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西風悍馬
-
2 # 樓外長江空自流
賣官鬻爵的事歷史上常有發生,有時甚至公開叫賣。這是封建王朝的腐敗昏暗的表現和原因之一。在吳敬梓所著的儒林外史中就有描寫。
-
3 # 蜉蝣小生
但是到了漢朝時期,在漢靈帝時期整個畫風急轉,連皇帝都開始規模化公開化賣官,不得不歎服這個昏君的經濟頭腦。正是這位漢靈帝的昏庸,才導致後來的群雄並立,三國鼎立的局面,斷送大漢四百年基業。據《後漢書》靈帝紀記載:“(光和元年)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將官職和爵位公開出售,明碼標價。自關內侯以下至光祿勳下屬虎賁、羽林等部門職位都有相應的價格。地方官比朝廷觀貴,縣官價格不一。不僅如此,同時你要升官也要交錢,當時很多名臣公卿不管能力多大功勞多大,想要升遷就要交錢。
直到科舉建立,到賣官鬻爵一直存在,甚至越來越擴大化,大到朝廷宰相,小到監獄小吏。貢生制度開始於元代,明清時期逐漸完善,貢生來源也逐漸擴大。貢生不是官員,是朝廷會在各府、州、縣的生員(秀才)中挑選成績優異者,使之人京城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貢生種類很多,到了清朝貢生也稱“明經”。貢生相比於一般秀才的好處在於其既可以像普通秀才一樣參加科舉考試,考取舉人、進士,同時即使是科舉不中,最後總有官做,但一般不大,為知縣、縣丞、教諭等官職。 《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三部裡就有一段情景,紀曉嵐見自家的貢生,沾親帶故的親戚們都花錢買了貢生,只盼日後能當一官半職好光宗耀祖。明清時期貢生名目繁多,恩貢,歲貢,優貢等。因為入國子監讀書,就意味著離做官非常近,即使不做官貢生也有許多特權。見官不需要跪拜,每月有一定銀兩補貼。對很多有錢子弟,花錢弄個貢生很劃的來。
比如清代《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他也是個倒黴蛋,考了很多次都沒考上,最後憑貢生身份得了個“儒學訓導”的官職,其實是個虛銜,負責督導縣學的校風。而他的貢生就是歲貢,也就是捐錢,捐錢買了個貢生,運氣好有了補缺就能當個好差。
所以不是清朝貢生可以花錢買,而是隻要存在權力就和金錢掛鉤,並且會一直延續下去,有錢能使鬼推磨!
-
4 # 塞內加爾小黑
貢生相當於舉人副榜。
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以人才貢獻給皇帝。清代有恩貢、拔貢、副貢、歲貢、優貢和例貢。清代貢生,別稱“明經”。
做了貢生以後理論上可以當官,傳統社會公辦學堂分好幾級,國家一級是國子監,省裡面是府學,縣裡面是縣學。貢生算是地方層面的高階知識階層,所以有資格獲得這個級別的“職稱”。清朝的貢生也屬於秀才。
其中每年固定從各地選擇的貢生又被稱為歲貢生,通常來說只有舉人以上才有做官的資格。三甲以上的進士殿試過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觀政,通常會直接授予官職。
而那些考了很多次會試卻始終考不上進士的舉人,如果想當官的話,也可以去吏部報到,等待職位出缺。比如說,一個人本來是個小商人,後來做生意發達了,“發家致富”,他想“光耀”一下。但是古代社會“士農工商”,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見了官員不能平等,所以他捐個出身,貢生和監生都是讀書人的功名,屬於“士”,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捐職官的,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隻捐銜,一種是捐缺。什麼叫捐銜呢。比如說我原本只是個平民,後來做生意發達了,捐個小貢生我覺得不過癮,我也想當個“官”,所以我花大錢捐個道銜,這樣我就是四品的官員了,但是我這個官員一來沒有自己的衙門,二來沒有俸祿,只不過是個“名字”。
可以穿四品的官服,用四品官員的排場,反正我有錢出得起。另一種是捐缺,那才是真真正正去當官。不過因為清代納捐比較多,實缺只有那麼少,所以大多數需要“補缺”。清代中後期,候補官員很多,一個缺百餘人等著“補”是很正常的。在這種背景之下,可以說清代納捐主要的意義還是增加國家收入,對於所謂的“官員為了回本”云云其實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為大多數納捐的人,都不能補上實缺,所以談不上“撈本”。而所謂的“貪汙”,在清代官場上其實是常事,只不過或多或少而已,所以貢生可以花錢買,是真事!
-
5 # 齊天大猴
清代何止是可以花錢買個貢生,只有銀子足夠,一切都可以商量。
《史記》記載,“秦得天下,始令民納粟,賜以爵”,只要老百姓交糧食,就能賜給爵位。先秦時代,“捐官制度”官府賣的是爵位,不給官職。說明“捐官制度”歷史悠久。曹操他爸曹嵩就曾花錢買了個太尉當。漢武帝之後,因為連年打仗軍費緊張,為增加軍費收入,也賣過官職。
自隋唐施行科舉制度後,寒門學子終於有了透過考試改變命運的機會。但是要一步步考到進士的高度,甚至達到狀元及第,都是需要寒窗苦讀。首先要參加府縣組織的縣試。參試者合格後稱為"生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秀才。
如果不合格,就一直去考童生,《儒林外史》中周進應考至六十歲,仍是童生,他後來透過納監成為了監生,獲得了考舉人的資格。府縣將秀才中成績好或資格優異者,升入京師的國子監讀書,稱為貢生。就是把人才貢獻給皇帝。
到清代清代有資格的貢生分為拔貢,恩貢,副貢,歲貢,優貢五類,相當於現在有學籍的學生。
面對如此艱難的科考歷程,一部分無法透過科考實現仕途的人,國家則另有一種透過納捐的方式給予資格。當然就是花錢買資格了。買來的貢生稱例貢,增貢,附貢,廩貢。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的自費生、贊助生。
在清朝,捐納不僅成了與科舉相互補充的一個重要制度,而且捐官的人數達到了歷史的高峰,甚至超過了科考選拔的人數。
捐官絕大多數只有官銜,並沒有實職。比如你花幾千兩銀子捐個道臺,並不給你官做官給你做,只是個候補道臺,虛職而已。你要弄個實缺,那價錢就竄上去了。說白了就是花錢買文憑。但是社會地位相對高,出門有身份,遇事有官府這個後臺罩著,只要有錢,捐一個又如何。
想當年康熙征討準噶爾軍費不足,曾下詔鼓勵有錢人捐納,僅山西晉商1年就捐縣丞1萬2千人,當時全國只有1300多個縣,基本上山西可以把全國的縣級職位全部買斷了,不得不說山西商人財大氣粗,但是隻是花錢每個稱號而已。乾隆年間白米20石就能捐個縣丞,白菜價,童叟無欺。嘉慶時為填補國庫空虛,捐生人數達到22萬。捐官雖然為清政府補充了財政收入,但使封建官僚機構惡性膨脹,最終成為清朝吏治敗壞的一大弊政。
捐納氾濫的結果,自然是是官員腐敗,貪汙成風。捐官"花掉的錢,大多會透過在任期間的貪腐行為撈回本錢,這就是所謂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雖然捐官出身的官員也有能力出眾者。像雍正朝的李衛、鄂爾泰、田文鏡都不是正八經的進士及第,卻做到了封疆大吏,而且在做官期間也頗有作為。但是這無法改變吏治腐敗的局面。
自捐官盛行之日起,大清國就走上了滅亡的必然道路,正所謂自作孽,不可活。
感謝閱讀。
-
6 # 條頭津津有味
清朝有個國策,捐納制度,名正言順容許有錢人出錢買管,且捐納是清政府很重要的一項財源。
康熙到乾隆打準格爾(和明朝打的那個瓦剌)近百年,清朝經過三代皇帝的百年鏖戰,終於捍衛了主權,維護了西北的安寧,阻斷了沙俄聯合準格爾入侵的野心。
戰爭需要錢,商賈富人有錢, 康熙下令鼓勵富戶捐納(買官)。官階不同明碼實價,京官到地方官,價碼分別約有16000兩、13000兩、10000兩、兩5000兩,縣丞知縣七品就在5000兩這個檔位。知縣一年的俸祿才相當於60兩,正經拿工資一輩子都掙不回來。康熙在山西,甘肅地方,一年半載就賣了近3萬個縣丞的名額,多少錢?1億5千萬兩吧!兩個人打架鬥毆都得算經濟賬,打人的罰款、賠錢、蹲監獄,捱打的鼻青臉腫,腿斷筋折,很痛苦。遵紀守法做好公民。
商人、地主富戶有錢,但沒有當官的體面,古代的階級排序是士農工商,商人的品位最低,所以想當官,而且自己家人當官,朝裡有人好辦事。有權優勢才好作威作福。所以富人願意出錢買官當。
雍正在捐納(賣官)這件事上是考慮摻沙子,對那些十年寒窗苦上來的官員設立對立面,寒窗苦讀的正路子入仕的官員看不起花錢進來的。雙方不好融合,便於皇帝對大臣的控制。
清朝有兩個正面的、有名氣的靠捐納(買官)入仕的人,一個是李衛,一個是胡林翼。李衛家裡有錢,當官不為撈錢,從小讀書少字都認不全,但是敢管事 能做事,上來勁親王老子都不給面,此人真是聰明能幹,做到封疆大吏浙江總督。胡林翼花萬兩銀子當上知府官,由於不是科舉上來的正路子,胡某總是自慚形愧,所以工作到貴州艱苦地方幹了多年,在洪秀全鬧革命後,胡林翼到湖北成了打擊洪秀全的重要力量,官當到了巡撫,青史留名的人物。
捐納制度的弊端是毀滅性的,雍正時期 考核過萬名捐納名額,95%不合格,60%的文盲。這些人多數都是來當官撈錢的,捐納制度禍國殃民,有個蔣某人聯合了其他四人湊錢捐了個知縣,五個人一個當知縣,一個當師爺,剩下的當衙役,這五人搜刮民脂民膏三年撈了60萬兩,激起了民變被革了職,三年的投資還是賺大發了。何坤買官賣官得腐敗透頂,最後的罪名都不是貪汙腐敗。
清朝的貢生是什麼,就是考試出來秀才(對比高中生吧),經過地方政府的層層選拔,將優秀人才,送到皇帝辦的國子監深造成為監生(對比大學生吧),貢生,監生國家都是發執照的(就是文憑),然後國家存檔考慮空缺時錄用為官,貢生就是給皇帝進貢的好學生。有點像考公務員了是吧?
在一個捐納是皇家同意的、合法的,以制度形式存在的狀態下,捐個貢生是個必然存在的事實。清末時期天下捐納者幾十萬,各色人等都有,有人等了一輩子都沒當上官。
看看清朝道光年間捐貢生收費標準:
道光六年(1826)十月初一日開始實行的是:“在京及各省俊秀報捐監生,統定為一百二十兩。
”道光十一年(1831)正月二十六日實行的是:“報捐監生銀數,在京及各省均定以一百八兩。”
五年間從120兩降為了108兩,一是氾濫了,一是大清朝真缺錢。
腐敗透頂了,爛透了!國將不國了!
回覆列表
從秦漢時期到清朝一直都存在,透過繳納一定的資金就可以買到官職或者一定的身份,清朝尤其後期,捐納比例很高,對於清朝官制與整個社會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朝廷公開賣官鬻爵,其主要目的在於以此來收斂社會資金,填補國家財政的不足,但這種作法只能短暫的解決一部分問題,卻後患無窮。因為捐納的多為地方豪紳或者經商者,為了為己為兒孫捐納,地方官紳常常會在地方進行搜刮,反而加重了地方的負擔,不利於經濟發展和財政集中。其最大的負面影響在於對人才選拔的正途的消解和破壞。科舉制度、捐納和推舉是清朝的三大選拔人才的途徑,捐納不僅打擊了一部分書生,減少了貧寒讀書人、有識之士的上升途徑。更是加劇了冗官冗員。
捐納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吏治腐敗,並且造成不正之風。這也因此形成惡性迴圈:在經濟方面,朝廷為了補充財政,實行捐納;而士紳為了捐納,搜刮地方,反而對朝廷的財政有破壞和消極作用;正常財政不足,朝廷更依賴捐納等收入。在人才和吏治方面,士紳注重貲財而不重學識,捐納成功的人也難以真正為國為民,為了鞏固自己的位置,捐納計程車紳更是要進一步捐納或者為子孫捐納,如此越積越多,官僚雖多,卻無可用之人才。這也是清朝末期所面臨的兩個重要難題,這會從內部消解一個國家的正常發展,破壞內部的健康和良性迴圈。捐身份,大多是捐科舉裡的名目,比如說貢生可以捐,監生也可以捐。
比如說,一個人本來是個小商人,後來做生意發達了,“發家致富”,他想“光耀”一下。但是古代社會“士農工商”,商人在社會上的地位不高,見了官員不能平等,所以他捐個出身,貢生和監生都是讀書人的功名,屬於“士”,一下子就不一樣了。捐職官的,也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隻捐銜,一種是捐缺。什麼叫捐銜呢。比如說我原本只是個平民,後來做生意發達了,捐個小貢生我覺得不過癮,我也想當個“官”,所以我花大錢捐個道銜,這樣我就是四品的官員了,但是我這個官員一來沒有自己的衙門,二來沒有俸祿,只不過是個“名字”。
灰灰談談史覺得但是我可以穿四品的官服,用四品官員的排場,反正我有錢出得起。另一種是捐缺,那才是真真正正去當官。不過因為清代納捐比較多,實缺只有那麼少,所以大多數需要“補缺”。清代中後期,候補官員很多,一個缺百餘人等著“補”是很正常的。在這種背景之下,可以說清代納捐主要的意義還是增加國家收入,對於所謂的“官員為了回本”云云其實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為大多數納捐的人,都不能補上實缺,所以談不上“撈本”。而所謂的“貪汙”,在清代官場上其實是常事,只不過或多或少而已,也不是因為納捐才加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