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白讀書

    路遙被過繼給大伯,主要原因是家窮但又渴望上學。

    被送走時,年僅9歲的路遙,不但沒哭沒鬧,反而躲在老樹背後偷偷觀望離去父親的背影……

    但在我看來,年幼的路遙面對被送走卻沒哭沒鬧,與其說是乖乖聽話,不如說是對於貧困生活的一種無奈。

    01 路遙——人窮志不窮,年幼時期就對於知識充滿渴求

    路遙家裡一共9個兄弟姐妹,其中一個弟弟三歲夭折,路遙是家中老大。

    在那個年代,多一張嘴巴,對於這個家庭都是雪上加霜,更何況路遙家這麼多嗷嗷待哺的孩子等著父母來養活。

    但即使在連“填飽肚子”都不敢奢望的年代,年幼的小路遙卻懂得讀書的重要性,他竭力央求父母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供他讀書。

    然而僅僅讓家人填飽肚子就已經操碎了心的父母,哪裡還有多餘的錢和精力供路遙上學呢?但路遙鋼鐵一般的堅持,讓父母最終不得不做出妥協,想辦法供路遙上學。

    這時,他們想到了路遙的大伯。

    路遙的大伯沒有孩子,一直渴望過寄一個孩子養老送終。因為大伯家沒有孩子,生活上相對路遙家要稍微寬裕一些,所以大伯可以滿足路遙讀書的願望,這是路遙父母決定將路遙過寄過去的直接原因,也是供路遙上學唯一可行的辦法。

    在我看來,如果沒有路遙對於上學的極度渴望和執著堅持,如果父母沒有被路遙渴望上學的執拗所打動,路遙可能還是會留在家裡。只是如果那樣的話,我們今天恐怕就看不到像《平凡的世界》這樣的百萬鉅著了。

    02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年幼便吃盡貧窮苦頭的路遙,心理年齡早已超越生理年齡

    我們讀關於路遙的作品,不難發現,“貧窮”對路遙的影響貫穿了路遙的一生

    可以說,貧窮成就了路遙,也毀了路遙。

    在自己家,他和弟弟一起睡“沙氈”,蓋一床補了又補的破被子,而在大伯家,他可以單獨蓋一床新棉被,鋪一床新褥子;在自己家,他們一家十幾口人,吃了上頓沒下頓,那是經常的事情,而在大伯家,至少他可以吃得飽穿得暖……

    被送走時的路遙只有9歲,但在當時,9歲的小路遙已經懂事的可以幫著家裡砍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常言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年幼便吃盡貧窮苦頭的路遙,知道即使他哭破天,家裡的光景也不可能撐起他上學的願望。心理年齡早已超越生理年齡的路遙,已經知道用大人的思維考慮問題,面對殘忍的現實。

    現代心理學認為:

    五至七歲是人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心理積澱將形成一種定勢,成為影響個體性格和行為特徵的重要因素。

    在我看來,路遙超越常理的“懂事”是在特定環境中被逼出來的。年幼的貧窮經歷,在路遙的心裡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這對於路遙敏感心靈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種影響除了對於他自身的影響,我們在他作品中也有很明顯的發現,比如《人生》中好強敏感的高加林,以及《平凡的世界》中自尊脆弱的孫少平,都或多或少極其深刻的留下了路遙年少時的影子。

    03 過寄給大伯,路遙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感情,多半是因為從小撫養他長大的奶奶

    路遙從小就與奶奶的感情特別深,就像《平凡的世界》中少平對奶奶的感情一樣真摯。在路遙一歲左右的時候,因為母親再度懷孕,所以路遙只能由奶奶撫養長大。

    在路遙的爺爺過世兩年後,奶奶從他家搬到了大伯家。

    路遙順利的過寄到大伯家,沒哭沒鬧,一大半的原因是與奶奶有直接關係的。

    奶奶的存在,使得年幼的路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他對於融入陌生家庭的侷促和不安。

    有一句話說:“親情就像燈塔,照亮回家的路。”

    在我來看,奶奶就是年幼路遙的“燈塔”,使他重新找到回家的路。如果沒有奶奶這個從小撫養他的親人,一個已經7歲面對貧窮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家,被迫過寄到一個完全陌生家庭的孩子,即使他再懂事他終歸也還是個孩子,內心的痛苦很難被理性所壓抑。

    所以,奶奶猶如春雨般及時的溫情,或許才是年幼路遙將懸著的一顆心落下的真正原因。

    貧窮生活的磨難,對於路遙整個人生,有著深遠影響。大約從7歲那年起,“堅忍不拔之志” 或許就已深深刻在了路遙心上,這也註定了路遙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

    正可謂: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END-

  • 2 # 阿珂伴讀

    路遙被過繼給別人當兒子是有其中原因的。

    1、過繼是無奈的選擇,也是有目地的。

    1949年年未,路遙出生在陝北清澗縣一個偏遠的農村家庭中,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叫王玉寬,母親叫馬芝蘭。

    路遙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母親,他相繼給路遙又生了8個弟妹,但是其中有一個弟弟三歲便夭折了,算起來路遙是兄妹9人。這樣一個龐大的家庭人員組成,一家之主王玉寬肩上的重擔可想而知,而王玉寬卻又是一個身高中有1.5米的陝北漢子。

    路遙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了,王玉寬也送他去村裡的小學上學,但是由於家中需要勞動力,所以路遙上學也是斷斷續續的,後來父親王玉寬乾脆不給他上學了,猶如《平凡的世界》中長子孫少安那般輟學在家。可是路遙想上學,而那時剛好王玉寬的哥哥王玉德想在弟弟家中領養一個小孩當兒子,於是路遙的父母考慮路遙該上學了,王玉德家的條件也好一點,所以就送路遙過去了。

    2、一個9歲的孩子,知道父母要“拋棄”他,他卻“咬牙”堅持,這其實也是路遙自己的選擇。

    1957年,路遙9歲,他的父親王玉寬頻路遙走了167華里的路,將自己的兒子送到大哥王玉德家中,王玉寬在王玉德家住了幾天後,有一個凌晨,天不亮的時候,王玉德偷偷的離開了大哥家,沒有帶上路遙。而路遙當時就躲在繼父家門前的樹下,看著父親離開的。

    路遙在《答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問》的時候,曾第一次披露了當時自己的想法,他說:

    我知道父親是要將自己擲在這裡了……我看著父親偷偷溜出村……我的淚水真流,但是我咬牙沒有跟著父親回去,我也該上學了,但我知道父親沒辦法供我上學……。

    而路遙自己也說,如果當時自己喊了父親,父親是鐵定會將自己帶回去的,但是路遙“咬牙”沒有喊,這也算是年僅9歲的他對自己人生的選擇。從被父親送走,再到自己選擇留下,他的“路遙”人生才真正開始。

  • 3 # 勝順廣福智

    現在的家庭條件優越的有吃有喝有學上有遊戲玩還可以任性發脾氣的孩子,怎麼能理解那個年代兄弟姐妹一大家子缺吃少穿沒錢讀書沒辦法讀書的孩子?為了填飽肚子為了能穿暖和不挨凍,為了能讀書,過繼給自己的親戚家有啥不能接受?父母是為了孩子前程是疼愛孩子才狠心做這樣的決定,九歲的孩子早就懂事了,咋能不知道!和如今的孩子沒有可比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泰國有哪些景點適合親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