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爽爽貴州多彩美食文化
-
2 # 武漢老饕
我的家鄉是重慶,我外婆是重慶人,最會做回鍋肉,也養刁了我的一張嘴,記憶中她做的回鍋肉裡都放有泡海椒和泡姜,她做的回鍋肉一點都不膩,她去世後也帶走了她做回鍋肉的祕方,所以這是一個只能存在於記憶裡的味道。
-
3 # 張晴柔
五花八門的陝西面皮
我在外地的時候最懷念的是我們陝西的麵皮。我家這邊是這麼稱呼的,它其實包括很多種的,擀麵皮、蒸麵皮、烙麵皮,現在還有人加些彩色的蔬菜汁做得五顏六色。另外還有從陝西漢中傳出來的米麵皮,一般是熱米皮。這麼多種麵皮我都非常喜歡,各有各得好。
我在南方城市待過段時間,當地能找到的都叫做涼皮,還很奇怪的幾乎都是同樣的味道。因為實在吃不到,為緩解對家鄉面皮的思念,我只能買這種來吃。偶爾回次家,不顧車馬勞頓,我是一定要從老家帶上好幾份麵皮的,要不是考慮到不能久放,我也許會帶上幾十份喲。我坐車,通常得一夜才能到我當時在的城市。而無論冬夏,麵皮其實隔上一夜,雖然不會變質,但口感是有了很大變化的。那也沒辦法,有的吃總比沒有強。
在陝西賣的麵皮,似乎每家的味道都不同,差別不是一般的大。網上是有各種麵皮調味的祕方在流傳,不必討論真假,實地吃上幾家就知道,都是模仿不來的。有共同點,吃麵皮千萬別要不辣的,它的諸多美味都是油辣辣的那步調味賜予的。最得人心的是這樣:老闆從切好的白白麵皮裡夾出幾根,放進一整罐油辣椒調料裡狠狠蘸一下,再讓這撮紅迴歸白白的麵皮隊伍,在大大的粗陋的不鏽鋼盆裡攪拌再攪拌,連粘在盆邊的調料也不要放過,最終,一個利落的收尾,讓這一份油光鮮亮的麵皮落在碟子裡,送至你面前(這麼寫出來我都要流口水了)。
很多人也會在自己家裡做麵皮,做蒸麵皮的時候比較多,步驟挺繁瑣的,做一次不容易。常常會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時候大家做來吃,做得多多的,吃飽喝足後再每個小家分分帶回去吃上一頓。一般有哪位鄰居家做了麵皮,也會熱心的分給四鄰,這已成傳統了。蒸麵皮要先和麵,就是平常要做面時的那種和法。和好面成團後,給面盆加多點的水,開始洗的步驟。這一步如果回憶下初中化學實驗就有印象了,這是澱粉和植物性蛋白分離的過程。最終手中成團的就是麵筋了,是一份標準的麵皮裡不可少的元素。洗出來的水就是做麵皮的材料了。接下來的一步,方言叫做攤麵皮。有專門的器具,叫麵皮蘿蘿(不知道我這麼寫對不對),不鏽鋼材質的,又平又淺,像攤煎餅那樣把面水淋在上面,隔水而放,開火加熱,蒸到凝固、顏色變透明,這一張麵皮就蒸好了。自家吃麵皮,調料做得沒有賣的講究,評價某次的麵皮好不好吃,就是在說蒸得好不好,而不是說調料了。鹽、醋、辣椒油、蒜是基本的調味,每家應該都有不同的風格。
蒸麵皮是基本操作,擀麵皮、烙麵皮的做法更講究。作為吃的人,覺得這三者的主要區別是口感的軟硬度,蒸麵皮比較軟,擀麵皮硬點,烙麵皮更硬。
-
4 # 小午未
身處南方,我最想吃的是在老家,媽媽給我做的大骨頭燉酸菜,上好的豬筒骨買回來,放進鐵鍋烀到骨頭上的肉都開了花,然後放進新醃的酸菜再咕咚四十分鐘,待骨頭湯中的肉香全部浸入酸菜中之後,就可以開啃了。
骨頭上面除了香的不能讓我自拔的肉之外,還有筋頭巴腦可以啃,最後拿個吸管插到筒子骨中間,妥了,人間美味,就是如此。
看我吃的那麼香,我媽總說,慢點吃唄,鍋裡還有。
鍋裡還有,真是這個世界上一個美妙的詞語。
-
5 # 安之食
我是齊齊哈爾人,我最懷念的家鄉美食就是烤肉啦!在外地生活了十多年了,依然對家鄉的烤肉念念不忘,其實哪裡都有烤肉店,但是味道總是不如家鄉的好,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吃烤肉,到賣牛羊肉店裡買好牛肉,老闆就直接手切好,店裡也會賣祕製的烤肉乾蘸料(出了東北就沒吃過老家蘸料的味道),拌好了,很方便,味道也正宗,回家只需要準備電鍋,準備點蔬菜,重點是酸菜[捂臉],就開始吃烤肉了。雖然愛吃烤肉,但是在外地這麼多年了,也不經常吃了,因為味道確實跟老家的差很多,所以我真的很想回東北來上幾頓烤肉啊!!
-
6 # 奚玉蘭
從洛陽出來到廣西南寧旅遊已經十幾天了,我最思念的是家鄉樓下的那個牛肉湯館,那真是讓我魂牽夢繞!在家鄉幾乎每天早上,我都會草草的洗漱完畢,就迫不及待的衝下樓去,牛肉館門前早已排滿了去喝牛肉湯的長龍!
洛陽的這家牛肉湯,就開在我家的樓下,牛肉湯選自牛大骨經過一晚上的小火慢燉。牛肉和牛的骨髓緩緩的溶解在湯裡。使得牛肉湯的味道更加鮮美無比,回味無窮,再配上適當的輔料,香菜,蔥花,韭黃,還有那香噴噴的燒餅,或者是餅絲,令前來喝湯的食客們樂繹不絕。
牛肉湯是洛陽舌尖上美食的其中一種,對吃貨們來說,絕對是味蕾上的享受,即使外地來的遊客們會覺得也不虛此行!
-
7 # 土家妹子生活記
我最懷戀的美食,當然是臨近過年時,家家戶戶都做的特色小吃,漂泊在外,每每想起這些美食小吃,就會情不自禁流口水,特懷念這個味道。
我的家鄉在湖北宜昌的一個土家山寨裡,那裡群上環繞。兒時的記憶,條件有限,沒錢買小吃,每到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會煮麥芽糖,然後用麥芽糖做很多特色小吃,那時我可喜歡過年了,因為可以吃到很多美食小吃。下面來和大家分享幾個兒時常吃的美食小吃:
【麥芽芝麻糖】
大家聽到這個,可能覺得很普通,這個小吃是自己煮的麥芽玉米糖,配上炒好的芝麻製作而成,都是純手工。這個小吃,主要是炒糖的火候掌握問題,控制好了,做出來的芝麻糖,酥脆清甜,糖不粘牙,麥芽糖的清甜與芝麻的香,越嚼越香。
【芝麻金果條】
這個製作過程就比較複雜,分三部分:
第一步:糯米粉的製作,首先把糯米用溫水泡12個小時左右,撈出控幹水分;用原始方法,石堆窩衝成粉,糯米粉晒乾水分。
第二步:炸糯米條,首先鍋裡放適量的水,加入適量白糖(根據個人口味),攪拌至融化,放入少量糯米粉成糯米糊糊;然後用這些糯米糊糊揉糯米粉,揉成麵糰(偏硬),分成大小均勻的劑子(揉成圓團),用擀麵皮的方法擀皮厚約5毫米,大面皮,捲起來,切成長約3釐米、寬約1釐米的長條,下油鍋炸至表面金黃(受熱糯米條會蓬鬆,膨脹成圓形),炸好撈出:
第三步:炸好的糯米條裹上麥芽糖,撒上一些熟芝麻即可。
芝麻金果條,吃起來酥脆,糯糯的不粘牙,一點點甜味兒加上芝麻的香味,味道特別好。
【玉米泡子糖疙瘩】
這個小吃做起來也簡單,首先玉米煮熟,放外面(也可放冰箱速凍)凍上幾天(凍過的玉米,炒了吃特別酥),晒乾水分,上過炒(炒好的玉米特別酥脆);炒好的玉米裹上麥芽糖,撒適量熟芝麻,用手捏成大小均勻的疙瘩即可。
做好的玉米泡子糖,吃起來玉米特別酥,細細品味玉米味兒,混著麥芽糖甜還添有一點兒芝麻香,味道特別回味!
這就是我家鄉的特色美食小吃,也是我兒時的回憶,無論何時,我都會懷念這個味道,這些美食,在腦海裡已烙下了記憶!
-
8 # 味食一更
以前一個人在外地工作,那時候還沒有外賣,每天回家就自己買點菜煮飯吃,可是怎麼也煮不出媽媽的味道,時間久了每天都饞家鄉的美食,又苦於吃不到正宗的,每天睡覺前就在那裡唸叨:冰峰涼皮肉夾饃,羊肉水盆和泡饃,油潑臊子biangbiang面,小炒鍋盔小奶糕,油潑辣子梆梆肉,金線油塔葫蘆雞,秦鎮米皮胡辣湯,滷汁涼粉柿子餅,千層酥餅葫蘆頭……這幾年不念叨了,因為我回家啦!現在在家鄉發展的也不錯,父母朋友也都在身邊,後來才明白,那些年我想的不僅是家鄉的美食,更想念的是“家”。
回覆列表
大家好!我是貴州農村出生,雖然家境不好,但是我把我最美的家鄉美食文化告訴大家,一直在外面務工幾年了,都沒有回過家,一直懷念家鄉的美食文化,每年的年底就是吃殺豬飯,還有就是烊芋,手撕豆腐,還有就苦橋粑,烙鍋湯圓,餃子等等, 想起家鄉的味道就掉口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