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耳朵比較小
日本人信奉的神道教既沒有西方宗教的寬容仁慈和自我犧牲精神,也沒有中國道教的因果報應思想,而是充滿著好鬥、擴張、利己和人世的教義。 二戰時,神道教成為統治者控制軍隊的主要手段。
參加過侵華的日本老兵回憶說,他們從小就被灌輸日本民族與國民是最優秀的,而其他種族是劣等民族,只有殺了劣等民族的人,自己的靈魂才能得救。 在這樣的思想灌輸下,日本兵就認為自己是“神賦特權”而進行征討殺戮,對那些劣等民族,即使是瘋狂殺人,也認為心安理得,毫不手軟。
日本人還崇尚武士道。
武士道精神是一種行為習慣,與神道教互為表裡。也就說,神道教是抽象的指導思想,武士道就是具體的行為指南。
這種以神道教教義為指導,飽含“神國思想”、“征服野心”和“尚武傳統”的武士道精神,再加上精密包裝的法西斯主義糅合,最終形成了日本的軍國主義。
麥克阿瑟是美國五星級上將,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後,他親率百萬軍隊,以戰勝國身份踏上日本的領土,將日本徹底征服。
麥克阿瑟還受命於杜魯門,成為日本戰後實際最高統治者,在任期間他對日本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將日本引向了一條正確的重建之路。
其中最重要一條,就是將日本天皇拉下了神壇,廢除了神道教的國教地位。
1946年1月,日本昭和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承認自己並不是什麼“現世神”,宣告天皇也就是普通人。
這樣一來,日本天皇也就跌落神壇,在國民心中的地位也就逐漸下降,從根本上摧毀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精神支柱。
麥克阿瑟雖然廢除了神道教,但日本天皇制度還是保留了下來,他感覺讓天皇做日本名義上的精神領袖,更有利於對戰後日本進行管理。
在二戰以前,天皇是日本最高元首,而二戰以後,天皇走下神壇,成為了傀儡。
如今在日本,首相才是真正的國家元首。
1945年9月2日,麥克阿瑟作為盟軍最高總司令,在美國“密蘇里號”戰列艦上,接受了日本無條件投降。他十分享受高高在上、萬眾矚目的感覺,虛榮心和自豪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然而,對日本的戰後處理,成了他必須認真考慮的事情。
自古以來,佔領軍與當地民眾就存在著根深蒂固的矛盾,不僅是利益上的,更有感情和心理上的牴觸。更何況麥克阿瑟被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描繪成一個有“虐待狂”和貪婪的人,日本民眾對他和佔領軍懷有深深的敵意。該如何化解呢?
麥克阿瑟嚴格軍紀,安撫和善待當地民眾。作為一個經歷14年戰爭的國家,日本的工業和經濟基礎徹底崩潰,在海外的600萬人等著遣返,而國內的7000萬正處於飢餓的邊緣。面對一片廢墟的日本,麥克阿瑟面臨著人生中最大的挑戰,沒有哪個人在戰後,被賦予瞭如此重大的責任。
在麥克阿瑟看來,歷史上的凱撒、拿破崙等人在軍事上是偉大的,但都奴役著佔領地的民眾,結果只能是孕育新的戰爭。將美國的價值觀“移植”給一個對自己懷有敵意的國家,顯然是困難。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如何爭取民心,緩解敵對情緒。
首先,表明自己的態度。常年在東南亞的生活經歷,麥克阿瑟對亞洲各國都有很深的瞭解,更清楚將日本帶向“正確”的路途,靠簡單、粗暴的獨裁統治是萬萬不行的。當他在“密蘇里號”上發表演說時,就表示了佔領軍不會粗暴地對待民眾。
其次,麥克阿瑟經常提醒美軍官兵,佔領軍的根本任務是建立一個全新的日本,改造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每一個軍人的行為和自制。他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紀律,控制軍人外出比例,甚至規定軍人不得出入酒吧、舞廳等等。
更重要是,保留天皇制度。麥克阿瑟和大多數人認為,天皇裕仁在發動戰爭上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將他列為戰犯,送其上絞刑架都不為過。但他知道裕仁在日本民眾心中的神聖地位,只有保住天皇制度,才能爭取到民眾的支援和信任。
他一邊要求不降低裕仁的一切待遇,一邊向華盛頓和盟國闡述保留天皇制度的好處,甚至危言聳聽地說道:“如果天皇被絞死,整個日本就有可能引發騷亂,到那時,麻煩的是佔領軍,甚至至少再增加100萬人的部隊,才能控制局面”。
接下來,拿日本國教開刀,剷除其“好戰”的根基。憑藉多年來對亞洲和日本政治、社會的研究,麥克阿瑟深刻理解天皇裕仁,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位置,他們對裕仁就像神一樣供奉著,可以說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要想推行一系列改造,就必須保護這種政體,才能以和平的方式實施改造。
不過,保留天皇不代表麥克阿瑟,要繼續這種制度。他認為,被稱為日本國教的神道教,是一切罪孽的根源。這種以崇拜祖先為主要內容的宗教,過於神靈化,特別是天皇被認為是太陽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換句話說,皇權就是神權,而軍國主義分子就是利用該教煽動民族情緒,鼓吹以日本為中心,建立以神道教為統治的“大東亞新秩序”,效忠天皇是人的一生中最高目標。說白了,神道教就是日本軍國主義的思想根基,麥克阿瑟決定,必須剷除。
二是,一切有關神道教的建築物、紀念碑和節日一律拆除或取締,同時引入西方的基督教給日本人“洗腦”。麥克阿瑟鼓勵來訪的牧師留下來,並宣稱:“如果有更多的傳道士來到這裡,那麼就可以把更多的佔領軍撤回國內”。
更關鍵的是,審判戰爭罪犯,清洗軍國主義。遠東國際法庭處決了7名罪大惡極的戰犯,其中就包括了帶給麥克阿瑟恥辱、痛恨的本間雅晴和山下奉文。並按照其“罷免和清除”計劃,共有20萬日本人被開除公職,1300個政治團體被取締。
儘管“清理”這20萬人不是個小數目,而且大都是有文化、有才幹的“社會精英”,但在麥克阿瑟看來,這項舉措畢竟了淨化了日本政壇,由沒有政治汙點的新人上臺執政,也有利於對日本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大改造。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