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夜雨92
-
2 # 劉楚雲817
《獨坐敬亭山》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此詩作於天寶十二年載(753)李白秋遊宣城之時。李白一生七遊宣城,這次遊歷距他被迫於天寶三載離開長安已有十年。由於仕途不順,現實黑暗,李白寄情于山水,這首詩正是他內心孤寂的真實寫照。詩人獨坐於敬亭山中,由於內心孤寂,景物也都染上了一層寂寥的色彩。鳥兒飛盡,雲兒去盡,一切都離詩人而去。只有眼前這敬亭山安然不動,似乎只有它願意與詩人作伴。這首詩於恬靜之中,流露出詩人歷盡人事後心底的孤寂落寞。
-
3 # 彩雲飛翔
題主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表達的是千年孤獨嗎?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要明確,孤獨的概念。孤獨是指一個人的心裡狀態,思想感情的體現,而不是指一個人的置身處境狀態。也就是一個人獨處不一定孤獨,與很多人在一起,心裡不一定不孤獨。李白一生無論是高朋滿座,還是一人獨處,李白都不孤獨。他的內心情感有懷才不遇的失落,有對現實不滿的怨恨,有壯志難酬的無奈和惆悵等等滿腹心緒在詩中的展現。而唯獨沒有孤獨的情緒體現在詩中。
從《獨坐敬亭山》一詩中也絲毫看不到李白的孤獨。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古今許多人都說這首詩表達了李白的孤獨:一群鳥都高高的飛走了,"盡"一隻鳥都不剩!就剩下一片孤雲也悠閒的飄走了。李白一個人孤獨的坐在敬亭山上。與山相看兩不厭。看看吧李白多孤獨啊!之所以能得出這個結論,仍然是把一個人所處的環境,即:獨處還是與人共處;環境是鳥語花香,泉水淙淙,樹深時見鹿,還是隻有一座空山。並由此得出作者內心孤獨。他不孤獨能:獨坐敬亭山嗎?他不孤獨鳥都飛走了,連一片雲也不剩!
這是對該詩錯誤理解造成的。李白753年寫的該詩,那時的李白,謫仙人可謂是如雷貫耳。744年,他賜金放還後,四處遊歷。他先後7次來到宣城。他的從弟、宣城長史李昭多次相邀,"爾佐宣城郡,守官清且閒,常誇雲月好,邀我敬亭山”(李白《寄從弟李昭》)。李白到宣城後,受到時任宣城太守宇文和當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歡迎。他經常與崔侍御、宇文太守、從弟李昭等人“時遊敬亭山,閒聽松風眠。”,“送客謝亭北,逢君縱酒還。”。李白十分喜歡宣城的山水景色:“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不僅如此,李白還在敬亭山下安了家,“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李白生活的如此愜意,怎麼可能會有“獨坐敬亭山”的孤獨?
哪,李白《獨坐敬亭山》表達的啥意思?
該詩: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李白指的是那些志不同,道不和的人都遠走高飛了,連片孤雲也留不下。正如,同年(753).李白在宣城謝朓樓餞別李雲詩中所說: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李白賜金放還後離開了長安,也就離開了諂媚的小人。
該詩的後兩句: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說明李白寄情與山水中,達到了天人合一,忘我的境地。這與他修道成仙有密切關係。
李白在詩自述:"五歲通六甲",六甲是什麼?是道教術數。“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吹笙吟松風,泛瑟窺海月。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20歲的時候,“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44歲時,李白來到山東紫極宮,尊師高如貴,接受道籙,正式成為一名道士。李白的好友司馬承禎、吳筠,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等,都是知名道士。
道教的核心理念就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道教主張:樂天安命,皈依自然的“出世”之舉。
入世則廟堂朝廷,出世則山林泉石。
因此,許多修道之人多是隱居於山水之間。李白也不例外。他作為一個道士隱居敬亭山就再正常不過。與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合二為一,正是李白修道的結果。該詩絲毫看不到李白有什麼孤獨。更何況,李白一生都是浪漫豁達大度之人!
-
4 # 隨手談詩
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表達的是千年孤獨嗎?
不是,或者說不全是,董仲舒說“詩無達詁”,對詩的解釋,不是一成不變的,我經常在賞析一首詩的時候都會說,讀詩,要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心境,才能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同時,又要代入自己讀詩時候的心境,才能有自己的體會。我們看那些詩詞註解,許多都是大家、學者所作,他們對詩中字詞的解釋是一致的,但賞析往往會有不同,這就是由於讀者的理解和心境不一樣所致。
《獨坐敬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一開始我讀這首詩,也認為是表達了李白的孤獨,特別是前兩句,直接把孤獨寫進詩中了,這不是孤獨還能是啥?
我不喜社交,少有朋友,跟同事之間雖然相處得很好,但也僅限於8小時內,那段時間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回家,做飯吃飯,燈光昏黃,其實我家飯廳是白色燈光,但回憶起來就是昏黃,黯淡,吃完飯後坐在飄窗臺上,沏茶焚香看書,累了就看看窗外,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小區內的道路上,偶有行人,池塘中有紅色的鯉魚,開過的荷花。
這樣的心境,除了孤獨,我還能讀出什麼呢?
那段時間,我恰好在讀李白,看了許多李白的故事,我才知道,《獨坐敬亭山》所表達的,絕不像我理解的那樣只有孤獨,否則也太過膚淺了吧!
敬亭山敬亭山在宣州,李白對這個地方可謂是情有獨鍾了,當年被玄宗賜金放還後,他多次來到宣州,而敬亭山是宣州最有名的景點之一——至少在李白之後,可以把之一去掉了。因此,也留下了許多與宣州、與敬亭山有關的詩句。
《寄從弟宣州長史昭》中,他寫:“常誇雲月好,邀我敬亭山”;《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中,他寫:“時遊敬亭山,閒聽松風眠”;《秋登宣城謝脁北樓》中,他寫:“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中他說:“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遊敬亭寄崔侍御》中,他寫:“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
你看,在宣州,有他的弟弟李昭,有他的朋友崔侍御和叔雲,還有被他稱作“謝公”的謝眺,有如畫的城,有聽松之山,李白在這裡都不想離開,直接安家了,如果僅僅是孤獨,怎會如此?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這兩句詩有孤獨感,為什麼?
李白雖然是個仙人,但也有世俗的一面,他熱衷於做官,嘴上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讓寶寶不開心,實際上為了求官,也沒少拍馬屁,但李白求官,並非貪圖榮華富貴,而是為了實現抱負。
終於被皇帝看中,卻當了個御用文人,用無雙才華來拍皇帝的馬屁,這可不是李白想要的,再加上他那臭文人的脾氣,沒多久就賜金放還了。之後,李白浪跡江湖多年。
試想,我們普通人去找工作面試,結果被pass掉,都會生出懷才不遇的感慨,更何況李白這樣的天才呢?此時,我們需要的是慰藉,現代人就特別無聊,刷綜藝打遊戲麻痺自己,就是慰藉了,李白當然也需要慰藉,那時候真是令人神往啊,遊仙飲酒、吟詩作畫,這才是排解苦悶的正確方式。
李白獨自坐在敬亭山上,想起這一路來的漂泊流離,又看著鳥兒飛盡,孤雲飄蕩,怎能沒有孤獨感?但這一層理解,太過表面,只是從“盡”、“孤”、“獨”這些字眼中理解到的。
讀這句詩,要理解“閒”,什麼叫“閒”?閒適、安逸!
確實,李白離開了朝廷,再沒有機會實現抱負,但他也離開了權力的漩渦,不用做個御用文人浪費才華,不用成天拍馬屁卑躬屈膝,那些飛走的鳥,可不可以理解成朝廷中的奸佞,那朵飄走的孤雲,可不可以理解成龍椅上的聖人?
這時候的李白,才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閒”!
他本來就是一個仙人,他屬於江湖,何必困於廟堂?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如果李白真是仙人下凡,那他一定是道教神仙,李白崇尚道教,剛出道的時候寫一篇《上安州裴長史書》,自我介紹說:“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說他從小修道;至十五歲,已經不滿足於誦六甲了,開始遊仙,《感興六首》寫道:“十五遊神仙,仙遊未曾歇”,一天到晚聽松觀月,還真讓他遇到了仙童:“西山玉童子,使我鍊金骨”;後來他又遇到了仙人,授予他長生之術,這一年李白年近60,他寫了一首自傳體詩歌《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而道家哲學講究什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蘇東坡也崇尚道教,說:“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難道東坡老了,就孤獨嗎?顯然不是,忘機出自《莊子》,也是道家術語,說到了白首的年紀啊,就再也沒有機巧之心,只想淡泊清淨,與世無爭了。和蘇東坡一樣,李白所說“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也不是孤獨,而是“我”與“山”的合一的忘我境界。
此時,李白就是敬亭山,敬亭山就是李白,已經到了天人合一,白首忘機的境界,又如何會孤獨啊!
回覆列表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獨有敬亭山。
有人用“孤行千古”來評價這首詩。很多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不盡的孤獨?下面咱們一起走進這首詩。
前兩句蘊含詩人不盡的孤獨。前兩句看似寫景,實則寄寓深情。詩人寄情於鳥,鳥卻紛紛高飛遠去。如世俗之人一樣,看你沒有地位,就紛紛離去,看你有了權勢,就蜂擁而至,這就是人情。詩人又寄情於雲,然而悠然的孤雲,也獨自愈飄愈遠。暗示了詩人獨坐的時間之長,一個“盡”字,一個“閒”字,刻畫了詩人不盡的孤獨之情。
詩人本來打算靠朋友推薦,以實現自己經濟天下的政治抱負,誰知朋友卻詆譭自己志大才疏,唐玄宗遂打消了讓他做中書舍人的念頭,後來因恃才放曠,被賜金還山。
後兩句包含了詩人自我排遣的閒適。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眾鳥,孤雲棄我而去又有什麼關係呢?還有蔥鬱,深厚的敬亭山默然地陪伴著我,它彷彿瞭解我內心的苦悶,象老朋友一樣凝視著我,給人以撫慰。
雖然只短短兩句,亦有波折。“只有”表明能與自己晤對的僅有敬亭山而已,仍然顯得孤寂。但“不厭”,又透出自己的閒適與滿足之情。
或許,詩人已忘了自己,與陶淵明的“不覺知有我,安知物為貴”,“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樣,詩人已和敬亭山融為一體。物我為一,才是道家認為的至高境界,才是閒適的至高境界。
可見,這首詩蘊含了千年的孤獨,也表達了自我排遣的閒適之心。(我是江湖夜雨,讀書偶有心得,遂寫下聊以自娛,期待著得到各位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