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鍾大帥說事

    中國近代歷史上的無冕女皇,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

    在面臨近代化列強的侵襲時候,慈禧穩定大清數十年,最終沒有徹底地淪為殖民地,應該說是做出一定貢獻的。

    慈禧執政時,連續三任皇帝都是以孩童之身繼位,都沒有行使過執政之權。在她去世後僅僅三年,辛亥革命一聲炮響,中華大地上結束了長達兩千餘年的集權帝制,中國從此沒有了皇帝。

    慈禧既是成功的,也是失敗的。 她的成功在於在男人統治的世界上,奪得了本應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權力,並且按照自己的意志,做出了一番事業。

    慈禧是個成功人物,當時入宮的秀女何止千百,獨有慈禧脫穎而出,三度垂簾聽政、兩決皇儲、乾綱獨斷、運大清國脈於她的股掌之上,並且極大地影響了中國近代歷史的走向。

    慈禧又是失敗的,慈禧所處的歷史時代,西方世界工業革命已經完成,慈禧的作為,無法改變中國落後命運。

    慈禧是帝制時代中國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聰明幹練。

    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鴻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地方上開辦洋務運動,是中國發展近代化工業的開始。

    慈禧也進行了眾多改革,包括:官制改定、代科舉以新式教育,甚至立憲準備。社會改革方面,顯著者有:禁止婦女纏足等。

    慈禧執政四十八年中,一直勉力維繫並且牢牢掌控著中央集權帝國的局面,中國因得免於陷入割據亂局。

    此外,慈禧太后家人除襲“承恩公”一虛爵外,並無家人能干涉朝政。

    從中國國家主權的角度出發,許多人對慈禧皇太后當政的結果做出負面評價。包括1885年在對法戰爭中贏得鎮南關大捷,併成功阻止法軍登陸臺灣的優勢局面下,卻以主動求和、簽訂令清帝國喪失安南宗主權的中法天津條約來結束戰爭。此外,令中國喪失重大利權的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1901年辛丑和約等之締結,肇因於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之戰敗,以及1900年庚子拳亂之大禍。

    慈禧皇太后的執政及決策,於此二事件之發生,均有不可推卸之責任。

    對於慈禧太后,華人已經很熟悉。不管是官修正史,還是野史雜聞,都記載甚詳,也給出了蓋棺論定的評價。那麼,外華人又是怎麼評價慈禧太后的呢?

    1、1872年,一個叫亞瑟史密斯的美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天津,在中國生活、工作了54年之久。在《動盪中的中國》中,亞瑟史密斯這樣評價慈禧太后:“身為一個滿族女人,想要掌握那些軍國大事的知識,本來就機會渺茫,但是她卻與只瞭解女紅的東太后完全不同,處理大事的時候總能鎮定自若,中國的門戶面對敵對勢力從來未被開啟,這在中國半獨裁統治的歷史上可謂絕無僅有,要找一個原因,我想只能說是這位統治者本人擁有一種獨特的品質和才能。”

    2、亞瑟史密斯在中國呆了54年,另一位美國傳教士馬丁可是在中國呆了足足62年。期間,他歷經了太平天國、第二次鴉片戰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辛亥革命、民國建政等重大歷史變遷。不過,他參與簽訂了臭名昭著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兩份不平等條約,還提出“以華制華”的策略,引起了華人的憤慨。

    對於慈禧太后,馬丁是這樣看的。他在《中國覺醒》一書中說:在戊戌變法中,慈禧太后幾乎斷送了性命和權力,但是她也從戊戌變法中收穫良多,她開始變成一個支援革新政策的人。事實上,她遠遠勝過她的外甥光緒皇帝。“太后萬歲!”“太后將來會登上大位!”在她的一生中,人們全部指望她來不斷地推進她非常熱心支援的目標。她牢牢地掌握著權力,敢於引導國家的戰車駛上一條從來都沒有走過的新路。她知道,她可以依靠那些總督和巡撫的支援,這些人都是她親自任命的。她也知道,改革的精神已經傳遍了這片大地,百姓都會從心底支援她。

    禧統治的48年時間,割地賠款,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卻也基本保持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直至其駕崩,其統治遺產的1000餘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和四萬萬國民確實是留給我們重頭開始的最好的禮物。

    縱觀慈禧太后時代中國近代化歷程,從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到清末新政,是一個近代化的依次遞進的過程。洋務運動只侷限於技術層面的變革,經甲午戰爭檢驗,是失敗的。戊戌維新指向制度層面,但被慈禧太后發動的戊戌政變所扼殺。清末新政由體制內變革發展到政治體制變革,開始預備立憲,但最終並沒有使清王朝穩步地走上憲政的道路。與東鄰日本透過明治維新而實現近代化不同,慈禧太后時代的中國,無論是洋務、維新,還是新政,均沒有使中國順利走上近代化的道路,而是一再錯失了近代化的機遇。

    慈禧太后缺乏近代政治家的政治智識,她關注清王朝的皇位統治更勝於關注近代中國的前途與命運。慈禧太后的統治,主要靠的是政治經驗與政治手腕,靠個人的威望與影響力控制權力,在幕後操縱國家政權。這種政治模式,明顯地表現出保守而缺乏遠見的特徵,可以維穩而難以開新。其實質是一種隱性專制政治,必然成為民主政治的絆腳石,從而與政治近代化潮流背道而馳。清末預備立憲舉步維艱可為明證。清政府也因此付出了遭受滅頂之災的慘痛代價。

    從清史的角度,對於慈禧太后的統治,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評價:一種是說她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清王朝的統治壽命;另一種則說她應該對清王朝的滅亡負主要責任。關於後者,其實很難證明。這主要是一些遺老在追念故朝時對慈禧太后統治不滿的批評,其情感宣洩遠勝於理性分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祖先用了什麼法力,讓子孫大事小事結婚生子都不忘祭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