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國旅行官
-
2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首先英國的高腳櫃炸彈應該是屬於特種航彈了,並不是普通的航彈,它的全重就高達5.443噸之多,並且投彈高度達到5500米高時炸彈會在重力加速度的影響下其接觸目標時的速度就已經達到334m/s。物體的質量為5443kg,速度為334m/s,按照動能的計算公式計算出它的動能為303599654焦(3億多焦)的。(作為文科的我數學一直挺渣的,我直接套用網上的計算公式,如有錯誤歡迎大家指出。)
而我將以俾斯麥號戰列艦用的380毫米艦炮的穿甲資料作為參考物件,俾斯麥號用的穿甲彈重量為800公斤,在20公里的距離上存速511m/s,對克虜伯滲碳鋼裝甲的穿透能力364毫米,按照上面的計算公式這顆炮彈的動能為1044448400焦(1億多焦)的動能,而高腳櫃炸彈的動能是俾斯麥炮彈的2.9倍,如果直接套用計算公式的話,高腳櫃炸彈在7000米的投彈高度的穿甲能力為1055.6毫米,也就是對克虜伯滲碳鋼裝甲的穿透能力達1米多。
但考慮到火炮和航彈的穿甲體不同以及不同的穿甲體的穿甲能力不同的情況下,我們依然可以把上面計算出的穿甲能力再縮減30%,那它的穿甲能力依然也有700多毫米。而大和級戰列艦擁有所有戰列艦最厚重的垂直裝甲,但其裝甲也不過410毫米,而水平方向上的裝甲為炮塔上的防護裝甲,也不過270毫米而已。就算最厚的炮塔正面達650毫米,但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高腳櫃炸彈是可以輕鬆擊穿當時所有戰列艦的所有方向上的最厚裝甲。而這款打威力的航彈是英國為轟炸德國的重要目標而特製的一款特種航彈,全重5.443噸,光是內部的裝藥就高達2.359噸,為了能帶這個大傢伙,只能依靠蘭開斯特這種大型的轟炸機透過外掛的方式進行臨空投彈,由於穿甲能力超強,而且對底下永備工事的破壞能力也非常強,根據網上給出的資料顯示,對付鋼筋混泥土的穿透能力可達5000毫米。
除了擊沉提爾皮茨這一艘戰列艦外,它還有這許多輝煌戰績,都是對德國一些防護非常重要的目標進行轟炸,而且都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就比如說德軍藏在深山地底下的導彈發射基地,但最後還是敗給了這個大炸B,所以後來德國的導彈部隊不得不採取公路機動發射的方式,而它最讓讓你熟知的一戰就是擊沉了俾斯麥2號艦提爾皮茨號戰列艦,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被這麼大的航彈擊沉的戰列艦。不過和亞利桑那號以及羅馬號戰列艦一下被擊中彈藥庫殉爆沉沒不同,提爾皮茨是先後在9月、10月、11月受到三次攻擊後才沉沒的。下圖就是沉沒前後的照片。
-
3 # 血色黃昏的黃昏
1944年9月15日,“高腳櫃”炸彈在首次攻擊中就擊中“提爾皮茨號”的艦艏並完全貫穿整個戰艦,以至於炸彈穿透戰艦的龍骨後在海峽灣底部爆炸。“高腳櫃”炸彈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用來摧毀傳統炸彈無法完成的堅固的大型結構目標。
“提爾皮茨號”戰列艦(德語:Tirpitz)是二戰期間德國海軍建造的兩艘“俾斯麥級”戰列艦中的第二艘艦,光主甲板裝甲就厚100-120毫米。而“提爾皮茨號”比“俾斯麥號”還要重2000噸,是歐洲海軍有史以來所建造的最重型戰列艦。
“高腳櫃”炸彈(Tallboy bomb)的發展背景
“高腳櫃”炸彈(Tallboy)也稱“12000磅中等容量炸彈”屬於地震炸彈(seismic bomb)或巨型穿地炸彈(Earthquake bomb),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英國航空工程師巴恩斯·瓦利斯(Barnes Wallis)研發並裝備英國皇家空軍。
“高腳櫃”炸彈重5443公斤(12000磅),長6.4米,直徑97釐米,裝有2358.68公斤(5200磅)的鋁末混合炸藥 D1(Torpex D1)。鋁末混合炸藥(Torpex)屬於次級炸藥(secondary explosive),由42%的RDX(旋風炸藥)、40%的TNT和18%鋁粉混合而成。
二戰爆發後,巴恩斯·瓦利斯意識到對敵人開展戰略轟炸的必要性,以摧毀敵人繼續發動戰爭的能力。因此他寫了一篇題為《A Note on a Method of Attacking the Axis Powers》(關於攻擊軸心國方法的說明)的論文。瓦利斯認為:“如果他們的破壞或癱瘓可以實現,那麼就提供了一種使敵人完全無力繼續進行戰爭的手段。”為了到達這個目的,他提出製造一種巨型炸彈來集中攻擊那些原本難以摧毀的軍事目標。
瓦利斯設計的第一個超大型炸彈重量約為10噸,遠遠超過當時任何一種轟炸機所能攜帶的重量。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反而還設計了一種45噸的“勝利轟炸機”(Victory Bomber)來攜帶這種炸彈。可當時的美國空軍部對此表示反對。1941年5月,皇家空軍參謀部認為這種飛機不可能在戰爭結束之前完成,因此沒有批准該計劃。
1942年,瓦利斯發表論文《Spherical Bomb — Surface Torpedo》(球形炸彈-水面魚雷)併為參加 “懲戒行動”(Operation Chastise)的英國皇家空軍617中隊設計了“彈跳炸彈”(bouncing bomb)。而“高腳櫃”炸彈的設計和生產在沒有簽訂合同的情況下,由空軍部自行完成,其產權屬於生產商“維克斯”公司。如果一旦發現“高腳櫃”炸彈有實用價值則進行正規化生產。
二戰期間為了裝填更多的炸藥,盟軍生產的炸彈外殼都比較薄。而“高腳櫃”炸彈為了能順利的穿透地下掩體,外殼就必須堅固。因此,每個“高腳櫃”都是採用一整塊高強度鋼鑄造而成,這樣就能在爆炸前經受住強大的衝擊力。並且,瓦利斯將炸彈外形的設計很符合空氣動力學原理,當炸彈從高空投下後,其終端速度比傳統炸彈要快很多。
在最後完成的標號為“78號”的設計中,炸彈的總長6.4米,而炸彈的尾部長度就達3米,幾乎是整個炸彈的一半;其設計高度為18000英尺(5500米),初始速度為170英里/小時(270公里/小時),最高速度達750英里/小時(1210公里/小時);到達地面後形成一個深80英尺(24.38米),寬100英尺(30.48米)的大坑,並且可以穿透16英尺(4.9米)的混凝土掩體。
由於“高腳櫃”炸彈重達5443公斤,因此必須對投擲的“愛芙羅蘭開斯特”(Avro Lancasters)轟炸機進行改裝。為了減輕飛機重量,飛機的裝甲鋼板甚至防禦武器都被拆除,炸彈艙門也進行了改裝。
為了使皇家空軍飛行員能夠熟練的操作為其特別開發的“穩定自動投彈瞄準器”(Stabilizing Automatic Bomb Sight,簡稱“SABS”),英國皇家空軍617中隊為此進行了專門的訓練。
為了讓炸彈能在爆炸前有足夠的時間來穿透目標,炸彈後部裝有三個“47型”長延時引信,這就大大提高了武器的可靠性;即使其中兩個引信出現故障無法發揮作用,第三個也會保證炸彈觸發引爆。
由於每一個“高腳櫃”炸彈都是手工製造,並且工藝要求極高,同時原材料成本昂貴,因此勞動強度相當大。所以,一般情況下“高腳櫃”炸彈主要用在戰略價值比較高的敵方目標。
“高腳櫃”炸彈首次使用是在1944年6月8日至9日夜間,轟炸索米爾鐵路隧道。
皇家空軍用“高腳櫃”炸彈炸沉提爾皮茨號戰列艦的“Operation Catechism”(教義行動)
1944年11月12日,英國皇家空軍對“提爾皮茨號”最後展開一次“Operation Catechism”(教義行動),最終將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號”摧毀。
其實早在9月15日,皇家空軍23架“蘭開斯特”轟炸機從蘇聯雅戈德尼克前沿基地起飛開展“Operation Paravane”(傘兵行動),在挪威的Kåfjorden(考夫約登)襲擊了“提爾皮茨號”。其中一枚“高腳櫃”炸彈擊中“提爾皮茨號”的艦艏並完全貫穿整個戰艦,以至於炸彈穿透戰艦的龍骨後才在海峽灣底部爆炸。當時約800-1000噸海水灌入艦體淹沒了艦首,損毀相當嚴重。
10月29日,皇家空軍對停泊在特羅姆瑟(Tromsø)外哈科亞島(HåkøyaIsland)附近的“提爾皮茨號”展開第二次轟炸。但受目標周邊的惡劣天氣所影響,“高腳櫃”炸彈只完成一次近距脫靶,這枚近距脫靶的炸彈於水下爆炸並損壞了“提爾皮茨號”的左舵和驅動軸。
1944年11月12日,英國皇家空軍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對停泊在挪威特羅姆瑟附近(69°38′49″ 北、18°48′26″東)的“提爾皮茨號”展開“教義行動”。皇家空軍第617中隊的18架,第9中隊的13架總共32架“蘭開斯特”轟炸機組成的攻擊部隊在Torneträsk湖上空集結。特羅姆瑟地區的德軍未能對英國轟炸機及時作出反應,當第一架英國轟炸機被發現時德軍還以為是飛往蘇聯。
11月12日上午09:35攻擊開始,09:38“提爾皮茨號”開始用380毫米長炮打擊皇家轟炸機。09:44分皇家空軍第617中隊將所有炸彈投擲完畢,09:45第9中隊開始投擲“高腳櫃”炸彈,兩個中隊總共向“提爾皮茨號”投擲了29枚“高腳櫃”炸彈,但只有兩枚直接命中,一枚近距脫靶,其他幾枚在“提爾皮茨號”附近爆炸。其中一枚“高腳櫃”穿透了安東和布魯諾炮塔之間的甲板,但沒有爆炸;第二枚則命中飛機彈射器和煙囪之間,爆炸隨即給戰艦造成巨大的破壞,戰艦的側面和底部形成一個很大的洞,隨著“高腳櫃”爆炸,戰艦整個裝甲帶部分被徹底摧毀;第三枚炸彈則可能擊中了“凱撒”炮塔的左舷。
隨後如洪水般的海水灌入戰艦,十分鐘時間“提爾皮茨號”就傾斜30-40度;09:50達到60度,八分鐘後,凱撒大炮彈爆炸;不久“提爾皮茨號”迅速翻滾並將上層建築浸入海底。
據悉,此次襲擊造成“提爾皮茨號”大約950-1204名官兵陣亡;1945年1月,只有大約200名倖存者被轉移到重型巡洋艦“呂佐夫號”上。
對於這次行動,蘇格蘭作家和歷史學家安格斯·康斯坦(Angus Konstam)認為,從1944年4月開始,“提爾皮茨號”就對盟軍的運輸沒有構成威脅,隨後對“提爾皮茨號”的襲擊是丘吉爾為了激勵其他戰時內閣成員以及為了政治宣傳目的。
尼古拉斯· 澤特林( Niklas Zetterling)和邁克爾· 塔默蘭德(Michael Tamelander)在《提爾皮茨:德國最後一艘超級戰艦的生與死》中寫道:“英國並沒有充分認識到,1944年秋德華人已經取消了“提爾皮茨號”作為進攻武器,他們(指英國的襲擊)最後的努力似乎過分熱心”。
但其他歷史學家則認為襲擊行動是合理的,其中包括約翰·埃利斯(John Ellis)、約翰·斯威特曼(John Sweetman)以及原美國海軍上將威廉·H·蘭伯格(William H. Langenberg)。
波蘭發現未爆炸的“高腳櫃”炸彈
2019年2月,在波蘭西北部的什切青-溫努伊希西河水道(又稱Piast Channel“皮亞斯特”海峽)中發現了重達五噸(12,000磅)的“高腳櫃”地震炸彈,該彈是波蘭在穿越Swinoujscie鎮到什切青的一條隧道工程中發現的。
-
4 # 8歲開始發呆
哈哈!這玩意是高空轟炸航彈!5噸多!至於能擊穿多厚裝甲!好像,投擲高度,空氣溼度對他都有影響吧!比如5000米投下去,和50米投下去,穿甲厚度肯定差遠了撒!
回覆列表
炸穿過厚度203毫米的鋼板,317毫米的也炸過,但是沒有炸穿,
為了炸穿“提爾皮茲”戰列艦的裝甲防護層,“蘭開斯特”轟炸機準備使用一種新式的重型航空炸彈。這種炸彈的形狀很像一個高腳酒杯,英華人就給它起了一個好記的名字——“高腳杯”炸彈。“高腳杯”炸彈重5.5噸,長6.7米。它墜落的速度將近760米/秒,能夠鑽入地下透過強烈的地震效應摧毀目標。 1944年11月12日,皇家空軍第617中隊以及第九中隊的蘭卡斯特式轟炸機攜帶高腳櫃炸彈,由蘇格蘭起飛,開始他們的第三次行動——“問答集行動”,這一次德軍沒有使用煙幕彈,並且提爾皮茨在這次行動中沉沒,徹底終結了她的戰艦生涯。戰鬥中三發高腳櫃炸彈命中提爾皮茨,一發擦炮塔防盾而過,沒有造成致命傷,但另外兩枚炸彈洞穿提爾皮茨的裝甲並造成了一個兩百英寸的大洞。隨後炸彈爆炸引發在艦內大火引爆了彈藥庫並炸斷了C號炮塔。提爾皮茨在遭受這三發炸彈攻擊後迅速傾覆,船上的1700人當中有接近1000人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