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風24

    《說文》:“回,淵水也”,“回”字的字形就象水的漩渦,是深水的意思。因此,顏回又叫顏淵。

    仲由,字子路,卞人,《論語》中也偶爾稱其為季路,大概是因為子路做過季氏臣的緣故吧.

    顏回(前523--前490年)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孔子的得意門人,以德行堅稱。亦稱顏淵後世也稱作"顏叔","顏生"。他貧而好學,篤於存亡,雖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年三十二死,後人稱為“復聖”。

    在孔門弟子中,顏回以突出的德行修養而著稱.對於 "仰之彌高"的孔門哲理,他堅守先生"不恥下問"的教會,一起畢生精力"研之彌堅","欲罷不能",深得孔子的讚賞。 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顏回(前523--前490)春秋末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字子淵,一作顏淵,孔子的得意門人,以德行堅稱。亦稱顏淵後世也稱作"顏叔","顏生"。他貧而好學,篤於存亡,雖簞食瓢飲,不改其樂。年三十二死,後人稱為“復聖”。

    在孔門弟子中,顏回以突出的德行修養而著稱.對於 "仰之彌高"的孔門哲理,他堅守先生"不恥下問"的教會,一起畢生精力"研之彌堅","欲罷不能",深得孔子的讚賞。 自漢代起,顏回被列為七十二賢之首,有時祭孔時獨以顏回配享。此後歷代統治者不斷追加諡號:唐太宗尊之為"先師",唐玄宗尊之為"兗公",宋真宗加封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尊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山東曲阜還有"復聖廟"。

    子路(公元前542---公元前480),姓仲,名由,一字季路,春秋魯國卞邑(今山東省泗水縣東)人。幼至孝,百里負米養親,是歷史上二十四孝子之一。後為孔子高徒,性豪爽勇敢,喜聞過,有政事才。孔子任魯國司寇時,子路為季氏宰(家臣),執行“墮三都”(拆毀季、叔、孟三傢俬邑費)的任務。後因齊人離間,讒人進陷,魯定公忠佞不分,刑賞不立,子路於公元前498年隨孔子周遊列國。先後到衛、宋、陳、蔡、楚等國,歷經十餘年,風餐露宿,備受艱辛。公元前485年,被衛國聘為蒲邑(今長垣縣)之宰。

    子路治蒲3年,勤政愛民,興水利,重農耕,以粟饋眾,與民同苦,很受蒲人愛戴。孔子過蒲,三稱其善。後來子路又為衛大夫孔悝家臣,在公元前480年死難於貴族內訌。其事情經過:公元前493年,衛靈公歸天,逃往晉國的衛太子蒯聵之子輒繼位,史稱衛出公。衛出公當了國君,實際由其表哥孔悝掌權。公元前480年臘月,孔悝被孔姬、舅舅蒯聵奪權劫持,子路入城相救。至臺下,大呼孔悝,孔悝不敢應。子路取火焚臺,蒯聵懼,使力士石乞、盂黶( 厭)持戈下臺來戰子路,子路身被刺傷數處,被砍斷其冠纓,將死,曰:“君子死,冠不免。”乃整結其纓而死。

    孔子聞衛亂,料到高柴必來,子路必死。後果有使者奉獻奇味,啟視則肉醢,孔子知是弟子仲由之肉,痛哭由不得其死,遂命弟子厚葬之。今子路墳,就是仲由的肉漿遺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善人者不善人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