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azhu1

      你好

      你這是神經衰弱

      神經衰弱的定義

      一個人遇到可引起心理衝突的處境常感到心情煩惱,出現一些心理上、身體上的反應,如睡眠不安、頭昏腦脹等,這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如果引起心理衝突的誘因很快得到改善,困難得到解決,或者這個人“想通了”,煩惱反應也就自然消失了,不一定構成疾病而成為神經衰弱。如果心理衝突不能解決,煩惱反應不能消失,持續時間很長,而且產生了疾病意識,也就是患者除了對困難處境的煩惱心情外,還有對症狀的憂慮,感到自己有病了。這時患者的煩惱反應不僅不消失,反而加重並固定下來。對病的焦急、恐懼、煩惱本身也成了使煩惱反應持續加重的原因。有的患者害怕自己患了精神病或者患了什麼嚴重疾病沒被查出來,尤其當治療效果不佳時,這種恐懼、焦慮情緒就更加嚴重,甚至產生悲觀消極情緒,痛苦萬分,這就進一步加重了神經系統的負擔,使本來已經衰弱的神經更加衰弱。這種對病的焦慮和煩惱,反過來又構成使症狀延續固定的繼發因素,這種繼發因素加上原來的心理衝突,雙重地作用於大腦皮層,使相應區域更加興奮,感覺團更加下降,症神經衰弱狀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嚴重。這就是所謂的神經衰弱病理的惡性迴圈。很多患者原來起病時的原因早已消失,就是這種惡性迴圈,使神經衰弱的病情進一步發展並持續下去,致使久治無效,頑固不愈。

      神經衰弱是指由於某些長期存在的精神因素引起腦功能活動過度緊張,從而產生了精神活動能力的減弱。其主要臨床特點是易於興奮又易於疲勞。常伴有各種軀體不適感和睡眠障礙,不少患者病前具有某種易感素質或不良個性。

      編輯本段神經衰弱的原因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精神因素是造成神經衰弱的主因。凡是能引起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的一些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強烈而持久的處於緊張狀態,超過神經系統張力的耐受限度,即可發生神經衰弱。如過度疲勞而又得不到休息是興奮過程過度緊張;對現在狀況不滿意則是抑制過程過度緊張;經常改變生活環境而又不適應,是靈活性的過度緊張。

      人類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動 ,在機體各項活動中起主導作用。而大腦皮質的神經細胞具有相當高的耐受性,一般情況下並不容易引起神經衰弱或衰竭。在緊張的腦力勞動之後,雖然產生了疲勞,但稍事休憩或睡眠後就可以恢復,但是,強烈緊張狀態的神經活動,一旦超越耐受極限,就可能產生神經衰弱。

      編輯本段中醫對神經衰弱的看法

      中醫對神經衰弱的發病原因說法很多,最主要的是"七情致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這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遇到高興的事,不應狂喜,遇到生氣的事,則不應大怒,遇到憂愁的事,不應思慮過度,遇到傷心的事不應過分的悲傷。

      中醫認為,除上述外,另有四個方面亦可以致病:

      1、情感所傷。中醫認為情感所傷可使肝失條達、氣鬱不舒、鬱而化火、火性上延,而憂動心神、神不得安則不寐。

      2、體虛久病,身體虛弱,腎陰耗傷,不能牽於心,水火不濟,心腎不支而使神志不寧,因而不麼寐。

      3、勞倦思慮太過會傷心心脾,傷於心則血暗耗,傷於脾則納少,二者導致血虧虛,不能營養於心,心所失養,則心神不安、夜不能寐。

      4、飲食不節,或過食少食,能使腸胃受傷,胃氣不和,表現為臥不得安,即不能入睡。

      編輯本段神經衰弱的發病機理

      神經衰弱主要是各種原因造成大腦皮質內抑制過程的弱化。因為內抑制過程在人類種族的發展和個體發生上興奮過程發生的晚,因而是比較脆弱的,在高階神經活動過度緊張甚至失調或伴有其他有害因素時(如;軀體其他疾病),它不僅容易受到損害,而且常常最先受到損害,表現為興奮過程相對亢進即神經衰弱的早期階段。此時,病人的自制能力減低,一些平時能夠控制不該流露出的情緒及情感反應會失控表現出來,如;易激惹、不穩定。興奮性釋放增加了神經細胞能量的消耗,而且,使高階神經活動的興奮--抑制規律紊亂。另外,由於內抑制過程的減弱,又使神經細胞恢復能力減低,造成神經細胞能量減少和衰竭性增高。所以,臨床上病人易興奮,衰竭的也就快。

      編輯本段神經衰弱的典型症狀

      一、神經衰弱的症狀體症

      1.易興奮、易激惹。

      2.腦力易疲乏,如看書學習稍久,則感頭脹、頭昏;注意力不集中。

      3.頭痛、部位不固定。

      4.睡眠障礙,多為入睡困難,早醒,或醒後不易再入睡,多惡夢。

      5.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心動過速、出汗、厭食、便秘、腹瀉、月經失調、早洩。

      6.繼發性疑病觀念。

      二、神經衰弱病人臨床表現複雜,同時有多種精神症狀和軀體症狀,歸納起來可分為六大類症狀:

      (1)腦力不足、精神倦怠

      由於內抑制過程減弱,當受到內外刺激時,神經衰弱病人的神經細胞易興奮,能量消耗過多,長期如此,病人就表現為一系列衰弱症狀:患者經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腦,或腦力遲鈍、不能集中注意力、記憶力減退、工作效率減退。

      (2)對內外刺激的敏感

      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一般的活動如讀書看報、收看電視等活動,往往可作為一種娛樂放鬆活動,但此時本病患者非但不能放鬆神經,消除疲勞,反而精神特別興奮,不由自主地會浮想聯翩,往事一幕幕展現在眼前,眼睛在看電視,自己腦子常也在“放電影”。尤其是睡覺以前本應該靜心入睡,而病人不由自主地回憶、聯想往事,神經興奮無法入睡,深為苦惱。此外還有的病人,對周圍的聲音、光線特敏感,對其強弱的變化“斤斤計較”,引以苦惱。

      有的醫生認為,此時是因病人的“感覺閾”下降。所謂“感覺閾”就是我們身體所能感覺到的最低限度的刺激強度。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體內部,時時有不同的刺激產生,但並不是所有的刺激我們的感覺器都能感受到。如刺激強度太弱,我們就無法感知。只有當刺激強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我們的感受器感知,這種能使我們感受到的最低刺激強度稱為“感覺閾”。人與某些動物之間就存在不同的感覺閾,比如對氣味的辨別,狗就比人類鼻子靈敏得多,某種氣味弱時,狗能辨出,人卻無法感知,說明狗對氣味的感覺閾要比人低得多,所以狗可當警察——警犬,是警務人員偵破案子的得力助手。

      人與人之間對不同的刺激的感覺閾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神經衰弱患者的感覺閾下降,從而比正常人對刺激更為敏感。這是因為本病患者因神經內抑制減弱、興奮亢進,從而感覺閾下降,對體內、外的刺激,正常人感受不到的,他常感覺到了。如身體內部的胃腸蠕動、血管舒縮稍有變化,正常人是感覺不到的,神經衰弱病人能“準確”感知,“生動”描述,所以病人的臨床症狀很多,繁雜無章。病人就診時往往是滔滔不絕,症狀表現也可以是“百花齊放”,多種多樣,甚至是奇怪的。有的病人講“腸內有一股氣在上衝”,背心如有氣上衝,甚至還可描述氣走的線路,似肉內有蟲子行走等,此時若能排除器質性病變,則都屬於感覺閾下降,神經過敏所引起的。

      綜合諸多病人的症狀,可歸納出神經過敏的特點:

      ①沒有器質性病變存在;

      ②病人對某個部位、某個症狀越注意,痛苦就越明顯,倘若轉移其注意力,則明顯減輕甚至消除;

      ④病人敘述的症狀多而雜,使人不得要領,講了大半天,最後還搞不懂他哪裡不舒服。

      (3)情緒波動、易煩易怒、缺乏忍耐性

      內外環境中的刺激無疑是引起和影響人的情緒活動的決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為什麼面對相同的刺激,不同的人的反應卻不一樣?這是由於人是自然界中的最高階動物,對精神生活有自覺性,有極強的制約作用,當然這種制約作用因人而異,主要是由神經的內抑制所決定的。神經衰弱的病人,由於內抑制減弱,遇事(刺激)易興奮,從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往往表現為:

      ①易煩多憂

      面對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困難,即使是容易解決的矛盾,正常人來說可能是“不屑一顧”的事,他總覺得困難重重,無法解決,以至唉聲嘆氣,終日愁眉苦臉。倘若身體有些不適,更是擔心和緊張不安,如患者因腹脹、厭食而擔心患了胃癌或其他不治之症,這是一種疑病心理。有的醫生認為,40%的神經衰弱患者在病程中出現短暫的、輕度的抑鬱心境。病人對已發生的事,過多地自責或怨恨別人,但本人不會有自殺的企圖或意念。

      ②易喜善怒

      內抑制幫助我們冷靜地處理問題。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內抑制下降,從而表現為情緒波動大,對各種刺激在未做出細緻的分析和鑑別之前就大怒或大喜,缺乏正常人所具備的忍耐性。表現情緒急躁,喜與別人爭吵,工作稍不順心,就對別人發脾氣。若碰到好訊息,馬上就大喜過望、熱淚盈眶不能自制。

      (4)緊張性疼痛

      通常由緊張情緒引起,以緊張性頭痛最常見。患者感到頭重、頭脹、頭部緊壓感,或頸項僵硬,有的還表現為腰背、四肢肌肉痛。這種疼痛的程度與勞累無明顯關係,即使休息也無法緩解。疼痛的表現也往往很複雜,可以表現為持續性疼痛,或間歇性疼痛,有的病人還表現為鈍痛或刺痛。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緊張性疼痛表現繁多,但與情緒緊張密切相關。

      (5)失眠、多夢

      睡眠是人腦最好的休息方式之一。一般來說,人生中有l/3左右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時,大腦皮質的皮質下部處於廣泛地抑制狀態,由腦幹中特定的中樞進行調節,使大腦進行內部的重組、整頓和恢復。

      神經衰弱病人,由於大腦皮質的內抑制下降,神經易興奮,睡眠時不易引起廣泛的抑制擴散,難以入睡或不夠深沉,容易驚醒或睡眠時間太短,或醒後又難以再睡。長期如此,勢必形成頑固性失眠。失眠後白天頭昏腦脹,精神萎靡,使學習、工作效率低下,病人深感痛苦。到了晚上又擔心失眠。從而,因焦慮而失眠,由失眠而焦慮,互為因果,反覆影響,終為神經衰弱的失眠症。

      神經衰弱的病人常訴“睡不著”,典型經過是:上床以前似乎頭昏欲睡,上床以後腦子靜不下來,思維活躍,浮想聯翩,因此心裡很焦急,愈急就愈睡不著,病人可能會試用各種方法使自己靜下來,或做其它放鬆試驗,但往往無效。此時,病人對周圍的各類聲、光刺激特別敏感,時鐘的嘀嗒聲、汽車的喇叭聲、腳步聲、別人的鼾聲、室外的燈光、音樂聲等,都會成為其失眠的理由,病人恨不得周圍不得有任何光線和聲音。但即使在十分安靜的環境裡,病人也會有“理由”失眠,如自己的心跳也會煩得無法入睡,這樣折騰數小時才能入睡,不久,雞鳴天亮又該起床了。

      本世紀以來,科學家們對夢的研究漸漸深入。在實驗中,他們發現睡眠分為二種,即正相睡眠期和異相睡眠期。人在睡覺時,這兩種時期互相交替,每個週期約90—120分鐘,正相睡眠期又叫慢波睡眠期,是不會做夢的,異相睡眠期又叫快波睡眠期,只有異相睡眠期才會做夢。如果按成人每晚睡眠8小時計算,最多隻能做5—6次短時間的夢,總的做夢時間,不會超過2小時,不可能整夜都做夢。既然每個人每晚睡眠時都會做夢,但為什麼醒後,有時能夠回憶“夢”,有時卻不能呢?如果此人在異相睡眠時,即在做夢時被驚醒,他就能夠回憶自己的夢境,如果做夢當時不被驚醒,逐漸進入正相睡眠,夢境也就被遺忘,醒來也就記不起來了。

      (6)心理生理障礙

      有些神經衰弱的病人,求治的主訴(病人最痛苦,最主要的症狀)可能不是上述的五種,而是一組心理障礙的症狀,如頭昏、眼花、心慌、胸悶、氣短、尿頻、多汗、陽萎、早洩、月經不調等,很容易把本病的基本症狀掩蓋起來。

      焦慮是許多病人的基本症狀之一。焦慮可能是易於疲勞、記憶障礙、失眠的繼發症狀。病人經常對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問題過分擔心或煩惱,也會對未來可能發生的、難以預料的某些危險而擔心煩惱。

      總的來說,神經衰弱病人的臨床表現是複雜的,通常認為最主要的表現是腦力不足、失眠、敏感、情緒波動等。

      神經衰弱造成的生理失調的表現:

      (1)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表現為 心慌、胸悶、多汗、消化不良、月經失調;

      (2)緊張性疼痛: 表現為 感到頭部緊壓感、頭部沉重感,頸項僵硬、四肢肌肉疼痛;

      (3)睡眠障礙: 表現為 由於長期壓力,大腦皮質的內一直下降,神經易於興奮,因而引起睡眠障礙症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愛令狐沖的人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