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雍親王府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如意的劇情。

    康熙在熱河秋闈時,受到召見的蒙古王公,將一支金如意作為禮物準備敬獻給太子胤礽。誰知康熙卻將這件寶物扣了下來,並且在後來將其作為了一件賞物,計劃獎勵給在狩獵比賽中獲勝的皇子,期間蒙古王公還主動改變初衷建議將如意賞給八阿哥胤禩。然而,弘曆在康熙面前一番“驚豔”的表現,讓康熙甚是歡喜,最終他也改變起初制定的規則,將這支如意獎勵給了弘曆。

    而這支如意也就這樣在一次次的“易主”過程中,其所承擔的寓意也遠遠超過了“祝福”與“祝願”,就此成為了各方勢力角逐與關注的焦點的同時,也就此成為了康熙內心真實想法的對映。

    一支如意,在各方看來,已經是“儲君”身份的象徵。

    康熙在熱河秋闈期間,接見了前來朝拜的蒙古王公,而這些蒙古王公除了向康熙進獻了諸多珍貴的禮物外,還為太子胤礽準備一份禮物,即這支金如意。

    蒙古王公如此行事的目的也是非常的明確,太子胤礽的名分早定,除了是在刻意的討好的胤礽外,實際上,也是要表現出對於康熙在立儲問題的支援與認同。

    然而,遠在塞外不瞭解朝局的一眾蒙古王公,此時並不明白,康熙皇帝對於太子胤礽有了諸多的不滿,甚至說已經是頗為憤恨。

    首先,胤礽雖然貴為皇太子,但是並沒有在皇子之中樹立足夠的威信與威望,並且滿朝文武大臣對其也是多有怨言,以至於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等人,紛紛建立其自己的政治集團,進而形成了皇子“奪嫡”的政治局面,直接影響到了朝局的穩定。

    其次,儘管國庫空虛的主要責任在於八阿哥胤禩藉由職務之便邀買人心、廣行便利,但是作為監國的太子胤礽對此也是難辭其咎,康熙對此本就是非常的不滿。而在追比戶部欠款期間,太子胤礽不僅是最大的債主,並且為了還債,不惜賣官鬻爵,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之後胤礽更是擅自丟擲了分兩年還清欠款的政策,讓康熙想要藉此解決國庫積弊的想法徹底落空。這一切無不令康熙對太子胤礽是失望至極。

    再次,刑部出現了“以錢買命”的荒唐案,對此太子胤礽或許並不知情,但是作為主管刑部的皇子,胤礽依舊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畢竟這與胤礽治下不嚴、用人不當是密切相關的。之後,八阿哥胤禩連夜誘審肖國興,套出了關於太子胤礽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可想而知,這其中必然是有著諸多見不得人的不法行為。而當得知這些事情後,康熙用了一句“朕的這個兒子的病怕是很難好了”,以此來表明自己心中的憤恨與無奈。

    然而,此時的康熙雖然並不打算就此將太子胤礽予以廢黜,但是康熙仍要給胤礽一點警示和教訓,讓他感覺到自己的憤怒。

    於是,康熙不僅將太子胤礽“隱藏”了起來,沒有讓他隨同自己接見這些蒙古王公,同時,安排八阿哥胤禩代表自己賜宴蒙古王公,而在此之前,承接此項差事的都是太子胤礽。

    更為關鍵的是,康熙將蒙古王公原本敬獻給太子胤礽的金如意扣了下來,這更加表明了康熙對於胤礽的不滿,甚至是對其“儲君”身份的一種極度不認可,認為胤礽是不配享有這支如意,不配享有這份殊榮。

    於是乎,康熙的這一舉動,給了蒙古王公們以極大的錯覺,認為這是康熙的一種暗示,畢竟在此之前,胤禩剛剛獲封郡王爵位,這一次又頂替太子胤礽賜宴蒙古王公,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而此時的八阿哥胤禩也產生了極大的自我滿足感,所以才會說出高祖努爾哈赤與康熙為古今“聖君”,藉以暗示康熙要“傳位於八子”這樣的話,進而在蒙古王公層面,進一步的鞏固輿論基礎。

    在這樣的情況下,蒙古王公才會在皇子狩獵期間,建議康熙將這支金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

    一方面,蒙古王公此前就是準備將這支金如意進獻給原本是國家儲君的太子胤礽,然而康熙的言行舉動讓眾位蒙古王公看到了其對於太子胤礽的巨大不滿,而與此同時,康熙卻表現出的更多的是八阿哥胤禩的喜愛,所以這些蒙古王公才會見風使舵似的建議康熙將寶物賞賜給八阿哥胤禩,意為可以籍此迎合康熙的意思,獲得康熙的認可。

    另一方面,此前蒙古王公都是向太子胤礽表達自己的誠意,而這一次是在太子胤礽沒有被廢黜的情況下,主動向八阿哥胤禩示好,為的也是提前給八阿哥胤禩留下一個非常好的印象。

    可最終的結果是,諸位蒙古王公錯誤的理解了康熙的意思,而八阿哥胤禩更加不知道,康熙此時對於他的憤恨甚至是超過了太子胤礽。

    蒙古王公建議將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結果卻是適得其反。

    康熙起駕熱河並且安排八阿哥胤禩代其賜宴蒙古王公,可以說這是康熙最為欣賞與喜愛胤禩的時刻,之所以如此還是要鑑於胤禩在署理“刑部冤案”時候還算顧全大局的表現。

    胤禩連夜審訊肖國興,並且透過其掌握了太子胤礽為患朝廷的證據,可他卻直接將肖國興的供詞呈交給了康熙,並且將所有事務就此交由康熙裁奪。

    此舉對於胤禩來說,起到的是“一箭雙鵰”的效果,即讓康熙瞭解到太子胤礽的罪證,讓康熙對其的厭惡又加重了一分,同時他如此顧全朝廷聲望、顧全太子地位的做法,也贏得了康熙的贊同。於是康熙將其加封為廉郡王,這是康熙對於胤禩進行褒獎的同時,也是希望其能夠繼續保守太子胤礽的“秘密”。

    然而,康熙對於胤禩的好感,伴隨著一句“其心可誅”而變得蕩然無存。

    當然,這一切都源於康熙內心巨大的心理落差,原本以為胤禩是顧全大局、保全太子而如此的用心良苦,結果卻是為了獲取太子的罪證,不惜假借聖意進行誘審,可見胤禩完全是假仁假義,對於此,康熙是極度的反感和厭惡。

    對於此,八阿哥胤禩可謂是全然不知,依然在狩獵場上將他的“假仁假義”表現了出來,所有捕獲的獵物全部是活捉,而他的目的也就是給外界留下“仁德”的印象。對於此,蒙古王公算是“上當”了,他們對於胤禩的此舉是稱讚有加,並且鑑於康熙此前的表現,因而建議康熙將金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

    可此時康熙的心中卻是另一番的滋味。

    在此之前,胤禩先是利用職務之便,大開方便之門,默許官員借取國庫存銀,致使國庫虧空,這是用國家的資源,並且是置國家的安危於不顧來邀買人心。之後又出現了“誘審肖國興”的一幕,企圖騙取康熙的喜愛與信任。現如今,又一次用在狩獵場上的“假仁假義”來取得蒙古王公以及其他皇子的信服與支援,這樣的舉動康熙怎能不對其更加的反感與憤恨。

    特別是蒙古王公建議將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的時候,康熙更是看到八阿哥胤禩的一番挖空心思的鑽營即將得逞,心中是更加的不悅。

    然而,康熙如果此時貿然批駁,不僅是讓自己的兒子下不了臺,自己也將陷入極為尷尬的境地,無疑是在蒙古王公面前讓朝廷顏面掃地,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弘曆的一番言論不僅是幫助康熙成功解圍,更是直接對八阿哥胤禩進行的批判與打擊,算是給予了康熙、給予了太子胤礽以及給予了雍正以莫大的支援。

    弘曆的語出驚人,為自己贏得了這支金如意,也為自己贏得了未來。

    狩獵場上,弘曆毫無差錯的說出了康熙狩獵的成果,說的康熙是心情極為舒暢。

    一方面,弘曆的說法不僅直接否定了蒙古王公將如意賞賜給八阿哥胤禩的建議,同時更是用祖制對於八阿哥胤禩“假仁假義”的行為予以了批判與駁斥,說出了康熙想說卻又不方便說的話。

    另一方面,弘曆的言論對於八阿哥胤禩是一種極大的拆穿與打擊,相對應的是,對於太子胤礽便是一種扶持和幫助,進而維繫的是皇權統治的根基。

    與此同時,弘曆如此“驚豔”的表現,必然是為雍正加分不少,畢竟,康熙並不知道雍正請了哪位師傅來教導弘曆,只知道弘曆出色的表現是雍正的教子有方,對於雍正,康熙則也會更加的另眼相看。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將這支如意獎勵給了弘曆。

    當然,康熙如此做的首要目的,還是對於弘曆如此“驚豔”表現的一種獎勵,並不代表著此時的他已經決定將弘曆作為傳位的考察範圍,這個時候的胤礽依然是“國之儲君”的唯一人選。

    可康熙既已將如意賞賜給弘曆,同時是希望此舉將自己的心思含沙射影似的傳遞給太子胤礽。

    一來,康熙希望太子胤礽明白八阿哥胤禩的手段與勢力,並且有所警覺,還要懂得保護自己與對抗潛在的威脅,這是對於胤礽的教導。

    二來,康熙將這支原本應該屬於胤礽的如意拿了出來,本就是在警告胤礽,他的行為已經引得了康熙的不滿,希望胤礽能夠引以為戒,不斷地改正、改善自己的行為。

    三來,康熙可以將這支蒙古王公敬獻給胤礽的如意,直接收回並轉賜給弘曆,這無疑也是在告訴胤礽,一件物件可以如此,那麼太子之位同樣可以,這也是對於胤礽的一種威脅與威懾。

    四來,康熙此舉也是在告誡胤礽,他並不是繼位者的唯一人選,因此,胤礽要有危機意識,如若不然,那麼胤礽此前的一切也將就此變得一無所有。

    然而,胤礽對於康熙的這份“用心良苦”,並沒有領會,相反,就在狩獵結束後的當晚,他與鄭春華偷情就位康熙所撞見,而伴隨著此後一系列事件的發生,胤礽也被康熙廢黜了皇太子之位。

  • 2 # 暖歷史

    想真正搞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明白拍電視劇人的用意,因為這個題我們談論的其實不是真實發生的歷史,而是電視劇為什麼這麼拍。如果總結成一句話,就是拍電視劇的要把雍正拍成一個“完美”的皇帝。

    《雍正王朝》這部戲,大概分倆個部分,前20集,圍繞奪嫡,後24集就是表現雍正的勤政和改革。而戲的主旨就是把雍正塑造成一代明君,所有的情節都圍繞著這樣一個主題來設定。

    熱河狩獵,目的是寫奪嫡,雍正置身事外,遠離是非,顯示不爭,對大位沒有覬覦之心。其實是計謀。而康熙丟擲如意,目的就是看看各個兒子對於大位的態度。

    其他的阿哥或多或少,都射殺了獵物,而八阿哥抓而不殺,然後蒙古王爺出來說應該給八阿哥,因為八阿哥是仁慈之心。蒙古王爺之所以有這個建議,原因是

    第一:康熙自己是經常說以仁慈治國,因為康熙經常把仁厚掛嘴邊,所以這些王公這樣說,有投康熙所好的意思。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康熙對八阿哥的仁厚並不肯定。像康熙自己死之前說我是以仁厚治人,而八阿哥是以仁厚收買人。

    第二:八阿哥表示的仁厚,在康熙看來恰恰是“大偽”,而這個時候蒙古王公的建議對八阿哥非但不是幫忙,反而讓康熙覺得老八邀買人心,而且與蒙古王公有勾結之嫌。

    第三:按親疏,蒙古王爺本來應該是支援十三阿哥,而且老十三射殺獵物最多,但是這個時候讓蒙古王公說出應該賞賜八阿哥,可以顯示八阿哥的確是處心積慮謀取大位。而且“矇蔽”的不少有實力的人。

    第四:如果我們按陰謀論來想,那就是蒙古王公很壞,把八阿哥放火上烤,因為此時太子並沒有被廢,蒙古王公這個時候提出來給八阿哥,自然會讓他稱為眾矢之的。而這也從另一面說明了八阿哥看似聰明,實際很蠢,在不該表現的時候表現,更加讓康熙厭惡。

    怕這個戲的人,既然要樹立雍正的形象,那麼把他的對手寫的越厲害,雍正之後就越不容易。這只是其一。

    其二就是通過蒙古王公的建議,來描寫康謝的態度,以此表明康熙從始至終都沒有想把皇位傳給八阿哥。

    然後再透過“乾隆”的嘴,把八阿哥的虛偽揭露了一番,再把康熙歌頌一番,然後因為“乾隆”的出色表現,而獲得康熙的青睞,給人一種印象,就是康熙很想乾隆繼位,然後自然要先傳位給雍正。以此來旁證雍正得大位沒有陰謀。

    總之這場戲就是一個鋪墊,就是想要說,別的王爺每天想著的就是怎麼爭奪大位,只有雍正每天想著怎麼好好做事,雍正沒有參加奪嫡,但恰恰他才是真正應該繼位的那個人,因為他一心想著的是大清的江山,是黎民百姓。

    拍這個戲的人,想表達的,也就是這個。

  • 3 # 秋媚讀史

    人的行為是個人價值取向的反應,立場的選擇是由利益而決定。《雍正王朝》中,每一次的選邊站隊,背後都隱藏著利益與價值取向,蒙古王公在熱河支援胤禩也是如此。

    胤禩與蒙古王公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胤禩雖然陰險,但表面工作做得好,號稱賢王,不僅在京城有口皆碑,在地方以及關外也有很強的號召力。只要有清廷官員的地方,就有八爺的影子,在蒙古自然會有他的美名。

    來熱河參加狩獵的蒙古王公,在地方都有一定的實力,在朝廷也有一定的話語權。以胤禩假仁假義的個性,他平時對蒙古王公也少不了一番籠絡,以此為自己的奪嫡增加籌碼。這種籠絡王公之事,其他皇子肯定不如胤禩。

    因此,要論與皇子們的交情,蒙古王公肯定與胤禩最熟。如意象徵著儲位,本來是給太子的,但康熙偏偏不給。這麼好的東西,熟人一般會優先舉薦熟人。何況,胤禩剛剛代康熙設宴款待過蒙古王公,大家在觥籌交錯之間,免不了一番勾兌,彼此聯絡又更加緊密。

    蒙古王公對奪嫡局勢的判斷

    入關前,滿清與蒙古諸多部落已經形成政治聯盟,雙方關係緊密,交往頻繁。清廷的政務尤其是皇位繼承人,蒙古向來比較關心,因為這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

    入關後,滿蒙雙方的依舊是政治同盟,但蒙古在清廷的地位有所下降,尤其是多倫會盟後,蒙古王公直接臣服大清皇帝,完完全全成了君臣關係。這群蒙古王公想要過得滋潤,就要看清朝皇帝的臉色。因此,他們也會向朝廷大臣一樣,給皇帝表忠心、表決心、輸誠,同時,還要關注下一代皇帝人選,並提前佈局。

    按照慣例,熱河狩獵時,蒙古王公會給康熙和胤礽敬獻禮物,然後由胤礽宴請諸王。但這次不一樣了,給胤礽的如意被康熙沒收,宴請王公的人選也被換成胤禩。這個訊號,無疑會給蒙古王公造成一種疑慮,康熙會不會換了儲君,胤禩有沒有可能成為新太子。

    在狩獵時,被康熙說病了的胤礽,好端端一個人坐在蒙古王公旁邊,還在喝悶酒,怎麼看也不像有病。這些蒙古王公眼力再差,也應該看得出胤礽身體無恙,“病”在身體之外,被廢也是遲早之事。因此,蒙古王公為了自己的前途,肯定會見風使舵、買碼下注,再看看在場的皇子,胤禩檯面上最出眾,屬於藍籌股,不支援他支援誰?

    胤禩表演的慈悲,符合蒙古王公的價值取向

    蒙古奉行的生存哲學,本來是達爾文主義,也就是看誰的拳頭硬,誰就擁有資源支配權。後來,忽必烈請了八思巴當國師,藏傳佛教就漸漸傳入蒙古,但在當時,僅僅只有少數蒙古貴族能夠接受可以娶妻生子的噶舉派,大多數認還是相信弱肉強食那套。

    直到俺答汗的出現,才徹底改變了蒙古人的信仰。俺答汗擊敗漠西蒙古後,對明朝形成包圍,一時名聲大噪,但他深知蒙古人的生存法則,一旦自己衰老,肯定會有人出來挑戰權威。

    於是,俺答汗就與藏傳佛教得黃教結盟,給索南嘉措極高的禮遇,邀請他到蒙古傳教,弘揚佛法。結果就是蒙古人從上到下開始佛系,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不表演一下慈悲為懷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貴族,就好像現在京滬的飯局,沒幾個喇嘛作陪,檔次、規格都不那麼高大上。

    到康熙時,藏傳佛教已經成了蒙古人的精神支柱,尤其是漠南與漠北蒙古,他們不再是草原狼,更像小綿羊,成了“食草動物”。在蒙古王公心中,大慈大悲、慈悲為懷、不忍殺生是一種政治與信仰正確。

    胤禩在打獵時,沒有殺生、只抓活口的表演,與佛系的蒙古王公信奉的藏傳佛教教義不謀而合,他們會認為,胤禩簡直就是活菩薩。

    此外,康熙是仁君,施行的都是仁政,胤禩能夠投其所好表演仁義,蒙古王公也能投康熙所好,支援胤禩的“仁義”。

    秋媚說:蒙古王公的算盤打得比較好,可惜他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們看到胤禩表面的“仁”,看不到他背後的陰險;看到康熙讓胤禩主持宴會,卻沒聽見康熙說的“其心可誅”;看到胤禩的高股價,卻不知是弄虛作假的結果,泡沫成分比較大,遲早會被強行退市。

  • 4 # 枕千古

    熱河狩獵時,康熙先是代收了蒙古王公送給太子的金如意,又剝奪了照例由太子代表康熙賜宴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的權力,從諸位皇子中挑選出了老八代為賜宴。

    康熙的舉動無不證明著老八會成為新的儲君。

    圖裡堔的話使康熙對於老八極度厭惡,但康熙畢竟是在位六十一年之久的皇帝。很快就穩住情緒,第二天狩獵時稱要將金如意賞賜給狩獵最出色的皇子,特意交代這是特殊的賞物。

    康熙這時候的態度就比較耐人尋味了,按照圖裡堔沒說那件事之前,他都有可能直接賞賜給老八。狩獵時卻說誰最出色賞賜給誰,老四因為大病初癒並沒有參加狩獵,康熙還特意叫過來詢問,並且叫他不要後悔。

    康熙這時候應該想借此試探試探老八有多少勢力了,結果狩獵完老十三最出色,老八其次是生擒了十一隻獵物,這時候就有大臣和蒙古王公紛紛誇讚老八的仁厚之心,認為應該賞賜給老八,康熙表面上很高興其實心裡肯定不舒服,已經大概瞭解了一下老八有多少人支援。

    所以這場狩獵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康熙要試探一下老八有多少人支援,透過圖裡堔說的那件事以後,對老八極度厭惡的康熙絕不會把這種代表儲君的金如意賞賜給他的。即使沒有弘曆出來,也不會賞賜給老八。

    而弘曆的出場很合適,諸多皇子中,太子不爭氣想廢了,表現良好的老八卻發現是一個偽君子,最近表現不錯的老四也沒有參加狩獵,一時之間這種政治意義特殊的金如意康熙也不知道賞給誰,孫子弘曆就成為合適人選了。

  • 5 # 歷史縱橫帝

    導讀:雖然滿蒙聯姻親善,但是更加忌憚蒙古王公和皇子的交通。比如皇十三子胤祥的外公既喀爾喀部大汗,所以失去了成為大將軍王帶兵去西北平定叛亂的機會。因為蒙古王公有軍隊、有地盤,雖然實行了盟旗制度但是如果和皇子勾結起來叛亂還是有很大威脅。所以換個時間如果康熙問大家的意見,蒙古王公嚇死也不敢說話。但是這次是康熙問話,再加上這些王公的錯誤揣度才出聲表明自己的支援物件。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他們開口,即便胤禩沒有其他牽礙也夠他喝一壺的。蒙古王公的小聰明

    蒙古王公這次表態明顯是在投機,也就是他們判斷八阿哥胤禩很有可能是未來的新太子所以就著急著燒熱灶。他們的判斷標準也很簡單,大體透過兩件事來推斷得出這個結論的。

    第一、熱河狩獵時,蒙古王公照例來覲見康熙並送上禮物。當然這都不細說了,在把給皇帝的禮物送完後蒙古王公拿出了一把如意。如意可不是隨便的禮物,給太子的禮物也不犯忌諱。但是按照康熙的話說就是太子病了,不能當面提交。

    第二、正常的情況下如果皇帝有事情應該派太子出席招待蒙古王公的答謝宴會。但是康熙依舊是那套說詞:太子病了,所以請八阿哥胤禩代替康熙招待蒙古王公。此時蒙古王公也不敢判斷究竟太子時真病了,還是儲君之位有變化?所以打算先客氣接著,然後觀看後效。

    等到第二天狩獵現場,蒙古王公看到沒有生病的太子心裡就大概有數了。這才是他們推薦皇八子胤禩接任如意的目的,提前結交未來的太子也算提前燒冷灶吧。

    康熙

    而此時可憐的康熙還不知道胤禩在審理肖國興宰白鵝案件中施展的貓膩,這次對太子失望後確實也有考察胤禩的想法。所以這才有先賞賜廉郡王爵位,後又讓皇八子擔任招待蒙古王公的角色。可當圖裡琛回來彙報時,康熙才明白被他看做深明事理、用心正大和處事明達的皇八子居然是這麼個貨色。所以氣得罵該死,其心可誅。這是康熙對老八胤禩厭惡的開始,下一次就是百官聯名舉薦胤禩為新太子。

    所以康熙這次在“肖國興”案上其實被皇八子給騙了,所以對胤禩的賞賜已經後悔了。但是讓他代表康熙對蒙古王公的賜宴已經結束了,但是康熙不想讓這個誤會延續下去。所以就一定要敲打敲打老八和太子,所以用蒙古王公的進獻的玉如意做熱河狩獵的賞物。

    在敲打太子和老八的同時,透過賞賜弘曆向胤禛傳達訊號一舉三雕

    射獵過後十三阿哥獲得獵物最多,但是蒙古王公的意思以好生之德為由推薦八阿哥獲得賞物。遭到了弘曆的駁斥,弘曆表現的很出色但是不作為本文討論的重點。我們來說說康熙的考量,皇八子胤禩必須得敲打:一方面是在肖國興案上欺瞞君父;第二方面在串聯朝臣的基礎上居然有與蒙古王公勾連的跡象。是可忍孰不可忍,在清朝皇子勾串大臣已經是不允許了更何況勾連有軍隊的蒙古王公。所以老八必須得到教訓,這才是康熙借用如意做賞物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太子也需要一個機會來敲打和威懾,一國儲君為了銀子居然參與了宰白鵝事件。這讓太子胤礽處於被廢的懸崖邊上,廢太子不能太突兀必須讓大家有個準備。所以熱河狩獵就是很好的一個機會。而對於四皇子胤禛來說,父皇賞賜弘曆確實是出自後繼有人的喜愛。但是同樣也在向眾位朝臣表達出康熙對於四阿哥的不同態度。

    當康熙宣佈如意歸弘曆所有時諸位阿哥和蒙古王公意外加意味深長的思索,這才是康熙一箭三雕的做法。

  • 6 # 古曲古風

    我是古風古曲,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熱河巡守時老八並非狩獵最出色的皇子,作為騎射民族,老八胤禩一隻獵物都沒有射殺,那些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異口同聲的誇獎支援老八的行為,展現出赤裸裸的見風使舵的現實一面。他們為何建議將如意賜給胤禩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以下。

    太子大勢已去,儲位之爭胤禩機會最大。

    雍正王朝一開始太子就暴露出外強中乾,江南賑災牽扯到他的門人,到追繳國庫欠款時更是暴露出太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弱點了,這注定他會失敗。加上不嚴加管教門人竟然賣官鬻爵,康熙知道實情以後已經是失望透頂了。隨後在張五哥刑部冤案太子又中了老八的套,誘使太子門人肖國興告發太子,使康熙對胤礽徹底失望,已有廢黜的打算了。

    張五哥一案結束後,鬱悶至極的康熙就開始了急急忙忙的熱河巡守。這就為太子失寵埋下了伏筆。果不其然,太子夜會鄭春華被康熙無意中發現,康熙已經無法再忍受這個無德的太子,於是將太子圈禁。所以在康熙及眾皇子會見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時,康熙沒有讓太子一同出來,而是以太子有病為由不能出席,代太子收下了送給太子的金如意。

    第二天打獵時,他們發現太子居然好端端的在座,著明顯不是生病了。而康熙又要將送給太子的金如意賜給狩獵最出色的皇子。結合之前的種種跡象,這些王公喇嘛斷定康熙這是要把本屬於太子的東西轉送別人了,這太子失寵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老八胤禩此時威望最高,有可能會取太子而代之。

    蒙古王公獻金如意試探康熙,卻得到錯誤的訊號。

    會見時,太子這個國之儲君沒有出席,這些遠道而來不在京城的大臣自然也不知道箇中原因。所以要求親自面見太子呈上這個禮物,康熙以太子生病為由代太子收下這個禮物婉拒了蒙古王公的請求。這一舉動讓這些王公喇嘛感到非常疑惑,接下來的安排他們就更加不解了。往年定例都是由太子代表康熙接待王公喇嘛的設宴,可這次康熙指派老八胤禩來代表自己來款待他們。

    康熙這一舉動,已經很明顯了,由胤禩代替太子設宴款待王公喇嘛。說明太子地位不保了,老八得寵了,有可能要易儲了。

    老八胤禩示好拉攏蒙古王公,為奪位增加籌碼

    老八胤禩一向城府很深,又善於結交群臣。在宴會上也進一步彰顯了自己可能成為儲君的事情,當然老八這個人不愧是心機很深之人,故意說起了古往今來的聖主非本朝的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和現如今的康熙皇帝莫屬。這裡面就隱約透露出一個意思,當年太祖努爾哈赤傳位給皇八子太宗皇太極,老八這樣說,其實潛臺詞是,既然第一個聖主選擇的繼承人是第八子,那麼第二個聖主康熙肯定也是選擇第八子當繼承人了。

    所以在老八隻是活捉了十一隻獵物並沒有射殺,而最出色的老十三打到了十八隻獵物。康熙卻也沒有直接獎勵獲得獵物最多的老十三,而是故意問大家如意應該賞給誰,這些蒙古王公喇嘛就認為康熙肯定想賞給了老八,所以順水推舟的站出來大力誇獎老八有仁慈之心,應該獎給老八。

    童言無忌,卻說出了康熙的心聲

    後來皇四子胤禛的三子弘曆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對康熙說了一大堆恭維的話。間接否定了老八的仁慈之心,又詳細地說出了康熙一生的狩獵成果,大力誇讚康熙是大清第一巴圖魯。同時,康熙前一天也已經知道了胤禩設計誘使肖國興告發太子的險惡用心,而這時弘曆的這一番話其實正是康熙想要說的,所以乾脆將金如意賞給了弘曆。

    通過蒙古王公和西藏喇嘛支援老八的劇情我們不難看出,封建王朝的家天下時代,皇帝是最大的,一切是以皇帝的意思想法為準來處理事情的,所以當康熙隱約透露出老八有可能成為下一任儲君以後,這些王公喇嘛才會見風使舵的去支援胤禩的,而不是因為胤禩真的有那麼仁慈。

    所以說眼見的不一定為實,很多事情我們要透過表象看本質,否則就容易被表像欺騙。雍正王朝反映的這個現實,古代有,今天更有之,還望大家理智看待當下,切勿盲目跟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動物和植物的成語各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