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螞蟻中醫
-
2 # 快樂老棕衣
古今大家,博學多識,都值得尊重,而學術爭鳴,甚至棄偽存真,難能可貴。
李時珍是大醫家,朱丹溪也是大醫家,但他們的著作或學術,都應謙遜去學習,若研習中發現某處有不適當,還符合現代科學的,甚至是錯的,當實事求是地對待。在這個問題上,丹溪翁就是榜樣。
朱丹溪一生治學有三棄求學經歷。一棄理學術醫學。年輕時通讀儒學,對朱程理學有很深造旨。可到八華山求學後,受文懿老師指點後,毅然決然地放棄過去所學,專心攻讀醫學。二棄古方而習今方。他深研了《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觀297方後,認為古方治今病有許多不適合,也治不了病。要知道,惠民大觀方是官方頒佈,他提出這觀點,遭遇許多人反對。可朱丹溪用實事證明他是對的,讓當的醫者口服心服。三棄雜論獨樹相火論。他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對後世影響巨大。他不拘泥古法,求學上進,提出獨立的見解,在古今中醫名家中,都是值得銘記的。
丹溪翁,朱彥修,
求師誠,終成就。
三棄學,壯志酬,
著相火,醫道猶!
曹穎蒲對芍藥的論述重點在赤芍,他認為芍藥苦洩,可洩營份鬱熱,這是立足於傷寒六經辯證,治療外感病的認識,而後世醫家認識芍藥立足於白芍,認為芍藥酸斂而補,這是立足於內傷雜病的調理。兩者在自己特定的立足點和條件下都是對的。同樣的李可認為現代人多陽虛,朱丹溪認為多陰虛,也是在特定時代背景下提出的,這裡面有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觀念的不同,也有五運六氣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