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常棣tandy
    一、吳師全面伐楚的戰略契機

    公元前 506 年,給楚國以致命一擊的時機終於來臨了。這一年的秋天,楚國繼續走窮兵黷武的老路,悍然出動大軍圍攻蔡國。

    蔡國力屈不能相支,向晉國求援,使人質往晉,請兵抗楚,但未獲結果,於是便轉而向吳國懇求救援。另外,唐國的國君也因憤懣於楚國的不斷侵凌勒索,而主動遣使與吳國通誼修好,要求協助吳國共抗強楚。唐、蔡兩國雖然都是兵寡將微的蕞爾小國,但位居楚國的北部側背,戰略地位相當重要。

    吳國透過和它們結盟,就可以從州來、居巢、鍾離(此時均已為吳所佔領)等要地秘密出兵,繞過大別山脈,由淮水經蔡入楚,實施其避開楚國重兵把守的正面,進行戰略大迂迴,大舉突襲,直搗楚腹心的作戰計劃了。這一點,伍子胥、孫武等人早已看得清清楚楚,曾經向闔閭

    指出:“王必欲大伐,必得唐、蔡乃可”。

    如今唐、蔡方面主動找上門來,吳國君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於是立即分派使臣通告唐、蔡兩國國君說:“楚為無道,虐殺忠良,侵食諸侯,困辱二君,寡人慾舉兵伐楚,願二君有謀。” 遂結成三國同盟,準備出兵。

    同年冬天,吳王闔閭御駕親征。他委任伍子胥、孫武、伯嚭等人為將軍,公子山為前敵先鋒,傾全國兵力水陸 3 萬餘人,並聯合唐、蔡兩國,乘楚國連年征戰極度疲憊,東北部防禦空虛薄弱之隙,進行深遠的戰略奇襲,從而正式揭開了自商周以來規模最大、戰場最廣、戰線最長的柏舉之戰的帷幕。這場戰爭的戰略目標是闔閭君臣預先制定的,它以襲佔楚國郢都為基本目標,以實施遠距離戰略奇襲為作戰方針。

    戰爭伊始,吳軍遵循“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作戰指導思想,“以迂為直”,實施大規模的戰略迂迴。他們乘坐戰船,溯淮水浩蕩西進。透過州來,進抵淮汭(在今河南潢川西北),然後舍舟登陸,在闔閭的直接指揮下,吳軍繼續沿淮水西進,以勁卒3500人為前鋒,並得到唐、蔡兩國軍隊的配合導引,迅捷神速地透過楚國北部的大隧、直轅、冥呃(均在今河南信陽南)三個險要關隘,穿插挺進到漢水的東岸,從而佔有了戰略上的主動先機之利,為柏舉決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柏舉之戰

    楚國方面聞報吳軍大舉來襲,大為驚恐,不得已而在極其被動的情況下倉猝應戰。為了阻止吳軍向楚國都城作更深遠的進攻,楚昭王趕忙派遣令尹囊瓦(即子常)、左司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統率楚軍晝夜兼程奔赴漢水西岸進行防禦,兩軍遂隔著漢水互相對峙。

    從雙方情況看,吳軍士卒雖少但相當精銳,且已佔有突襲帶來的先機之利,故利在速戰速決。楚軍人數眾而戰鬥力較差,但後勤保障等條件較為優越,故利在持久防禦,消耗吳軍,而後集中優勢兵力,伺隙破吳。楚軍之中左司馬沈尹戌是一位頭腦冷靜、深富韜略的優秀軍事將領。他根據雙方戰略態勢,並針對吳軍的作戰特點,向統帥囊瓦提出如下的建議:“子沿漢而與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毀其舟,還塞大隧、直轅、冥呃。子濟漢而伐之,我自後擊之,必大敗之”。

    意即由囊瓦統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阻擊吳軍的進攻,從正面牽制吸引吳軍。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徵集那裡的楚軍機動部隊,迂迴到吳軍的側後,毀壞吳軍的舟楫,阻塞三關要隘,以切斷吳軍的歸路。爾後再與囊瓦所率的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遠道而來、立足尚不穩的吳軍。這不失為一個以靜制動、後發制人的高明作戰方案。

    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戌的建議,可是楚軍內部軍令不一、矛盾重重的痼疾卻最終使自己走上了失敗之路。待沈尹戌奔赴方城徵集軍隊不久,囊瓦便出於貪立戰功的心理,聽從了武城大夫黑和史皇的挑撥慫恿,擅自改變了自己與沈尹戌所商定的正面相持、斷敵歸路、側翼包抄、前後夾擊的正確作戰方針,採取冒險開進,速戰速決的做法,不待沈尹戌完成迂迴包抄行動,即統率楚軍主力倉促渡過漢水,進擊吳軍。

    闔閭君臣見楚軍主動出擊,正合己方速戰速決的作戰意圖,不禁大喜過望,遂採取了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稍事後撤。昏聵無能的囊瓦果然中計,誤以為吳軍怯戰,於是就步步進逼,尾隨吳軍而來。自小別(在今湖北漢川東北)至大別(今湖北境內大別山脈)間,楚軍連續與吳軍進行小規模交鋒,可是結果總是失利,絲毫佔不到什麼優勢,由此而造成了士氣低落,部隊疲憊。

    吳軍統帥部見楚軍已陷入完全被動的困境,就當機立斷,決定同楚軍進行戰略決戰。十一月十九日,闔閭等人指揮吳軍在柏舉地區(在今湖北麻城縣境,一說在今湖北漢川縣北)佈列陣勢,迎戰楚軍。

    此時楚軍主力已開到柏舉附近,薳射所率領的增援部隊也到達戰場。但薳射與囊瓦互相輕視,互不協作,各自立營紮寨。闔閭之弟夫概看出楚軍這種不和情況,認為囊瓦素來不得人心,楚軍上下無死戰求勝之志,因此建議吳軍立即主動發起攻擊:“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後大師繼之,必克”,指出只要吳軍一進攻,楚軍就必然會陷入混亂,很快崩潰,屆時己方再以主力投入戰鬥,必能大獲全勝。

    然而闔閭等人出於謹慎的考慮,而否決了夫概的意見。夫概不願放棄這一勝敵的良機,表示:“所謂‘臣義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謂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於是便憑著一腔血氣率領自己所部的 5000 餘眾奮勇進攻囊瓦的部隊。楚軍果然一觸即潰,陣勢大亂。闔閭等人見夫概部突擊成功,乃乘機將吳軍主力投入戰鬥,擴大戰果,大勝楚軍。囊瓦在吳軍的沉重打擊面前喪魂失魄,棄殘軍於不顧,倉皇逃奔鄭國,大夫史皇為掩護主帥囊瓦,力戰不支,捐軀沙場;楚將薳射也為吳軍所俘虜。至此,吳軍取得了柏舉會戰的決定性勝利。

    遭到重創的楚殘軍在薳射之子薳延的帶領下向西南方向狼狽潰逃。闔閭等人指揮吳軍及時實施戰略追擊,尾隨不捨。終於在柏舉西南的清發水 (即溳水,在今湖北安陸西)追及楚軍。楚軍見吳軍追來,驚恐萬狀,遂各不相讓,爭先搶渡清發水。闔閭見楚軍渡水逃命,就準備急行攻擊。但為夫概所勸阻,他的理由是“困獸猶鬥,況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敗我。若使先濟者知免,後者慕之,蔑有鬥心矣。半濟而後可擊也”。

    闔閭對此予以同意,吳軍遂“因敵制勝”,採用“半濟而擊”的戰法,再度給渡河逃命之中的楚軍以極其沉重的打擊。爾後,吳軍繼續乘勝追擊,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鍋做飯的楚軍殘兵敗將,痛加聚殲,並在那裡與由息地(今河南息縣西南)回救的楚軍沈尹戌部相遭遇。兩軍相遇勇者勝,經過一場激烈殘酷的拚殺,楚軍左司馬沈尹戌部又被闔閭君臣所指揮的吳軍勁旅所徹底擊潰,主將沈尹戌本人雖竭力衝殺,英勇頑強,但畢竟迴天無力,傷重身亡。

    至此,曾經不可一世的楚軍全線崩潰,再也無力作有效的抵抗,楚國都郢城(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吳軍的面前,已指日可下了。

    闔閭、夫概、伍子胥、孫武等人揮師挺進,勢如破竹,五戰五勝,長驅直入,兵鋒直指郢都城下。楚大臣子期、子西雖然在郢都和附近要地部署了部分兵力,準備負隅頑抗,無奈大勢盡去,朝廷內外已風聲鶴唳,人心動盪,士氣消沉,兵無鬥志,根本不能抵擋吳軍的進攻。隨著吳軍的逼近,楚昭王臨陣脫逃,攜帶胞妹和少數臣子悽悽慘慘、惶惶如喪家之犬出奔隨國(今湖北隨州),致使楚軍防禦徹底瓦解。十一月二十九日,即柏舉決戰後的第十天,闔閭等人指揮吳軍一舉攻陷郢都,柏舉之戰至此終於以吳軍的輝煌勝利而宣告結束。

    三、雙方勝敗原因分析

    柏舉之戰是春秋晚期一次規模宏大、戰法靈活、影響深遠的大戰。吳軍在闔閭、伍子胥、孫武、夫概等人的指揮下,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等戰法,一舉戰勝多年的敵手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十分沉重的打擊,從而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春秋晚期的整個戰略格局,為吳國的進一步崛起,進而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柏舉之戰在中國古代戰爭發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它一改以往戰爭“約日定地”、一戰即見勝負的傳統模式,而突出體現了連續作戰、運動殲敵、靈活機動、出奇制勝的嶄新特點,是戰爭史上一次革命性的飛躍。從這個意義上說,柏舉之戰也是兵聖孫武軍事思想的一次最好實踐,他的一些軍事原則在此戰中得到充分的檢驗而大放異彩。如“兵者詭道”、“上兵伐謀”、“避實擊虛”、“兵聞拙速”、“因敵制勝”、致人而不致於人”、“示形動敵”“造勢任勢”等等,均在這場戰爭中獲得最大限度的運用,並完全成功。

    吳國的取勝,首先是其修明政治、發展生產、擴充軍備、任用賢能的結果;其次也是其善於“伐交”,爭取晉國的支援,唐、蔡兩國的協助以及齊、魯諸國中立的產物;其三,在於吳軍戰略指導和作戰指揮上的高明。

    即(1)採取疲楚誤楚的正確策略方針,使得楚軍疲於奔命,並且鬆懈戒備;(2)正確選擇有利的進攻方向,“以迂為直”,乘隙蹈虛,實施遠距離的戰略奇襲,迫使楚軍在十分被動的情況下倉猝應戰;(3)把握有利的決戰時機,先發制人,勇猛突擊,一舉擊敗楚軍的主力,奪取關鍵性會戰的勝利;(4)適時進行戰略追擊,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不給楚軍以任何重整旗鼓,展開反擊的機會,最終順利地實現破楚入郢的既定戰略目標。

    楚國的失敗,其政治、外交上的主要原因,乃在於其政治腐敗,內部動亂,將帥不和,君臣離心,四面樹敵,自陷孤立。從軍事角度看,則在於楚軍疏於戒備,招致奇襲;在於其消極被動,未能主動靈活、因敵變化制定正確的積極防禦方針;在於其主將貪鄙無能,臨戰乏術;在於其輕率決戰,一敗即潰。

    當然,在整個柏舉之戰中和吳軍入郢後,吳國方面也有一定的失策之處,尤其是在入郢後犯有嚴重的錯誤,以致嚴重損害了軍事上的勝利成果。這具體表現為二點:

    第一,吳軍在五戰入郢過程中,未能徹底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歷來是戰爭中的基本著眼點,然而吳軍在幾次關鍵性戰鬥中,如柏舉會戰、清發水之役、雍澨之役等等,雖多次擊潰楚軍,而未能做到全殲其有生力量,這樣就使得楚國的殘兵敗將能夠重新聚集起來,成為戰略反攻的基本力量,一俟秦國出兵援助,條件成熟,即對吳軍進行反撲。

    吳軍之所以存在這一不足,當與其某些戰術運用不盡妥當有關,有的論者對此多有指出,如認為在清發水追擊戰中,吳軍如能另選渡河點,渡河作平行追擊或超越追擊,則敵人損失將更大,崩潰也將更為迅速。另外,在爭取晉國作更主動積極的配合策應方面,也不曾採取強有力的措施,未能更好地藉助晉、吳戰略同盟的優勢。

    第二,入郢之後,在政治、軍事上有嚴重的失誤,給保持和擴大勝利果實籠罩上濃重的陰影,致使與戰略上的全勝結果失之交臂。吳軍入據郢都,前後約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吳軍決策集團沒有關照全域性的戰略眼光,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結果屢犯錯誤,尤其是闔閭、伍子胥等人只顧“尋歡”、“報復”,既沒有窮追楚國殘軍的決心和計劃,又極大消磨和影響了全軍上下的鬥志,更造成了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極大被動,終於在秦、楚聯軍的反攻夾擊和越國出兵襲吳的情況下,被迫放棄郢都,退師本土,飽嘗了轉勝為敗的苦果。

    孫武曰:“凡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這很可能是孫武對於吳軍破楚入郢之後,“不修其功”,導致失敗這一沉痛教訓的總結。

    柏舉之戰畢竟給楚國以相當沉重的打擊,基本上決定了吳楚爭霸戰爭的勝負歸屬問題。經過這場決定性的戰爭,吳楚之間 80 年的戰事得到基本平息,吳國從此不再把楚國視為主要對手,轉而與越、齊、晉諸國進行交鋒,爭奪霸權,歷史由此而進入了吳越長期爭戰新的階段。

    (正文完)

  • 2 # 愛獨史書

    ​吳楚柏舉之戰,是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率三萬吳軍,深入楚國腹地攻破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縣西北紀南城),打敗楚軍20萬,這是春秋末期吳楚之間最大的一次戰爭。此次戰爭,吳王闔閭親自指揮,參加決策的還有歷史上有名的伍子胥和孫武。伍子胥和孫武是好友,深知孫武的軍事才能,伍子胥的七次推薦,孫武向吳王闔閭敬獻《孫子兵法》十三篇,吳王闔閭才重用孫武。最能體現孫武軍事才能的戰爭,就是柏舉之戰。那麼,柏舉之戰,體現了孫武的哪些作戰思想呢?軍事評論員龍凱鋒認為,至少有四次重大決策,體現孫子兵法的作戰思想。

    一、聯晉抗楚,體現《孫子兵法》中伐交的戰略思想,使楚軍面臨三線作戰,兵力分散,給吳軍可乘之機。​

    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吳國與楚國相比,弱得多。吳軍最多就集結了3萬軍隊,而楚國輕鬆集結了20萬軍隊,與吳國在柏舉決戰。自知力量不足,為了與楚國爭霸,吳國聯合了晉國。

    在柏舉之戰前,晉定公聯合了十八國諸侯於召陵,共謀伐楚,但晉國計程車鞅不同意,中途罷兵。晉國雖然沒有出兵,但在城濮之戰中打敗了楚軍,所以晉定公此舉,也讓楚軍極為驚恐,牽制了楚軍的大部分兵力,防止晉國突襲。楚軍還要防止秦軍從武關的進攻。

    從伐交的角度看,吳國還是比較成功的。吳軍進攻前,楚國就處於與晉、秦兩國敵對的狀態,使楚軍面臨三線作戰的可能。

    二、戰術疲敵,襲擾楚軍六年,使吳軍對楚軍知己知彼,為孤軍深入打下基礎。

    僅僅是三線分兵,還不足以疲憊楚軍。為此,吳王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成三軍,每次用一軍去襲擾楚國邊境。用這種方法疲憊楚軍,消耗楚國實力,使楚軍疲於奔命,士氣沮喪,為大規模攻楚創造了條件。

    伍子胥和孫武是好友,孫武是伍子胥向吳王闔閭推薦才受到重用。可見,伍子胥的很多戰略戰術思想受孫武影響巨大。吳軍因此分兵襲擾楚軍六年,此舉一箭多雕:一是使楚軍疲憊,士氣沮喪,對吳軍的襲擾日漸習以為常。二是吳軍在襲擾過程中,逐步對楚軍戰略戰術、戰鬥力、將領、地形地貌熟悉,達到知己知彼,這為孤軍深入楚國腹地,打下基礎。三是成功地對楚國領導層進行戰略試探,為制定孤軍深入楚國腹地提供決策支撐。

    如果沒有長達六年對楚軍的戰略試探和較量,吳軍豈敢傾全國之兵深入楚國腹地冒險?試想一下,如果楚軍派一部在柏舉牽制吳軍,另派一部攻打吳國本土,吳國就面臨亡國的危險。之所以楚國沒有這樣做,說明楚昭王是一個昏君,楚軍主帥子常也是一個昏庸的指揮員。

    三、吳軍兵貴神速,攻其不備,面對楚軍時,又佯退誘敵,再次疲敵,為柏舉之戰的勝利打下基礎。

    吳國軍隊善於水戰,進軍路線最初是沿長江,逆流而上進攻楚國,到達今河南潢川縣西北時,果斷舍舟登陸,沿淮河以南繼續前進。吳軍趁楚國連年作戰極度疲憊,北部邊境薄弱之隙,利用蔡、唐軍隊做先導,迅速透過楚國北部的大遂、直轅、冥阨三關要隘,直向漢水挺進。孫子曰: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孫子曰: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吳軍果斷舍舟登陸,體現了孫子“兵貴神速”、“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作戰思想。

    楚國匆忙派令尹子常及左司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黃等率軍在夏州(今湖北漢口)以西,沿漢水右岸進行防禦,同吳軍隔水對陣,阻止吳軍進攻。吳軍面對楚軍的主動進攻,佯退誘敵,避實擊虛,三戰三捷,為柏舉之戰的勝利打下基礎。因為楚軍是本土作戰,而且兵力遠超過吳軍,直接決戰必然面臨失敗風險。透過靈活機動的運動,使楚軍更加疲憊,士氣沮喪,為柏舉決戰的勝利打下基礎。

    四、柏舉決戰,吳軍置之死地而後生,上下同欲,最終大獲全勝。

    孫子曰:置之死地而後生,投之亡地而後存。孫子曰:上下同欲者,勝。在柏舉之戰中,都體現了孫武的這種作戰思想。吳王闔閭率三萬吳軍深入楚國腹地,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如果戰敗,國破身亡,這場仗對吳國來說只能勝,不能敗,所以上下同欲,最終大獲全勝。

    十一月十九日,吳楚兩軍列陣於柏舉(今湖北麻城市東北)。吳軍士氣旺盛,楚軍統帥子常勉強應戰。吳將夫概(吳王闔閭的弟弟)主張發起攻擊,他深知楚令尹子常不得人心,如果吳軍發起進攻,楚軍必然潰逃,再以主力投入戰鬥,必能大獲全勝。但吳王闔閭沒有同意。

    夫概認為做部下的應該見機行事,不必等待命令;於是決定拼死一戰,率領所屬五千人先攻子常的部隊,楚軍一觸即潰,主力隨之大亂。吳王闔閭趁機以全軍投入戰鬥,大敗楚軍。楚主帥令尹子常逃奔鄭國,柏舉決戰以吳勝楚敗而告終。

    吳楚柏舉之戰,是孫子兵法的實戰運用。吳國一個小國弱國,透過運用孫子兵法,以區區三萬人,孤軍深入楚國境內,在柏舉打敗20萬楚軍,使楚軍主帥逃奔到鄭國,楚昭王逃往隨國(今湖北隨縣),佔領楚國都城郢,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功案例,凸顯了孫子兵法的巨大實戰價值。

  • 3 # 千萬次的問

    柏舉之戰是中國古代一次極其經典的戰役,在其中體現出來的軍事思想到現在依然指導著人類的作戰。吳人一是採用三分其軍,輪番擊楚的戰略,在大別山以東淮南方向疲敝和消耗楚軍;二是在楚人注意力集中於大別山正面後,集中全國精銳兵力,對楚國側翼實施迂迴,實施戰略奇襲。這兩個舉措牢牢把握住了戰略上的主動權。三是進入楚境作戰後,採取“示形動敵”的手段,將楚軍騙出原有堅固防禦陣地;四是在敵國境內採取“後退誘敵,聚而殲之”的手段打擊楚軍(我必須加個括號,了不起);五是在決戰中擊敗楚軍後,馬上發起深遠追擊,不給楚軍重整旗鼓的機會,連續作戰,連續打擊。這三個舉措使得吳軍在戰役攻堅階段也牢牢把握主動權,調動楚軍,化難為簡,實施打擊。

  • 4 # 趙兄御古典

    柏舉之戰是春秋中後期由吳王闔閭率領的3萬吳國軍隊深入楚國,在柏舉(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內)擊敗楚軍20萬主力、繼而佔領楚都的遠端進攻戰。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

    戰爭最大的勝負不是取決雙方兵力的多少,而是重點在於對方指揮官,吳軍主帥孫武,在五千年華夏將帥璀璨文明中,排在前五名怕沒多少人否認吧,而楚國主帥傲慢自負子常囊瓦與左司馬沈尹戌缺水平一般,怎敵得過孫武、伍子胥!只是20萬對陣3萬輸的如此之慘也確實大跌眼鏡!所以我的總結就是:兵力數量對戰場勝負至關重要,但宋太祖趙匡胤說國:兵在於多而在於精,這樣精兵能吃飽且不拖泥帶水。重點雙方的王者和主帥才是決定勝負的主要因素。

  • 5 # 尋根拜祖

    孫武子導演的這場千里奔襲,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戰例之一,孫武子也憑藉柏舉之戰和《孫子兵法》,成為最偉大的兵法大家。

    柏舉之戰,孫武子的兵道,將“奇”、“快”、“誘”運用得如火純情,三萬人馬始終牽著楚軍鼻子走,這是用兵之道的勝利。

    另外,楚國將領內部爭功,導致制定的計劃不能實施,反而因分兵導致被各個擊破,使楚軍本該有的地利條件和兵力優勢喪失。

    另外,從政治形勢看,楚國階段性的沒落,和吳國的崛起,也註定了楚國必須經歷磨難,才可能浴火中重生。

    柏舉之戰過程

    柏舉之戰表面上看是伍子胥為報私仇,挑唆吳國伐楚的結果,其實是春秋楚晉爭霸,這個複雜社會背景下產物。晉國為了削弱楚國,大力扶持楚國的死敵吳國,以吳制楚,使吳國短短十幾年走向軍事強國的道路。

    周敬王十四年,由楚國的“叛徒”蔡國牽頭,在召陵舉辦了由晉、齊、魯、宋、衛、蔡等十八國參加的會盟,議題就是共同伐楚!原來的小兄弟不但背叛了楚國,還公然挑戰大哥的底線,楚國大怒,果然舉兵伐蔡。吳國打著給救蔡的旗號,果斷出兵,柏舉之戰拉開戰幕。

    吳國出兵的路線非常弔詭,他們沒有選擇沿長江逆流而上,而是繞道北上,由淮水西進,搞了個千里大迂迴。正在伐蔡的楚軍將領囊瓦,倉促間被迫撤軍,以防吳軍突入楚境。

    吳軍進入淮汭後,孫武卻突然意料地下令全軍棄舟上岸,不再沿水路西進入楚,而是從南邊陸路進入楚境。孫武特地挑選了3500名精銳,組成快速部隊,迅速突破楚軍道道關隘,直抵漢水。

    漢水西側就是楚國的首都郢都。很顯然這3500人就是誘餌,他們根本不求戰,一路狂奔,到達漢水東岸,極大地震驚了楚軍。楚軍明顯沒料到吳華人速度這麼快,也沒想到他們會捨棄水路走陸路。楚國上下一片惶恐,連忙徵調囊瓦,回軍漢水西側佈置防線。

    其實,這就是孫武要的效果,以出其不意讓楚華人亂了心智,就像圍獵,必先讓獵物驚慌失措,接下來陷阱就會起作用。如果楚華人冷靜一下,就會發現,到漢水東岸的並非吳國主力,他們完全有機會一戰擊潰吳軍。

    楚軍左司馬沈尹戍認為,楚軍調集人馬也需要時間,所以不宜妄動,吳國遠途奔襲,不利久戰。所以他建議囊瓦,駐守漢水西岸,佈置好防線,隔岸對峙。同時他率一隊人馬北上,迂迴到吳軍背後,形成兩路夾擊的勢態。

    沈尹戍的這個建議非常好,囊瓦接受了。可是當沈尹戍領兵剛剛出發不久,囊瓦就被大夫史皇的一席話說動了:華人都喜歡沈尹戍不喜歡你,如果沈尹戍背後襲擊吳軍勝利,功勞就是他的,你這個令尹該挪挪窩,給他倒位置了!

    史皇真是“屎黃”,囊瓦利慾薰心之下,決定單獨行動。他率領全軍東渡漢水,攻打吳軍。吳軍也不戀戰,且戰且退。孫武顯然在從漢水至大別山一帶,給囊瓦挖好了陷阱,吳軍後援部隊陸續到來,囊瓦一步一敗,連敗數仗後扛不住了,就想撤軍靜等沈尹戍。

    關鍵時刻,那個“屎黃”又幫了孫武的忙,他對囊瓦說:你沒有退路,你一跑就是死罪,只有跟吳軍決一死戰!

    悲催的囊瓦只好硬著頭皮,跟吳軍在柏舉兩軍對峙。就在囊瓦祈禱吳軍,最好能安分守己別出動時,吳軍發動了突然襲擊,夫機率領5000人馬突然闖進楚營。真不知道囊瓦幹什麼吃的,竟然毫無防備,被夫概殺得一片狼藉。

    吳軍下令發起全面進攻,“屎黃”死於亂軍,徹底“黃了”,囊瓦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向回逃竄。在清發水,又被吳軍打了個半渡而擊,光被俘虜的就有一半人馬。囊瓦賠得底褲都沒了。

    夫概被自己的偷襲撐破了膽,他的前鋒營突得太靠前,碰上了迂迴回來的沈尹戍,一下子被殺得大敗。眼看夫概危急,吳國後軍到了,沈尹戍還沒回過神,就被吳軍重重包圍,結果沈尹戍全軍覆沒,他自殺身亡。吳軍雄赳赳氣揚揚,跨過漢水河,直奔郢都。

    楚昭王驚慌失措,帶著一干人馬棄國而逃,過起了流亡生活,柏舉之戰以楚國被滅國而告終。

    孫武子的兵道

    柏舉之戰,吳國出兵三萬有記載,楚國二十萬人馬應該是推算的。差不多1:7的兵力部署,吳國又是遠道而來,面臨在敵境孤立無援,後勤補給不足的問題。孫武就是在不利條件下,以他的“詭道”,讓楚軍疲於奔命,在運動戰中一點點被蠶食。

    首先,孫吳的行軍路線,騙過了楚華人,先繞道北上,讓囊瓦措手不及,慌忙退軍。接著放棄吳人擅長的舟船,走陸路,連伍子胥都迷惑不解。緊接著以少部分人馬直插楚軍腹地,讓楚華人聞風喪膽。詭異的行軍路線,完全出乎楚軍意料。

    其次,旋風般的速度,讓楚華人驚恐。先頭部隊不戀戰,十幾天時間就抵達漢水,楚華人對此毫無預感,心理的恐慌瞬間瀰漫全國。

    其三,虛實結合,誘敵深入。先頭部隊只是幌子,引誘敵軍的香餌,雖不高明,但管用,囊瓦上當了,被引入孫武事先佈置好的陷阱。也讓沈尹戍夾擊計劃徹底泡湯。

    其四,佔據上風后的乘勝追擊,絲毫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包括半渡而擊,搶食楚軍現成的飯食,合圍沈尹戍,挺進郢都等,都表現出在佔據優勢條件下的果決,一步一步分割蠶食了強大的楚軍。

    楚國的腐朽氣息

    楚國除了軍事作戰上處處被動挨打外,其實在政治上早就輸了。

    首先,楚國對盟國兄弟的霸道統治,給自己挖了個大坑。柏舉之戰中,蔡國和唐國原來是楚國的跟班,楚國對兩國國君不敬,囊瓦曾因為索賄不成,將兩國國君囚禁三年,使兩國與楚國離心離德。蔡、唐兩國的背叛,讓楚國東北門戶開啟,吳軍就是從這裡進軍的。

    其次,楚國內部政治鬥爭複雜,國內奸佞橫行,朝政早已敗壞。比如伍子胥父兄慘死,伍子胥被逼成了敵國良臣,調轉槍口打母國。比如前面提到的囊瓦、史皇,早把楚國蛀空了。

    其三,吳國為了打贏這場仗,準備工作做了十餘年。就在柏舉之戰前六年,吳國以疲敵戰術,分三軍連續騷擾楚國,讓楚軍六年時間裡一直不得安息,疲於奔命,活生生拖垮了楚國。從這一點說,柏舉之戰其實是吳國對楚戰爭的收官戰,撿拾戰利品的盛會!

    事實上,如果不是吳華人急於分享勝利果實,引起楚華人的反抗;如果不是申包胥泣血咸陽,說動秦華人出兵復楚,楚國恐怕就在柏舉之戰後,徹底死翹翹了!

  • 6 # 楊朱學派

    柏舉之戰吳軍只有三萬人,就打敗楚國十萬大軍。原因有三:

    一是吳國的軍事力量確實強大。

    對吳軍的強大。只列舉兩則佐證:

    1、齊國欲討伐魯國。魯國使子貢出使齊國。使齊國放棄攻魯,轉而進攻吳國。齊軍慘敗,損失慘重。

    2、《呂氏春秋》中稱,某位大方之家稱:吳國必亡。有人問其故。答曰:吳國屢戰屢勝。眾人不解。答曰:屢戰則民疲,屢勝則君驕。以驕君使疲民。焉能不忘!

    以上兩則例子。鬥證明了吳軍確實很強大。

    二、吳國軍隊由伍子胥、孫子等名臣良將指揮排程。

    三、包括楚國在內的中原諸侯基本上遵守軍禮思想。而吳越蠻夷不守軍禮思想。

    戰國以後,中原諸侯也拋棄軍禮思想。楚國吞併吳越之地。

  • 7 # 圍爐品茗人

    柏舉之戰是春秋時期吳楚兩國發生的一場意義深遠的戰爭,此戰中三萬吳軍擊敗二十萬楚軍。南方的新興強國吳國攻佔老牌強國楚國的首都並且險些滅亡楚國。經此一戰吳國一躍成為南方霸主,楚國則一蹶不振,陷入一段較長時間的蟄伏時期。但是要分析柏舉之戰的勝敗原因,考量雙方在戰場上的戰略戰術固然重要,但是這場戰爭遠不是簡單的兩軍對壘那麼簡單。

    吳楚戰爭的“國際背景”

    吳楚兩國之間的戰爭實際上是晉楚爭霸的一個延續。晉楚兩國從晉文公崛起開始一直相互較勁,到了春秋晚期,楚國已經開始全面處於守勢,但是晉國也被連年的爭霸戰爭拖的精疲力盡。於是晉國開始採取扶持和拉攏南方的新興強國吳國以達到遏制和拖垮楚國的目的。因此吳楚爭霸實質上楚國與晉國在南方扶持的代理人之間的爭霸戰爭。

    吳國崛起和吳楚戰爭的一個關鍵人物是吳王壽夢。他繼位之後立志富國強兵,擺脫作為楚國附庸的地位。於是他繼位之後的第一年就親自朝見周天子並認祖歸宗,雖然春秋末年的周天子實際上根本沒有什麼實力。但是壽夢透過這個行動向中原諸侯,特別是以晉國為首的姬姓諸侯釋放了政治訊號,為後來晉吳聯盟創造了條件。

    此後晉國派遣從楚國叛逃過來的巫臣父子出使吳國,帶去了戰車和御手,教會了在南方不善陸戰和車戰的吳華人如何使用戰車。吳國還由此學會了戰陣之法,軍事實力開始強大,也有了與楚國爭霸的底氣。

    從壽夢繼位的第二年開始,吳國就發起對楚國的挑戰,先是向楚國的盟友或附庸發起進攻,試探楚國的應對。同時以晉國為首的中原大國也積極配合吳國的軍事行動,甚至不惜出兵相助。

    公元前576年,吳國開始參與中原諸侯的會盟,繼續積極融入反楚聯盟中。其後吳國多次參與會盟,到了公元前563年,吳王壽夢甚至親自與晉國等中原諸侯的國君一起會盟會面。為吳國與楚國的爭霸戰爭建立了良好的“國際環境”。

    由此可見,吳楚之間柏舉之戰不能簡單的以一場諸侯國之間的混戰來看待,這是一個反楚聯盟與楚國及其附庸國之間發生的爭霸戰爭,而且當時楚國的國際外交形勢非常不好,總體上實力弱於晉國,而吳國的日益崛起和挑釁又讓楚國腹背受敵,所以柏舉之戰前的國際形勢決定了吳楚之間並非簡單的兵力對比看起來那麼懸殊。

    “雞父之戰”及“六年疲楚”讓楚國與吳國之間的戰略形勢發生逆轉

    如果說吳王壽夢執政期間為吳國爭取了良好的國際形勢,制定了與楚國爭霸的正確路線的話。那麼吳王壽夢死後,他的繼任者們就沿著這條道路開始了與楚國的爭霸戰爭。雙方的焦點就在江淮地區的爭奪,楚國佔據了江淮地區就能始終壓制著吳國,因此吳國一直以來對江淮地區虎視眈眈。

    公元前519年,吳楚之間又一次就江淮地區的控制權展開爭奪,這一次吳國在雞父之戰中大勝楚國。此戰之後,吳楚兩國的戰略形勢開始發生逆轉,楚國喪失了戰略主動權,開始逐步退出江淮地區。而吳國則進可攻退可守,並逐步控制和消滅楚國在江淮地區的附屬國,進一步擴張實力。

    公元前512年,吳王闔閭聽從了從楚國逃到吳國的伍子胥的建議,採取兵分三路,輪番進攻楚國策略,一時間楚國無歲不有吳師,楚軍被吳兵的騷擾弄得精疲力竭。這一策略實施了六年,直到柏舉之戰的爆發。

    經過反覆的拉鋸爭奪,公元前519年,即柏舉之戰前的十三年,吳國透過雞父之戰控制了江淮之地,開始佔據戰略主動,此後從公元前512年開始的三分其師、輪番攻楚的策略有效的疲敝了楚國軍民,同時使楚國陷入更加被動之地步。這一階段,雖然楚國仍憑藉地廣人多還有一些優勢,但是真正的戰略主動已經拱手相讓,吳國開始謀劃最後的攻楚戰爭,也就是後來的柏舉之戰。

    柏舉之戰雙方真實實力對比其實並非想象中那麼懸殊

    公元前506年,吳楚之間的最後決戰終於上演,吳王闔閭率領3萬吳軍精銳會同蔡、唐兩國的聯軍一起進攻楚國(實際是帶有奇襲性質)。楚國則由執政的令尹子常(囊瓦)領兵20萬抵擋(回援)。看起來雙方實力依舊非常懸殊,兵力對比達到了1:6,但是實際上雙方的差距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雙方的統治階層能力相差極大。此時吳國的國君是吳王闔閭,此人年富力強,更是在雞父之戰中立下大功,有著豐富的軍事經驗。而楚國在位的則是年幼的楚昭王(14歲左右),毫無執政經驗可言,國政基本由令尹子常把持。而雙方的重要臣子中,吳國擁有寫出《孫子兵法》的孫武領兵,同時還有能力極強的伍子胥為輔。反觀楚國,從楚昭王父親楚平王開始就國政混亂,殘害忠良,伍子胥被逼的投入吳國陣營就可見一斑,而當時執政子常還出名的貪婪殘暴,不僅在國內逼的民眾起義造反,還因勒索附屬國國君不成無理扣押蔡國和唐國國君,導致這兩個楚國的盟友轉而自發支援吳國伐楚。

    吳國在戰略形勢上佔據絕對主動。因為江淮戰略要地的丟失,楚國實際上已經十幾年無力向吳國發起大規模主動進攻,而是採取在邊境築城的被動防禦策略。而吳國則不僅大力西進,控制和吞併了不少楚國的附屬國,而且像蔡、唐等有一定影響力的附屬國還轉而支援吳國。“六年疲楚”策略又使得楚國軍隊疲於奔命,士氣低落。因此佔據了戰略主動的吳國,在真實實力對比上遠非簡單的兵力數字對比看上去懸殊那麼大。

    楚軍的戰略戰術完敗。在戰爭初期,楚國執政的令尹子常就錯誤估計國際形勢(公元前506年,18路諸侯會盟共謀伐楚),發兵攻打蔡國,吳國則乘機以救援蔡國為名,從楚國防禦薄弱的東北部奇襲進入楚國。楚軍在得知吳軍入境後,匆忙回援趕回漢水佈防,雙方進入對峙。在對峙階段楚軍左司馬提出了相對合理的建議,即子常統領的主力留守漢水防禦,自己率領偏師迂迴吳軍後方,企圖切斷吳軍的退路。但是子常卻害怕功勞被搶,改變已經商議制定的作戰方案,搶先出擊,吳軍在孫武的帶領下故意示弱誘敵深入,隨後在柏舉一舉擊敗楚軍主力,隨後窮追不捨五戰五勝,僅僅十天就攻入楚國首都。

    綜上,吳楚柏舉之戰雖然從兵力數量上看雙方實力懸殊,但是如果放大到整個吳楚爭霸的角度看,其實柏舉之戰前,吳國實力已經急劇擴張,不僅擁有良好的國際關係和眾多的支援盟友。同時在透過雞父之戰和六年疲楚獲取了戰略主動權。加上楚國國政混亂,軍隊疲憊不堪,士氣低落,國內反抗起義不斷,楚軍的實力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強大。再加上孫武、伍子胥和吳王闔閭的經驗能力加持,3萬吳軍戰勝20萬楚軍的柏舉之戰也就顯得可以理解了。

  • 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公元前518年,吳王僚九年,同時也是楚平王十一年,在吳國邊境的卑梁(今安徽天長縣西北)和楚國邊境的鐘離(今安徽鳳臺縣東北)交界處發生了一件事,當時邊境上有一棵桑樹,古代的過境並沒有現在這樣標記得很清楚,很多都是大概或者以自然景觀為界,吳國有個婦女因為採桑與楚國的婦女發生了矛盾,雙方都認為邊境上這棵桑樹自己家的。

    隨後雙方的家人開始聚集起來鬥毆,結果吳國這一方採桑的婦女家屬被楚國婦女家屬打死了一人,事情就鬧大了,於是吳國這邊向邊境的大夫報告這個情況,說自己家人被楚華人打死了,於是吳國邊境卑梁的大夫就帶兵攻打楚國的鐘離,當時楚平王正在東巡,聽說這事,率軍攻破了吳國的卑梁,然後回師了。

    吳王僚聽說自己的邊境卑梁被楚軍佔領後,也是大怒,馬上派出公子光率領吳軍攻打楚國,當時楚平王正好班師回去了,公子光就率領吳軍不僅奪回了自己的卑梁,還攻破了楚國的鐘離和巢邑,就這樣,吳楚兩國的矛盾越鬧越大。

    吳王闔閭

    2年後楚平王去世,年僅8歲的楚昭王即位,又過了2年,吳國的公子光派出刺客專諸刺殺了吳王僚,自己當了吳王,公子光就是吳王闔閭,闔閭一即位,就把滅亡楚國當作自己的頭等大事,並且重用了楚國逃到吳國的名臣伍子胥,而伍子胥則把從齊國來的軍事家孫武推薦給了吳王闔閭,闔閭有了伍子胥和孫武的輔佐,吳國實力大增。

    吳楚兩國因為一棵桑樹引發的戰爭仍然沒有結束,闔閭即位2年後,就想發動滅楚之戰,但是孫武和伍子胥認為時機不成熟,勸吳王闔閭等待時機,闔閭聽從了,雖然吳國沒有發動對楚國的大規模戰爭,但是雙方小衝突一直不斷,而這個時候的楚國由於楚昭王年幼,掌握權力的令尹子常奸詐貪財、能力平庸,楚國在與吳國的小衝突中,一直處於劣勢。

    但是楚國一直是大國,作為春秋五霸之一,同時也是整個華夏國土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國家,實力非常強大,而吳國只是江浙一帶的中型諸侯國,地盤大概就是今天的江蘇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東南部一帶,實力完全比不起楚國,國力大概是楚國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楚國只是一時政治黑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吳國想要滅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春秋晚期地圖

    吳王闔閭在孫武和伍子胥的輔佐下,逐漸強大起來,終於在公元前506年等來了機會,在這一年,吳王闔閭帶著孫武和伍子胥及3萬吳軍,孤軍深入楚國,並在柏舉之戰中大敗楚軍主力,3萬吳軍打敗了20萬楚軍,一舉攻入楚國都城郢都,這是楚國幾百年來,都城第一次被攻破,為何實力相差如此懸殊,吳國能在柏舉之戰中打敗楚國呢?

    綜合整理起來,吳國3萬軍隊能夠打敗楚國20萬大軍的原因如下:

    1、三師輪襲,疲憊楚國

    什麼叫三師輪襲?這是伍子胥給吳王闔閭提供的疲憊楚國的計謀,具體辦法是:吳國準備了三支規模不大的軍隊,對楚國進行襲擾,一支出擊,一支待命,一支休整,輪番襲擊楚國邊境,一遇到楚軍主力就撤退,楚軍主力一撤退,吳軍就繼續襲擊楚國,吳國的作法相當於打游擊戰。

    孫武

    這個辦法攪得楚國不勝其煩,楚軍疲於奔漢,想打,又無法抓住吳軍,不打,吳軍又經常來襲擊,楚軍集結大軍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同時吳國的做法讓楚華人認為吳國只敢打游擊戰,而不敢打大規模戰爭,因為在楚華人眼中,他們才是大國,吳國只是小國,只敢小打小鬧,這一戰術到了後來,楚華人乾脆不管了,由吳軍襲擾,除非讓楚國抓住機會,這樣就讓楚國放鬆了警惕。

    2、政治結盟,孤立楚國

    在發動柏舉之戰前,吳國與晉國結果,因為晉國一直與楚國爭霸,兩國是敵手,晉國為了牽制楚國,所以拉攏吳國,同時晉國、吳國又拉攏了一大批對楚國不滿,以及受楚國欺負的國家結成政治聯盟,這次的結果是蔡國主導的,因為楚國的令尹(相當於丞相)子常經常敲詐蔡國國君蔡昭侯和唐國國君唐成公。

    公元前506年,柏舉之戰發生前幾個月,晉、齊、吳、魯 、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另一個邾國)以及吳國等共18個諸侯國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會盟,決定共同討伐楚國。

    伍子胥

    這樣一來,楚國在政治上孤立了,孤立的好處是當吳國會同唐國和蔡國攻打楚國時,沒有其他諸侯國救援楚國,同時由於蔡國與唐國是楚國北邊的門戶,而蔡國與唐國投靠吳國,等於是把楚國的門戶拱手讓於吳國,也為後來楚國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3、棄船陸行,兵貴神速

    吳國地處江南和江淮,水網密佈,吳國的水師在當時很著名,吳王闔閭率軍伐楚時,首先走的就是水路,以水師在淮河一路向西,因為淮河的流向誰都知道,坐船能坐到哪裡楚國也知道,吳軍在攻打楚國時,在半路上就放棄了船,改為陸路行軍,這樣做有一個好處,一是加快了行軍速度,二是讓楚華人無法知道吳軍在哪裡,因為船走慢,而且容易被發現。

    孫武挑選了一支3500人的精銳吳軍為前鋒,從蔡國和唐國的地盤經過,並且聯合了蔡軍和唐軍一起越過清發水,來到了漢水的東岸,這裡是今天湖北省鍾祥市,只要跨過漢水,馬上就能直驅直入楚國的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紀南城),楚軍主力馬上在漢水西岸結陣,嚴陣以待。

    柏舉之戰地圖

    吳軍的進軍非常迅速,一下子就進入了楚國腹地,並且逼近了楚國都城郢都,當時吳軍的前鋒離楚國都城也不過120公里左右,楚國得知訊息後,陣腳大亂,匆忙調集軍隊進行圍剿,吳軍的進軍神速也打亂了楚軍的部署,雖然吳軍是孤軍深入,並且軍隊數量遠遠少於楚軍,但是逼近了楚國都城,也讓楚國一度非常緊張。

    4、以退為進,集兵殲敵

    當楚軍主力由令尹子常率領在漢水西岸阻擊吳軍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楚軍只要冷靜想一想就會明白,吳軍是深入楚國腹地,而且只有3萬人,這些人的糧食供應都得靠船從淮水運來,楚軍只需要切斷吳軍的後勤,燒燬吳軍的船隻,3萬吳軍根本不需要交戰,就會全軍覆沒,對於雙方來說,吳軍是急於應戰的,而楚軍並不關鍵,楚軍是本土作戰,供應比吳軍方便多了。

    但是子常卻因為聽信小人之言,再加上他本身也沒啥能力,所以楚軍居然主動攻打吳軍,吳軍數量少,楚軍人多,吳軍反而不戰,步步後退,從漢水東岸的鐘祥經京山、雲夢一直撤退到今湖北麻城,把楚軍引到了大別山下,吳軍反而變成以逸待勞,楚軍窮於追擊,結果雙方打了五戰,都是楚軍失敗了。

    柏舉之戰地圖

    楚軍主力一敗,吳軍又開始趁勝追擊了,要知道楚國雖大,軍隊雖多,但是所有軍隊並不是都集中一個地方的,而是分散在各地,需要防守的地方也很大,楚軍主力敗了,其他地方來救援都城的軍隊就來不及,楚軍另一支由沈尹戍率領的軍隊前來救援時,被吳軍打得全軍覆沒。

    就這樣,吳軍直奔楚都郢城,其他楚軍根本來不及救援了,而楚昭王也在吳軍到前之前棄城而逃走,郢城的楚軍並不多,很快就被吳軍攻破了,到這個時候,吳軍大獲全勝,楚國立國幾百年來,第一次被外敵攻破了都城,還是弱小的吳國。

    總體來說,3萬吳軍能打敗20萬楚軍攻破楚國都城,是吳國上下一心,計謀得當,指揮精彩,而楚國國君年幼,權臣昏庸,指揮失當的一次戰役,吳軍雖然,但是能集中兵力,楚軍雖多,但是分散了兵力,同時犯了嚴重錯誤,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柏舉之戰是一次突襲戰,雖然攻破了楚國都城,但是楚國的國力尚在,各地的楚軍趕來勤王,再加上申包胥向秦國借來了援兵,因為楚昭王是秦國公主的兒子,秦國是唯一能向楚國救援的諸侯,最終秦楚聯軍趕走了吳軍,收復了國都。

  • 9 # 吳百蘭

    公元前506年的柏舉之戰,是春秋末期一次規模宏大,影響深遠的戰爭。

    吳國大軍在孫武實施的戰略遷回的指揮下,出其不意地襲擊楚軍深入楚地。以3萬兵力大敗楚20萬大軍於柏舉。進而一舉攻破楚國國都郢都。

    此次戰役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同時也充分地展示了兵聖孫武的戰爭指導藝術。

    證明了決定戰爭勝敗的主要因素靠的是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軍事力量。然,更重要的因素則是人。

    戰役背景

    自東周開始,社會禮壞樂崩。周朝的統治勢力江河日下由強轉弱,王室日益衰弱大權逐漸旁落。各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兼併戰此起彼伏,戰事頻頻。

    小諸侯國紛紛被強大的諸侯國吞併,此時楚國已兼併60餘國,地方數千裡,兵車數千乖,附庸國達10餘國,國力雄厚,武備充足。晉國也吞滅25國,區域性地區已然呈現出小統一的態勢。

    在大國爭霸戰中,晉、楚爭霸尤為激烈。晉國為壓制楚國的發展,聽取巫臣的建議,制定出幫助吳國發展經濟、軍事、文化,以聯吳制楚的方針政策。

    此時的吳國還僅僅是一個偏僻落後的夷族小國,地少人少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跟楚國相比差距甚遠。晉景公便派巫臣出使吳國,並帶去了晉國的戰軍、步兵、教授吳軍車戰、步戰之法。

    吳國在晉國的大力幫助下,發奮圖強,國力、軍力得到迅猛的發展。加上吳王壽夢、闔閭禮賢下士,重用多謀善戰的英雄豪傑,特別重用伍子胥、孫武。

    在明君、賢臣、良將的共同努力下,吳國崛起加入到長江流域的霸權之爭中,與楚爭奪江淮霸權戰。

    公元前584年,吳國水陸大軍齊發,攻下楚國重鎮州來(今安徽省鳳臺縣)之後,近60年間吳楚共發生10次大戰,吳國6勝、1敗、3平。

    公元前515年,吳國公子光奪得王位,稱吳王闔閭。他繼續重用伍子胥、孫武進行改革,使得吳國經濟、軍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楚國楚昭王繼位後,由於耽於享樂,政治腐敗,楚國民心不穩,加上東征西伐樹敵頗多,楚國陷入了嚴重的內憂外患之中。

    公元前512年,吳國滅掉楚國的依附小國後,便開始實施伍子胥與孫武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部分,對楚國進行輪番襲擊,以此來消耗楚國的國力。

    楚國經過吳國6年的消耗戰,不僅國力被耗損,軍事上也因將士們疲於奔命而士氣低落,此時楚國上下形成了一個定式思維,吳國不會大舉進攻楚國。對吳軍大舉進攻喪失了警惕,也鬆懈了對吳國的戒備。

    吳國見攻擊楚國的時機已經成熟,便開始籌劃大舉進攻楚國

    戰役經過

    蔡、唐兩國本來是楚國的附屬國,兩國國君每年都要給楚國朝聘,一次囊瓦因向兩國國君索,遭到拒絕立即惱羞成怒,居然擅自將蔡唐兩侯軟禁起來。

    兩國無奈之下,只好給囊瓦賄送重禮換回國君。這下可就惹得蔡唐國君十分惱怒,回國後背楚投吳伺機復仇。

    吳國為了避免長途奔襲而兵力遲滯,採取從外交入手,瓦解楚國的外圍勢力,便與蔡、唐結成軍事聯盟,假道唐、蔡,進擊楚國腹地。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親率3萬水陸之師乘戰船出征,任命孫武為主將,伍子胥為副將,弟弟夫概為先鋒。由淮河溯流而上,直抵淮汭(今河南潢川)。

    為了出其不意,避開逆水行舟,孫武決定舍舟登陸,改西進為南下。透過冥阨、直轅、大遂三關,直趨漢水,深入楚國腹地。幾天時間就挺進到江漢平原,與楚軍形成隔漢水對峙的態勢。

    楚昭王急派令君囊瓦、左司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率軍趕至漢水西岸。沈尹戌對楚軍統帥囊瓦說:“你沿漢水與吳軍周旋,不讓他們渡過漢江,我帶領部分軍隊抄到吳軍的背後,堵住冥阨、直轅、大遂三關,切斷吳軍退路。然後你從正面出一擊,我從後邊夾擊吳軍必敗。”

    沈尹戌的這個計劃實在是完美,囊瓦一開始也同意了這個計劃。可待沈尹戌率部北上後,史皇便向囊瓦進讒言,以沈尹戌獨得成功,囊瓦令尹之位難保為由,勸其率先發起進攻。

    驕傲自大的囊瓦為自保私利,便貿然決定渡過漢水與吳軍決戰。這時吳軍早已在大別、山別一帶布好了陣勢,以逸待勞迎戰楚軍。囊瓦連續組織三次攻擊均未成功,結果,三戰三敗鬥志全無。

    囊瓦為了開脫罪責,還是在柏舉(今湖北漢川)紮營佈陣,準備待援軍薳射率部到來時與吳軍決戰。

    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

    《春秋左傳》

    吳軍先鋒夫概知道楚軍內部不和,便建議闔閭立即進攻楚軍,但闔閭沒同意。

    夫概回營後,自己率5000前鋒直擊楚營,果然,楚軍一觸即潰。闔閭見襲擊成功,趁勢投入主力配合,楚軍大敗,囊瓦棄軍逃往鄭國。

    而此時楚軍前來增援的薳射並未參戰,見囊瓦兵敗也就擅自作主撤軍。在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溳水)渡江時,被吳軍半渡而擊,還沒來得及渡江的楚軍全部被俘。

    緊接著吳軍又在雍遂(今京山縣西南境)一帶,發動了5次追擊戰,全殲楚軍主力,攻佔了楚國國都郢都。楚昭王聞訊立即逃往他國避險。楚軍聽說君王已逃,更是一鬨而散,不擊而潰,吳軍大獲全勝。

    總結

    柏舉之戰是典型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但這不過是楚國霸業中的一支插曲。

    歷史總是無情地嘲弄那些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人。當吳軍浩浩蕩蕩地開進楚都郢後,暴厲驕橫徒增,在郢都內大肆燒殺搶掠。緊接著又南仇越而北結怨於齊、晉,故而激起了楚國民眾極大的憤慨,楚與秦國聯軍反攻吳軍。

    楚昭王這裡吸取了失敗的教訓,經過“奔走流離,始增德慧”。一改往日楚平王的做派,開始任用賢能,關心民事,在秦國的幫助下復國興邦。

    其後越滅吳,楚又滅越。楚國仍然雄峙南方,成為戰國時期一大霸國。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

    《周易》

    吳軍成於憂患而敗於安樂,終將與唾手可得的勝利失之交臂,這其中的教訓實在是發人深省。

    時刻保持憂患意識,努力發奮圖強,才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得以生存發展的硬道理。

  • 10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著名的吳楚柏舉之戰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有:“(吳國)西破強楚,入郢;北威齊、晉,顯名諸

    侯,孫子與有力焉!”這裡所說的“西破強楚,入郢”一事,就是春秋末期周敬王十四

    年(公元前506年)爆發的著名的吳楚柏舉之戰。

    吳國是春秋晚期勃興於南方地區的一個國家,它在發展過程中,與南方地區的強國

    楚中國產生了尖銳的矛盾,以至長期付諸武力,兵戎相見。從公元前584年第一次“州來

    之戰”起,兩國之間在短短的60餘年時間裡,曾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其中吳

    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總的趨勢是,吳國逐漸由弱變強,開始佔

    據戰略上的主動地位。它終於導致了吳楚兩國決定戰爭勝負的“柏舉之戰”。

    吳王闔閭是一位英明有為的君主,他即位以後,勵精圖治,發展生產,改良吏治,整軍經武:“立城郭,設守備,實倉廩,治兵庫”,並大膽起用伍子胥、孫武、伯嚭等外來傑出軍政人才,積極從事爭霸大業。這時,西方的強楚,就成了吳國勝利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換句話說,也就是隻有在過去積小勝的基礎上,從根本上打垮或削弱楚國,闔閭才能實現自己成為中原霸主的夢想。吳楚戰略決戰箭在弦上,勢在必行。

    “吉人自有天助”,楚國當時的現狀,為闔閭夢想得以實現提供了極為有利的契機。

    進入春秋以來,楚同晉國長期征戰,爭霸中原,搞得民疲財竭,國力中衰。同時楚國內

    部政治黑暗,軍事無能,民眾怨憤,君臣離心,也給敵國創造了可乘之機。所以說,當

    時的楚國雖然貌似龐然大物,餘威尚存,可其實早已是外強中乾,是經不得風雨飄搖的,吳楚柏舉之戰前夕,楚國實際上已經處於戰略上的被動地位了。

    當然,從整體實力上來說,楚對吳還具有一定的優勢。所以當公元前512年闔閭第一次提出大舉攻楚的戰略計劃時,睿智的孫武即以“民勞,未可,待之”的理由加以勸阻。不過吳國君臣並未消極地守株待兔,他們的厲害,就在於他們從不消極等待敵方出現破綻,而是積極運用謀略,主動創造條件,完成敵我優劣對比的轉換。

    為此,它首先伐滅楚國的羽翼——徐和鍾吾這兩個小國,為進而伐楚掃清道路。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採用了伍子胥提出的“疲楚誤楚”的高明戰略方針。具體做法是,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出擊,騷擾楚軍,麻痺敵手。這一措施實行了六年有餘,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今安徽渦陽附近)、潛(今安徽霍山東北)、六(今安徽六安北)等地,害得楚軍疲於奔命,鬥志沮喪。同時,吳軍這種稍嘗輒止、不作決戰的做法,也給楚軍造成錯覺,誤以為吳軍的行動僅僅是“騷擾”而已,而忽視了吳軍這些“佯動”背後所包藏的“禍心”,放鬆了應有的警惕,到頭來栽了大跟斗。

    公元前506年,給楚國致命一擊的時機終於來到了。這年秋天,楚國大軍圍攻蔡國,蔡在危急中向吳國求救。另外,唐國國君也因憤恨於楚國的不斷侵凌勒索,而主動與吳國通好,要求助吳抗楚。唐、蔡兩國雖是蕞爾小國,但位居楚國的北部側背,戰略地位相當重要。吳國透過和它們結盟,遂可以實施其避開楚國正面,進行戰略迂迴、大舉襲,直搗腹心的作戰計劃。

    同年冬天,吳王闔閭親率其弟夫概和謀臣武將伍子胥、伯嚭、孫武等,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楚軍連年作戰極度疲憊,東北部防禦空虛薄弱之隙,進行戰略奇襲,吳軍溯淮水浩蕩西進。進抵淮汭(今安徽鳳台附近,一說今河南潢州西北)後舍舟登陸,以3500精銳士卒為前鋒,在蔡、唐軍配合導引下,兵不血刃,迅速地透過楚國北部大隧、直轅、冥阨三關險隘(在今河南信陽南),挺進到漢水東岸。取得“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戰略效果。這堪稱實踐孫武“以迂為直”原則的傑出典範。

    楚軍在極其被動的情況下倉猝應戰。楚昭王急派令尹囊瓦、左司馬沈尹戍、武城大夫黑、大夫史皇等人率軍趕至漢水西岸進行防禦。兩軍隔著漢水互相對峙。楚軍中左司馬沈尹戍是一位頭腦冷靜的優秀軍事指揮家。他針對吳軍作戰的特點,向統帥囊瓦提出如下建議:由囊瓦率楚軍主力沿漢水西岸阻擊吳軍的進攻,正面牽制吳軍。

    而由他本人北上方城(今河南方城縣境),徵集那裡的楚軍,迂迴到吳軍的側後,毀壞吳軍舟楫,阻塞三關,切斷吳軍的歸路。爾後與囊瓦所率的主力實施前後夾擊,一舉消滅吳軍。囊瓦起初同意了沈尹戍的建議,可是待沈尹戍奔赴方城後,卻又聽從武城黑和史皇的挑撥慫恿,出於貪立戰功的心理,而一改原先商定的作戰計劃,採取冒進速戰的方針,不待沈尹戍軍完成迂迴包抄行動,即擅自單獨渡過漢水向吳軍進攻。

    吳軍見楚軍主動出擊,大喜過望,遂採取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囊瓦果然中計,尾隨吳軍而來,自小別(在今湖北漢川東南)至大別(今湖北境大別山脈)間,連續與吳軍交戰,但結果總是失利,由此而造成士氣低落、軍隊疲憊。

    吳軍見楚軍已陷入完全被動的困境,於是當機立斷,決定同楚軍進行戰略決戰。十一月十九日,吳軍在柏舉(今湖北漢川縣北,一說湖北麻城)列陣迎戰楚軍。闔閭弟夫概認為囊瓦素來不得人心,楚軍無死戰之志。因此主張吳軍立即主動發起攻擊。指出,只要吳軍一進攻,楚軍就必然潰逃,屆時再以主力投入戰鬥,必能大獲全勝。但闔閭出於謹慎而否決了夫概的意見。夫概不願放棄這一勝敵的良機,便率領自己的五千部屬奮

    勇進攻囊瓦的軍隊。楚軍一觸即潰,陣勢大亂。闔閭見夫概部突擊成功,乃乘機以主力

    投入交戰,擴張戰果,大勝楚軍。囊瓦失魂落魄,棄軍逃奔鄭國,史皇戰死沙場。

    楚軍主力在柏舉決戰遭重創後狼狽向西潰逃。吳軍及時實施戰略追擊,尾隨不捨。終於在柏舉西南的清發水(今湖北安陸西的溳水)追及楚軍。吳軍“因敵制勝”,用“半濟擊”的戰法,再度給渡河逃命中的楚軍以沉重的打擊。吳軍繼續追擊,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追及正在埋鍋造飯的楚囊瓦軍殘部,大破之。並與由息(今河南息縣西南)回救的楚軍沈尹戍部遭遇。經過反覆激烈的拼殺,楚軍又被戰敗,主將沈尹戍傷重身亡。之此,楚軍全線崩潰,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完全暴露在吳軍面前。吳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五戰五勝,於十一月二十九,一舉攻陷郢都。楚昭王悽悽慘慘,惶惶如喪家之犬逃往隨國(今湖北隨州)。柏舉之戰遂以吳軍的輝煌勝利而告終結。

    至於吳軍入郢後上下忘乎所以,縱暴郢都,內訌迭起,在秦楚聯軍的反擊下,軍事、

    政治均陷於被動,最後被迫退回吳國,那已是後事了。用孫武自己的話來說,這便是

    “夫戰勝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兇。命曰費留”。

    柏舉之戰是春秋晚期一次規模宏大、戰法靈活、影響深遠的大戰。吳軍靈活機動,

    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一舉戰勝多年的敵手

    楚國,給長期稱雄的楚國以十分沉重的打擊,從而有力地改變了春秋晚期的整個戰略格

    局,為吳國的進一步崛起,進而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吳軍的取勝,首先是修明政治、發展生產、充實軍備的結果。其次也是善於“伐

    交”,爭取晉國的支援和唐、蔡兩國的協助

    的產物。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是在

    於其作戰指導上的高明。一是採取疲楚誤楚的正確策略,使楚軍疲於奔命,並且鬆懈戒

    備;二是正確選擇有利的進攻方向,“以迂為直”,乘隙蹈虛,實施遠距離的戰略襲擊,

    使楚軍在十分被動情況下倉猝應戰;三是把握有利的決戰時機,先發制人,一舉擊敗楚

    軍的主力;四是適時進行戰略追擊,不給楚軍以重整旗鼓、進行反擊的任何機會,最終

    順利地奪取戰爭的勝利。

    楚軍的失敗,其政治、外交上的原因,在於其政治腐效、內部動亂、將帥不和、

    面樹敵、自陷孤立。從軍事上看,則在於其疏於戒備,遭致奇襲;在於其主將貪鄙無能,臨戰乏術;在於其輕率決戰,一敗即潰。

  • 11 # 小明歷史趣聞

    在柏舉之戰中,吳軍靈活機動,因敵用兵,以迂回奔襲、後退疲敵、尋機決戰、深遠追擊的戰法而取勝。此戰是中國古代史上以少勝多、快速取勝的成功戰例。換而言之,正是因為戰術上的成功,促使吳國得以以少勝多,擊敗強大的楚國。

    一、柏舉之戰的背景和起因

    吳國是春秋時期長江流域下游的的一個國家,吳君壽夢繼位後開始崛起。在春秋時期,晉國為與楚國爭霸,採取聯吳制楚之策,派楚國叛臣屈巫帶一隊戰車來到吳國,教吳人乘車、御射、列陣,吳軍由此學會車戰。

    吳國與晉國交好後,自然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國力逐漸強大起來。壽夢便自號吳王,與楚國爭奪江淮地區的霸主地位。公元前584年(周簡王二年),吳國水陸大軍齊出,一舉攻下楚國淮河重鎮州來(今安徽省鳳臺縣)。此後近60年間,雙方先後發生過十次大規模的戰爭。在這十次戰爭中,吳軍全勝六次,楚軍全勝一次,互有勝負三次。

    公元前515年(周敬王五年),吳國公子光奪得吳國王位,稱吳王闔閭。闔閭繼位後,任用楚國亡臣伍子胥、伯嚭為謀士、齊華人孫武為將軍,傳授兵法,操練隊伍,使吳國出現國富兵強的勢頭。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吳國在快速崛起之後,自然要和楚國進行一場決戰。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在當時的江淮地區,楚國和吳國之間,也不可避免地爭出個高下。

    在柏舉之戰前,吳王闔閭採納了伍子胥的建議,將吳軍分為三支,輪番襲擾楚軍。當吳軍的第一支部隊襲擊楚境的時候,楚國即派大軍迎擊。等到楚軍出動,吳軍便往回撤。而楚軍返回時,吳軍的第二支部隊又攻入了楚境,如此輪番襲擾楚國達6年之久,吳軍先後襲擊楚國的夷(今安徽省渦陽縣附近)、潛(今安徽省霍山縣東北)、六(今安徽省六安市北)等地,這讓楚國的整體實力受到了明顯的損耗,尤其是楚國將士計程車氣,更是因此受到挫折。而這,無疑為吳國贏得柏舉之戰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公元前507年(周敬王十三年),蔡國國君蔡昭侯、唐國國君唐成公背叛楚國,與晉、吳結盟。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春,應蔡國之請,晉、齊、魯 、宋、蔡、衛、陳、鄭、許、曹、莒、邾、頓、胡、滕、薛、杞、小邾18個諸侯國在召陵(今河南省郾城縣東)會盟,共謀伐楚。對此,楚國於同年秋髮兵圍攻蔡國,從而做出了迴應。吳國君臣認為傾全力攻楚的良機已至,決定以救蔡為名,對楚國實施打擊。從這一角度來看,吳國興兵攻打楚國,可謂師出有名,並且獲得了晉國、蔡國等諸侯國的支援。眾所周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對於柏舉之戰的走向,自然也會起到影響。

    二、柏舉之戰的經過

    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冬,吳王闔閭親自掛帥,以孫武、伍子胥為大將,闔閭的胞弟夫概為先鋒,傾全國3萬水陸之師,乘坐戰船,由淮河溯水而上,直趨蔡境。在柏舉之戰中,吳國雖然只有3萬大軍。但是,這些將士經過了孫武的長期訓練,加上之前和楚國大軍多次作戰,所以可以稱之為精銳計程車卒了。

    彼時,楚國因為畏懼吳國大軍,所以不得不放棄對蔡國的圍攻。於是,蔡國和唐國選擇派兵支援吳國,從而共同攻打楚國本土。在此基礎上,孫武挑選3千5百名精銳士卒為前鋒,迅速地穿過楚北部的大隧、直轅、冥阨三關險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陽市以南,河南、湖北兩省交界處),直趨漢水,深入楚腹地,不出數日,挺進到漢水東岸,達成對楚國的戰略奇襲。

    在戰國時期,秦國名將白起,也曾率軍深入楚國境內,完成了對楚國的戰略奇襲。而早在白起之前,孫武針對楚國地域遼闊,但是防守空虛的特點,選擇了類似的戰術,並率先取得了成功。當吳軍突然出現在漢水東岸時,楚昭王慌了手腳,急派令尹子常、左司馬沈尹戌、大夫史皇等,傾全國兵力,趕至漢水西岸,與吳軍對峙。

    吳國君臣見楚軍主動出擊,遂採取後退疲敵、尋機決戰的方針,主動由漢水東岸後撤。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很可能是學習了晉文公在城濮之戰中退避三舍的策略。在吳國大軍後撤之後,楚國令尹子常無奈,只得重整部隊,在柏舉(今湖北麻城,一說湖北漢川)列陣,準備再戰。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農曆11月18日,吳軍停止後退,在柏舉與楚軍對陣。在楚國大軍立足未穩之際,吳王闔閭的胞弟夫機率領自己的5千前鋒部隊,直闖楚營。果然楚軍一觸即潰,陣勢大亂。吳王闔閭見夫概部突擊得手,乘機以主力投入戰鬥,楚軍很快便土崩瓦解。多位將領戰死,楚國令尹子常棄軍逃往鄭國。

    正所謂擒賊先擒王,楚軍失去主帥後,慘敗潰逃。此後,吳軍又連續五戰擊敗楚軍,一路向楚國都城郢都撲去。楚昭王得知前線兵敗,不顧大臣子期、子西的反對,帶領親信逃走。對此,在筆者看來,如果楚昭王堅守城池,吳國大軍或許會因為補給困難等原因,從而無法攻佔楚國都城。但是,楚昭王西逃的訊息傳到軍前,楚軍立即渙散,子期率部分精兵趕去保護楚王,子西則率殘兵西逃。在此背景下,吳軍於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農曆11月29日攻入楚國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城北)。柏舉之戰遂以吳軍的勝利而告結束。

    三、柏舉之戰的結果和影響

    最後,吳軍攻佔郢都後,自然進行了一番搶掠和破壞。而這,促使楚國多年經營的都城,可謂毀於一旦。不過,吳國的這一行為,也引起了楚國上下的同仇敵愾。其中,申包胥於公元前505年(周敬王十五年)春天到秦國求救。秦哀公命大將子蒲、子虎率五百乘戰車聯同殘餘楚軍南下幫助楚復國,敗吳軍於沂,楚將子西也率兵于軍祥擊敗吳軍,秦國和楚國聯軍也滅亡了吳的屬國唐國。

    此時,越國也在威脅吳國後方。吳王闔閭被迫於同年九月撤離楚地,引兵東歸。而這,意味著吳國攻佔的楚國疆域,也基本上得而復失了。不過,因為都城被攻佔,加上20萬大軍被殲滅眾多。所以,楚國雖然復國,卻也是元氣大傷,一蹶不振。基於此,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柏舉之戰,吳國以3萬大軍擊敗楚國20萬大軍,這無疑給長期稱霸的楚國帶來空前的創傷,從而使吳國聲威大振,為吳國進一步爭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1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吳王闔閭弒君篡位後,立志“西破強楚”。

    然而,這看起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楚國兵力達20萬人之多,且“楚之為兵,天下強敵”,戰鬥力很強,而吳軍卻只有3萬多人。

    而且,楚國疆域遼闊,吳國如果只是一直在邊界地區來回爭戰,耗不過人家。但要想給予楚國致命一擊,需要深入楚國腹地,師行千里,犯下“勞師襲遠”的兵家大忌!

    然而,最終,吳軍卻成功完成了這一壯舉,甚至險些一舉滅楚!

    這是怎麼回事呢?

    從長計議

    吳楚之間的戰爭,已經持續了60多年,雙方爆發了十次較大規模的戰爭。

    因此,吳王闔閭早早將破楚作為其主要目標。

    闔閭上臺後,求賢任能,崇簡去奢,興修水利,制甲練兵!

    前512年,吳王闔閭見國力漸盛,人才漸齊,遂決心大舉攻楚。

    然而,初任吳軍之將的孫武卻指出:民勞,未可,待之!

    儘管吳國漸強,但與楚的差距仍然很明顯,立即大舉進攻,最多像此前的十次戰爭一樣,打成曠日持久的角逐,不可能從根本上大敗對手!

    只有從長計議,沉著冷靜,等待時機,才能尋達機會,給敵致命一擊!

    當然,所謂“待之”,並不是消極地守株待兔,而是“多方以誤之”,主動出擊,創造時機!

    小規模出擊,情況摸底!

    吳國沒有立刻發動大規模進攻,但小規模出擊是必須的!

    吳軍先是連續發動小規模出擊,滅掉了依附楚國的徐、鍾吾、束等國,並攻取了楚養邑,蠶食楚國之地!

    小規模衝突中,楚國的兵力優勢無法施展,吳國將帥的指揮才能卻足以充分發揮。

    前508年,吳人讓桐國背叛楚國,讓舒鳩氏引誘楚軍出擊。吳軍趁機襲擊楚軍,大破楚軍於豫章地區!

    連番的中小規模衝突,不僅使吳國控制了一些位置重要(尤其北面)區域,為以後對楚的決戰創造了良好的側翼安全。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衝突,使吳軍對楚軍的運動規律有了進一步認識!

    如此,吳國開始實施其第二步:疲楚誤楚。

    疲楚誤楚

    大家都知道,以楚國之大,吳國要想靠這樣的蠶食滅楚,如同一隻蚊子想把大象叮死一般不現實。

    因此,關鍵還要“多方以誤之”,給楚國陷入更大的麻煩,才可能真正改變局勢!

    早在吳王闔閭上臺之初,就曾請教伍子胥方略。

    從楚國投奔而來的伍子胥,獻出了“疲楚誤楚”之策:楚國軍令不一,政出多門。沒有一個人願意獨自承擔楚國的憂患。因此,我一軍出擊,他們只能全軍來迎(扯皮後常見的解決方法)!如此,我分三軍輪番襲擾,你進我退,敵退我進,必能使其疲憊!在疲憊的調動中,敵人一定會出現破綻,到時候,我軍再一舉破敵!

    當然,伍子胥所言,只是一個基本思路,要真正落實到位,還要對敵人的運動規律有進一步瞭解。

    在前期的小規模衝突中,楚軍集結、機動緩慢,“一師至,彼必皆出”的規律得到了進一步證實。

    因此,吳國遂開始第二步:疲楚誤楚。

    接下來的六年裡,吳國頻繁出擊,連續襲擊了楚國的夷、潛、六以及豫章等重地,使楚軍疲於奔命,鬥志沮喪!

    由於吳軍每次都淺嘗輒止,因此,疲憊不堪的楚軍漸漸“摸清”了吳軍的“規律”:都是騷擾!沒必要那麼急著做出反應!

    既然如此,絕殺的時候到了!

    大迂迴

    要給楚國致命一擊,僅靠邊疆來回衝突不行,要深入其腹心之地,調動並殲其主力,攻破郢都。

    然而,吳楚已交兵6、70年,自吳楚邊境深入楚地,尋其主力,恐怕是自殺行為。

    伍子胥、孫武指出:大王要伐楚,“必得唐、蔡乃可”,要拉攏唐、蔡。

    自唐、蔡入楚,可以直逼漢水,瞬間逼近楚國的心臟!

    同時,由於唐、蔡都是蕞爾小國,對楚國沒有什麼威脅,因此,楚國在這個方向基本上沒有什麼防禦。

    楚國搞霸權主義這麼多年,唐、蔡也確實深受其害,因此,他們很快投入了吳國一方。

    於是,前506年,也就是蔡、唐與吳結盟的同一年,吳國發起了奇襲!

    吳軍水陸3萬人,乘坐戰船,沿淮河西進,隨後又失船上岸,以勁卒3500人 為前鋒,在唐、蔡兩國軍隊的配合導引下,迅速通過了著名的冥阨三關,直逼漢水東岸!

    楚國見此,驚恐不已,被迫在戰略被動之下倉促迎戰,發兵日夜兼程奔赴漢水西岸!

    如此,吳楚之間的戰略決戰,在吳軍掌握戰略先機的情況下展開了!

    “鼓勵”對手的錯誤

    吳楚隔漢水對峙。

    此時,吳軍人少而精銳,利在速戰,一舉破敵;而楚軍人馬眾多,且在“主場”,補給充分,利在持久。

    因此,楚左司馬沈尹戍提出了一個絕殺之法:您在這裡帶兵與之相持,我去方城集結部隊,襲其後方,阻塞冥阨三關,斷絕其補給。然後,我們夾擊之,必能一舉破吳!

    楚將囊瓦答應了這個建議,沈尹戍立刻去方城集結部隊去了。

    然而,正如伍子胥所說,楚軍軍令不一,政出多門,內部矛盾極大。

    武城大夫黑和史皇慫恿囊瓦:您以元帥的身份統帥這麼多人,已足以立功!為什麼讓沈尹戍分享功勞?

    於是,囊瓦立刻渡河進攻!

    其實,囊瓦的做法,很“聰明”:如果出擊不能取勝,再退回來執行原計劃不就好了?如果出擊取勝,那我就能獨得全功!

    這樣的“智慧”、小聰明,實在太常見了!

    然而,吳軍喜歡的就是這種“小聰明”。

    吳軍可不會急著把你趕過漢水去,他要的是全殲!

    因此,吳軍利用楚軍的“小聰明”,“配合演出”,連連後退,引誘楚軍前進。

    到了大別山南麓的柏舉,吳軍認為:決戰決勝的時候到了!

    夫概的指揮

    堅決提出決戰的是闔閭的兄弟夫概:囊瓦不仁,手下沒有必死之心。我為先鋒進攻,必能打亂敵人,然後大軍齊出,必然能取勝!

    夫概得出這樣的判斷,是有依據。

    整個撤退過程中,從小別到大別,夫概一直率領吳軍與楚追軍進行小規模交戰。

    一方面,在這些交戰中,楚軍總是失利,且士氣越發低落,疲憊不堪。

    另一方面,夫概對楚軍各部的情況已有掌握。

    因此,只要選擇好出擊方向,是可以給敵人制造足夠混亂的。

    同時,當時,楚又有援軍抵達,但彼此相互輕視,互不協作,各自立營。

    這樣的部隊,兵力雖多,在混亂中根本無法協調,很容易演變成大崩潰!

    然而,闔閭還持重,否決了這個意見。

    熟料,夫概卻表示:“臣義而行,不待命也!”直接率軍衝擊,並很快擊潰了楚軍。

    闔閭見狀,立刻揮動大軍,引發了楚軍的崩潰!

    楚帥囊瓦果然垃圾,拋棄軍隊,去投鄭國了。而其他幾位楚將則戰死沙場!

    群龍無首的楚軍,崩潰了!

    然而,楚軍必然兵力眾多,一時抓也抓不完,如果追擊的姿勢不正確,也是可能讓其重整旗鼓的。

    在楚軍逃到清發水時,爭先渡河。闔閭企圖立即猛攻。

    夫概指出:困獸猶鬥,何況是人?現在急著進攻,敵人背水一戰,我軍還不一定搞得過!不如“半濟而企後可擊”,這樣前面有人逃命逃走了,後面的人羨慕,必然也“努力”逃跑!我們就好辦了!

    闔閭採納其計算,果然以極小的代價斬獲眾多!

    可以說,孫武、伍子胥的戰略謀劃確實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在戰場臨陣指揮,決戰決勝,吳軍還是依靠夫概!

    破郢

    此時,原本跑去抄吳軍後路的沈尹戍見狀,也緊急趕來相救。他們會合敗退下來的楚軍,企圖阻擊吳軍。

    其實,這時候的楚軍,兵力仍也不在吳軍之下,放在平時,勝負難說。

    然而,此時的吳軍,正是殺瘋了的時候,他們沒有停下來對峙,而是立刻發起猛攻。

    老規矩,先打弱敵,引發敵人的崩潰!

    吳軍趁敗退的楚軍正在埋鍋造飯,迅速發起襲擊!士氣低落的楚敗兵迅速崩潰!

    隨後,吳軍又趁連勝之失,對沈尹戍部發起總攻!

    沈尹戍拼死作戰,但畢竟大勢已去,陣亡!

    如此,楚軍全線崩潰,再無力抵抗了。

    吳軍五戰五勝,直逼郢都!

    楚國雖然在郢及周邊要地部署了防禦兵力,企圖負隅頑抗。

    郢都城池堅固,楚國在各地仍然有龐大的地方軍,如果楚王堅持抵抗,未必會敗!

    然而···楚昭王嚇破了膽,帶著妹妹和少數臣子逃走了!

    那還打個屁!

    吳軍一來,楚軍皆各自散去!

    柏舉決戰後的第十天,吳軍一舉破郢!

    功虧一簣

    然而,入郢的吳軍,後續的善後舉措失誤了。

    吳軍入郢後,大肆掠殺,搗毀楚國的宗廟,咂毀楚國重器“九龍之鐘”,火燒楚國糧倉。

    為了羞辱楚國君臣,吳“以班處宮”,吳王闔閭、伍子胥、孫武等人佔據楚君臣的財寶,姦淫其妻女,伍子胥更是將楚平王掘墓鞭師!

    如此,原本對楚統治者不滿的楚人組織起來反抗,“奮臂而企為之鬥”、“各致其死”,堅決抗吳。

    而原本仇視楚國的列國,也為吳國的暴行所震驚,開始同情楚國。秦國開始出師救楚。

    更嚴重的是,勝利後,吳國內部矛盾也激烈起來,夫概回國自立為王,與闔閭抗衡。

    原本想佔據楚地的闔閭被迫回國與夫概相爭。

    而留在楚地的吳軍也在內外交困下難以為繼,被迫撤回了吳國。

    滅楚之事,功虧一匱!

    此戰,吳軍在戰場上的表現堪稱奇蹟。

    在孫武、伍子胥等戰略大師的輔佐下,吳國抓住楚國的弱點,先以小勝剪其羽翼,又以分軍進取疲敵誤敵,為決戰決勝創造了條件!

    其後,吳軍又以遠距離大迂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將戰火直接燒到楚國的心臟地區,贏得了戰略主動!

    其後,在決戰的戰場指揮中,吳軍先是後退誘敵,後是果斷出擊,再是時緩時急的追擊,牢牢把握節奏,決戰決勝,一舉殲敵!

    吳軍在此戰中的創新,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飛躍。

    從此,“約日定地”的會戰模式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連續作戰、運動殲敵、靈活機動、出奇制勝,成為中國古代戰爭的嶄新特點!

  • 13 # 歷史地理雜學

    打仗不是比人多的,三萬解放軍可以打掉30萬保安,自己傷亡率不超過5%。因為打死幾個,其他保安就會跑,傷亡率主要是追的時候摔傷導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員工們長期同“質”和“量”做鬥爭,到底該如何抓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