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被陳蔡大夫圍困於曠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智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子曰:‘回!《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兕,獸名,與犀相近,《爾雅》說犀似豬,兕似牛。有人認為兕即雌犀。顏回,孔子弟子,字子淵,亦稱顏淵。
對於“匪兕匪虎,率彼曠野”這八個字,歷來有兩種解釋,主要在於“匪”字:毛傳鄭箋均未解“匪”,孔疏訓為“非”,按他的解釋,此句意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樣的野獸,為什麼要淪落到在野外遊蕩的境地”,馬瑞辰則訓為“彼”,按他的解釋,此句意為“那犀牛那老虎,才會在野外遊蕩”,其言下之意仍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樣的野獸,為什麼淪落到在野外遊蕩的境地”。對於馬瑞辰的解釋,有黃山先生反駁道“孔子世家引詩,下有‘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明謂非兕虎,不當在野,疏說不誤矣。且‘率彼曠野’明有‘彼’字,不當又以‘匪’代‘彼’,馬說未確”。黃山的反駁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充分,“匪”字即使訓“彼”,其言下之意仍與訓“非”同,另外,並無定規定後有“彼”字,前“匪”即不能訓“彼”。這已成為一個迷團.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被陳蔡大夫圍困於曠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孔子講誦絃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子貢色作。孔子曰:‘賜,爾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曰:‘然,非與?’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貫之。’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路而問曰:‘《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智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齊?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子路出,子貢入見。孔子曰:‘賜!《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子曰:‘回!《詩》雲:“非兕非虎,率彼曠野。”吾道非耶?吾何為於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醜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醜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兕,獸名,與犀相近,《爾雅》說犀似豬,兕似牛。有人認為兕即雌犀。顏回,孔子弟子,字子淵,亦稱顏淵。
對於“匪兕匪虎,率彼曠野”這八個字,歷來有兩種解釋,主要在於“匪”字:毛傳鄭箋均未解“匪”,孔疏訓為“非”,按他的解釋,此句意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樣的野獸,為什麼要淪落到在野外遊蕩的境地”,馬瑞辰則訓為“彼”,按他的解釋,此句意為“那犀牛那老虎,才會在野外遊蕩”,其言下之意仍為“我不是犀牛老虎那樣的野獸,為什麼淪落到在野外遊蕩的境地”。對於馬瑞辰的解釋,有黃山先生反駁道“孔子世家引詩,下有‘道非邪?吾何為於此?’明謂非兕虎,不當在野,疏說不誤矣。且‘率彼曠野’明有‘彼’字,不當又以‘匪’代‘彼’,馬說未確”。黃山的反駁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充分,“匪”字即使訓“彼”,其言下之意仍與訓“非”同,另外,並無定規定後有“彼”字,前“匪”即不能訓“彼”。這已成為一個迷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