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Freed4om

    撒切爾夫人被稱為鐵娘子我覺得是她的對內和對外政策得來的。撒切爾還未成為首相前,身為教育及科學大臣的她上任第一個月就取消了向全國學校提供免費牛奶的政策,即使引發一連串示威也毫不妥協;她在1976年1月19日,發表了一次演說,尖刻地對蘇聯作出抨擊,以下是最為人所知的一段演講辭:“蘇聯人正不懷好意地存心支配世界,他們正極力使自己成為世上前所未有的超級帝國。那些在蘇維埃政治局的人根本完全不需理會民意的波動,他們一向都是把錢花在槍枝(軍事)而不是牛油(民生);但我們卻把槍枝放到最後。”正是這段演講辭,蘇聯官方報紙稱呼她為‘鐵娘子’,從此‘鐵娘子’這一稱呼傳遍世界。而在她當上首相後,她鐵娘子的作風更是表現的淋漓盡致,上任伊始,就調高利率減少貨幣供應,同時又調高增值稅,導致通貨膨脹,對國內商業造成了衝擊,並且製造業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國內失業人數大幅增加,造成國內經濟衰退,她的經濟政策受到廣泛責難,但是她仍是堅定的執行她的經濟政策,並毫不妥協的對此做出迴應‘絕不掉頭’。在任內削減國防開支,當阿根廷佔領馬島之時,又毫不遲疑的派遣軍艦前往遠離本土幾千公里的海域進行作戰,重奪馬島,重申主權。在她的任內,更爆發了持續整整一年的礦工大罷工,甚至發生了激烈的流血衝突,但是仍沒有使撒切爾夫人低頭,最後迫使工會無條件投降。以上的事實都可以看出撒切爾夫人的行事作風——堅決、毫不妥協,也可以看出‘鐵娘子’名副其實

  • 2 # 歷史研習社

    無論在哪個國家,女性若活躍政治舞臺上,往往會獲得比男性更多的矚目與爭議。英國第一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便是在巨大的壓力之下,依然前行,最終得以在男性佔優勢的政治叢林中脫穎而出,成為名副其實的“鐵娘子”。

    2012年,英國女導演菲利達·勞埃德執導了一部撒切爾夫人的傳記影片,命名為《鐵娘子:堅骨柔情》,講述了撒切爾的傳奇人生。事實上,鐵娘子,這個與撒切爾夫人緊密相關的稱號是蘇聯人用來抨擊撒切爾的,但撒切爾本人很喜歡這個稱號。漸漸的,便流傳開來,人們每每提到撒切爾夫人便會想到鐵娘子。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連任三屆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做了哪些事情,究竟為何被稱為“鐵娘子”。

    《鐵娘子》電影中梅麗爾·斯特里普扮演的撒切爾夫人

    1979年,撒切爾夫人上臺,開始了鐵娘子11年的首相生涯。當時的英國,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早已不再有十九世紀“日不落帝國”的榮耀,經濟出現“英國病”,進入滯脹期。撒切爾夫人認為凱恩斯經濟學是“英國病”的病根,公共開支太大,尤其是福利開支,導致稅收增加。如此一來便影響企業效率,妨礙投資,致使企業生產效率下降。企業經營不善,便致使失業率下降,人民的生活困難。

    撒切爾夫人拋棄了二戰以後共識政治的理念,主張實行貨幣主義政策。一方面緊縮貨幣,削減公共開支,控制通貨膨脹;同時推行企業民族化,發揮自由市場機制的活力;控制社會保障制度規模,逐步改革實施福利國家制度的弊端。貨幣主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治療了英國病,20世紀80年代初,英國經濟衰退趨勢呈現出一種平穩的狀態。但也正因此,撒切爾夫人的貨幣主義政策引來了政敵與英華人民對她的強烈不滿。是她“鐵娘子”的強硬態度使得“貨幣主義政策”貫徹到底。梅傑上臺後,成為“撒切爾主義”的守門者,“蕭規曹隨”。

    撒切爾夫人

    此外,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馬島戰爭爆發,她再一次把”鐵娘子“精神發揮到極致。馬爾維納斯群島(Falkland Islands,簡稱“馬島”)位於阿根廷東部的南太平洋海域,並沒有什麼經濟和戰略價值。英國長期實際控制,阿根廷獨立後與英就馬島主權進行多次談判,雙方都不肯讓步。1982年4月,阿根廷在加爾鐵裡的領導下出兵,佔領馬島。

    撒切爾政府拒絕了美國的調停方案,決定用武力加以收復,英阿之間展開一連串爭鬥。當年六月,以阿根廷的投降結束了爭鬥。馬島戰爭是二戰結束以來大西洋上最大規模的戰爭,也是二戰後唯一的一場現代化的海空戰爭。同時,這場戰爭也讓英國重溫了久違的帝國夢。電影《鐵娘子》中也重點講述了這一事件,從人們喜悅的神情中,你可以真切的體會出這一戰爭對英華人民的鼓舞有多大。另一方面,戰爭的勝利也是撒切爾夫人能在1983年的大選中續任的重要因素。

    馬島戰爭中的撒切爾夫人

    1990年,撒切爾夫人辭去首相一職。1993年辭去所有政務,漸漸淡出人們視野。2013年,“鐵娘子"因病去世。終其撒切爾夫人的一生,她以鐵娘子的形象,強硬的姿態活躍在政治舞臺上,深入人心。筆者認為支撐撒切爾夫人克服困難、走向權力之路的有兩點:一是她“信奉努力工作會對成功給以大量報償的道德觀”,二是對政治及國家的熱愛。

    如今,“鐵娘子”成為在各個領域(尤其指政治經濟領域)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女性的尊稱。繼撒切爾夫人之後,又有許多女性被稱為“鐵娘子,如中國前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德國總理默克爾、英國第二位女首相特蕾莎·梅等。她們和撒切爾夫人一樣為自己的事業和國家堅持奮鬥,書寫了傳奇的人生。

    參考文獻:

    1.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2.瑪格麗特撒切爾:《通往權力之路--撒切爾夫人自傳》

  • 3 # 老何157501439

    因為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就是她下令打的,當時她是英國首相,工黨領袖,很強勢的一個女人,可惜在香港問題上還是敗給中國了,再就是,沒有教育好子女,晚年很孤獨的死去,但是英國上下對她的評價很高。

  • 4 # 張生全精彩歷史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際上,掌控政治的多是男性,很少有女效能躋身政壇,更不要說還能在政壇上做出一番作為來。但是撒切爾夫人不僅以她的聰明才幹雄踞政壇11年,而且她還由於在政治上頗有建樹,贏得了國際和國內的尊重和敬佩。那麼撒切爾夫人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

    (撒切爾夫人年輕時照片)

    撒切爾夫人並非貴族,她出生於英格蘭東部林肯郡的一個鎮上,原名瑪格麗特·希爾達·羅伯茨。

    瑪格麗特的父親靠經營雜貨店為生,儘管並不是什麼成功人士,卻對地方政治異常熱心。因此耳濡目染的瑪格麗特,從小也對政治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

    其實,瑪格麗特不光是出身平凡,她在學習上也不算太聰明,她早年讀過的中學在評價她時,曾說她學習極為刻苦,但是成績並不出彩。

    好在,瑪格麗特的父親對她寄予了極大的希望,因此不僅在教育上對她十分嚴格,而且還不斷地給她灌輸“凡事爭第一”的信念。

    在父親的影響下,瑪格麗特從小讀書就非常刻苦,遇到任何問題,她從來不畏懼,更不會否定自己,而這不光培養了她堅韌不拔的毅力,還讓她變得非常積極上進。

    當時,瑪格麗特的志願是能考上牛津大學。不過想要入讀牛津大學必須熟練掌握拉丁文。為了追求夢想,瑪格麗特用常人不能及的恆心,把原本該4年學完的拉丁文,僅用了1年時間便全部掌握了。

    如願以償地進入牛津大學後,她開始學習化學專業。

    但是,瑪格麗特對化學根本沒有興趣,反而積極參與學校的政治活動,由於她表現卓越,很快就被選為牛津大學保守黨主席。

    要知道自從牛津大學保守黨成立以後,連她在內也一共只有3位女性被選為主席,可見她在政治上的能力已經開始得到了展現。

    大學畢業後,瑪格麗特就職於一家化工塑膠製品公司。不過她並不安於做一個女職員,她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來參加保守黨會議、辯論大遊行活動等,而她每個月的薪水也被她毫不吝惜地用做參加政治活動的經費。

    所有的努力終會有回報,瑪格麗特在工作不久便因在保守黨中幹出了一番成績,被提名為議員代表,成為當時最年輕的保守黨候選人。

    (撒切爾夫人和丹尼士)

    同時,瑪格麗特還在保守黨活動中認識了彬彬有禮的富商丹尼士。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兩人結為了夫婦,並且在婚後第二年,瑪格麗特便生下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姐弟。而瑪格麗特也遵從英國本土妻從夫姓的風俗,從此被稱為撒切爾夫人。

    不過,撒切爾夫人絕對不是能迴歸家庭的女人,她早在18歲時就宣佈:“政治已溶進了我的血液!”

    除此外,撒切爾夫人為了能順利地在競選中取得勝利,她還在懷孕期間投考律師公會,並在產前取得了律師資格證。

    當然,嫁給有錢人的好處之一就是不需要因為要照顧家人,而不得不放棄事業,迴歸家庭。

    再加上丹尼士不光是個稱職的好丈夫,而且他還特別支援妻子的事業,因此撒切爾夫人在生下孩子不久,便為了競選開始馬不停蹄地在全國各地進行巡迴演講。

    對於一心追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樹的撒切爾夫人來說,她的每天都是從早上7點一直要忙碌到凌晨3點才能休息,不過對於撒切爾夫人來說,這種緊張忙碌的生活,從未讓她感覺到疲憊,反而讓她每天都神采奕奕。

    1959年,撒切爾夫人順利地通過了競選,成為保守黨議會成員。

    此後,撒切爾夫人先後又擔任過養老金初級部長及入閣擔任影子內閣環境事務大臣等重要職務,而她也因此成了一顆耀眼的政壇新星。

    在撒切爾夫人的不懈努力下,她在政治上的卓越才幹,得到了更多人的欣賞,並於1975年以絕大票數被選為保守黨領導人。

    1979年,又到了大選的重要時刻,作為保守黨領導人的撒切爾夫人想要贏得競選,就得像個男人一樣,在競選的過程中努力爭取選民。

    (撒切爾夫人歷史照)

    當時參與競選的除了保守黨就是工黨,並且雙方的競爭異常激烈。

    撒切爾夫人在競選之前,每天要不斷地在全國各地演講,並且還要參加數以百次的集會及和上萬人握手,此外她還透過電視和收音機大家闡明她的政治觀點等。

    儘管每天非常辛苦,但是撒切爾夫人卻時刻注重保持自己的形象,始終以光彩照人的形象展示在公眾面前。當然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最終以堅強的意志取得了勝利,成為了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上臺後的撒切爾夫人從一開始就表現出了鐵腕手段。

    比如在撒切爾夫人出任首相不久,就發生了一起“恐怖分子劫持人質”事件。

    按道理,一向喜歡靠談判解決問題的英國政府理應為了被劫持的人質安全,多少會向恐怖分子妥協退讓一點。

    但是撒切爾夫人對恐怖分子深惡痛絕,並且她也明白如果政府向其退讓,那麼就會失去威信,所以她絕不能向恐怖分子妥協。

    於是在緊要關頭,撒切爾夫人下達了派空降兵武力救援人質的命令。

    其實這個命令對才上任不久的撒切爾夫人來說,如果處理不好,導致人質被殺,那麼國際輿論就會大肆抨擊,而她也不得不為自己的決定買單,退出政壇。

    好在,空降兵在行動中表現得非常冷靜,最終以其精湛的槍法,治服了恐怖分子,而人質也都安然無恙。

    人們一邊稱讚撒切爾夫人幹得漂亮,一邊又為她的剛強手段驚歎不已。

    (撒切爾夫人和海軍)

    其實,在撒切爾夫人的11年政治生涯中,她的確很少有退讓的時候。

    比如英阿談了十幾年的馬島主權問題,在撒切爾夫人上任後,由於矛盾已經非常尖銳,所以阿根廷仗著馬島離英國山高水遠,居然武力奪島。

    撒切爾夫人認為此時派軍攻打佔島的阿根廷軍隊,正是向世界展示英國的好機會,於是在她的命令下,英國艦隊不遠千里以武力奪回了馬島主權。

    撒切爾夫人的強硬舉動,不僅讓世界對她刮目相看,而且也因為一戰成名。一度暗淡的英國也因此在國際上不光地位大漲,而且還具有了一定的國際影響力。

    此外,撒切爾夫人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教育上都做出了不少政績,她主張的撒切爾主義更是意義深遠。在她離任後,多位首相還堅持了她的一些政治主張。

    正是因為如此,撒切爾夫人由於聲望和影響力在外,她在隨後的兩次大選中,都再次被選為首相,從而讓她雄踞政壇11年之久。

    直到1990年,由於撒切爾夫人的人頭稅等,引起了中產階級和商界的不滿,再加上保守黨內在政治上也發生了分歧,這樣一來,她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持者,從而讓她在黨內競選中失敗,最終只能辭去了首相職務。

    儘管撒切爾夫人離開了政壇,但是她的影響力卻並沒有因此消散,反而許多人對她念念不忘,並且由衷地感佩她才是真正的政治家。

    時至今日,國際政壇上雖然也活躍著女性的身影,不過能像撒切爾夫人那樣,為國家的改變做出了諸多貢獻的人,卻並不多見,要知道,並不是誰都能當得起“鐵娘子”這個稱號的。

    (參考史料:《撒切爾夫人傳》等)

  • 5 # 有書共讀

    撒切爾夫人,原名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英國當代著名女政治家,第49任英國首相,是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出生於1925年10月13日,她的父親是個開雜貨店的,受父親影響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

    1979-1990年在任,是自19世紀初利物浦伯爵以來連任時間最長的英國首相。2013年4月8日,撒切爾夫人因中風病逝,終年87歲。

    ""鐵娘子""狹義上是指在政治、經濟上有顯著的國際社會影響力的女強人;廣義上還包括文化教育、慈善事業、影視熒屏、甚至軍事等領域的女性傑出人物。

    撒切爾夫人為什麼被稱為""鐵娘子""?有書君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有自身力量

    馬格麗特考入牛津大學後,開始表現出咄咄逼人、毫不妥協的性格特徵,有突出的從政素質。

    大學時代的她尤其喜歡演講和辯論,在與人交談和辯論時邏輯嚴謹、霸氣側漏。並在不斷演講和辯論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特點是立場堅定和作風強悍。

    據撒切爾夫人的大學同學說,她與人辯論時,沒人感覺她是個女性,而許多男同學更害怕與她在辯論中交鋒,作風強悍到被人稱為""女漢子""。

    18歲時她就申明""政治已溶進了我的血液"",在校期間她任牛津大學保守黨協會主席。

    她的強悍作風和對政治的熱愛也使她成為了牛津大學歷史上第一位婦女協會主席,也更加堅定了她的從政之路。

    1949年,在保守黨的一次聚會中,她結識了丹尼斯·撒切爾,不僅收穫了愛情和婚姻,丈夫更是助力了她的從政生涯。

    丹尼斯·撒切爾是富二代,有能力資助她投考律師公會,而她亦於1953年成功取得律師的資格。因競選議員時通曉法律很重要,律師資格是通往政壇之路的""鋪路石""。

    自此後,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已經在走向唐寧街10號的路上,從政成為了她一生的追求。

    2、有堅定信念

    撒切爾夫人的執政特點和風格,在她1970年代首任內閣教育大臣時就已經顯露,及至就任首相,她冷酷、堅定、不妥協的執政風格完全形成。

    上任伊始她就削減了教育部門的政府性開支,並將這部分錢用於真正的教育上,因而遭到了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反對者甚至用雞蛋和爛菜葉砸她,可她卻不為所動,依然故我。

    刺激經濟政策。

    她成為首相時,正是二戰後曾經的""日不落國""失去""老大""地位已開始自暴自棄,整個英國的精神層面萎靡不振。國內既缺乏創造意識,又想繼續享受高福利,

    撒切爾夫人為此採取一系列舉措,比如實行新自由經濟政策,減少稅收,限制公共支出,提倡私有化等刺激經濟政策。

    而工會的權力過大,導致政府出臺的刺激經濟政策屢被工會以""福利""為由加以阻止,無法施行。

    她強硬地削減了工會的權力,此舉遭到了工會組織的強烈反對和反抗,但撒切爾夫人以她的""冷酷無情""取得了勝利,使得新經濟政策得以落實。

    新經濟政策止住了英國的經濟下滑趨勢,重振了英華人計程車氣,使英國不再""慣性""沉淪。

    開展馬島海戰。

    公元1982年四月,英國與阿根廷馬爾維納斯群島(簡稱馬島,又稱福克蘭群島)爭端激化。阿根廷軍政府為轉移國內矛盾,派軍隊攻佔了馬島。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力排眾議,英政府、議會一改凡事扯皮的陋習,在48小時內決定派出遠征軍武力收復馬島。

    整個決策過程中撒切爾夫人起到關鍵作用,知情人士評價說:‘’ 她是決定發動戰爭的驅動力。‘’

    她也把這場戰爭看成是轉移國內視線、振奮民族精神的良機,竭力施展外交手腕爭取國際輿論及美國、法國、英聯邦成員國的支援。

    馬島戰爭歷時兩個多月,82年6月宣告結束。英國遠征軍以航母艦隊為核心,行程1萬3千公里遠赴南半球,最終打敗了阿根廷軍隊,再次展現了大英帝國的威勢。

    拋開這場戰爭的正義與否不談,撒切爾夫人以她鋼鐵般的意志力和成熟政治家的敏銳頭腦,把握住試機擺脫了自由市場化改革招來的非議,重塑了大英帝國日益黯然的形象,讓全國上下重新團結一致振作了起來。

    3、有國際影響

    上世紀八十年代,有著重要國際影響的撒切爾夫人和美國總統里根,經常在國際事務中一起發聲,常常是最難解決的事情由強硬的她出面施行影響。

    尤其是針對社會主義問題,撒切爾夫人出面時,鑑於撒切爾夫人的冷酷、堅決、毫不妥協,蘇聯也選擇慎重對待。因此蘇聯的《紅星》報還專門給撒切爾夫人送了""鐵娘子""的綽號。

    從此成了她的重要標誌,世人皆稱她為""鐵娘子"",把她的政治哲學與政策主張通稱為""撒切爾主義""。

    在任首相期間,她對英國的經濟、社會與文化、外交都作出了既深且廣的改變。

    90年代撒切爾夫人卸任後,在國際社會和英國仍然享有極高的知名度以及聲望。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以""冷酷、堅定和不妥協""著稱,也有負面的評價,特別是在英國國內。

    對她的評價兩極化,她對英國的貢獻也存在高度爭議。支持者認為她帶領英國走出了經濟困境、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

    反對者認為她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獨裁者、自大狂、幾乎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他們主要詬病她在削減福利、限制公共支出以及削弱工會權力等問題上過於冷酷無情。

    她去逝時很多民眾在靈柩經過的街道兩旁用掌聲為這位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送行,也有些人在路邊大聲抗議。

    作為充滿爭議的鐵娘子,她也有自己的遺憾。有擔當、有遺憾的她,卸任後發出了""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絕不會選擇政治""的悲情感慨。

    由於滿腦子都是政治,又有丈夫的支援,她全身心都撲在了工作上,她以強硬態度顧全了國家,卻難以周全小家。她沒盡到一個母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給子女足夠的母愛和疏於對子女的教育影響。

    導致兒子馬克的叛逆,做了許多出格的事,甚至進過監獄,女兒也與她沒有多少母女之情,這是卸任後身為母親的她最遺憾、最自責的地方。

    應該說,撒切爾夫人的晚年生活是痛苦和淒涼的。尤其是老伴2003年去世後,她也患了老年痴呆症,在孤苦伶仃中度過了最後的十年時光。

    一雙兒女當時沒能夠真正原諒她,生活在國外的他們很少回國看望她,直到她離開這個世界時,才在靈柩上擺放了寫給她的卡片:親愛的媽媽,你永遠在我們心中。

    雖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怎麼強硬的鐵娘子,時光一去不復返,沒能給兒女愛也是無法彌補的,對親人的鮮于關心成為她老年空閒時的痛楚。

    有書君在此提醒有""鐵娘子""特質的母親們要引以為戒,儘量少留遺憾。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6 # 歷史君歸去來兮

    近日,自從英國伊麗莎白女王去世以來,英聯邦陷入了難以避免的危機。然而,如果你認為當下的英國一團糟的話,可能是你不瞭解20世紀70年代的英國。

    那段低谷期被稱為“不滿的冬天”,引用自文藝復興時期的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作品《理查三世》。

    1975年英國的通脹率是27%,火車經常晚點,付費電話亭總是壞的。什麼都是壞的。

    最糟糕的是頻發的罷工。煤礦工人罷工、碼頭工人罷工、印刷工人罷工、垃圾收集員罷工,甚至連掘墓人也罷工。

    當時的英國就這樣下去了嗎?

    本文歷史君與你一同回顧那段對於英國來說極為煎熬的時期,以及一位在英國曆史上留下濃厚筆墨的女人,請聽歷史君娓娓道來。≥▽≤

    當時的英國似乎已經無路可退了。接著,本文主角瑪格麗特·撒切爾——這位人稱“鐵娘子”的女人出場了。

    從1979年五月她走進唐寧街10號就任首相,到 1990 年十一月她卸任,她改變了一切。

    她出生於1925年10月13日,不太可能是位拯救者。≥▽≤

    撒切爾中產階級的童年生活沒有預示出她的未來。這名刻苦的學生進入了牛津大學的化學專業。畢業後她在一間小型塑膠製品公司工作,但申請英國化工巨頭帝國化學工業(ICI)的職位被拒絕了,因為人事報告說:“這名女性生性固執、倔強,極其剛愎自用。”

    當1950年作為保守黨候選人步入政壇時,她需要上面這三種特徵。在經歷若干失敗後,她終於在1959年進入議會。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她穩步走上保守黨高層。

    早在1975年,撒切爾對於對工黨就有過一句評價:“他們有一個社會主義常見病——花光別人的錢。”

    與之對比的是她所懷念的“英國遺產”:“人們有權按自己意願工作,花自己掙的錢,擁有財產,做國家的主人而非僕人……”^0^

    這是撒切爾主義的精髓,也是英國經濟這個患者所需的補藥。時下流行的看法是1980年代並不存在撒切爾奇蹟。

    這個說法不僅可證明是錯的,它也忽視了關鍵的一點:撒切爾主義不僅在於提高生產率或創造就業。同樣重要的還有戰勝通脹,恢復中產階級的繁榮的目標。它無疑是實現了的。≥▽≤

    瑪格麗特·撒切爾的首相生涯最大的成就不在經濟方面,而在軍事方面。對抗阿根廷的福克蘭戰爭牢牢樹立起她在公眾眼中的新不列顛尼亞形象,一位戰績赫赫的武士女王。當然,它也確保了1983年大選保守黨的勝利。

    派遣英國皇家海軍特遣隊到南大西洋無疑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不少黨內人士敦促透過協商解決。但這位女士不會妥協——不是因為她懷念昔日帝國,而是因為在她看來這次入侵從道義上、法律上都是錯的。^0^

    一份蘇聯雜誌給撒切爾取綽號“鐵娘子”不無理由。她和她思想上的知己,歷史君之前介紹過的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一起,在反蘇聯立場上毫不遲疑。

    當蘇聯在東歐部署中程核導彈時,她全力支援——不顧激烈地反對——里根的對策,運送美國巡航導彈和潘興導彈到西歐。

    讓那些反對她的人承認仍然是極其困難的,但瑪格麗特·撒切爾多數時候是對的。

    她對英國工會變得太過強大的判斷是對的。她認為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必須私有化的看法是對的。她認為西方能贏得冷戰的判斷是對的。

    “我不能接受英國在衰落”,她在1979年四月對BBC的採訪員說:“我就是不能。”在 1970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英國的衰落似乎是無可挽回的。然而瑪格麗特·撒切爾阻止了形勢惡化,她挽救了罹患通貨膨脹和工業動盪的經濟。≥▽≤

    然而,撒切爾夫人的政策也得罪了許多人,她在任內進行了引起巨大爭議的經濟改革,造成大批工人失業。

    撒切爾由於其一慣的鐵腕手段,對於其他事件的處理方式也頗有爭議,比如對待愛爾蘭共和軍的態度就令很多人不滿,甚至有人認為她的相關政策分裂了英國。

    後面撒切爾夫人登上以“你最痛恨的100個最壞的英華人”為主題的民意調查榜的第三名,這足以見到英華人對她的不滿甚至厭惡的程度。

    晚年的撒切爾夫人居住在倫敦的公寓裡,原因是方便她去醫院。她的身邊沒有子女,只有恪盡職守但不會給予關懷的工作人員,很少有親人陪伴,生活孤獨且淒涼。

    即使是鋼鐵般的女人,在時間面前也無能為力。老年的撒切爾夫人身體狀況大不如前,最終在2013年4月8日黯然離世,這與她早年在政壇上的叱吒風雲相比不得不說是天地之差。對此,你怎麼看呢?^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銳龍和英特爾到底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