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7
回覆列表
  • 1 # 與生活交朋友

    官渡之戰

    袁紹滅了公孫瓚,統一了河北後,成為天下最大的勢力。袁紹就準備南下對付曹操了。

    袁紹手下謀士有兩種意見,沮授、田豐認為河北剛剛平定,百姓疲憊,糧草有限,應該先休養生息,步步為營,發展壯大。同時派精騎去騷擾曹操邊境,使曹操不得安寧,如此此長彼消,慢慢玩死曹操。

    審配、郭圖等認為袁紹實力遠勝曹操,討伐曹操,易如反掌,應該儘快出兵滅了曹操。

    兩派各持己見,最後袁紹聽了郭圖等的話,還聽信讒言,削弱了沮授的兵權。

    公元200年,衣帶詔事件洩露,董承被誅。袁紹以衣帶詔為由討伐曹操,並讓陳琳寫檄文,將曹家幾代罵得狗血淋頭。袁、曹兩家正式宣戰。

    這時劉備逃離許都,佔據徐州,對抗曹操,並聯合袁紹,合力攻曹。曹操聽從郭嘉的建議,選擇先打在徐州立足未穩的劉備。

    曹操徵劉備時,田豐建議袁紹出兵襲擊曹操後方,但袁紹以幼子有病為由拒絕。田豐也因為說話不好聽,開始被袁紹疏遠。

    等袁紹準備出兵時,曹操已經平定了徐州。這時田豐勸袁紹不要出兵,打持久戰。袁紹認為田豐敗壞軍心,將他關了起來。

    袁紹出兵,派大將顏良進攻白馬的東郡太守劉延,曹操親自率兵救白馬,用荀攸的聲東擊西之計,斬殺顏良,解了白馬之圍。

    袁紹不聽沮授分兵渡河的意見,率軍渡河,派文丑率兵追擊曹軍,曹操又用誘敵之計,殺了文丑。袁紹初戰出師不利。

    袁紹初戰失利,但仍佔明顯的優勢。

    沮授向袁紹分析了雙方的優劣,建議袁紹打持久戰,耗死曹操,袁紹不從。

    之後曹軍和袁軍在官渡僵持,互有勝負,雙方相持了三個月。曹操缺兵少糧,已經喪失了信心,便寫信給荀彧,商議退守許都。

    荀彧鼓勵曹操不能後退,一定要死扛,等待時機。曹操繼續與袁紹僵持。

    許攸建議袁紹派一支隊伍奔襲許都,奉天子討伐曹操,使曹操不能首尾兼顧,被袁紹拒絕。恰好許攸家裡有人犯法,被留守鄴城的審配逮捕。許攸一氣之下,投奔曹操。

    曹操得許攸,非常高興。許攸也沒有辜負曹操,提出奇襲烏巢的建議。

    曹操親自率五千騎兵,冒充袁軍,連夜偷襲烏巢。

    袁紹聽說曹操襲擊烏巢,聽從郭圖的建議,只派一隊輕騎救援烏巢,命張郃、高覽率重兵進攻曹營。但最終烏巢沒救下,曹營也打不下來。

    郭圖怕承擔責任,甩鍋張郃,張郃、高覽便投降曹操。

    袁軍軍心動搖,內部分裂,一下子崩潰瓦解,袁紹僅帶八百騎兵逃回河北。從此袁紹一蹶不振,無力抗衡曹操。

    袁紹以絕對優勢敗給了曹操,郭嘉的“十勝十敗”已經總結好了。除此之外,可能還有這些原因:

    第一,袁紹滅了公孫瓚後,野心急速膨脹,急於求成。

    這是根本原因。人只要一膨脹,飄了起來,就容易出昏招,所以有個成語叫“利令智昏”。這是人性的弱點,道理人人都懂,但就是難克服。劉邦、曹操、劉備等都飄起來過,之後等待他們的都是大敗。

    袁紹在得冀州時,還沒有野心,心中還有漢室。沮授幫他規劃的戰略藍圖中就有迎天子這一條,當時袁紹都還高興得很。隨著袁紹的勢力的壯大,袁紹野心也逐漸膨脹,後來真有機會迎天子時,袁紹卻不從,給了曹操機會。

    袁紹統一了河北,勢力龐大,只要滅了曹操,天下就唾手可得了。袁紹的野心急速膨脹,使得他等不及。他恨不得立即一統天下,所以沮授、田豐的打持久戰的建議,他根本聽不進去,說多了,還引起他的憎恨。

    曹操的地盤是四戰之地,四面勢力環顧,袁紹地盤在河北,沒有後顧之憂,可以專門對付曹操。這是袁紹最大的優勢,而且袁紹的兵多、人多、地盤大,所以沮授、田豐建議打持久戰,擴大優勢,隨後再殲滅曹操。袁紹急於求成,放棄了優勢,迫不及待地南下。

    第二,袁紹能力有限,又沒有容人之量,更不會用人。

    荀彧、郭嘉本來都是袁紹的人,他們沒幾天就看穿了袁紹,最後都選擇跳槽,跟曹操混。

    袁紹當不了好領導,厲害的人都跑了。袁紹雖然兵多將廣,但他手下謀士、將領的整體素質比不上曹操。

    曹操手下謀士最起碼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團結一心的。袁紹的謀士為了各自的私利,分成了幾派,內部爾虞我詐,相互排擠,出現分化。

    袁紹這時已經是昏了頭,只聽得進好話,手下說話不順他意的,他不但不聽,而且還疏遠。所以沮授、田豐就比較慘。

    即使袁紹不聽從持久戰建議,沮授還有很多其他建議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袁紹就是不從。我感覺袁紹是因為討厭沮授,所以沮授提的任何建議,他都不聽。

    沮授建議分兵渡河,如果袁紹聽了,即使戰敗,也不會那麼慘。沮授建議增兵守烏巢,袁紹如果聽了,曹操也未必會成功。

    袁紹在兩軍僵持最關鍵時候,仍不能團結內部,導致許攸叛逃。

    袁紹在失敗後,不思悔改,逼反張郃,逼殺田豐,可見他人品真的不行。知錯不改,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第三,袁紹過於輕敵,錯失了很多機會。

    袁紹只想著快點滅掉曹操,從沒有想過失敗。在他眼裡,滅掉曹操是十拿十穩的事。所以他不肯持久戰,非要早點滅了曹操。

    袁紹身邊並非沒有能人,也並非沒有戰機。曹操東征徐州時,袁紹不肯出兵,誤了戰機。但凡他有一點重視曹操,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即使沒有成功,這個機會都是值得一試的。

    袁紹渡河時,沮授就考慮過失敗。所有兵馬過河,萬一失敗了,就回不來了。所以沮授建議袁紹分兵過河,過河部隊打下了官渡,站住腳跟,剩下的部隊再過河。袁紹不從,最後兵敗如山倒,只有八百騎逃回河北。

    第四,袁紹手下缺少戰術型的謀士,袁紹多端寡要,好謀無決,即使有建議,也聽不進去。

    官渡之戰,沮授的建議都是從戰略角度出發的。田豐被關在了起來,沒有表現機會。其他人就都沒表現出什麼能力來,全都在忙著勾心鬥角,有能力也表現不出來。

    雙方交戰初期,曹操兩次用計,袁紹手下沒人識破,損失了顏良和文丑。

    好不容易許攸提出分兵襲擊許都的建議,被袁紹給拒絕了。雖然之前袁紹也分過兵,都失敗了,但對於奇謀來講,風險是註定的,袁紹完全有冒這種風險的本錢,之前失敗,不代表每次都會失敗。

    許攸跟曹操提的奇襲烏巢也是風險極高的。曹操僅僅帶五千人偷襲烏巢,看守烏巢的淳于瓊有上萬人,淳于瓊也不像演義說的那樣好酒。曹操出奇兵也是風險極高的,如果袁紹重兵救烏巢,曹操就有來無回了。

    曹操奇襲烏巢時,張郃就建議全力救烏巢,但是袁紹聽了郭圖的話,導致失敗,還逼反了張郃。

    袁紹手下能力參差不齊,袁紹需要從各種建議中做選擇。但是袁紹也不行,選不中正確答案。

  • 2 # 山野老人

    袁紹官渡之戰大敗的原因有哪些?

    官渡之戰以前,袁紹相對於曹操,無論在哪一個方面都強於曹操。

    《獻帝春秋》記載: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大將軍,袁紹為太尉。

    袁紹不滿意,憤怒地斥責曹操說:“曹操好幾次沒了性命,是我袁紹救了他。如今他曹操忘恩負義,挾天子來命令我,讓我在他之下,我不甘心如此受辱。”

    這些話傳到曹操耳朵裡,曹操立即迎合袁紹,把大將軍讓給了袁紹。

    由此可見,袁紹之於曹操是多麼強大?

    開戰之前,孔融就這樣說過:“紹地廣兵強;田豐、許攸,智計之士也,為之謀;審配、逢紀,盡忠之臣也,任其事;顏良、文丑,勇冠三軍,統其兵:殆難克乎!”

    面對如此強大的袁紹,孔融的結論是曹操是無法戰勝袁紹!

    那麼,袁紹為什麼被曹操打敗了呢?

    用拿破崙的話說就是“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會戰勝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

    具體來說,袁紹相對於曹操就是一頭綿羊。

    對此,荀彧將袁紹與曹操從四個方面進行了比較,讓我們充分認識到了曹操的獅子本質與袁紹綿羊的特徵。

    荀彧說:“袁紹這人貌似寬容而內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達,不拘小節,用人唯才,這說明您在度量方面勝過袁紹。袁紹處事遲緩,優柔寡斷。往往錯過時機,造成失敗,而您能決斷大事,隨機應變,不守成規,這說明您在謀略方面勝過袁紹,袁紹治軍不嚴,法令不行,士卒雖多,其實難用,而您法令嚴明,信賞必罰,士卒雖少,都爭先效死,這說明您在用兵方面勝過袁紹。袁紹憑藉世代門第,裝模作樣地玩弄小聰明,以博取名譽,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虛名計程車人都歸附於他,而您以仁愛之心待人,推誠相見,不求虛名,自己的行動謹慎節儉,而賞賜有功的人無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誠正直、講求實際的人士都願意為您所用,這說明您在品德方面勝過袁紹。用以上四個方面的優點輔佐天子,扶持正義,討伐不義之臣,誰敢不從?袁紹雖強,又有什麼用呢?”

    荀彧這番話是戰前分析,目的是提振曹操的信心。

    從官渡之戰整個過程看,也證實了荀彧的預判。

    一,袁紹遇事猶豫不決。

    開戰之初,曹操想趁機消滅駐紮在徐州的劉備。

    曹操手下很多人進諫說:“與陛下爭天下的是袁紹,現在正與袁紹對陣,陛下放下袁紹不管,要東去征剿劉備,要是袁紹趁機圍攻我們怎麼辦?”

    曹操說:“劉備是了不起的人物,現在不趁機消滅後,必為後患。”

    郭嘉贊成曹操的想法,支援說:“袁紹這人志向很大”,而行動緩慢,遇事猶豫不決。”

    田豐知道這個訊息,對袁紹說:“現在曹操帶兵東征劉備,我們應該趁機圍攻曹操。”

    袁紹說:“我兒子患病了,我現在沒有心思考慮這個問題。”

    曹操打敗了劉備回到官渡,袁紹還沒有什麼行動。

    對此,袁紹謀士田豐用柺杖戳著地下說:“這麼好的機會,竟然因小兒有病而失去了!”

    田豐劇照

    二,袁紹缺少決斷能力。

    官渡之戰,勝敗的決定因素是曹操火燒袁紹烏巢糧倉。

    袁紹謀士許攸因為袁紹不能滿足其要求,離開袁紹,投奔曹操,並建議曹操火燒袁紹烏巢糧倉。

    對於許攸的到來,曹操陣營就有人懷疑其是來做臥底的,現在又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糧倉,更讓人懷疑許攸的用心。

    因為許攸畢竟是袁紹的謀士,現在突然跑來獻計,人們沒有理由不懷疑其用心。

    對於此曹操相信許攸沒有惡意,隨軍謀士許攸與賈詡也認為許攸的話值得相信。

    在許攸與賈詡的支援下,曹操親自帶兵偷襲烏巢。

    對於烏巢糧倉,袁紹謀士沮授建議袁紹,應該派蔣奇在外圍警戒,防止曹操偷襲烏巢。

    袁紹沒有采納。

    烏巢離袁紹的軍營只不過四十里,讓曹操偷襲成功。

    曹操燒了袁紹的烏巢糧倉,袁紹敗局已定。

    三,袁紹沒有容人之量。

    開戰之初,袁紹謀士田豐建議袁紹說:“曹操善於用兵,但是實力不如我們。我們應該有長久戰的思想,不斷派兵騷擾河南的曹操。曹操向左邊出兵,我們就襲擊他的右邊;曹操出兵救援右邊,我們就襲擊其左邊。這樣下去,不出兩年,曹操就會被我們拖垮。”

    袁紹官渡之戰戰敗,擔心田豐恥笑他,於是派人殺了田豐。

    開戰之初,曹操內部很多人擔心戰敗,紛紛寫信袁紹尋找退路。

    戰後,曹從袁紹處搜出這些來自曹操內部的密信,曹操連看都不看就掉了。

    有人主張追究這些人的罪過。曹操說:“開戰之初,連我自己都無心不定,何況是其他人呢?”

    綜上所述,儘管曹操一時勢力不如袁紹,但是長久下去,必定能反敗為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槐樹怎麼修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