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遁者國學智慧

    導讀:肝癌來臨,身體會有2處黃3處痛,可以自查。

    中國被稱為“肝癌”大國,全球每年新發病例85.4萬例,中國46.6萬,約佔全球的55%!

    肝臟主要有解毒、代謝、分泌膽汁、造血、免疫防禦這五項重要功能,一旦肝臟受損,人體的危害可想而知。

    肝臟是身體內最大的臟器,平均重達1.5公斤。 肝臟作為人體重要的器官,有解毒,代謝,儲存等功能,一旦肝臟受損,或者患上肝癌,不僅會影響健康,還可能危及生命,及早發現肝臟病變很重要,患了肝癌,身體會有“2處黃,3處痛”:

    2處黃

    1、眼睛發黃

    «黃帝內經»言,肝主目,意思是說,眼睛是由肝血滋養的,肝臟的健康可以從眼睛反射出來。 當肝臟損傷時,膽汁分泌異常,膽紅素堆積在眼部,就會到導致眼白髮黃或者眼睛出現大塊的黃色的斑塊。

    2,尿液黃

    正常人的尿液呈淡黃色或接近無色,若發現尿液長期顏色發黃,且呈深黃色,要當心肝臟病變。肝臟受損會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促使血液中的膽紅素增多,經尿液排出,就會使尿液加深。尿液越黃,說明肝細胞受損越嚴重。

    3、指甲變黃

    常言道,肝膽相照。如果肝臟發生了損傷,也必然導致膽道的異常。

    當肝功能異常時,其分泌、結合膽紅素等的能力就會下降,而人體血液中的膽紅素便會增加。

    此時,就會有指甲變黃的情況發生。

    一旦指甲開始發黃,就要注意是否發生了肝炎,應儘早檢查一下才好。

    3處痛

    1,腹部肝區疼痛

    腹部有肝、胃、小腸、大腸等重要器官,肝臟位於腹部右下偏上的位置,一般情況下,肝臟受損,可能會引起腹部肝區位置疼痛,而且肝區疼痛一般是肝癌的首發症狀。

    2,肩膀痛

    當肝臟腫瘤生長到一定大小時,會壓迫到橫膈膜或者肺下的肌肉神經,這個神經與右肩的神經相連,所以會出現右肩疼痛的現象。當然要與肩膀肌肉拉傷或者重體力勞動後肌肉痠痛等情況區分開,區分方法是肝癌引發的肩膀痛透過按摩理療很難緩解。

    3,後腰痛

    如果是不明原因的出現後腰疼痛,可能是肝癌,因為如果肝臟腫瘤長在偏右後方的位置,腫瘤細胞容易侵犯到後腰部肌肉組織,從而引起後腰疼痛。

    除此之外,肝癌發生後,身體還有以下幾種症狀:

    消化道症狀:食慾不振、上腹飽脹、噯氣、噁心、腹瀉等。消瘦乏力:乏力、不明原因的消瘦。不規則發熱。

    總結: 如果身體出現以上症狀,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早去醫院檢查,越早發現進行干預治療,康復的機率越大!

    更多肝臟之間的關係,可以讀讀下文。

    1.人體器官七大系統組合有:消化系統、呼吸系統、迴圈系統、排洩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內分泌系統。

    2.人體基本組織: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神經組織。

    3.人體器官實在是太多了,說些主要的內臟器官吧。第一章中已經比較明確了。這裡在重複回憶。

    心臟-負責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處。

    肺--把肺部血液中的CO2排除,吸收氧氣,交給心臟迴圈至全身。

    肝臟--對身體吸收的一些有毒物質作出處理,如酒精。肝不好的人不能多飲酒就是這個原因。這個是和膽藏一起的。另外在人體少量缺血的時候肝臟就給補充了。如果大量失血就是骨髓造血了。

    胃和下面的腸子管消化吸收。

    腎很有意思,腎是統管人先天之氣的,腎不好表現為性功能衰退,且腎屬水,克火,火為心。腎不好可以直接的對心臟產生影響。比如心率不齊,心顫等等。

    脾臟。中醫上說思傷脾。思念某人太厲害早晨起來嘴裡就是發乾,有異味,是由於脾不好影響了胃,進而對口腔造成影響。

    4 人體主要的免疫器官:扁桃體,胸腺,脾臟,淋巴結,骨髓,淋巴管。

    中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髒和腑兩大類,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藏,通“髒”,指藏於內的內臟;象,是徵象或形象。這是說內臟雖存於體內,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都有徵象表現在外。所以中醫學的臟腑學說,是透過觀察人體外部徵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律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

    髒和腑是根據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分的。髒,包括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精氣是指能充養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

    腑,包括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六腑),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洩糟粕的功能。除此之外,還有“奇恆之腑”,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生理功能方面不同於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髓、骨、脈、女子胞等。應當指出的是,中醫學裡的臟腑,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因此雖然與現代醫學裡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中醫認為,人的有機整體是以五臟為核心構成的一個極為複雜的統一體,它以五臟為主,配合六腑,以經絡作為網路,聯絡軀體組織器官,形成五大系統。這是中醫學系統論的一部分。

    人體內臟器官之間,不但有結構上的某種聯絡,而且在功能上也是密切聯絡、相互協調的。某一生理活動的完成,往往有多臟器的參與,而一個臟器又具有多方面的生理效能。內臟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絡是人體內臟生理活動的整體性的表現。因此內臟發生病變後也可以相互影響。

    親愛的同學們,怎麼樣,還好吧。 我希望你不是越看越迷糊。但我承認,這點知識對於一個對醫學完全不懂的人,是很彆扭的。我就是這麼過來的。

    [髒與髒之間的關係]

    1.心與肺:心主血,肺主氣。人體臟器組織機能活動的維持,是有賴於氣血迴圈來輸送養料。血的正常執行雖然是心所主,但必須藉助於肺氣的推動,而積存於肺內的宗氣,要灌注到心脈,才能暢達全身。 【根據此點,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長時間抽菸的人,容易患心臟病,癌症。原因是煙中的有害物體,透過廢棄有到了心臟。心臟聽過輸送血液,有傳到其他身體部位。啊you明白?】

    2.心與肝:心為血液迴圈的動力,肝是貯藏血液的一個重要臟器,所以心血旺盛,肝血貯藏也就充盈,既可營養筋脈,又能促進人體四肢、百骸的正常活動。如果心血虧虛,引起肝血不足,則可導致血不養筋,出現筋骨凌痛、手足拘攣、抽搐等症。又如肝鬱化火,可以擾及於心,出現心煩失眠等症。

    3.心與脾:脾所運化的精微,需要藉助血液的執行,才能輸佈於全身。而心血又必須依賴於脾所吸收和轉輸的水谷精微所生成。另方面,心主血,脾統血,脾的功能正常,才能統攝血液。若脾氣虛弱,可導致血不循經。 【還知道脾的位置嗎?忘了吧,呵呵。看來你不是二般人。脾運化誰的精微?自然是胃。】

    4.心與腎:心腎兩髒,互相作用,互相制約,以維持生理功能的相對平衡。在生理狀態下,心陽不斷下降,腎陰不斷上升,上下相交,陰陽相濟,稱為“心腎相交”。在病理情況下,若腎陰不足,不能上濟於心,會引起心陽偏亢,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

    【這點可能大家不好理解。我舉個例子,一個經常縱慾的人,會有各種不適,甚至莫名痛疼。這就是心陽偏亢,腎陰不足,兩者失調,稱“心腎不交”。本人不是中醫學院畢業的,半路出家,自學中醫也就是初涉皮毛。希望這個解釋,你懂了。】

    5.肝與脾:肝藏血,脾主運化水谷精微而生血。如脾虛影響血的生成,可導致肝血不足,出現頭暈、目眩、視物不清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若肝氣鬱結,橫逆犯脾,可出現腹痛、腹瀉等。

    6.肝與肺:肝之經脈貫脂而上注於肺,二者有一定聯絡,肝氣升發,肺氣肅降,關係到人體氣機的升降執行。若肝氣上逆,肺失肅降,可見胸悶喘促。肝火犯肺,又可見胸脅痛、於咳或痰中帶血等症。

    7.肝與腎:腎藏精,肝藏血,肝血需要依賴腎精的滋養,腎精又需肝皿不斷的補充,兩者是互相依存,互相滋生。腎精不足,可導致肝血虧虛。反之,肝血虧虛,又可影響腎精的生成。若腎陰不足,肝失滋養,可引起肝陰不足,導致肝陽偏亢或肝風內動的證候,如眩暈、耳鳴、震顫、麻木、抽搐等。

    8.肺與脾:脾將水谷的精氣上輸於肺,與肺吸入的精氣相結合,而成宗氣(又稱肺氣)。肺氣的強弱與脾的運化精微有關,故脾氣旺則肺氣充。由脾虛影響到肺時,可見食少、懶言、便搪、咳嗽等症。臨床上常用“補脾益肺”的方法去治療。又如患慢性咳嗽,痰多稀白,容易咳出,體倦食少等症,病證雖然在肺,而病本則在於脾,必須用 “健脾燥溼化痰”的方法,才能收效。所謂“肺為貯痰之器,脾為生痰之源”,這些都是體現脾與肺的關係。

    9.脾與腎:脾陽依靠腎陽的溫養,才能發揮運化作用。腎陽不足,可使脾陽虛弱,運化失常,則出現黎明洩瀉,食谷不化等症。反之,若脾陽虛衰,亦可導致腎陽不足,出現腰滕廢冷、水腫等。

    10.肺與腎:肺主肅降,通調水道,使水液下歸於腎。腎主水液,經腎陽的蒸化,使清中之清,上歸於肺,依靠脾陽的運化,共同完成水液代謝的功能。肺、脾、腎三髒,一髒功能失調,均可引起水液媚留而發生水腫。肺主呼吸,腎主納氣,兩髒有協同維持人身氣機出入升降的功能。

    很多網友跟我說想知道某某明星健康怎麼樣,性格怎麼樣,能從掌紋看到他們的什麼秘密?今天我隨便選擇幾個。簡單的分析一下。

    【這位是著名主持人。圖片是網上隨便找的。希望不是某人PS的惡作劇。從圖中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的董卿,健康狀況並不樂觀。首先是內分泌紊亂,眼袋大而黃,這是脾肝失調的表現。估計是工作繁重,壓力過大吧。】

    [腑與腑之間的關係]

    六腑是傳導飲食物的器官,它們既分工又協作,共同完成飲食物的受納、消化、吸收、傳導和排洩過程。如膽的疏洩膽汁,助胃化食;胃的受納腐熟,消化水谷;小腸的承受吸收,分清泌濁;大腸的吸收水分和傳導糟粕;膀腕貯存和排洩尿液;三焦是水液升降排洩的主要通道等等,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其中一腑功能失常,或發生病變,都足以影響飲食物的傳化,所以說六腑是瀉而不藏,以通為用。

    髒與腑之間的關係

    髒與腑是表裡互相配合的,一髒配一腑,髒屬陰為裡,腑屬陽為表。臟腑的表裡是由經絡來聯絡,即髒的經脈絡於腑,腑的經脈絡於髒,彼此經氣相通,互相作用,因此髒與腑在病變上能夠互相影響,互相傳變。

    臟腑表裡關係是:心與小腸相表裡;肝與膽相表裡;脾與胃相表裡;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骯相表裡;心包與三焦相表裡。

    1。心與小腸:經絡相通,互為表裡。心經有熱可出現口舌糜爛。苦心經移熱於小腸,則可兼見小便短赤,尿道澀痛等症。

    3.脾與胃:在特性上,脾喜燥惡溼, 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在生理功能上,胃為水穀之海,主消化;脾為胃行其津液,主運化。二者燥溼相濟,升降協調,胃納脾化,互相為用,構成了既對立義統一的矛盾運動,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和轉輸的任務。

    胃氣以下行為順,胃氣和降,則水谷得以下行。脾氣以上行為順,脾氣上升,精微物質得以上輸。若胃氣不降,反而上逆,易現呢逆、嘔吐等症。脾氣不升,反而下陷,易現久洩、脫肛、子宮下脫等症。由於脾胃在生理上密切相關,在病理上互相影響,所以在臨證時常脾胃並論,在治療上多脾胃並治。

    4.肺與大腸:經絡相連,互為表裡。若肺氣肅降,則大腸氣機得以通暢,以發揮其傳導功能。反之,若大腸保持其傳導通暢,則肺氣才能清肅下降。例如:肺氣蠻滯,失其肅降之功,可能引起大腸傳導阻滯,出現大便秘結。反之,大腸傳導阻滯,又可引起肺肅降失常,出現氣短咳喘等。又如:在治療上肺有實熱,可瀉大腸,使熱從大腸下洩。反之,大腸阻滯,又可宣通肺氣,以疏利大腸的氣機。

    5.腎與膀胱:經絡相通,互為表裡。在生理上一為水髒,一為水腑,共同維持水液代謝的平衡(以腎為主)。腎陽蒸化,使水液下滲膀胱,膀胱又借腎陽的作用,透過自身的功能而排洩小便。在病理上,腎陽不足,可影響膀骯功能減弱而出現小便頻數或遺尿;膀骯溼熱,又可影響腎臟而出現腰痛、尿血等。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科普書籍《手診面診色診大觀園》

  • 2 # 骨科醫生郝剛

    肝臟在人體腹部的右側。肝臟是人體的實質性器官,功能非常多而且複雜,肝臟具有代謝合成功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需要到肝臟進行重新合成,才能轉化成被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和能量;肝臟也具有解毒功能,外源性的酒精和藥物以及內源性產生的代謝毒素都要在肝臟裡轉化成對身體無害的物質排出體外。因此肝臟受損會引起各種功能的受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印度為何盛產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