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小曉生
-
2 # 尋根拜祖
陶谷名氣不大,卻是個“有故事”的人。從個人才華和能力來說,陶谷在當時絕對是一流,趙匡胤說他“依葫蘆畫瓢”,不光不公允,還很“忘恩負義”。想當初,若不是陶谷,老趙登基將遭遇大尷尬。
顯德七年正月初三,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率大軍殺回開封,逼幼帝柴宗訓遜位。範質、魏仁浦、王溥等大臣,見木已成舟,在與老趙達成優待柴氏條款後,承認了改朝換代的事實。
於是,所有朝官集中於皇宮,見證最後的禪讓程式。就在老趙準備登殿,完成過戶手續時,他發現一件要命的事——禪位詔書居然沒準備!
禪位詔書就相當於買賣雙方,達成的交易合同,是老趙皇位合法性的背書。趙普、趙光義等人興奮過了頭,竟然把這麼關鍵的事給忘了。可是禪讓大殿已經開始,總不能按個暫停鍵,改日繼續吧?大宋江山該多晦氣!
老趙臉色鐵青,後周個別不服氣的遺臣,抻長脖子等著看笑話。
就在這時候,時任翰林學士的陶谷,不慌不忙從袖口中拽出一份文書,面露得意地對老趙說:禪位詔書在此!
陶谷的及時救場,避免了大宋帝國“開業大桀”。因為這個功勞,陶谷從吏部侍郎,被提升為禮部尚書。那麼,陶谷是不是就憑藉這一次功勞,尸位素餐混吃等死的庸碌之輩呢?不是!陶谷很有才華。
陶谷此人,“自五代至國初,文翰為一時之冠”,脫脫評價陶谷說:
“谷強記嗜學,博通經史,諸子佛老,鹹所總覽;多蓄法書名畫,善隸書。為人雋辨宏博,然奔競務進,見後學有文采者,必極言以譽之。”
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陶谷提出攻取江淮的平邊策。柴榮致力於統一天下,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一時難以決策,陶谷的先定江淮策略,深得柴榮歡心,由此確立了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
陶谷從後晉開始出仕,歷經後晉、後漢、後周和北宋四朝,在波譎雲詭的政壇上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腳印,展現了出眾的政治才華。
因此,陶谷絕不是一個只會“依葫蘆畫瓢”的庸才。那麼趙匡胤為何不顧事實,“忘恩負義”地評價陶谷呢?下面進入陶谷的“精彩人生”故事會。
陶谷是個品行低劣的偽君子1.陶谷的“仙人跳”
陶谷曾受柴榮之命,出使南唐,刺探虛實,為軍事行動做準備。結果這傢伙被南唐玩了個“仙人跳”,鬧出了千古笑談。
南唐宰相韓熙載,看著道貌岸然的陶谷,輕蔑一笑:我看這傢伙絕不是耿介端正之人,你們看我怎麼讓他原形畢露。
韓熙載讓人從秦淮河上召來一個歌妓,叫秦蒻蘭,讓她扮作驛站工作人員的女兒,每天在院子裡扭著小細腰灑掃。果然,陶谷轉不開眼,挪不動步,定不住魂了。幾天下來,秦蒻蘭成了陶谷的“房中客”。陶谷還深情地給秦蒻蘭作詞一首《風光好》:
“好姻緣,惡姻緣,只得驛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待得鸞膠續斷絃,是何年?”
就當陶谷享受天上掉下來的豔遇,樂不思周時,南唐後主李煜宴請陶谷。席間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李後主雙手擊掌:上節目!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們翩翩而至,款款起舞。陶谷看著看著,臉色變了——原來,這群姑娘中的女一號,竟然是秦蒻蘭。
在南唐君臣的謔辱中,陶谷滿臉羞愧。回到開封,陶谷不敢實情相告,哄騙柴榮說,南唐準備很充分,不宜進攻。讓陶谷無地自容的是,他的《風光好》,居然搶在他前面傳入開封,傳得風風雨雨。
陶谷遭遇“仙人跳”的故事,後來被廣泛改編,紅遍大江南北。比如元朝劇作家戴善夫的《陶學士醉寫風光好》,唐寅的畫作《陶谷贈詞圖》,傅抱石先生也有一副同名畫作《陶谷贈詞圖》。這些作品,讓陶谷成了恥辱的“網紅”。
2.陶谷的“厚皮功”
陶谷曾經有一次出使吳越,吳越王錢俶熱情招待,蒸了一大桌螃蟹。沒想到陶谷看不起錢俶,冒出一句,“這螃蟹真是一個不如一個”,意思是你們老錢家一代不如一代。
錢俶也是個厲害角色,回了句:先生莫怪,我那廚師擅長做葫蘆羹,依樣胡亂做的。意思是,你這“依樣畫葫蘆”的東西,也有資格諷刺我?
在外總被人“剮蹭”,回到家陶谷還是這個命。他有個小妾,原是太尉党進家的婢女。有一次陶谷以雪煮茶,得意洋洋地對小妾說:“你在黨家可曾看到這麼高雅的茶?”
小妾一撇嘴:“党太尉是粗人,哪會這個,他只知道在銷金帳中淺斟低唱,飲羊羔酒。”銷金帳是用金線編制的羅帳,羊羔酒是非常名貴的宮廷御酒。毫無疑問,小妾實際上是在諷刺陶谷:就你這寒酸勁,還跟人家党太尉比?
好在陶谷臉皮厚,“仙人跳”那樣的國際笑話,都不能影響他四處露臉,這些“小打小鬧”而已,習慣了。
陶谷是個唯利是圖的老政客1.恩將仇報
陶谷最無恥的一件事,就是夥同蘇逢吉,害死恩人李崧。李崧是後唐、後晉兩朝的重臣,官居宰相。
李崧很賞識陶谷的才華,將他從地方一名小小的判官,一路提拔集賢校理、監察御史,從此陶谷開始步入仕途快車道。
後漢建立後,李崧遭受蘇逢吉排擠。陶谷見風使舵,迅速調轉船頭,成為蘇逢吉迫害李松的馬前卒。李崧大為感慨:我哪裡對不住他姓陶的了?
李崧被迫害致死後,有一次他的族侄李昉去拜見陶谷,陶谷居然恬不知恥地對李昉說:“當年害死李崧,我出過大力!”
2.投機營私
陶谷歷經四朝,都能穩步提升,跟他善於投機有很大關係,誰有權勢他就投靠誰。
後周的時候,魏仁浦為宰相,他不知道從哪兒論關係,居然稱魏仁浦為“舅舅”,順著魏仁浦這根藤,一路爬到中高階官階。北宋成立後,他又迅速甩掉魏仁浦,投入到新貴趙普的懷抱,曾經幫趙普排擠掉竇儀。
陶谷為了讓他兒子順利透過選拔考試,居然買通主考官。這件事讓兩名當事人被降職,陶谷僅僅被罰奉兩年,讓明清兩朝的官員們羨慕得直掉眼淚。
“歷經風雨”的陶谷,覺得自己該“見彩虹”了,所以,他又勾結黨羽,讓他們不斷在趙匡胤面前推薦自己,也想領略一番一覽眾山小的終極榮耀。沒想到老趙呵呵一笑:
“吾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陶谷不過是照前人版本,依葫蘆畫瓢而已,哪見到他有什麼貢獻了?一句話堵死了陶谷進取的路。從此,陶谷待在尚書位置上紋絲不動,直到翹辮子。唯一讓他欣慰的是,他死後,趙匡胤下旨追封他為“尚書右僕射”,終於宰相了!
陶谷名聲這麼臭,老趙為何如此寬容,不擼掉他呢?我想原因無非以下三點:
其一,陶谷是有才華的,能力上足以勝任。陶谷雖然聲名狼藉,但是不能否認他的能力。所謂“依樣畫葫蘆”,只是老趙不想提拔陶谷的藉口,也表明了對陶谷為人的鄙視。
其次,陶谷對北宋建立有大功。當初若不是陶谷,那場禪讓典禮,恐怕會變成千古笑話。投機分子陶谷,早早預備好了禪位詔書,等於用他的無恥,成全了老趙的體面,這份功勞老趙不能忘。
最後,留用陶谷與北宋以文抑武的政策有關。五代皇帝流水線的混亂局面,讓老趙深刻體會到一點,文官是貓,武官是狼。所以,老趙對武將的遏制不遺餘力,對文官集團給予了幾千年歷史上,最尊崇的地位,希望透過文官集團,幫助他打壓武將勢力。
這個政策受惠的不光是陶谷,比如陶谷選官舞弊,類似的案件不止一次,居然沒有一位因此被奪職,更別說掉腦袋了。
陶谷真該摸摸自己的腦袋,慶幸自己生在了好年代。
回覆列表
陶谷就是個投機分子,他在後周做官做得順風順水,一看趙匡胤要篡位,二話不說提筆就要給周恭帝寫禪讓詔書,因此有了迎立之功,被趙匡胤封為禮部尚書。
陶谷慫恿一幫槍手給他製造輿論,讓他們在趙匡胤身邊說陶谷的好話,順帶著再談一談提拔他的事情。可是趙匡胤聽聞這件事以後,連連大笑,他表示陶谷這種翰林學士,也就知道依樣畫葫蘆似的草擬詔書,這有什麼功勞可言呢?
趙匡胤雖然沒有提拔陶谷,但是也沒有貶謫陶谷。陶谷一直在禮部尚書、刑部尚書、戶部尚書任上終老。
陶谷這個人,是個忘恩負義的傢伙。陶谷曾經在後晉、後漢和後周都做過官,尤其是在後漢劉知遠時期,陶谷得到了提拔。提拔他的人是後晉時期的宰相李崧。
昉曰:"無他聞,唯陶給事往往於稠人中厚誣叔父。"崧嘆曰:"穀自單州判官,吾取為集賢校理,不數年擢掌誥命,吾何負於陶氏子哉?"及崧遇禍,昉嘗因公事詣穀,穀問昉:"識李侍中否?"昉斂衽應曰:"遠從叔爾。"穀曰:"李氏之禍,穀出力焉。"昉聞之汗出。---《宋史》
等到後漢建立以後,李崧失去了權位,而且得罪了當朝宰相蘇逢吉。這天李崧就問自己的侄兒李昉,這朝中現在對他的評價怎麼樣。
李昉告訴李崧,這個陶谷在朝中成天在說你的壞話。李崧長嘆了口氣,真是後悔當初自己提拔了陶谷,原來是提拔了一個白眼狼。
此後李崧全家被抄,滿門遭到蘇逢吉的殺害,陶谷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這種人如果還能在宋朝得到重用,那真是沒天理了。
陶谷是個偽君子的形象。到了後周,陶谷依舊在朝中做官,可以說是個不倒翁,皇帝年年換,他就是不倒。這次他奉命出使南唐,當時南唐的皇帝還是中宗李璟,李煜還沒有登基。
宰相韓熙載看陶谷一本正經的樣子,就想看看他是不是個真君子。於是韓熙載讓歌女打扮成普通的女子,每天在庭院裡打掃,結果陶谷就被這女子給吸引了。
陶谷情之所至,甚至給這歌女寫了一首《春光好》的情詩。幾天以後,陶谷得到了後唐中宗李璟的召見,在酒席上陶谷依舊一本正經,搞得自己像個君子一番。
仕周為右散騎常侍,世宗即位,遷戶部侍郎。從徵太原,時魚崇諒迎母后至,谷乘間言曰:“崇諒宿留不來,有顧望意。”世宗頗疑之。崇諒又表陳母病,詔許歸陝州就養,以谷為翰林學士。---《宋史》
可是當李璟將那個歌女喊來,唱出了陶谷的《春光好》時,陶谷這才恍然大悟,這是裝不了了,於是開始大吃大喝,醜態百出。
陶谷依樣畫葫蘆的事情,傳遍了天下。陶谷兜兜轉轉,又混到了宋朝開國。他給宋太祖趙匡胤寫了禪位詔書,因此供奉翰林院。可是陶谷覺得這不夠啊,自己功勞這麼大,好歹也能做個宰相吧?
於是陶谷便派遣自己的親信到趙匡胤那邊鼓吹自己,結果趙匡胤卻認為,翰林學士起草那些詔書,都是抄襲了前任的版本,只需要換幾個字就可以了,這屬於依樣畫葫蘆,哪有什麼大功勞可言呢?
初,太祖將受禪,未有禪文,穀在旁,出諸懷中而進之曰:"已成矣。"太祖甚薄之。嘗自曰:"吾頭骨法相非常,當戴貂蟬冠爾。"蓋有意大用也,人多笑之。子邴,至起居舍人。天禧四年,錄谷孫寔試秘書省校書郎。---《宋史》
陶谷得知這件事以後,甚至給自己寫了一首自嘲的詩:官職須由生處有,文章不管用時無。堪笑翰林陶學士,年年依樣畫葫蘆。
這件事算是徹底傳開了,趙匡胤聽說以後,更加不願意重用陶谷了,只是給了他一些閒散的工作去做。
等到陶谷出使吳越國的時候,吳越王錢俶在宴會上,給陶谷端來了大大小小的螃蟹,從大到小都有。
陶谷想要譏諷一下錢俶,就指著這些螃蟹說:這真是一蟹不如一蟹。意思很明白,當年吳越國的開國之君錢繆何等英明,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錢俶時就更沒用了。
錢俶被諷刺得面紅耳赤,他當然要掙回一點面子,所以他讓御膳房準備了一萬葫蘆羹,表示以前先王的御廚經常做這道葫蘆羹。現在的御廚只是依照原樣做了一些而已。
這意思就更明白了,陶谷這個人最著名的事情,當然就是依樣畫葫蘆的事情。錢俶這麼做是為了諷刺陶谷依樣畫葫蘆罷了。
總結:陶谷這個不倒翁,畢竟資歷深厚。趙匡胤雖然沒有貶謫陶谷,卻也沒有給予他比較重要的職務,而且他歲數那麼大了,也發揮不了多大作用了。
陶谷憑藉自己在後晉、後漢、後周的資歷,到了宋朝依舊可以做一個不倒翁。可見趙匡胤之所以任用陶谷,沒有貶謫他,也是因為這一點。不過對於他的為人,我個人是不齒的。
總結:《新五代史》、《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