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吳建彬

    魏王李泰,集“才”、“聰”、“能”、“狠”於一身。本是大唐繼承人的“最佳人選”。

    可是:

    “槍打出頭鳥”——李泰中“槍”

    (小李泰)

    李泰,小名青雀。好學上進,才華橫溢,“聰敏絕倫”。可以說是大唐的文學家、書法家、書畫鑑賞家。但性格十分幼稚,鋒芒太畢露,爭強好勝,說白了就是“愛出風頭”。其“狠”的一面頗似太宗李世民,雖不說是“心狠手辣”,但關鍵時絕對能下狠手。可是“槍打出頭鳥”,很不幸,李泰這個“青雀”被一槍打“傷”,從此,一蹶不振。

    “貞觀十年,越王,長孫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聰敏絕倫,太宗特所寵異。”——《貞觀政要•卷二•直諫》:

    “鬱郁不得志”——李泰之死

    魏王李泰和皇位擦肩而過!李泰是嫡次子,太子李承乾謀反被廢,按理說就應該是李泰被立為太子,於情於理都不會是李治。但命運偏偏和李泰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在李泰和李治二選一中,李治勝出。李泰“灰溜溜”地由親王(魏王)被降封為順陽郡王,“監視居住”在均州鄖鄉縣。“煮熟的鴨子飛了”!放在誰的身上,都受不了!偏偏勝出的李治,文學修養等方面就不提了,沒法和李泰比。在治國理政、行政管理、帝王的“心狠手辣”等諸多方面都不如李泰,您說李泰心中能“服氣”嗎?“何為腸中氣,鬱郁不得舒。”俗話說:“氣大傷身”啊!說白了:氣“病”了,憂鬱而死!

    “永徽三年,薨於鄖鄉,年三十有五。贈太尉、雍州牧,諡曰恭。”——《舊唐書·李泰傳》

    “孤犢觸乳”——李泰的悲劇

    (今復建的大唐芙蓉園)

    李泰是含著“蜜糖”長大的,剛出生,就被爺爺李淵封為宜都王,一歲不到又由郡王晉升為親王(衛王、正一品)。李世民繼位後,將年僅九歲的李泰改封越王,並受封為揚州大都督與越州都督,督常、海、潤、楚、舒、廬、濠、壽、歙、蘇、杭、宣、東睦、南和等十六州軍事揚州刺史,又督越、婺、泉、建、臺、括六州,李泰這個“小娃娃”已是這22個州名義上的最高行政長官。李泰“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啥都不操心,官已是極品,爵已“王“”位。至於李世民對李泰的過度寵愛,經常不分場合帶著他四處“視察”工作,四處“巡視”,還讓李泰“開館取士”(李世民也享受過此等待遇,當年也得到過李淵的首肯),要知道現在的“大唐芙蓉園”也是李世民賞賜給李泰的。這些暫時都不值得一提。單說李世民讓李泰搬到“武德殿”居住,就是極大的過錯!“武德殿”不是一個“王爺”想住就住的?親王成人後必須到封地,李泰反而久居京城?此舉強烈地刺激了李泰的“野心”,使個別“見風使舵”的大臣產生了“錯覺”。一時,投機取巧的“小人們”紛紛向李泰暗表“忠心”,李泰的“覬覦”之心劇增,皇太子李承乾的“壓力山大”,從而鋌而走險,舉兵謀反。李承乾的被廢,可以說和李泰的“咄咄逼人”有很大的關聯。在到底選李泰還是李治為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李世民本來是傾向李泰的。偏偏“聰明反被聰明誤”,李泰的所謂“彌天大謊”——“殺子傳弟說”,被褚遂良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李世民痛定思痛,為避免自己“兄弟殘殺”的悲劇再度重演,最終痛苦地選擇了性格溫和的李治。

    太子承乾以罪廢,魏王泰入侍,太宗面許立為太子。因謂侍臣曰:“昨青雀自投我懷雲:‘臣今日始得與陛下為子,更生之日也。臣唯有一子,臣百年之後,當為陛下殺之,傳國晉王。’父子之道,故當天性,我見其如此,甚憐之。”遂良進曰:“陛下失言。伏願審思,無令錯誤也。安有陛下百年之後,魏王執權為天下之主,而能殺其愛子,傳國於晉王者乎?陛下昔立承乾為太子,而復寵愛魏王,禮數或有逾於承乾者,良由嫡庶不分,所以至此。殷鑑不遠,足為龜鏡。陛下今日既立魏王,伏願陛下別安置晉王,始得安全耳。”太宗涕泗交下曰:“我不能。”——《舊唐書•褚遂良傳》

    可以說:李世民的過分溺愛,既害了李承乾,也害了李泰!從某種意義上說,也一度造成了“武周代唐”的發生。因為,沒有李治為皇,哪有武則天什麼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型磨漿機-怎麼磨豆漿?為什麼我用家用磨漿機做出來的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