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鍋頭餃子哥
-
2 # 曉話文史
很多人都覺得當皇帝是說不盡的享受,三千佳麗,一言九鼎。然而這些只是皇帝的一小部分,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被官員鄙視和後世唾棄的皇帝,你不夠厚臉皮,這個皇帝和現在很多工作一樣有著無盡的煩惱。
就拿皇帝明天的工作來說,大多數皇帝基本每天天還未亮,便要起床處理一天的政務,每天差不多要忙到凌晨。不發生點什麼打算也就算了,如果遇上災年和戰爭,皇帝根本就閒不下來。
皇帝每天又要協調前朝官員的關係,保證工作順利的進行,到了晚上可能還要看到後宮那陰暗的爭奪,一天心裡壓力不要太大。至於放飛自我盡情玩樂,如果家底厚也還行,像明朝皇帝那麼多年不上朝,搞搞木工愛好也可以。但是如果家底不行,放飛自我等待的說不定就是家破國亡。
古代的皇帝的壓力可以說不亞於當前各國領導人和世界大集體的CEO,日常都是安排的滿滿的。不然怎麼說,沒有經過皇家學習的皇帝上臺之後很多都一團糟,因為當皇帝難啊。
按理說,作為皇帝生活條件,醫療條件都是挺好的,壽命應該挺高,就像現在各國領導人那樣。可是實際上在中國古代皇帝平均壽命不到四十歲,這還是極個別長壽皇帝如乾隆這些人拉高的情況下。
綜上所述,皇帝真沒有我們想象中的快樂,皇帝自稱“孤”,為了皇位的安全他們內心是孤獨的,工作是辛苦的,普通人還真做不得皇帝夢。
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到底怎麼生活的?限制了我的想象。個人淺見,我認為,當皇帝有兩個最大的樂處,一個是調整官職,一個是坐擁後宮佳麗三千。
先拿調整官職來說吧。朱元璋這個老小子就很喜歡調整官職,是一個最為傑出的典型。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找了黃紅綠三種顏色不一樣的布,分別代表公爵、侯爵、伯爵三種爵位,自己從百官花名冊那裡挑選出三品以上文武,把他們的名字寫在紙條上,來到馬皇后房間那裡,藏著不讓人家看見,讓馬皇后一個個念,按其功過、資歷給予爵位,之後把帶名字的紙條別到布上去。
比如:徐達,公爵;常遇春,公爵;藍玉,馬皇后想封個伯爵,朱元璋一皺眉,馬皇后接著說:“得,念他洪都之戰有功,封個侯吧。”朱元璋這才同意;劉伯溫,馬皇后以為毫無懸念是公爵,沒成想,朱元璋因其太傲給了伯爵,最後經馬皇后再三勸說才又給了侯爵,沒成想啊,朱元璋這老小子左思右想又把他降為伯爵,哈哈,因為朱元璋一直覺得劉伯溫看不起他,表面恭敬他,實則沒有把他當成明君;胡惟庸,朱元璋直接說算了,被PASS了,啥爵位都沒有;李善長,公爵;湯和,侯爵,馬皇后以為湯和不僅是公爵,更應該是六公之首,朱元璋則認為湯和居功自傲,又跟李善長交往過密,因此被封侯爵……你看看,朱元璋故意把劉伯溫、湯和的官職給封小,雖然是為了這兩個人好,但是從中也能看出來,做皇帝就是好啊,自己想擺弄誰就擺弄誰。你看朱元璋任免調整幹部樂呵呵的,心裡肯定想“我個放牛娃,沒成想現在也這麼牛叉,天下文武,官職任免,大小之事,全我一個人說了算。”你說當皇帝能不爽嗎?能不快樂嗎?
古代有一些土皇帝也是這樣的,將各個官職,製成小木牌,掛到牆上,下面都是人名,經常沒事就看著這些人名和官職,手一騰一挪,這些人就要換崗位,實在是一大樂趣。
當皇帝第二個最大的樂處就是坐擁後宮佳麗三千。實際上,你像夏商周秦等朝代,後宮美女嬪妃等並無多少人,不超過十幾個人,漢武帝的時候,後宮也才一千個左右的美女,最多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據說後宮有四萬美女之多,令人咂舌。這麼多的美女,皇帝晚上是咋過的呢?想必大家所知道的是翻Pai子,都是以清朝為例的。清朝敬事房的太監們,將綠pai子放到皇帝面前,皇帝從中翻一塊,翻到誰,就意味著誰晚上要服務。太監宮女們,將沐浴洗好的美女裹起來,送至龍床上服侍皇帝。一般是一炷香或者半個小時的時間,就要結束。時間一到,太監們就會在房門外說:是時候嘍。皇帝如果這個時候嫌太監們煩,不聽,太監過幾分鐘又會喊:是時候嘍。如果再喊一遍,還不聽,那麼太監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會衝進去,拿被子將服務的女人裹起來,送回去。雖然有時候皇帝也不大高興,但是知道太監們也是為了他的身體好,也都理解,畢竟也可以了。要是皇帝累了,也可以偷偷抽袋煙,解解乏。清朝算是比較文明瞭,那麼在這之前的皇帝可能就沒這麼節制了。
據清毛奇齡《武宗外紀》記載,錦衣衛都督同知於永善,嚮明武宗朱厚照進言:“回回女皙潤而差粲,大勝中土。”大概就是說回回女子的面板特備好,白皙溫潤,比中原女子強太多了。朱厚照大喜,就令於永善從回回都督呂佐家要了十二名善西域舞的回女。朱厚照如獲至寶,夜夜笙歌,即便這樣,還是不滿足。
隋煬帝楊廣到了晚年,更是沉迷,讓人造了一建築,叫“迷樓”,“詔選後宮良家女數千,以居樓中。每一幸,有經月不出”。“大業八年,方士千進大丹,帝服之,蕩思愈不可制,日夕御女數十人”。這個小子竟然在迷樓中一天一夜,被數十人美女服務。
還有一個更讓你瞠目結舌的,這便是宋度宗趙禥,被稱為中國歷史最好色的皇帝。宋朝有個規定:皇帝臨幸過的嬪妃,次日要謝恩,由主管官員記錄在案。正所謂:“帝自為太子,以好內聞;既立,耽於酒色。故事,嬪妾進御,晨詣合門謝恩,主者書其月日。及帝之初,一日謝恩者三十餘人。”說的就是趙禥即位之初,由於身體不錯,精力旺盛,第二天去謝恩的嬪妃竟然達三十多人!趙禥因為身體吃不消,在位僅十年,就被掏空而死,終年三十五歲。
當皇帝累嗎?那要看是哪個朝代的皇帝,中國古代歷史上的400多位皇帝,很多都是隻知道吃喝玩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沒有什麼上進心,政績也一般,換你做他的皇帝寶座,說不定你乾的比他還好。除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太祖和成祖、清朝康雍乾幾個翹楚皇帝外,其餘大都一般。但是不可否認,確實有一些非常辛勤工作的皇帝。典型代表就是雍正。這哥們在位十三年,每天睡覺不到4個小時,共留下了一千七八百萬字的親筆記錄,一年合一百多萬字,一天就得批三四千字的公文。我們現在用電腦打,都覺得累,可雍正老爺子竟然是用手寫!你說累不累?我覺得雍正皇帝絕對是個好皇帝!一點也不比康熙、乾隆的功勞小!你甭管後人怎麼傳他當上皇帝的,但雍正當上皇帝絕對是滿族人的幸運!康熙晚年,沒啥作為,一堆爛攤子,大清國庫只剩了800萬兩銀子,雍正皇帝即得大位以後,十分勤勉,晝夜操勞,臨死的時候,大清國庫就猛漲到6000萬兩銀子,可以說十分富有了。正因為這樣,所以乾隆皇帝就很敗家,六次下江南、四次東巡、四十九次避暑山莊,崩的時候,又給嘉慶帝留下了一堆爛攤子。沒錢咋辦?只能殺掉和珅了,財產一律充公,這樣清朝才有點好日子過。可以說康乾盛世中間起著非常重要作用的就是雍正帝!
當然了,勤政皇帝的代表裡面還有“千古一帝”—秦始皇。據說秦始皇每天要批一石公文,否則不休息。因為那個時候沒有紙張,都是木頭片子,叫竹簡木牘,一石公文大約有六十多斤,相當於每天要批讀文字約十幾萬字,可以說工作量特別大,真是累。
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個特別奇葩皇帝的代表,這個皇帝的所作所為,亙古奇聞,前所未有,這就是連續三十多年不上朝的明朝皇帝—萬曆皇帝。這個皇帝能懶到什麼份上?“不郊、不朝、不廟,不見、不批、不講”,這跟有沒有皇帝有什麼區別?但是人家萬曆皇帝會玩啊,手段高明啊,也非平庸之輩。他在位48年,歷事眾多。平定勃拜叛亂、援朝戰爭、平定楊應龍叛變,萬曆三大徵最終勝利,還有張居正改革,這麼懶的一個皇帝,竟然還有這麼多政績,還沒有亡國,你說奇葩不?
事實上,明朝的皇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外,在這之後的皇帝處處受到節制,因為制度的改變,皇帝的聖旨內閣若覺得不妥就有權駁回,在這種制度的影響下明朝的首輔和首席太監只要是互相爭鬥的,皇帝還有點實權,如果首輔和首席是一隊人如高拱和陳洪,張居正和馮寶一樣,那明朝皇帝就沒什麼權力了。正因如此,所以明朝後來的皇帝很奇葩,也會自己玩。除了不上朝的萬曆皇帝,還有如“木匠皇帝”朱由校,一門心思放在做木匠活上;明武宗朱厚照,建立動物園,天天跟小動物玩;嘉靖皇帝,一門心思煉丹上,夢想長生不老;明宣宗朱瞻基,特別喜歡玩蟋蟀,也被稱為“蟋蟀皇帝”。
元朝皇帝咋過的呢?除了成吉思汗和忽必烈還說的過去,其餘就是吃喝玩樂,打獵放鷹等,因為這些後來的皇帝本來也沒有什麼系統的治國理念,之前擴張領土也只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收入。
其實,關於皇帝的日常生活,根據史料,最有說服力的就是清宮檔案研究裡面的史料。上面說清代皇帝在宮中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規律的,除國朝大典外,一般的情況大意是這樣的:
1.上午05:00—07:00,起床、請安、早讀;
2.上午07:00—09:30,早膳;
3.上午09:30—11:00,上朝理政,辦理公務;
4.上午11:00—14:30,午休、晚膳;
5.下午14:30—17:00,看書學習、吟詩繪畫或由妃嬪陪同看戲、聽樂等娛樂;
6.下午17:00—21:00,晚點或酒膳,做佛事,然後就寢。
如果您還覺得不夠具體,那就以乾隆皇帝為例吧。他的作息表是這樣:
04:00—05:00,起床更衣,然後去坤寧宮朝記。
05:00—07:00,用早膳,之後到乾清宮恭讀聖訓。
07:00—10:00,用完早膳的乾隆再次更衣,召集內廷大學士、翰林等人賜茶宴。
10:00—13:00,乾隆在養心殿批閱奏摺。
13:00—14:00,乾隆在養心殿接見朝臣。
14:00—15:00,乾隆在養心殿用午膳。午膳結束早的話,繼續批閱奏章。
15:00—16:00,接見傅恆。傅恆是清朝名將,也是乾隆的小舅子。
17:00—19:00,乾隆在養心殿三希堂鑑賞古玩。
19:00—20:00,自由時間,乾隆皇帝寫寫詩,練練字。
20:00—00:00,乾隆在養心殿東暖閣就寢。
乾隆在位60年,除了外出巡視、處理突發情況外,日常生活每天都這麼過的,一天只有4小時的睡覺時間,其餘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工作、接見、商量國事,吃飯也是一天只有兩頓。只有下午五點以後才有自己的時間。也確實累,但是我想說的無論再怎麼累,也比平民老百姓幸福太多了。就拿乾隆帝的飲食來說吧,看看人家吃的。
乾隆皇帝吃的早飯,一般會有餑餑、年糕、黃米飯等,花樣繁多,竟能多至二十多種。晚宴相當豐盛,一般擺在保和殿或幹清宮,乾隆帝自己獨佔一桌,桌名為“金龍大宴桌”。吃的菜除了各種冷盤、點心外,主要是以滿族傳統食物和滿族風味菜餚為主。這裡有乾隆四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784年,除夕筵宴中,乾隆皇帝吃飯時所需要的食材名單:豬肉65斤,野豬肉25斤,羊肉20斤,鹿肉15斤,野雞6只,魚20斤,菜雞7只,豬肘3個,豬肚2個,小肚8個,膳子15根,關東鵝5只,鹿尾4個,肥鴨1只,菜鴨3只,肥雞3只,大小豬腸各3根。另外,制點心用白麵5斤4兩、白糖6兩,等等諸如此類。乾隆帝大宴桌上的菜點,由外到裡分成八路,有各式葷素甜鹹點心,有冷膳、有熱膳,共六十三品,還有兩副雕漆果盒,四座蘇糕、鮑螺等果品、麵食。各種膳點在餐桌上的位置,彼此間的距離也都有尺寸要求。乾隆帝就是這樣,邊吃著饕餮盛宴,邊看著佳麗美人,還時不時的出來跳一下自己滿族人的“慶隆舞”,真是歌舞昇平,好嗨喲。可平民老百姓呢?
最近刷抖音看到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下了班以後兼職做滴滴代駕,在跨年夜下半夜的時候,居然還在幹著,外面寒風刺骨、冰天雪地,溫度是零下十幾度,都凌晨一點了,還要再騎60多公里地回家!她的笑容很暖心,但讓人很心酸,我們都在用力的活著,誰不羨慕皇帝的生活?至少衣食無憂,吃穿不愁,不必為碎銀幾兩成天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