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經典守望者

    中國古代對於陵墓非常重視,一方面它是帝王百年之後的居所,另一方面它也是攸關王朝氣運的核心。所以歷代天子都重視陵墓的建設,但是各位帝王的建築風格,規格大小都有很大的區別。大到陵墓選址,小到墓中物品都有很多的規定。從陵墓來說,有的是依山而建,有的是平地而建,基本上是根據皇帝的喜好來決定的。在陵墓物品的擺放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用品作為陪葬品,小到杯盤碗盞,大到家居裝飾,甚至飲食書籍都被搬到了墓室之中,這都是要遵循事死如事生的觀念。在連雲港出土的尹灣漢墓中甚至發現了墓主人生前使用批閱過的公文,可見這位墓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勤勉。這些物品的擺放一般要遵循墓主人生前的習慣喜好和特殊要求。

    另一類就是冥器,比如棺槨、玉衣、七竅塞等等。這些物品大多數會緊隨墓主人左右,在墓葬中發揮自己的特殊作用。這些物品一般有特定的要求,規格款式都是安排好的,只等墓主人身故便緊隨墓主人下葬。

    此外還有的就是墓地外圍的裝飾,包括神道、鎮墓獸、華表等東西。他們嚴格說是陵墓的一部分,既不是冥器也不是陪葬品。這類物品一般是由國家按照當時的風俗和慣例指定的。不過,這部分工程完成得較早,也需要經過皇帝的首肯才可以。而乾陵的外國使節像,應該是由於當時唐朝不僅有眾多的外國使臣駐蹕,同時還有大量的外華人在唐朝任官。他們的造像是文臣武將造像中的一部分,所以,才會有它們的身影存在。

  • 2 # 靜夜思160519196

    在唐朝,給逝去的帝王陪葬,陪陵,守陵是無上光榮的事情。因為唐朝國力昌盛,萬國來朝,外國的使節是都想得到唐朝皇室的恩典,這樣自己的國家就會得到唐帝國的庇護,但是自己的國家都很窮,國土資源很匱乏,根本拿不出什麼珍貴的東西打動唐朝的帝王,那麼,陪陵,守陵就成了唯一能做到的事情,不就是犧牲自己一個人,但是和國家利益比起來,又算得了什麼。再加上陪陵還能在帝王的陵墓外面豎立自己的雕像,這就跟青史留名沒什麼區別了,是極其光榮的事情,倍有面子。自己的家族和後代也能因為這件事在自己的國家受到尊敬,享受榮華富貴。而對唐朝的帝王來說,外華人給自己陪陵,守陵也是炫耀自己功業的大好事,為後世所敬仰。

  • 3 # 國史春秋

    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就是著名的乾陵,位於陝西乾縣的梁山上。在墓葬地面建築的朱雀門兩側立有數十位外國使巨的石像,東邊29尊,西邊32尊。而判斷他們身份的依據是石像身上的“服飾”風格,因為他們的頭顱早就不翼而飛,現在都是一具“無頭屍體”,這又與武則天的“無字碑”構成了乾陵的兩大未解之謎。

    目前關於石像使臣沒有頭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毀於八國聯軍之手。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皇帝守陵是恥辱,但是歷史上並沒有八國聯軍到過乾陵的記載,而且這些石像代表的國家應該與八國聯軍扯不上關係,所以這種說法很牽強。

    二、毀於當地百姓之手。因為乾縣曾爆發過瘟疫,當地百姓認為是這些“洋人”在作怪,於是將其頭顱打掉,以消除病魔的困擾。

    三、被盜說。有目光遠大者認為,將來這些都是價格不菲的寶貝,於是偷盜而去,準備大發橫財。

    四、妖怪說。有傳言說這些石像夜晚就變成了糟蹋莊稼的豬牛,專門破壞百姓的田地,於是生氣不過的民眾用鋤頭將其頭弄了下來。

    五、地震說。這是一種比較靠譜的說法,因為石像的脖子處最細,在劇烈的晃動下,脖子首先斷裂,於是在外力的作用下令腦袋搬家。

    以上是一些題外話,目的是想讓讀者大致瞭解一下外國使節沒有頭的原因。那麼,乾陵為什麼要用這些外國使者守陵呢?其實這與唐朝所處的國際環境與地位有關。

    所謂的外國使者一多半是來源於周圍的少數民族國家,比如突厥、回紇(回鶻)吐蕃、南詔以及一些西域國家等,還有一部分來自於較遠一些的國家,比如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波)等。而除波斯與大食外,上述幾個國家都曾與唐朝保持過一種“羈縻”關係,也就是說它們在名義上臣服唐朝,而且“國王”、“汗位”的廢立都要經過唐朝的首肯。雖然它們都曾有唐朝發生過長久而激烈的戰爭,但是它們的最終都默認了自己的從屬位置。既然是大唐朝的屬臣,那必然會到內地進貢,而且次數也非常頻繁,而唐朝為了彰顯其主導地位,所以在陵墓上立外國使臣也就不足為奇了。

    唐朝是一個開放包容性強的國度,也是與少數民族國家來往最頻繁的一個朝代。特別是唐高宗時期疆域面積最廣,邊境最為安定,這樣更有利於中原與周邊少數民族國家的交流往來。因此,當時在首都長安生活、工作、學習的外華人隨處可見,而且數目非常龐大。所以,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用外國使者守陵,正是介於唐朝國際地位及影響力的原因。

  • 4 # 紀元的尾聲

    所謂的外國使者,其實名為“蕃像”。乾陵的“蕃像”,其實他的本質和秦始皇的兵馬俑還有李世民的“福陵六駿”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唐高宗在位年間經歷了“永徽之治”,在李世民打下了周邊藩國,令之臣服的基礎上,還加大了收攏力度,讓這些“外族蕃首”來長安進貢和朝拜。

    而這些臣服於中原皇朝的使者,在乾隆面前守候著“二聖”,本質上,就是唐高宗展示自身功德和績業的一種方式!但這些所謂的“外國使者”中,其實有一部分並非是“蕃首”(藩國國王或者是大部落的首領)。“六十一蕃臣像”中,除了蕃王,也還有臣子。他們拱衛在乾陵外,就彷彿在朝拜唐高宗一般!讓後世人足以看到唐高宗在“內治”和“外交”上的成就!

    先帝“徽烈”

    六十一蕃臣像其實是建於中宗年代,成於武則天死後入乾陵的第二年。而其中刻在石像背後的“述文”,都是唐中宗所總結高宗和武周皇帝一生之中,與這些“蕃臣”之間所合作而成的事蹟,但其實主要更多的是唐高宗李治!

    唐初的外交,一直是唐朝在諸多朝代中最為值得參考的,而李世民在位二十二年的歷程中,還不斷拓展唐朝的影響力,直到唐高宗在永隆年間,還加大冊封了一些藩王的“汗王”地位,如《新唐書·突厥列記》中的記載:“永隆中,溫傅部又迎頡利族子伏念於夏州,走度河,立為可汗,諸部響應。明年,遂寇原、慶二州”。

    如《新唐書·吐蕃列記》:“高宗即位,擢駙馬都尉、西海郡王。弄贊以書詒長孫無忌曰:“天子初即位,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共討之。”並獻金琲十五種以薦昭陵。進封賨王,賜餉蕃渥”。

    除此之外,還有諸多小型的外藩國或大族的首領被唐高宗冊封,賜予爵位和唐朝的地位,這其實就形成了當時以“唐朝”為中心的防禦力極強的“聯邦帝國”。所以高宗在太宗的基礎上,夯實了蕃朝的關聯根基,這等功績,是體現在唐初的社會和國家穩定上的,作用極大!

    到了如今,石像背面的字跡可認出來的已經不多了。現如今能看到的有如:“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播仙城主何伏帝延”、“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等等七尊曾經來過長安覲唐高宗的使臣或少數民族國王!

    中宗的“外交影響力延續”

    唐高宗和則天皇帝死後,繼位的中宗並沒有高宗和太宗甚至則天皇帝的才能。所以,在神龍年間,這些石像的出現,實則是一種“先輩們”的外交展示。這也就類似於一種古代盟約,因此可以被唐中宗可以用此方式來延續外交的盛況,保證唐朝邊境的安定和穩定!

    因為唐中宗時代,由於之前武則天對於外藩的管轄政策已然放鬆,到了這個時候,很明顯中原皇權對藩國的聯絡就不如先帝那般地強了。所以六十一蕃臣像,其實就代表著唐代自己的一種底氣,也是一種想要力挽狂瀾的手段!

    參考史料:《新唐書》

  • 5 # 望風瑟瑟

    秦川渭水之間,分佈著七十多座中國古代帝王陵,形成一道蔚為壯觀的風景線,其中以秦始皇陵與乾陵最具有代表性,今天就來說說位於陝西乾縣城北梁山埋葬著唐高宗與武則天的乾陵。

    乾陵守陵石像

    眾所周知,乾陵陵園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六十一尊蕃臣石像,石像高約1.5米到1.77米,採用了原雕的手法雕刻而成,故而與真人大小如一,這六十一尊石像裝束各不相同,皆是按照蕃國覲見時的使臣形象所雕刻,所以我們又稱之為“賓王像”。

    更為奇怪的是,雖然它們全部雙手前拱,並足而立,整齊排列於兩旁,但是每個石像上面的頭部卻消失不見,成為千古之謎。所以無頭的原因眾說紛紜,一般認為無頭的原因與公元1555年的關中大地震有關,但令人疑惑的是,為何全部石像都偏偏掉了頭呢?這實在解釋不過去,所以我更相信是人為破壞的。

    不管怎樣,即便蕃臣像的頭部不知所蹤但就目前遺留下來的殘跡來看,仍然可以看出大唐盛世時蕃臣林立的盛景,讓我們由衷的感慨大唐的強盛。

    石像的來歷

    這些石像背後全部有銘文,有的銘文之前有個“故”字,說明石像完成時,這個人已經不在人世。比如西側的阿史那彌射石像就帶有“故”字,而據史書記載,他是西突厥首領,早在唐高宗弘道六年就病逝,次年便葬入乾陵,類似的石像有十多人,那麼可以肯定這些人不是在唐高宗或者武則天死時期參加祭拜的使臣,那麼是誰把他們雕刻成石像立在這裡的呢?

    實際上,在唐高宗、武則天統治下的唐王朝,國力空前強大,周邊國家與唐朝政治經濟活動來往頻繁,即便唐中宗即位後,周邊國家仍然朝貢不斷,於是唐中宗在武則天下葬後,雕刻了這些雕像置於乾陵兩旁。

    為何要在乾陵兩旁放置蕃臣石像

    根據史書記載,武則天去世後,唐中宗仿照太宗李世民刻立蕃酋石像,也為父母雕刻了這些石像以“闡揚先帝徽烈”,說白了就是向世人證明高宗與武則天的功績。宋人趙楷為《乾陵圖》所寫的“記”中也證明了這一點。

    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何嘗不知太宗之餘威遺烈,乃欲張大誇示來世,於是錄其酋長六十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後人皆可得而知之。

    說白了,就是誇功,展示大唐的文治武功。

    因為大唐的強盛,周邊蕃屬國家使臣甚至帝王,都以能隨葬唐帝王陵為榮,唐中宗這樣做也為了延續加強武則天時期的外交活動。也有人認為,之所以唐中宗這樣做,對周邊蕃屬帶著一種威懾之意。

    結語:古代帝王,埋葬先皇,不僅要利後代,更是為了利當下。唐中宗為乾陵立蕃臣石像不僅僅是學李世民,更重要得是為了自己統治下的王朝穩定,那麼有這麼多蕃相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 6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的唐乾陵,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埋葬著兩朝帝王,同時也是一對夫妻的帝王合葬陵。乾陵歷經23年才基本建造完成,陵墓原有內外兩重城牆和四個城門,按傳統方位來命名。依次是南朱雀門、北玄武門、東青龍門、西白虎門。

    有說乾陵有著三大謎團。一是帝、後合葬;二是無字碑;三是守陵的石像沒有腦袋。秦、漢以後皇帝、皇后多不合葬。遠的不說,明、清倒是反過來,因此,合葬算不上什麼謎。至於無字碑,只要看看帝王墓前立碑的歷史便可得知一二。

    始於秦漢時期的墓碑,其墓銘文必定是在去世後才撰寫。因武則天的身份較為特殊,作為繼任者,要怎麼評價成了個燙手山芋,也只好“是非功過任評說”了。而最大的謎團反倒是守陵石像為何沒有了腦袋?而為何以外國使者守陵的猜測其實卻是早已有之。

    對於為何要用外國使者守陵的猜測,最早始於宋朝

    在乾陵朱雀門外的東西兩側,分佈著61尊石人像,石人像因為缺少了頭部,其殘高多為1.5至1.7米之間,而武則天以外國使者的石人像來守陵, 這在中外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為何要以外國使者守陵?宋朝的趙楷已作出過猜測。據其《乾陵圖》記載,“乾陵之葬,諸蕃之來助者何其眾也。武后曾不知太宗之餘威遺烈,乃欲張大誇示來世, 錄其酋長六十 一人,各肖其形,鐫之琬琰,庶使後人皆可得而知之” 。

    認為這些蕃臣應是前來祭奠唐高宗的人。因在高宗、武則天統治時期,唐朝周邊的少數民族政權紛紛臣服。武則天雕刻石像,只是為了展現當時少數民族領袖前來參加高宗葬禮的情景。可這樣的說法,卻並未得到後世的認可。

    宋朝的猜測至少存有三大缺陷

    一、服飾上,石像大多身穿圓領緊袖的左衽武士袍。歷史上,中原一帶大多是右衽,只有少數民族服裝, 是前襟向左稱為“左衽”。這是區分漢人與胡人的標誌。在石像中不僅有少數民族,還有西域人士,且身份與地位極高;

    二、手持笏板。石像之人全都雙手持笏板。而笏板的作用,是古代大臣們用以上朝時用以記載所說之事。即這些人應是唐朝的高階官員,而並非是一般的外國使者;

    三、身佩玉袋。在61尊石像中,其中的20尊在身上均雕刻有“玉袋”。這種玉袋,在唐代必須是五品以上的官員及都督、刺史等才能擁有。而玉袋的作用,是讓這些官員能夠隨身攜帶官印。說白了,就是裝官印的袋子。

    同時,也再次印證了石像並非是使者。

    安置在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陵的六十一尊石人像,其目的只有一個

    北宋時期的陝西轉運史游師雄,曾找到石人像背部的人名樣本, 並將它們分別刻成4塊石碑,並立於東西石人像之前。 到了元代,四塊石碑已丟失一塊,剩餘的也多有殘損。

    元朝的李好文在《長安志圖》 中錄出了其中三十九人的官銜和姓名。 與清代葉奕苞《金石錄補》中錄得的三十八人相仿。現在的石像上留有名銜的只有六人,官銜可考者不過三十六人。

    現已知的包括: 波斯王卑路斯(因被大食國侵襲,到唐朝告急要求援助,被封為唐朝左驍衛大將軍,後客死長安)、于闐國王尉遲璥、吐谷渾烏地那拔勒豆可汗、西突厥首領阿史那彌射……等。

    上述這些官員在唐朝的史籍中均有記載,有的深受唐朝皇帝的寵信、有的是與唐朝世代友好的人士。另外,在這六十一尊蕃臣石像中,有不少在石像的背後刻有“故”字。據現今研究發現,刻有“故”字的都是在唐高宗死前均已去世。

    因此,佇立在唐高宗與武則天合葬陵的六十一尊石人像,其目的只有一個 : 就是對蕃臣們以資紀念,同時也展現唐朝與周邊地區政權的友好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銷怎麼洗腦的,洗腦方式是什麼,怎麼預防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