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孔乙己亂彈

    毋庸置疑、前蘇聯的“能源”11K25號美國的“土星”號重型運載火箭是人類研發的航天史上最大運載火箭……創造了奇蹟。

    雖然,兩種重型運載火箭都有“冷戰”色彩、與“冷戰”時期蘇美兩大巨頭的軍備競賽有關係的產物。蘇聯時期為了追趕美國的航天活動、而研發的重型大推力運載火箭、計劃用於發射蘇聯的太空梭……(“能源”系列運載火箭家族)(“能源”液體燃料主發動機)

    “能源”號運載火箭:

    全長:60米

    直徑:8米

    運載能力:近地軌道105噸,地球靜止軌道運載能力20噸。採用二級火箭。(美國的運載火箭家族)“土星”–5/Saturn V人類建造的最大的運載火箭之一。

    “土星–5”重型運載火箭1970年生產線關閉、1973年進行了最後一次發射任務。

    “能源”號隨著前蘇聯解體、也結束了歷史使命,兩種重型運載火箭、光榮退休退出了歷史舞臺。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世界航天大國以研發“清潔燃料”低汙染、安全高效(液氧、液氫+煤油)為主的大推力重型運載火箭。

  • 2 # 老祖宗還沒起床

    土星五號的對手是n1,不是能源號。兩者差了20幾年

    土星五號發射了很多次,近地軌道118噸(也有資料用的是140噸,即阿波羅15號任務第三級發動機關機時在軌道上的重量,另外如果把太空梭當成載荷,滿載也相當於110噸),登月火箭最主要的資料是地月轉移軌道45噸,阿波羅後期的幾次登月任務已經達到了46.8噸。

    能源號共發射兩次,二助推和四助推的能源號各進行過一次發射,四助推的起飛推力跟土星五號發射天空實驗室那次一樣,都是35.1兆牛,約3569噸,近地軌道運力100噸,理論地月轉移軌道32噸。

    這是俄羅斯能源火箭公司官網。俄羅斯也並沒有跟美國爭鋒相對的比運力,無論是俄羅斯航天企業官網還是民間航天網站N1和能源的運載能力都差土五一截,在那個年代吹牛皮可是會被對方無情揭露的。倒是國內的非航天類自媒體和一些亂七八糟的網站愛幫俄羅斯造資料,把PPT火箭VULKAN祝融星的172噸安在能源號頭上還不夠,自己再腦補了100噸,270噸啊,普京都饞哭了。

    當年這些超重型專用火箭是根據具體需求設計建造的,運力以實際發射為準,說多少就要能發射多少,不像現在的通用火箭先給個理論資料回頭再說。特別是美方有大量的資料和音影片資料供各國研究,一些大神級的航天愛好者都有能力進行計算,更不用說航天從業人員了,很多科研院所的論文都是根據這些資料資料撰寫的。各航天論壇上似乎也沒對火箭運力資料真實性進行討論的,應該是沒異議的。

    不造只是因為這些專用火箭日常發射用不上,相當於買個半掛車送孩子上下學。美國現在是事實上的獨孤求敗,沒有競爭的動力,新一代重型火箭SLS直接使用太空梭遺留下的發動機庫存,當然了,其固推的比衝都快趕上當年土五的煤油機了,技術水平跟6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難度也從當年的舉國之力降到打發波音一家就能辦了。俄羅斯則有心無力,葉尼塞、頓河用能源號的引擎,也止步於PPT。

    這些新時代的超重型火箭設計保守,進度緩慢,所以馬斯克跨時代的星艦才備受期待啊。

  • 3 # 緣起緣滅原是空

    照你這說法,那為什麼現在中國都無法重新制造70年代就已經研製出來的運10,反而卻要從頭開始折騰C919?中國是否也是你所說的資料造假?你能想明白這個你就不需要問別人,自己就可以回答自己所提出的問題了。

  • 4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蘇聯N-1火箭是一個超過100米高的巨型火箭,是在20世紀60年代作為蘇聯登月計劃的一部分而設計的。旨在將蘇聯人送上月球。 蘇聯N1火箭是一種超重型運載火箭,旨在將有效載荷運送到低地球軌道之外,並使載人登月及更遠的地方。

    105.3米的高度使它排在美國土星五號之後,成為史上第二高的火箭。 N1-L3版本的設計是為了與美國阿波羅計劃競爭,將一個人送上月球。但是它的開發始於1965年,比土星五號晚了4年,而且這個專案資金不足而且倉促。此外,它的首席設計師謝爾蓋·科洛列夫在1966年的去世嚴重破壞了這個專案。

    謝爾蓋·科洛列夫(1907年1月12日/1906年12月30日-1966年1月14日)是蘇聯火箭工程師和宇宙飛船設計師中的佼佼者。他經常被比作美國同行韋納·馮·布勞恩,是蘇聯太空競賽的主要設計師。 科洛列夫的繼任者尼古拉·庫茲涅佐夫在火箭設計方面經驗有限。許多設計錯誤已經出現,比如使用30臺NK-15發動機來達到所需的推力,並希望所有發動機都能與20世紀60年代的技術完美結合。

    N1火箭的設計考慮了載人軌道外旅行(即登月)。它的第一級仍然是有史以來最強大的火箭級。 結果,發射N1火箭的四次嘗試都失敗了,第二次嘗試導致運載工具在發射後不久撞上發射臺,造成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工非核爆炸。N1專案於1974年中止,1976年正式取消。蘇聯載人登月計劃的所有細節都是保密的,直到1989年蘇聯瀕臨崩潰。

    儘管美國贏得了登月競賽,但如果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你很可能會認為蘇聯有很好的機會第一個到達那裡。 那麼為什麼蘇聯沒有把人類送上月球呢? 在蘇聯領導太空競賽的時候,他們已經開始發射人造衛星,然後向月球發射了幾個探測器,包括1959年的一個探測器,它在軌道上執行並拍攝了遠側的照片,到1961年,他們是第一個將人類送入太空的人。

    因此,當肯尼迪在1962年發表著名的“我們選擇登上月球”演講以爭取公眾支援時,赫魯曉夫的迴應是沉默,既不確認也不否認他們有載人登月計劃。 但當時赫魯曉夫對在月球問題上與美國競爭並不真正感興趣,他更感興趣的是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火箭部隊的洲際彈道導彈。 但也有其他人長期懷有載人任務的計劃,其中包括一個名字是國家機密的人,也是克里姆林宮之外最有權力的人。 他就是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在頂尖太空科學家的核心圈子之外,他只被稱為“首席設計師”,或者是他的第一個2個首字母縮寫SP,因為蘇聯領導層擔心西方列強會派特工暗殺他。

    美國土星五號火箭與蘇聯N1火箭(N1/L3)的比較,105米長的N1三級略短於美國阿波羅土星五號的111米。 N-1的總直徑較小,但最大直徑較大(17米對10米)。N1火箭在前三級中的每一級產生的推力都比土星五號的相應級大。N1-L3在前四級中產生的總衝量比土星五號在前三級中產生的總衝量大。 N1火箭的目的是將大約95噸的L3有效載荷送入低地球軌道(低地球軌道或低地球軌道是一個以地球為中心的軌道,高度為2000公里或更低),L3綜合系統中包括的第四級的目的是將23.5噸送入跨月軌道。

    相比之下,土星五號將大約45噸的阿波羅宇宙飛船加上留在IVB三級的大約74.4噸的燃料,透過月球進入一個類似的地球停放軌道。 N1火箭在其所有三個主要階段都使用煤油基火箭燃料,而土星五號使用液態氫為其第二和第三階段提供燃料,由於比衝較高,這產生了總體效能優勢。 N1-L3將只能將其三級總衝量的9.3%轉化為地球軌道有效載荷動量(相比之下土星五號為12.14%),其四級總衝量的3.1%轉化為跨月有效載荷動量,相比之下土星五號為6.2%。

    不像佛羅里達肯尼迪航天中心厚達1米的發射平臺,蘇聯重型駁船無法到達N1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為了便於鐵路運輸,所有的火箭級都必須分批裝運,並在發射場組裝。這導致了測試的困難,N1火箭的失敗。 土星五號也從未在兩次開發和11次執行發射中失去有效載荷,而四次N1火箭開發發射嘗試都導致了災難性失敗,兩次有效載荷損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7籤萌新,現在兩個6星,大蛇和茨木,剛抽到大嶽丸,不知道該不該練,想組一套鬥技陣容,怎麼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