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4189650133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明確光合作用的原料、條件、場所和產物。

    2、能力目標:透過光合作用的探究實驗過程,使學生學會觀察鑑定的實驗指標,初步明確從現象到本質的科學思維方式。

    3、情感、態度目標:透過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實驗探究,領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養成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透過介紹科學家發現光合作用的過程,使學生了解科學發現的不平凡歷程,養成尊重科學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透過實驗的設計,領會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養成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難點】實驗的設計和交流過程。

    【教學過程】 一、問題匯入 師:上課,同學們好!聽說我們初一(3)班同學上課回答問題最積極,最大膽,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今天,就讓在座的領導和老師見證一下大家的風采,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生:有。

    師:很好,有了信心就成功了一半。

    首先,老師考大家一個問題: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包括哪幾類,分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生:包括植物,動物,細菌和真菌,分別扮演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的角色。

    師:你的知識掌握得真紮實。

    你能接著談一下植物為什麼被稱為生產者嗎? 生:因為植物能透過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為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

    師:很好,誰能再說一下什麼是光合作用? 生:光合作用就是指綠色植物透過葉綠體,利用太陽的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換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主要是澱粉),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師:板書——光合作用表示式。

    從光合作用的表示式中,你能找出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場所和條件分別是什麼嗎? 生:原料: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有機物和氧氣;場所:葉綠體;條件:光。

    師:回答很完整,這些結論都是科學家透過實驗證明出來的。

    這節課,我們同學也來當一次科學家,重溫這些結論的探究過程,好不好? 生:好。

    師:(板書)本節課我們複習的內容是:實驗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產物、場所和條件。

    師:哪位科學家談一下,你想從這些結論中選擇哪一個進行探究? 生:我想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生:我想探究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條件嗎? 生:我想探究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氧氣嗎? 生:我想探究光合作用必需在葉綠體內進行嗎? 生:我想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生:我想探究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澱粉? 師:這些同學具備了科學家的探究精神,善於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也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希望其他同學也能在以後的學習中養成善於發現問題,善於提出問題的習慣。

    下面我們首先進行合作探究:1、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澱粉?2、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條件嗎?請同學們對照螢幕上的要求來自主學習。

    注意:看好要求再學習很重要。

    二、合作探究(一) 生:閱讀要求,自主學習。

    師:時間到。

    自主學習中同學們一定有不少的疑問,下面透過小組的力量來幫你解決一下。

    師:時間到。

    下面檢驗一下各小組的合作效果。

    哪個小組回答第一、第二和第三題。

    好,二組。

    第二題,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

    第三題,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上下兩面遮光的目的是形成見光與不見光的對照。

    其他小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第四題和第五題哪個小組來回答? 生:第四題,脫葉綠素的目的是使實驗的現象觀察地更清楚,脫掉葉綠素的方法是把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

    其他小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那你能說一下為什麼脫葉綠素時要把葉片放在酒精中嗎? 生:因為葉綠素容易溶解於酒精中。

    師:那為什麼要隔水加熱呢? 生:因為酒精易揮發,使燒杯炸裂。

    師:大家同意他的意見嗎? 生:酒精沸點低,易揮發,外溢引起火災。

    師:看來大家對酒精的特點比較瞭解,但對隔水加熱的原因理解不透徹。

    酒精有兩大特點,一是易揮發,直接加熱,酒精揮發,容易造成浪費;二是沸點低,直接加熱容易外溢,發生危險。

    大家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哪位同學能挑戰自我,不看順序自己來陳述一下實驗步驟? 生:陳述步驟。

    略。

    師:很好,掌握很紮實。

    六、七題哪個小組來交流? 生:我們小組認為,第六題實驗現象是:見光部分滴加碘液變藍,不見光的部分滴加碘液不變藍。

    第七題實驗結論:見光部分滴加碘液變藍,說明綠葉在光下製造的有機物是澱粉;見光部分滴加碘液變藍,不見光部分滴加碘液不變藍,對照說明光是綠葉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其他小組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很好,看來大家對這個實驗理解的不錯,小組合作也很有效。

    現在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要檢驗綠色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你的鑑定方法是什麼? 生:可以透過滴加碘液看葉片是否變藍,檢驗是否生成澱粉來證明綠色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 師: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

    生:有。

    師:很好,這是檢驗綠色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的一種鑑定方法,大家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看來這個問題對大家有一定的難度。

    那麼請看光合作用的表示式,要看綠色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你還可以透過看是否有什麼的生成而來鑑定? 生:是否有氧氣的生成。

    師:對,所以,檢驗綠色植物是否進行了光合作用,鑑定方法有哪兩種,誰總結一下? 生:一、看是否有有機物澱粉生成,二、看是否有氧氣生成。

    接下來要進行的是這三個問題的探究: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2、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場所嗎?3、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嗎?首先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第一個探究,需要設定對照嗎? 生:需要。

    師:變數是什麼? 生:二氧化碳。

    師:老師給大家一點提示:二氧化碳氣體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第二個探究,需要設定對照嗎? 生:需要。

    師:變數是什麼? 生:葉綠體。

    師:看來大家非常會確定變數。

    老師也給一點提示:葉綠體存在於植物體的綠色部分。

    第三個探究要鑑定氧氣,提示:氧氣有助燃的特性,可以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劇烈燃燒起來。

    根據老師的提示,下面我們進行分組探究。

    1-4組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5-8組探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場所嗎?9-12組探究: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嗎?還是先請看好要求再開始。

    生:閱讀要求,分組探究。

    又到了分享合作成果的時候了。

    希望展示的同學:聲音響亮,語言清晰,面向全體同學,並適時提問。

    傾聽的同學:善於抓住關鍵詞捕捉他人資訊,有不同意見,適時補充。

    好,哪個小組捷足先登? 生:(兩名代表到講臺展示。

    一名同學發言,另一名同學調節投影儀。

    )我們小組探究的問題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我們的假設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我們將兩盆相同的植物放在大小相同的密閉玻璃罩內,一個玻璃罩內放氫氧化鈉溶液,另一個玻璃罩內放清水,然後向兩盆植物的葉片上滴加碘液,看誰的葉片變藍? 師:你們組其他同學有補充的嗎? 生:沒有。

    師:那其他小組有補充的嗎? 生:我們小組和他們組的假設一樣。

    實驗裝置也一樣,但是我們先把兩盆植物放在黑暗處一晝夜,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然後移到Sunny下照射幾小時,再分別從兩棵植物上摘幾個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脫去葉綠素,再漂洗葉片滴加碘液,沖掉碘液,觀察現象。

    大家有補充的嗎? 生:沒有。

    師:這個小組的表述很清晰,那你能為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一個玻璃罩內放氫氧化鈉溶液,一個玻璃罩內放清水? 生:是為了讓二氧化碳成為變數。

    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溶液,所以放氫氧化鈉溶液的玻璃罩內就形成了無二氧化碳的環境,放清水的玻璃罩內就形成了有二氧化碳的環境。

    師:請繼續交流你們小組預期的實驗現象和結論。

    生:我們小組預期的實驗現象是:放氫氧化鈉溶液的玻璃罩內的植物,葉片滴加碘液不變藍,放清水的玻璃罩內的植物,葉片滴加碘液變藍。

    我們根據預期的現象作出的結論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師:說的非常好。

    看得出你們小組合作很成功。

    下面請進行探究“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場所嗎”的小組到講臺展示你們的探究方案。

    生:我們小組探究的問題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場所嗎?我們的假設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場所。

    我們選擇銀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然後移到Sunny下照射幾小時,再從植物上摘幾個葉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脫去葉綠素,再漂洗葉片滴加碘液,沖掉碘液,觀察現象。

    大家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沒有。

    師:我想問一下,你們組為什麼選擇銀邊天竺葵來做實驗? 生:因為銀邊天竺葵邊緣是銀白色,沒有葉綠體,中間是綠色,有葉綠體,所以在一個葉片上可以形成有葉綠體和沒有葉綠體的對照。

    師:說的很好,看來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也很關鍵。

    其他小組選擇的材料有沒有不同的? 生:沒有。

    師:想想生活中有沒有哪種植物也可以在一個葉片上形成有葉綠體和無葉綠體的對照?比如吊蘭和帶條形斑紋的植物是不是也可以?所以,平時要留心觀察生活。

    請繼續交流你們小組預期的實驗現象及結論。

    生:我們小組預期的實驗現象是:葉片邊緣銀白色部分滴加碘液不變藍,葉片中間綠色部分滴加碘液變藍。

    根據預期現象我們的結論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師:這個小組展示的同學聲音響亮,表達也很清晰,可是如果能面向同學就更好了。

    下面請進行探究“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嗎”的小組到講臺展示你們的探究方案。

    生:我們小組探究的問題是: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嗎?我們的假設是: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我們將金魚藻放在倒置的漏斗下面,然後將一支試管盛滿水倒扣在漏斗上,放在Sunny下照射幾小時。

    等氣泡充滿試管的一半左右時,取出試管,把快要熄滅的衛生香伸進去,觀察衛生香的燃燒情況。

    我們小組預期的實驗現象是: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劇烈燃燒起來,根據預期現象我們的結論是:金魚藻在Sunny下釋放出來的氣體是氧氣,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

    師:能告訴大家,你們實驗用的植物為什麼不用陸生植物而用水生植物嗎? 生:我們參照課本的實驗,不清楚原因。

    師:哪個小組能幫他們分析一下? 生:我們小組認為水生植物釋放的氧氣比陸生植物便於收集。

    六、課堂小結 師:說得很有道理。

    看到同學們分析問題越來越透徹,展示交流越來越精彩,老師真為大家高興。

    (總結並板書)透過今天這節課的複習,相信大家對探究實驗有了進一步的理解:任何探究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的,有了問題再根據你的經驗或已有的知識大膽作出假設,然後制定計劃,在制定計劃的時候,通常採用的實驗方法是什麼?對,對照實驗。

    而設計對照實驗時最關鍵的問題是什麼?對,確定變數的唯一。

    確定好變數後,1、要排除其他因素對實驗的干擾;2、本節課的學習,我們還知道選擇合適的實驗材料也很重要,它有助於你實驗的簡便和易於取得成功;3、要明確你實驗的觀察指標,做到有的放矢。

    計劃制定好了,然後根據制定的計劃去實施計劃,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和其他同學進行表達和交流。

    同學們的探究能力有沒有真正得到提高,下面大家獨立來完成一個探究:水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 生:設計探究方案。

    師:各小組長收起來,交給課代表。

    師:本節課大多數同學表現優秀,尤其是3組和6組同學更為突出,希望暫時落後的同學不要氣餒,在今後的學習中還有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機會,老師期待著你的進步。

    好,下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UFO是外星人的交通工具嗎?亞當斯基與比利邁爾會見外星人的事是真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