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雄鷹展翅長空
普魯士是德意志北部的歷史地名,在歷史上普魯士又分為普魯士公國(1525-1701年)和18世紀初至19世紀初期的勃蘭登堡-普魯士王國。在18世紀以前普魯士王國只是歐洲的封建小邦,但到了普魯士第三位國王腓特烈二世時期普魯士王國的版圖面積、人口、軍力、經濟都迅速擴張,使得普魯士王國成為當時的歐洲列強之一。腓特烈二世與其父腓特一世對後來的普魯士以及德意志帝國影響深遠:德意志民族濃厚的軍國主義思想與擴張主義思想在其期間大致形成。
樓主提問的應該是指腓特烈二世,後人稱之為腓特烈大帝,他一生多才多藝,是德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作家、作曲家。在西方軍事歷史學家的著作中,腓特烈大帝是公認與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漢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崙齊名的軍事偉人。
腓特烈青少年時期是在其熱愛軍事的父親腓特烈一世嚴格、強硬和軍事式的教育下長大。青少年時期的腓特烈二世並不熱愛軍事,曾經為了逃避父親嚴格的教育而試圖逃往英倫三島,但最終還是以失敗而告終。1740年28歲的腓特烈二世登基,之後他帶領的普魯士王國在歐洲的軍事與政治舞臺上大放異彩。
1740年他上位後普魯士與奧地利發生了兩次戰爭:1740年的第一次西里西亞戰爭,至1742年裡西亞戰爭結束時,根據1742年7月28日的《柏林條約》,普魯士王國腓領土一下子擴大了1/3,從11.9萬平方公里擴充套件到15.4萬平方公里,人口從224萬增加到370萬。1744年奧地利為了收回西里西亞與普魯士之間爆發了第二次西里西亞戰爭,由於普魯士軍隊取得了霍亨弗裡德堡戰役與索爾戰役的勝利,英國、薩克森、奧地利與普魯士在1745年2月25日簽訂《德累斯頓和約》:明確規定西里西亞歸最終歸普魯士所有。
1756-1763年歐洲儲國紛戰的“七年戰爭”中普魯士王國先後同他的三大鄰國--奧地利、法國、俄國發生了戰爭,普魯士與法奧俄3國聯軍在軍隊數量上的對比是1:3,國家人口數量對比是1:20,但是經過7年大戰普魯士最終保全了包括西里西亞在內的國土。這七年戰爭中腓特烈二世卓越的軍事指揮才能讓他名垂青史。從此之後普魯士最終成為與英、俄、法、奧四國同起並座的歐洲5大強國。
1772年,腓特烈二世主導瓜分了波蘭,晚年他還發動了巴伐利亞王位繼承戰爭。1786年在柏林逝世。他在位時普魯士王國領土擴大了1.6倍,人口由300萬增加到500萬。為19世紀德意志民族的復興與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腓特烈二世對普魯士王國軍隊影響深遠,使得普魯士陸軍成為歐洲有名的常勝陸軍。他要求軍隊具有鐵的紀律與高度機動性,把“軍紀嚴明“上升到“軍魂“的高度,他訓練的騎兵能保持整齊的隊形長距離賓士,並在衝鋒後迅速重新編隊,普軍很快成為歐洲效率最高的軍隊。他根據古希臘的楔形陣列以及普奧戰爭中普軍失利的原因而發明了斜行戰鬥序列,讓普軍在戰場上的戰鬥序列煥然一新。弗里德里希二世高度重視各兵種的協同作戰能力,並且首創了騎炮兵,讓騎兵裝備輕型火炮,將騎兵的高度機動與炮兵的強大火力完美結合在一起。軍制改革方面,弗里德里希二世在位期間所設立的侍官總署與先前已存在的軍需總監部一起,共同奠定了後來總參謀部制度的基礎。除完善指揮體制外,弗里德里希二世還將普魯士的軍事傳統進一步發揚光大,真正確立了全民皆兵的國防動員體系。當時曾有人這樣描述普魯士:對其他國家來說,是國家擁有一個軍隊;對普魯士而言,則是軍隊擁有一個國家。
-
3 # 而知而行的歷史
普魯士原本是個小公國,是波蘭王國治下的一個地方諸侯。後來因為聯姻,跟德意志王國境內的勃蘭登堡的霍亨索倫家族有了關聯,也因此參與進了德意志王國的歷史演變。自以為榜了大腿的普魯士公國,逐漸不滿波蘭的統治,變得桀驁不馴。
(普魯士公國原只限於東普)
1656年的時候,波蘭人依靠翼騎兵的戰鬥力,擊敗了裡通外國意圖自立的普魯士大公,自此普魯士公國又老實了幾十年。一直到1701年,普魯士公國終於逮到機會,勃蘭登堡藩侯兼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三世支援統領神聖羅馬帝國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向法國波旁王朝宣戰,藉以換取國王稱號。1月18日,腓特烈三世在哥尼斯堡加冕成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並從此展開了普魯士王國200多年的顯赫歷史。
普魯士獨立後,處在一個四面受敵的環境。日趨沒落的波蘭仍然是鄰近的一個敵國,瑞典、奧地利、俄羅斯、法國、土耳其,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是普魯士王國能夠對抗的存在。這種立國環境,迫使普魯士立國基礎就是軍事。普魯士第一任國王腓特烈一世綽號傭兵王,用來指代他給奧地利做僱傭兵換取王位。第二任國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綽號叫“軍曹國王”,又稱“士兵國王”,用來說明他一生都在致力於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大大加重賦稅,把普魯士軍隊從3.8萬人增加至8.3萬人(占人口的百分之四),由此普魯士成為歐洲第三軍事強國。到了第三任國王腓特烈二世時,卻讓王國的眾多臣下們感到憂心忡忡,因為這位國王在年輕時就以文弱出名,是一個地道的文藝青年。王國未來的命運,即將交到這個文藝青年手中。他們不由得追思著兩位先帝:多事之秋,王國還能維持多久?
(年輕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
這個28歲的國王,用後面的歷史證明了他不僅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還是一個政治家,同時還是一名作家、作曲家。他的一生是文藝的一生,卻也有金戈鐵馬。他在戰爭中意志堅定,沉著冷靜,卻也給法國的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寫信訴苦“如果戰爭持續下去,我們都將退化成為原始人”。他有數不清的敵人,卻也因為出色的才華擁有數不清的粉絲。他幾乎功虧一簣,整個普魯士王國被打到千瘡百孔,可最後卻因為俄國的結盟收穫了最多的戰爭紅利,從而將普魯士這個初生的王國正式帶入歐洲五強。
他不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卻因為戰爭使得他成為與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漢尼拔、古斯塔夫二世、拿破崙齊名的最偉大的軍事家。德國有很多傳說都與此君有關,如那個有名的磨坊主的故事,被用來說明他的開明專制。
他的臣民們在這位國王履新的幾天後就意識到,作為普魯士國王,這位明顯文藝氣息濃郁的國王也不得不收拾起自己浪漫情懷,而將他自己當成“這個國家的第一公僕”。腓特烈一生都生活在高度虛偽的面具下,他自己認為自己從來都不能也不敢成為自然使他成為的那個人。作為德意志之父,他被許多人崇拜,後世的拿破崙和希特勒都把他當作偶像,甚至連俄羅斯的貴族們也相當崇拜他。
(腓特烈二世:被父親摧毀藝術夢想)
他的浪漫氣息,也影響到了普魯士的國策。普魯士一開始選擇的是遠交近攻,抱住了法國的大腿,拼命薅奧地利的羊毛,把西里西亞、波拉美尼亞等地區納入到自己的統治區域。可是這位大帝,卻因為自己的好惡,辱及當時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三位婦女,分別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情婦蓬皮杜夫人,俄國女沙皇彼得羅夫娜,奧地利女皇特蕾莎。這三位有權勢的女人聯合了起來,對狼子野心的腓特烈二世進行了慘烈的報復行動。這就是對歷史有深遠影響的“七年戰爭”。當然,戰爭的起因有很多,腓特烈二世和三位有權勢的女人之間的恩怨只能算是其中一樁。
德華人好戰的名聲,就是從這位國王開始的。所以,德國以一挑四,以一己之力橫挑世界諸強,看來是有歷史傳統的。這位國王在歐洲大陸上以一敵四,與當時實力強大的法國、奧地利、俄羅斯、瑞典連續作戰。兵力是對方的1/3,人口基數更是1/20,至於經濟更沒法比較。可是令人驚奇的是,普魯士在他的率領下,竟然熬過了7年,並且堅持到了戰爭勝利。當戰爭結束,他回到闊別已久的柏林時,雖然看到了歡呼勝利的人群,卻也發現整個王國也被打空了。
(德國之父:戰神腓特烈二世)
不過,憑藉著七年戰爭的勝利,普魯士迅速晉級,成為了歐洲五強,參與、主導瓜分了波蘭,最終成為橫亙在歐洲中部的龐大國家,與奧地利並稱為德意志雙雄。在於奧地利競爭德意志主導權的過程中,普魯士逐漸勝出,最終建立了德意志帝國,成為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
回覆列表
人類歷史上發生的兩次世界大戰,都與德國密不可分,但無獨有偶,法國也是不能忽視的“當事人之一”,或許大家對英、法兩國對德國採取的綏靖政策,所表現出的軟弱表示無奈。殊不知,正是德、法兩國的“世仇”,引發了兩次世界大戰。
國家間的戰爭,最根本的還是國家利益。想要了解德、法兩國的恩恩怨怨,自然要從他們的自身利益說起,更要從戰亂不斷的中世紀歐洲,去尋找答案。為什麼兩個國家的戰爭,卻演變成兩場世界大戰?這都與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覺醒分不開。
腓特烈大帝與普魯士王國。從國家的角度看,德國的歷史也只能追溯到中世紀的普魯士。那時的德意志民族,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他們大都分佈在現在的德國和奧地利周邊區域,他們分屬300多個小邦國和上千個騎士莊園領地,擁有獨立的政權。
普魯士就是其中的一個小邦國。1700年,統治德意志地區的羅馬帝國,陷入一場與西班牙的戰爭,急需普魯士的幫忙,腓特烈也趁機“坐地起價”,不願當什麼“候”、“爵”,要羅馬皇帝冊封他為普魯士國王。至此,普魯士正式建國。
這時的歐洲,有點像中國的春秋時期,各個國家似乎都十分熱衷於戰爭,非要拼出個“老大”出來才肯罷手。而成為國王的腓特烈一世,自詡“士兵國王”,整天騎在馬上帶著部隊四處征戰,歐洲各國都驚呼普魯士人十分好戰。
但真正讓各國側目而視的,是他的兒子——腓特烈大帝。在即位前,他非但對軍事毫無興趣,而且還一門心思地酷愛詩歌和文藝,是個典型的“文藝青年”。這讓好戰的將領們,對這位王子暗自嘆氣,擔心普魯士王國將來會毀在這他的手裡。
誰知,28歲的腓特烈大帝,繼位後的第5天就宣佈廢掉了其父親時代的徵兵制,敞開向民間徵兵,並迅速法辦了一批軍隊裡的腐敗軍官,不僅嚴格抓訓練,而且強調榮譽感和鋼鐵般的意志力。短短几年,一支規模龐大的鐵血軍隊稱霸歐洲。
就是這個“文藝青年”,一打就是46年。昔日孱弱的普魯士,在他的帶領下征戰四方,兩度參與瓜分波蘭,領土擴大至原來的1.6倍,人口達350萬人,一躍成為歐洲的新興強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德意志民族落得一個“好戰”的名聲。
好景不長,拿破崙來了。1796年,腓特烈大帝時代的輝煌一去不復返,普魯士以及整個歐洲,都戰戰兢兢地生活在法國拿破崙的陰影中。幾次大戰下來,普魯士軍隊主力被殲滅,被迫簽訂屈辱的《提爾希特和約》,奪得波蘭的領土被划走,軍隊只能保留4萬人。
此時的普魯士人口和領土都減少了一半,從強國淪為一個三等國家。但是,拿破崙把法國大革命的“火種”傳播到了德意志地區。他按照法國的模式,推翻封建等級制度,強行推進資產階級改革。具體的內容和做法是:
首先,廢除農奴制度。德意志的農民們,與他們的領主取得了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一次獲得了人身自由。他們不再受人壓迫,擁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支配權,甚至可以自由的戀愛、結婚。他們和過去的領主一樣,都是拿破崙的臣民。
其次,廢除什一稅,打破政、教合一的傳統。基督教會利用《聖經》中農牧產品的1/10“屬於上帝”的說法,向信徒們徵收此稅,但負擔大都落在了農民的身上,廢除此稅,深得民意。同時,沒收教會財產,取消他們的一切特權。
更重要的是,推行《拿破崙法典》。作為資本主義國家最早一部民法典,它不僅保護了個人私有權,激發工作積極性;而且還確認了自由、平等的原則,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工商業的自由發展提供了法律保證。
同時,廢除德意志地區的內部關稅,統一的貨幣和度量衡。在過去,一件商品每經過一個邦國就要交一次稅,到達目的地時,這件商品的價值幾乎翻了一倍。廢除關稅和使用統一標準後,極大刺激了該地區自由貿易的發展。
對於拿破崙來說,這些變革無非是將領主剝削農民,得來的錢財歸為己有,繼續他的侵略戰爭。至於促進工商業的發展,似乎更像是“把豬養肥再吃”。然而,從歷史的角度看,他推行的一系列資產階級變革,還是有著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