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18年,歷經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人們沉浸在勝利喜悅的時候,作為協約國的高階將領們,對未能佔領德國全境而耿耿於懷,但是他們也知道,早早的簽訂停戰協議,儘快結束戰爭也是無奈之舉,更是政治的需要。

    一是,戰爭幾乎耗盡了英、法兩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儘管英國採取的“飢餓戰爭”,全面封鎖德國,但同樣需要進口維持的英、法兩國,不比德國好到哪裡去。如果沒有美國的援助,這場戰爭的勝負誰都不好說。

    與單純的軍事佔領相比,更讓英、法等國有心無力的是維持。因為佔領德國,就意味著要承擔6000萬德華人的生計。從經濟的角度看,把“爛攤子”繼續交給德華人去處理,是十分划算的事情,並且德國恢復的過程,相對而言也是安全的過程。

    二是,協約國不是“鐵板一塊”。隨著德國的失敗指日可待,協約國內部對戰後世界秩序的安排,開始出現一些“不和諧”的聲音。法國有取代德國成為歐洲霸主的“苗頭”,而英國不希望“一家獨大”等等,各方爭論不休,互不相讓。

    更有甚者,以撤軍做要挾。可以說是戰爭還未結束,各國已經為了各自的利益爭得“不可開交”,眼看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戰局,唯有儘快結束戰爭,避免協約國的分裂。當然,戰爭一旦結束,以撤軍或退出同盟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更讓人擔心的是,由於受俄國“十月革命”的影響,在歐洲各國都出現了布林什維克的身影,結束戰爭可以全力鎮壓國內的革命勢頭。同時,也利於德國騰出手來,清剿布林什維克化的“斯巴達克團”,畢竟在意識形態方面,他們是一致的。

    當然,單從軍事實力看,協約國軍隊的軍事素養與德軍還有不小的差距,繼續進攻,誰都沒有把握能夠戰勝德軍,更何況進攻就意味著傷亡,民眾的呼籲,士兵的厭戰,迫使各國儘快結束戰爭,哪怕是一絲的希望,他們都要努力爭取之。

    而美國的強勢介入,更堅定了英、法兩國儘快結束戰爭的決心。

    1917年,隨著俄國國內爆發“二月革命”,已無心在東線發動攻勢。這讓兩線作戰的德軍,看到了全力以赴攻佔法國的希望,除警戒部隊外,一部分主力調往西線。然而,美國的宣戰,讓他們對勝利再次產生了懷疑。

    美國這個時候出兵,可謂是選點極準。雙方已在戰爭中苦熬了3年,早已兩敗俱傷,此時參戰是“損失最小,獲取利益更大”。尤其是幫助英、法兩國,就是幫自己,因為兩國欠美國大約17億美元,如果德軍勝利,這筆錢就收不回來了。

    但美國參戰,並沒有給歐洲各國帶來多少喜感,更多的是不安。一是,美國與德國沒有太多利益衝突,在態度上比英、法兩國溫和許多。試圖與德國單獨簽訂協議,要挾歐洲各國接受美國的條件。說白了,美國有插手歐洲事務的想法。

    二是,常年的戰爭,讓英、法兩國驚恐地發現,他們現在越來越依賴美國的軍隊、物資等等,他們的影響幾乎是無孔不入。更有甚者,美國已經開始“指手畫腳”了,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樣子”,戰爭再繼續下去,歐洲各國都將淪為美國的附庸。

    更令人不安的是,儘管佔領德國全境,但歐洲各國都無力“維持”。而當時有能力的只有美國,如果在歐洲培養一個親美的大國,勢必將歐洲帶向更混亂的境地。他們認為,趁自己還有實力,美國的影響力還沒有那麼大的時候,趁早結束戰爭。

    否則,隨著戰爭的繼續,美國所起的作用必將越來越大。甚至準確預測到,1919年美華人將擔當戰爭的主力,就像支配德華人那樣支配協約國。那個時候,就不是歐洲的歐洲,而是美國的歐洲,這正是他們盡其可能趕快結束戰爭的一個理由。

    由此可見,不佔領德國,儘早結束戰爭,就是不給美國任何插手歐洲事務的藉口和機會。但戰爭進行得不徹底,保留了德國的軍事精華,以及不認為是失敗的民族情緒,致使德國在二戰前迅速崛起,再次“興風作浪”,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在國家利益面前,老牌的西方列強更在意自己的利益,不管是意識形態上的相同與否,還是他國是否真心幫忙,都不允許外部力量介入歐洲。哪怕是“養虎為患”也在所不辭,因為在這個時候,美國是比德國更可怕的“敵人”。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2 # 石海釣沉

    因為直到1918年九月德國宣佈停戰時為止,德國仍牢牢佔據西線法國比利時東線俄國大片土地,協約國只有部分前鋒部隊突破興登堡防線進入德國邊境地帶而已。在此形勢下,德國考慮到本土作戰的殘酷性和毀滅性,宣稱響應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和平建議,停止作戰行動,和協約國進行媾和。所以,在法律意義上講,雙方已經宣佈停戰,在有新的條約頒佈之前,雙方軍隊理應各自停留在實際控制線以內。

    而從當時情況看,德國雖然未遭兵禍,但由於協約國長期的封鎖,國內物資奇缺,已經一片混亂,地方政府失控,各種叛亂起義紛至沓來,在這種情況下協約國軍隊要進入德國,就要承擔起沉重的民生負擔,而此時的協約國除了誇洋過海參戰的美國情況稍好外,英法兩國也是奄奄一息,實在沒有心力去德國實現佔領。

  • 3 # 瘋狗的輕武

    不存在絕對優勢,當時兩邊都是在死磕,只是拼最後一口氣。畢竟塹壕戰讓防守方有絕對優勢,每一次的進攻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到1918年,大家也都打的燈枯油竭。但協約國那邊好歹有海上貿易線和美帝的支援,相對好點。而德國國內已經是飯都吃不飽了,加上當時西班牙大流感盛行,青壯年減員很大,德國再也撐不下去了,因此投降。

    而此時,德軍依舊佔有比戰前更多的領土。

    這麼去理解,整個一戰德國本土上幾乎就沒打過仗,最後是德華人真心耗不下去了才選擇在協約國入侵本土之前投降。

    然後這都投降了,協約國還不是隨便捏這個軟柿子?還佔領德國全境幹啥?

  • 4 # 方圓論壇

    政治的黑暗永遠是常人所無法理解的。簡單一句話,雖然一戰時期德國和協約國是對手。但協約國之間法國、德國、美國他們也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盤。德國戰敗後,在對德國問題上英法美三國之間的意見也互不相同。但有一點非常肯定,那就是英法美三國都不願意過分的逼迫德國。畢竟他們擊敗德國的目的,就是為了壓制德國。他們沒有必要和德國結成死仇。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顯然歐洲人也明白這個道理。對英法美三國來說,一個虛弱的德國,顯然比一個對自己充滿仇恨的德國要好的太多了。所以在標誌著一戰正式結束的《凡爾賽條約》對簽署目的,就是為了削弱德國,而並非佔領。

    坦率的講,英法美三國和德國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德國之所以會發動一戰,就是因為在德國崛起之前,世界利益基本上都被英法兩國給瓜分完畢了。德國想要重新劃分世界利益自然就會和英法爆發衝突。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美國事實上在利益方面和德國是共通的,但顯然美國比德國更聰明。他並沒有選擇以寡敵眾。由此來看,英法美三國和德國的矛盾就是利益。說白了就是他們之間根本沒仇,都是因為利益才不得不打了一仗。既然因為利益,那就根本沒必要弄太僵了。這對誰都不好。

    一戰結束後,法國因為毗鄰德國,而且法國和德國有一些歷史恩怨。所以法國極力主張懲治德國,並且儘可能的削弱德國。法國都算是和德國有仇了,但他們對德國的策略也不過是儘量削弱德國罷了。英國方面則不希望德國被太過於削弱,導致法國一家獨大。畢竟法國一家獨大最受影響的就是英國。美國雖然也贊同削弱德國,但也不希望過分刺激德國。美國想要的是一個長久的和平安定的局勢,並非一個怒火中燒的德國。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英法美三國實際上根本沒有做到意見統一。當然了,不過分刺激德國這一點確實得到了統一。

    在三國互相之間妥協退讓之後,英美法三國達成了共識。但這個共識既沒有削弱德國,也沒有安撫德國。這就導致了德國後來再次發動二戰。法國在之後對德國施加了沉重的戰爭賠償費用,並且佔領了德國的魯爾工業園和多處工業重鎮。而英國首相喬治清醒地意識到過於苛刻的條件會激起德國強烈的復仇心理,這對爭取長期的和平局面不利,並且德國還是英國的貿易伙伴,過分制裁德國對自己不利。所以英國只是同意了瓜分德國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並沒有做其他的事情。並且英國為了不激起德華人的逆反心理。還在戰後對德國進行了經濟援助,重建國家。

    美國方面就更簡單了,一戰時期美國並非世界老大,而且遠在歐洲的德國和美國並沒有太大的利害關係。所以美國並沒有過分制裁德國,相反威爾遜總統還認為為了避免激起德國的復仇心理。美國不宜太過於得罪德國。更重要的是,美國和英國還想著利用德國來針對剛剛興起的蘇聯。所以說,英美法三國壓根兒就沒有徹底滅絕德國的打算。國與國之間利益為先,別說他們和德國沒仇了,就算是有仇,基於利益考慮,英美法三國也不會滅亡德國的。

  • 5 # 陶式防務評論

    協約國並沒有絕對優勢啊!甚至在1918年中期,德國都有翻盤的可能性存在。

    至少到1918年10月底,德國幾百萬陸軍和海軍公海艦隊基本完好無損,倒是協約國這邊出現了嚴重的流感疫情,尤其是美國軍隊幾乎癱瘓。

    以德國公海艦隊為例,整個戰爭期間損失很小,主力艦隻損失了一艘戰列巡洋艦,戰爭結束時還保留有21艘無畏艦和6艘戰列巡洋艦,以及數十艘巡洋艦和上百艘雷擊艦。放在哪裡都是令人恐怖的存在。

    德國陸軍更是保持著旺盛的兵力,甚至在1918年開始時對協約國還佔有兵力優勢,直到美國軍隊正式抵達Continental。但是,美國軍隊的參戰,也把流感病毒帶到了歐洲,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不僅是美國陸軍,連美國海軍的軍艦也大量被流感重創。甚至有的巡洋艦在海上病倒了一半艦員。

    當時,歐美各國都曾驚呼“流感可能讓德國獲勝”。當然,德國最終也被流感入侵,但總體來說還沒有全面爆發。所以,協約國在戰爭結束前的確沒有很強的勝利信心。

    讓德國最後崩潰的是國內經濟的破產,物資的匱竭,最終導致了革命的爆發,而且還是以德國海軍為首。德國雖然在戰場上沒有遭到致命失敗,但是戰爭機器已經撐不下去了。

  • 6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協約國之所以沒有瓜分德國,主要是因為協約國內部不夠團結,英法美三國各懷鬼胎,都想要利用德國來完成自己的目的。正是因為協約國內部相互算計,才會給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法國最想瓜分德國

    法國和德國是相鄰的兩個國家,德國的人口比法國更多,士兵的紀律性比法國更強。在德國投降後,法國力主將德國一棒子打死,不讓德國有翻身的機會。畢竟在一戰結束的時候,蘇聯已經成為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公敵,只要德國不能東山再起,法國就是歐洲大陸的老大了。

    然而法國的建議遭到了英國和美國的反對,而且法國在一戰中已經損失慘重,一旦激怒德國再次開戰,法國肯定會付出更慘痛的代價,最終法國只能接受了限制德國的《凡爾賽條約》。

    英國和美國希望歐洲大陸均勢

    英國一直不希望歐洲大陸只有一個強國存在,在蘇聯被資本主義國家孤立後,法國成為了歐洲大陸的第一大國。英國一方面希望藉著德國對付蘇聯,一方面希望德國來遏制法國,因此英國一直不主張瓜分德國。

    美國和英國的算盤打的一樣,美國希望歐洲地區能夠有多個強國相互制衡,這樣美國才能夠繼續實行“孤立主義”。在《凡爾賽條約》簽訂後,美國不僅不接受《凡爾賽條約》,還放棄了國聯常任理事國的身份。

    德國自身的原因

    德國是一個凝聚力很強的國家,雖然一戰後期德國主動投降,但是德國仍然有數百萬的青壯年,只要協約國想要佔領德國全境,德國肯定會拼死反抗。協約國在一戰中已經被拖得筋疲力盡,對於協約國的參戰國來說,獲得和平比佔領德國更加重要。

    而且在一戰結束後,德國同意給協約國進行賠款,並且答應只保留10萬人的軍隊。協約國都在戰爭中損失慘重,急需要戰爭賠款來緩解經濟。而且德國只保留10萬人的軍隊,已經不會對協約中國產生威脅,協約國也不願意再費精力去挑起新的戰火。

    總結

    協約國沒有處理好德國的問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主要原因。德國在一戰後受到了極大地屈辱,協約國在對待德國問題上又各懷鬼胎。最終德國在希特勒上臺後撕毀了《凡爾賽條約》,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初各懷桂懷的協約國,也都在二戰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剛剛一個星期大的貓怎麼喂,喂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