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與二長巖相當的、介於粗面岩和安山岩之間的噴出巖。粗麵安山岩呈白、灰、淺黃或紅色,常為斑狀及粗麵結構,氣孔塊狀構造。斑晶主要由斜長石(中長石、更長石)和暗色礦物組成。在一般情況下,斜長石斑晶有鉀長石鑲邊,形成正邊結構,或者鹼性長石充填斜長石微晶的間隙。基質具有交織結構和玻基交織結構,基質礦物主要為斜長石及鹼性長石,常含數量不等的玻璃質。
是在構造運動從活動趨於穩定時期火山噴發的產物,常見於晚造山期或構造上相對穩定的地區。其岩漿主要來源於受深斷裂影響的上地幔。粗安巖或與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等共生,或與鹼性玄武岩、粗面岩、響巖等共生,產狀以中心式噴發的為主,大多為熔岩與火山碎屑岩互層產出。中國江蘇、安徽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常見粗安巖,並與鐵、銅、黃鐵礦礦床等有成因聯絡。 礦物組成主要有輝石、石英、角閃石、黑雲母。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65~71%,Al2O315.5~18.6%,其次Fe2O3、CaO均在3~5%以下,另有Na2O、K2O為1~3%,及少量的TiO2、P2O5、Mn2O3在1%以下。以其構造組織黑白相間外觀彷如飯粒而得名。比重2.60~2.66,硬度5~6,其外觀亮麗,一般以黑色、紅色、灰色基石,表面散佈著如米粒之白色斜長石粒點。經長時間自然風化,巖質易變成松質多孔性物質形成具有強力吸附性,及在水中易溶釋出微量之礦物質元素等特性。為中生代末期,新生代初期由火山噴出之岩漿經冷卻凝固或結晶形成之中性火山噴出巖。此外多為風化後的斑狀安山岩,主要賦存於由塊狀安山岩組成的都巒山層中,地質年代距今約五百萬年以上,屬第三紀中新世早期安山岩質集塊巖及由火山爆發的安山岩經過河流搬運再沉積而成之風化斑狀安山岩。主要產於東部海岸山脈、瑞穗、奇美至瑞源。
成分與二長巖相當的、介於粗面岩和安山岩之間的噴出巖。粗麵安山岩呈白、灰、淺黃或紅色,常為斑狀及粗麵結構,氣孔塊狀構造。斑晶主要由斜長石(中長石、更長石)和暗色礦物組成。在一般情況下,斜長石斑晶有鉀長石鑲邊,形成正邊結構,或者鹼性長石充填斜長石微晶的間隙。基質具有交織結構和玻基交織結構,基質礦物主要為斜長石及鹼性長石,常含數量不等的玻璃質。
是在構造運動從活動趨於穩定時期火山噴發的產物,常見於晚造山期或構造上相對穩定的地區。其岩漿主要來源於受深斷裂影響的上地幔。粗安巖或與玄武岩、安山岩、流紋岩等共生,或與鹼性玄武岩、粗面岩、響巖等共生,產狀以中心式噴發的為主,大多為熔岩與火山碎屑岩互層產出。中國江蘇、安徽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常見粗安巖,並與鐵、銅、黃鐵礦礦床等有成因聯絡。 礦物組成主要有輝石、石英、角閃石、黑雲母。主要化學成分為SiO265~71%,Al2O315.5~18.6%,其次Fe2O3、CaO均在3~5%以下,另有Na2O、K2O為1~3%,及少量的TiO2、P2O5、Mn2O3在1%以下。以其構造組織黑白相間外觀彷如飯粒而得名。比重2.60~2.66,硬度5~6,其外觀亮麗,一般以黑色、紅色、灰色基石,表面散佈著如米粒之白色斜長石粒點。經長時間自然風化,巖質易變成松質多孔性物質形成具有強力吸附性,及在水中易溶釋出微量之礦物質元素等特性。為中生代末期,新生代初期由火山噴出之岩漿經冷卻凝固或結晶形成之中性火山噴出巖。此外多為風化後的斑狀安山岩,主要賦存於由塊狀安山岩組成的都巒山層中,地質年代距今約五百萬年以上,屬第三紀中新世早期安山岩質集塊巖及由火山爆發的安山岩經過河流搬運再沉積而成之風化斑狀安山岩。主要產於東部海岸山脈、瑞穗、奇美至瑞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