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都市南鄉子

    兩者都是二戰德軍陸軍步兵的制式武器,也是步兵火力的核心部分。前者是二戰各國最好的步兵速射武器之一,做工精良,人機工程友好,精度高,故障率低,關鍵是火力旺,持續力強。從盟軍給它起的綽號“希特勒電鋸”,“撕布機”就知道厲害了!成了敵人都喜歡的東西。但缺陷是原材料要求高,工藝複雜,製造時間長,平日的優點成為戰時的困擾。為及時補充消耗損失,關鍵是提高產量,德國緊急推出了後者,所以,42式是前者的簡化量產版本,更換了材料,簡化了工藝,稍許降低了效能。但更符合戰爭需求。

  • 2 # 清風十八度

    MG-34通用機槍是德國在1934年研製的採用彈鏈供彈式機槍。1935年開始裝備德國部隊,該機槍口徑為7.92x57毫米(又名8毫米毛瑟彈)。由於一戰後的德國受到凡爾賽條約所限制而不能製造重型武器,因此MG34在德軍中定位為輕重兩用機槍。MG-34通用機槍是世界上第一種通用機槍,是第一種大批次生產的現代通用機槍。作輕機槍使用時兩腳架固定在機槍槍管套筒前箍上;作重機槍使用時,機槍安裝在輕型(鋁製)高射三腳架或高射雙聯托架式槍座以及摺疊式高射支柱上,也可固定在專用高射支柱上做高射機槍使用。

    MG-34型槍最初稱為“索洛圖恩3”型MG30,是瑞士於20世紀20年代研製的。索洛圖恩公司後來被萊茵金屬公司收購,萊茵金屬公司隨後將MG30改造成了MG34,並於1936年被德國陸軍採用成為制式武器,直到被MG42取代。

    MG34可用彈鏈直接供彈,亦可用50發彈鏈裝入的單室彈鼓或75發非彈鏈的雙室彈鼓掛於機匣左面作供彈,但改裝成75發雙室彈鼓後無法直接改回彈鏈供彈。MG34的槍管可以快速更換,只須將機匣與槍管套間的固定鎖開啟,再將整個機匣旋轉即可取出槍管套內的槍管。

    輕機槍模式時的MG34連兩腳架重12.1公斤,而中型及重機槍模式時可選重6.75公斤的三腳架或較大型重23.6公斤三腳架,除了一個可調式照門外,機匣左面有另一個翻開式的長程照門,亦可加望遠式瞄準鏡作長程射擊用途,甚至加裝潛望鏡以令射手保持在戰壕中射擊而無須暴露在火線範圍內。

    德國在MG-34機槍的基礎上,1942年改進研製了MG-42通用機槍。MG-42通用機槍,為德文Maschinengewehr 42的縮寫,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為“希特勒的電鋸”。

    MG-42通用機槍為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並且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不過最後是兩款機槍一起沿用到戰爭結束。

    在實戰中,MG34的可靠性和出色的射擊效能,都得到德國軍方的相當肯定,它是德國步兵的火力支柱。

    但MG34有一個比較嚴重的缺點,其結構較複雜,複雜的結構直接導致製造工藝的複雜——耗費更多的工時和材料。實戰需要的是可以大量製造和裝備部隊的機槍,而根據MG34的生產能力,即使所有工廠全部開足全部馬力,也沒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德軍方一直要求武器研製部門對MG34進行改進。於是德國軍方對MG34的原型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創新,例如可快速拆卸的槍管,高速彈鏈的應用,以及低成本高質量高精度的衝壓工藝的首次應用。這個方案由於在各方面的創新性以及低成本實用性的成功,遠超其他改進方案的優異效能而很快中標。這就是MG42通用機槍。

    MG42研究成功,其實是槍械生產技術的一次重要的突破,機槍採用金屬衝壓工藝製造是必然趨勢。實際中,用金屬衝壓工藝生產的MG42不僅節省材料和工時,也更加緊湊,這對於金屬資源缺乏的德國來說,是非常實際的。

    不過MG42剛剛誕生並裝備部隊的時候,在西方潛伏於德國的諜報人員看來,這實為一款粗製濫造的武器,是若干鐵片和一根鐵管的拼湊物。不過,當美英槍械製造專家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卻大吃一驚,採用衝壓技術的德軍在機槍這個方面,已經遠遠領先了。

    無論在蘇聯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還是諾曼底低矮的灌木叢林;是北非炎熱的沙漠,還是柏林的碎石瓦礫堆,MG42都是德軍絕對的火力支柱,也是盟軍士兵的惡夢。美國兵稱MG42為“希特勒的電鋸”,也有人形容MG42是“希特勒的拉鍊”,因為其連貫的槍聲像拉動拉鍊時的響聲;蘇聯士兵稱MG42為“亞麻布剪刀”,德國士兵稱它為“希特勒的鋸子”或者“骨鋸”。英國士兵則以MG42材料的製造產地史潘朵稱呼之。

    MG42這款由德國製造的、被譽為二戰時期最好的機槍,那些到處不可一世、飛揚跋扈的美國大兵卻被它搞得意志消沉、無心戀戰、士氣低下,視其為“步兵的噩夢”。被輕武器評論家用三個最高階的形容詞片語:“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但卻是最出色的武器”。

    而實戰中,MG42是完全可以勝任德軍的戰術需要。它有著相當出色的壓制能力,一般機槍是根本無法在機槍的對射中佔MG42的上風的。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射速只是MG42的八九分之一,而蘇聯的郭留諾夫重機槍極為笨重,無法有效搬運,當然也不是MG42的對手。

    它使用得材料很少,可以透過簡單流水線製造,造價低。整個二戰中,MG42生產了約100萬支,德國衝鋒槍的生產量不過120萬支,如此高的生產能力讓人瞠目結舌!換槍管非常方便,只需要幾秒鐘時間。

    MG42的缺點恰恰是由它的優點帶來的,就是耗彈量極大,MG42機槍射速每分鐘最低1200發,最高1500發,機槍手往往連續掃射5秒鐘125發子彈就打光了,與此同時還有槍管過熱的問題。

    MG34和MG42兩挺機槍不同之處主要是:MG-42機槍槍管上的散熱孔是橢圓的,MG-34的是圓的。MG42的槍管套為方形,MG34為圓形。因為MG34和MG42的機匣機構不同,MG34透過更換不同的機匣元件即可使用50發彈鼓(實際上是個彈鏈盒),同時由於MG34 、42屬於氣冷機槍,所以射擊150發後需要更換槍管。MG34更換槍管的方式為向上扳開卡榫,然後將槍身向右上方旋轉九十度,倒出紅熱的槍管,全過程非常簡單。而MG42更換槍管的方式為從槍身右側抽出,所需空間較大。MG34就比MG42更適合在碉堡、野戰工事、裝甲車輛等狹小空間內使用。特別是當使用彈鼓時,MG34的瞄準基線可以進一步降低,而且不需要副射手送彈,不會發生彈鏈纏繞等影響射擊的情況。MG42出現後MG34還沒有停產,而且德軍的車載機槍還大量使用MG34,MG34的套筒是圓形的,更方便在車輛殼體開孔,而MG42的套筒是方形的,不利於開孔和保證強度。MG34不但使用大量的貴重金屬,而且其散熱片、機匣、和很多零件都是用整塊金屬切削出來的。不但材料利用率低,而且工藝複雜、加工時間長。而MG42在MG34的基礎上,將大量零件改為衝壓件,成百倍地提高了產能,降低了成本,使得MG42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比MG34更高。

  • 3 # 普天藍

    區別在於MG34每分鐘800發,MG42每分鐘能達到1200發,MG42射速更高,但是從工藝上講MG34製造的難度更大,它是用一整塊生鐵削出來!MG42採用的都是衝壓件拼湊焊接起來的!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效能!兩者都是名槍,由於跟換槍管的方式不同,所以德軍坦克內部的機槍只能裝載MG34,不能裝載MG42!

  • 4 # 狼煙火燎

    圖:二戰前德國研發的世界第一款通用機槍MG34

    MG34和MG42兩者差別還是很大的,外形上一對比就一目瞭然,首先MG34採用的是彈鏈盒供彈,就像兩個彈鼓架在機槍的一左一右非常顯然,也正因為MG34大多數情況下可以獨自1個人完成操作,副射手背彈藥就可以了,而MG42通用機槍則是採用傳統彈鏈供彈,設計時需要副射手輔助,這應該是最明顯的區別。

    圖:大名鼎鼎的MG42

    第二,MG34的槍管套是圓管,上面分佈著各種小圓孔作為槍管散熱口;而MG42機槍則簡化了工藝,將腔管套設計成了方管,製造和拆卸維護方面都簡單化了,而且散熱孔也變成了比較大的長方形孔,散熱效果更好。

    第三,MG34和MG42的機匣機構不同。MG34機匣架與槍管架連線是非固定的,兩者之間可以旋轉,換槍管是隻要向上扳開卡榫,然後將槍身向右上方旋轉九十度,抽出槍管換新的槍管就可以了,這個過程操作簡單;MG42換槍管的方式同樣簡單但方式不同,他是從側面一個機構扳開,然後取出槍管換新的槍管,換槍管更簡單且更快了。

    由於一戰德國採用馬克沁機槍將英法聯軍殺得人仰馬翻,索姆河一戰一天就屠殺英法聯軍6萬人,因此德國戰敗後重機槍就被英法給限制不能使用了,於是乎德國重新開發了通用機槍,安裝上三腳架就是重機槍,換下來採用2腳架便變成輕機槍。MG34是德國通用機槍的開山之作,其射速快,射擊精準,但整個系統較為複雜,且零部件的加工方面都比較困難,很多需要人工一件一件生產,出來的MG34依然是故障率高且維護比較麻煩。而MG42作為其改進型號進行了大量的改進,直接利用了大量衝壓件,這樣就能大批次的進行零件生產,造價大幅度降低且維護更為簡單,故障率也低,是二戰一款經典的通用機槍。

    MG42唯一的缺點就是射速太快了,達到了1500發/分鐘,射擊時還有著獨具一格的類似“撕裂油布”的槍聲,因此有了“撕布機”稱號,只要被MG42打中的敵人,基本滿身槍眼當場斃命,因為射速實在太快了。

  • 5 # 漢森攻城獅

    MG3是德國國防軍現役的機槍型號,前型為戰後發展的MG1,MG1A1,MG1A2,MG1A3,MG3本身就是直接從MG1A3發展而來。而以上機槍的技術源頭都是MG42。MG3和MG42在槍機迴圈和閉鎖原理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而且都採用管退式、利用閉鎖滾柱撐開而實現閉鎖的原理。外觀上也非常相似,大量零件可以互換。因此二者乍一看分不清楚。但其實還是有不少的差別。

    MG3通用機槍

    網上賣的準星,MG42和MG3通用。這樣可以互換的零件還有很多

    MG3和MG42的辨析

    槍口助退器

    MG42是槍管後坐行程很短,因此所需要的後坐力相當大,為使後坐可靠,在槍口增加了“槍口助退器”,來增加後坐力。這樣槍機迴圈可靠的同時也提高了射速,因此成就了MG42每分鐘1500發的射速。槍口助退器在喇叭消焰器後面的有一個膨脹腔,燃氣進入膨脹腔後會膨脹做功,推動槍管後座,然後一部分火藥燃氣從周圍的8個噴射孔排出。MG3也同樣採用了槍口助退器的結構,但二者有顯著差別。MG42的槍口助退器更肥碩一些,在喇叭消焰器後有4個環形凸起,這其實是套在外面的一個散熱套。

    MG42槍口助退器實物

    而MG3,雖然沿用了槍口助退器設計,但是喇叭形消焰器後面並沒有這4個環,後面緊跟著的就是一個光滑的膨脹腔。氣體噴射孔也不再是朝側面開孔的,而是朝前方開孔的,。底部則是一個刻槽的結構,應該是用來增加摩擦力,方便拆卸的。此外MG3的喇叭形消焰器是帶有兩個缺口的,這個缺口在AK-74U短突也看得到,而MG42是沒有這個缺口的。

    MG3槍口助退器(側視)

    MG3的槍口助退器(後視

    瞄具

    MG3和MG42準星是一樣的。但照門不太一樣MG3增加了一個防空照門,專用於對空射擊,MG42沒有。

    MG42,沒有防空照門

    MG42和MG3瞄具差別

    口徑、彈藥和彈鏈

    此外由於戰後西德成了北約國家,彈藥也從德國的體系轉為北約彈藥體系。因此MG3採用的是7.62x51mm北約機槍彈,而不是二戰時期的7.92mm的毛瑟彈。彈鏈的容量有50發,100發,120發,250發的規格,既可以使用DM1不可散式金屬彈鏈,也可以使用自己的DM6或者美國的M13可散式彈鏈。而MG42僅使用不可散式金屬彈鏈,而且只有50和250發兩種規格。

    由於採用NATO彈,MG3可以使用和M60機槍上相同的M13可散式彈鏈

    由於採用NATO彈,MG3可以使用和M60機槍上相同的M13可散式彈鏈

    槍托

    最後一個明顯的差別,也是任何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就是槍托啦。MG42採用的是木質槍托,而MG3採用的是中空的聚合物槍托。

    MG42的木質槍托

    MG3的聚合物槍托

    甚至還有更酷更騷的,吃雞你拿一把都不掉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動畫《馬男波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