆遷的時候人們原本生活的房子被拆,急需新房子入住,所以拆遷安置房一般都是現房。它之所以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是因為早期的安置房有些的地理位置優越,小區配套也比較完善。而且它的戶型適中,又是政府統建的房屋質量較為穩定,升值的比率和經濟增長週期吻合,升幅也比較快。
但是現實生活裡有很多被拆遷人會面臨到期不交房的情況,讓被拆遷人處於居無定所的境況。而中國法律是規定了“不能因為拆遷而降低被拆遷人原有的生活居住水平”的。到期不交房顯然保證不了原來的居住水平,如果徵收方超過了交房時期以後仍然沒有提供安置房的話,被拆遷人是可以主張增加臨時安置補助費的。
-
4 # 使用者104505116689
第三十九篇(美益裡6號樓)
[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面調換不動產房產面]
補貨交換商品,補幣給錢,房屋產權調換為償不是補,償是歸還。補與償方式不同房屋價值各異,徵購轉讓收入金額與徵換置地造樓調換支出金額並不相等。
武漢市紫竹二期美益裡6號樓,房屋宅地0.139畝,土地使用權92.667平米,依物權法第39條行使處分權,棄房產,保地產土地使用權面,以地換地64.98平米土地使用權,等面等值,剩餘27.687平米土地使用權,以地換房,該地宗土地使用權政府掛牌起始價格15.49萬/平米,嘉裡控股集團15.72萬/平米價成交。以佔地面27.687
平米換建築面 2144.34平米,地產價值: 27.687平米×15.49萬/平米=428.868萬元
,建房發包造價0.2萬/平米,房產價值:2144.34平米×0.2元/平米=428.868萬元,房地調換,值等面不同。 6號樓房起始地價15.49萬/平米×92.667平米=1435.41萬元。依法、依規、依制公平計算:一,應調換土地使用權面積=92.67平米×15.49萬
元/平米÷(33×0.2萬/平米+15.49萬/平米)=
64.98平米。二,應換房屋建築面積=64.98平米×33=2144.34平米。選擇房屋產權調換,政府得之於地則失之於房,百姓失之於地則得之於房,不多換政府寸地分文,政府不虧,財政不赤,遵循價值規律,等值非等面調換,合法合規,權益均等。
選擇補貨補幣是商品交換,遵守市場規則,遵循經濟規律,建築面打包單價2萬/平米,6號樓房建築面175平米,應當補款金額350萬元。選擇房屋產權調換的
,是非買賣行為,以調整房屋佔用土地的使用權面,互換房屋建築面的方式歸還房屋,價值是置地建房費用支出金額,產品房費用支出金額與商品房買賣收入金額涇渭分明,不得混淆,評估房產地產捆綁價
,如同黃泥包黃金,選擇房屋產權調換,剝去黃泥見真金,換房避損,互不虧盈。
-
5 # 四海昇平永珍新
由於城市的發展和升級改造的需要,各省市區聯合規劃,國土,審計,城管,房產等部門進行論證,發出徵收決定,徵收公告。
國有土地徵收補償有貨幣補償和產權調換兩種選擇方式。
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作為產權人都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做出徵收決定的時間節點,享受拆遷政策的有效期限。
2、補償方式和補償方案。
3、安置房的安置地點,層高等。
4、行政訴訟和複議的權利。
5、妥善儲存安置協議,抽籤的房號等等。
作為身處拆遷一線的工作人員建議:儲存好家庭人口的基本資訊,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以及最重要的拆遷安置協議,以備不時之需,以免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
6 # 摩文律師事務所包音泰
你好,最重要的就是安置房的質量和位置,畢竟是以後多年的家,很多拆遷過程中,當事人稀裡糊塗的簽字,甚至還不知道安置房建沒建,簽訂安置補償協議過程中最要緊的是安置房在哪,你家是哪門那戶,樓房質量怎麼樣,公攤面積是多少,產權證件是否齊全等等這些問題,詳細可以關注或私信我,希望答案可以幫到你。
回覆列表
這個我比較有經驗,經歷了三次拆遷了,各地的政策不同,我主要說說我這裡的情況
1.聽你說的,應該還沒有籤拆遷協議,千萬去我文章中找拆遷注意事項的文章,滿滿乾貨,我把我經歷過的三次拆遷,都具體說出來了,遇到問題怎麼解決,如何能拿到更多的賠償款,裝修補償,搬家獎勵等等,怎樣可以拿到更多!也附加了拆遷協議書!
2.房子有現房和非現房兩種,首選現房,那種還沒開始蓋的,或者還在蓋的,真的不知道要等多久。
我家16年拆遷的,一套拆2套,但是隻能一套現房,另一套非現房,現在4年過去了,房子還沒蓋好……
按我這裡的普遍情況,要等4到8年不等,偶爾有特別倒黴的,等了10年!
3.選房是需要運氣+能力的事
選房的順序一般是按照拆遷的順序,如果拆遷範圍特別大的,容易遇上撞號,還會透過搖號方式,給各個階段的號碼進行再排序
如果想要特別好的號碼,就只能放棄向拆遷辦要求更多的補償,這個需要你們自己取捨,找到個最佳的點,號碼又不錯,又要到了好的補償
認真學習戶型,要把戶型,樓棟,日照,通風,甚至樓棟和樓棟之間遮擋的情況,乃至夏天冬天日照的不同,都要一一分析,如果選房時候房子已經蓋好,就會容易很多,如果是按戶型圖選房,就真的很考驗能力了!
圖片是我帶著望遠鏡,在江對面,考察正在蓋的安置房,哪些是可以看江,如果能看江,價值肯定更高,通風也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