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木小桔
首先在奧斯曼帝國時期,庫爾德斯坦作為一個獨立的省份,和伊拉克敘利亞是並列的地位,由於一戰奧斯曼帝國戰敗並被肢解,敘利亞歸法國,伊拉克歸英國,並與奧斯曼簽訂了色佛爾條約,如下圖。如果有朋友細看的話可以看出,奧斯曼帝國的阿拉伯部分完全割讓給英法,愛琴海沿岸割讓給希臘,安納托利亞東北部割讓給亞美尼亞,東南部預留給庫爾德人,也就是後面會舉行公投,根據結果決定庫爾德人是否獨立。留給土耳其的只有安卡拉周圍的地圖上的黃色地區。
當然現在普遍認為這個條約對土耳其人極度苛刻(基本上相當於中國戰敗後,列強直接要求中國割讓漢地十八省一樣,可想而知這種條約即使簽了,也不會被執行的),因此土耳其人爆發大範圍的起義(其實之前也有起義,只不過針對於奧斯曼帝國)。而奧斯曼帝國也因為色佛爾條約喪失了最後的權威(當年奧斯曼帝國簽下這個條約,是蘇丹王室為了可以繼續保留王位,而在國民看來,這種條約你都能簽字,完全可以用腳投票把你踹走了),因此很多原來的帝國軍隊並沒有接受協約國的繳械,而是與起義軍一道繼續與協約國開戰。
最後結果想必大家也都知道了,以希臘為主的協約國戰敗,土耳其在西面擊敗了希臘,向東擊敗了亞美尼亞,同時也擊敗了英法意三國聯軍,因為列強當時已經厭倦戰爭,因此與土耳其重新簽訂洛桑條約,奠定了現代土耳其的疆域,庫爾德人的利益被出賣,喪失了後面的公決權利,而直接變成了土耳其領土的一部分。問題也就延續至今。
最後附上洛桑條約主要內容①宣佈協約國與土耳其之間自條約生效之日起正式恢復和平。②協約國承認土耳其在小亞細亞本土範圍內的獨立和領土完整,確認土耳其從黑海到愛琴海、地中海至波斯(今伊朗)之間的邊界;東色雷斯和伊茲密爾地區歸還土耳其,亞美尼亞和庫爾德斯坦等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仍歸土耳其所有;石油產地摩蘇爾的歸屬問題留待以後解決(1926年《英土協定》將摩蘇爾地區劃給英國代管的伊拉克)。③土耳其放棄被英、法、意等國瓜分的前屬奧斯曼帝國的埃及、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等地的領土要求,並承認英國對塞普勒斯、義大利對佐澤卡尼索斯(今南斯波拉澤斯)群島的兼併。
-
3 # 幸福地帶2
庫爾德人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由於地理等諸多關係,其在漫長曆史上,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國家。
人口分佈不集中,加之該地區國家較小,戰爭平凡,人口隨波逐流,很難行成拳頭力量,建立中心勢力,所以沒有自己的國家。
理想可能就在眼前,但是需要無數勇士用命,其建國願望仍然需要考驗,民族獨立行動還將繼續。獨立是把多刃劍,可以人帶來希望,也可以給人帶來災難。
世界大約有一千多個民族,不可能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國家。我們就有五十多個民族,個個都有自己的國家是不可能的。最主要還是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生活幸福才是最終目的。
-
4 # 補刀客
一句話,論為了國際政治的棋子,想再站起來,沒那麼容易。
庫爾德人作為中東地區僅次於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波斯人的第四大民族,也是最為悲催的民族,至今沒有建立自己的國家。從庫爾德問題的出現,他們就積極謀求自治和建國,從未放棄建國夢,究竟是哪些因素驅使他們一心要建立自己的國家。
庫爾德斯坦
目前庫爾德人大約有3000萬,主要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四個國家的交界處,人們習慣把庫爾德人聚居區稱為庫爾德斯坦。關於庫爾德斯坦地區的面積有很大爭議,學界普遍認可的是40-45萬平方公里。「斯坦」是波斯語中的一個字尾,意為「地方」,庫爾德斯坦習慣被認為是庫爾德人的地方。庫爾德斯坦在歷史上從未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因此它基本上是一個人文地理概念。這個地區民族眾多,主體民族為庫爾德人, 還存在一定數量的亞美尼亞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猶太人和波斯人等。
庫爾德斯坦以山地和高原為主,大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終年降水稀少。庫爾德斯坦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伊拉克境內,有「伊拉克糧倉」之稱。庫爾德人最引以為傲的是他們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油氣資源。庫爾德斯坦西部河流和湖泊眾多,中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大河流就是發源於這個地區,從而孕育出古老的兩河文明。油氣資源主要是分佈在伊朗和伊拉克的庫爾德斯坦地區,油氣資源也是庫爾德人建國受阻的一大因素。
庫爾德斯坦最初作為一個行政區劃的概念。1157年,塞爾柱蘇丹桑賈爾設立庫爾德省,行省區域包括哈馬丹、克爾曼、辛賈爾等地區,遠遠大於今天庫爾德斯坦的面積。直到19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才設定了庫爾德斯坦省,但存在時間很短。庫爾德斯坦當時處於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之間,兩大帝國更多地把庫爾德斯坦地區作為他們的緩衝地帶。庫爾德人處在兩大帝國的夾縫中,享有一定的自治。
一戰後,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色佛爾條約》,承認庫爾德人自治和獨立的權利。然而,隨著凱末爾革命的勝利,《色佛爾條約》被《洛桑條約》所取代,庫爾德斯坦因為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被割到四個中東國家。其中,土耳其庫爾德斯坦稱北庫爾德斯坦,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地區稱為南庫爾德斯坦,伊朗庫爾德斯坦地區稱東庫爾德斯坦,敘利亞庫爾德斯坦地區稱為西庫爾德斯坦。
民族主義
發端於西歐國家的民族主義是庫爾德民族主義思想的催化劑,但西歐的殖民主義者也是造成庫爾德悲劇的始作俑者。一族一國的民族主義邏輯至今仍然存在,它客觀上要求以民族宗教為單位細化分裂,造成世界上民族分裂主義的出現。民族主義成為傳統帝國解體的因素之一,給世界帶來動盪、分裂和挑戰。庫爾德民族意識以及庫爾德民族主義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奧斯曼帝國衰落和西歐民族主義思想加速了庫爾德民族意識和民族主義的形成。
19世紀末,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引起英、法、俄等國家覬覦,西方國家的殖民擴張帶來更多的戰亂,從而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奧斯曼帝國和波斯帝國搖搖欲墜,為了給自己國家和民族重新尋找出路,阿拉伯民族主義、土耳其民族主義、波斯民族主義以及庫爾德民族主義開始興起。
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興起具有複雜的歷史背景,是多重因素共同推動的結果。
第一,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增加了地方的離心力。尤其是奧斯曼帝國對庫爾德人大量徵兵,引起他們極度不滿。庫爾德人的反抗弱化了奧斯曼帝國的控制,激起了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興起。
第二,西方思想的傳入。西方國家的滲透和殖民擴張,加之大量傳教士和商人帶來的新思想觀念,使得各種思想湧現。
第三,奧斯曼帝國晚期的現代化改革和兩次立憲革命客觀上促進了庫爾德民族主義的誕生。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和教育的發展促進了一個狹小的庫爾德知識階層的出現,他們創辦報刊喚起庫爾德民族主義意識的甦醒。此外,英法俄在中東勢力角逐中,庫爾德人淪為他們手中的棋子,激起了庫爾德民族主義情緒。然而,落後的遊牧經濟和以部落為主的社會結構成為庫爾德民族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
認同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了「十四點原則」,其中有一條就是關於民族自決。這意味著被殖民壓迫的民族有決定自己的命運、建立民族國家自由的權利。協約國與奧斯曼帝國簽訂的《色佛爾條約》是涉及庫爾德人命運的重要條約,條約第一次承認庫爾德民族享有自決權,允許他們建立自己的國家。庫爾德人迎來了建國最佳時期,但這個條約還未生效便被廢除。庫爾德斯坦被一分為四,分屬於不同的主權國家。「東方問題」結束,但卻誕生了庫爾德問題。
土耳其庫爾德人受到最多的歧視和不公等的待遇,凱末爾具有明顯的泛突厥主義和大土耳其主義思想,他大力推行同化政策,庫爾德人的少數民族地位完全被忽視。他們遭受的系統性歧視,致使他們很難對其所在主權國家產生認同,他們為了維護其民族特性和權利,因而展開激烈的鬥爭。土耳其庫爾德人甚至組建自己的武裝,進行遊擊戰爭,這令土耳其政府頗為頭疼。伊拉克庫爾德人更不必多言,他們經過激烈的鬥爭建立了國中之國,可以說是「準國家」。我為魚肉
庫爾德是一個悲情的民族,尤其是從奧斯曼帝國晚期開始,庫爾德人在兩大帝國夾縫中生存,但基本上淪為帝國的從屬和附庸。殖民主義者的到來,庫爾德人則成為他們手中的棋子,任意擺佈,西方國家無視中東民族和宗教的現實,而是根據自身勢力和利益劃分國家,導致中東民族宗教問題矛盾重重。庫爾德斯坦一分為四,所屬國家的歧視和打壓給這個民族蒙上一層悲情的面紗。比如土耳其跨國打擊庫爾德武裝,薩達姆用毒氣對庫爾德人的屠殺。
「IS」的興起加劇中東局勢的混亂,這正是「IS」所想看到的局面。為了避免遭受各國一致的打擊,「IS」開始攻擊庫爾德人,「IS」這招確實巧妙。土耳其隔岸觀火,美國一面打擊「IS」一面扶持庫爾德人,同時還要打擊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伊拉克政府軍一面打擊「IS」一面聯合庫爾德武裝,同時又擔心庫爾德人過於強大。複雜的敵友關係反映出各方鬼胎,中東局勢豈一個亂字了得。
庫爾德人作為美國在中東的一枚棋子,時而受到美國的扶持,時而受到美國的壓制。庫爾德人謀求自治和獨立,美國的支援必不可少,但過於依賴美國顯然是不明智的。就目前而言,伊拉克庫爾德人實際上已建立「國中之國」,他們擁有自己的財政來源、政治組織和武裝力量,儼然成為一個「準國家」。敘利亞危機導致多國庫爾德力量的聯合,敘利亞庫爾德人也積極謀求民族權利和自治地位,甚至要建立所謂的「自治國家」。庫爾德人建國夢極易導致中東地緣政治新一輪的洗牌,這是西方國家和庫爾德人所在國不能容忍的。
結語
庫爾德人建國夢的艱辛說明了他們處境的艱難。西方殖民主義和大國強權政治導致庫爾德問題的出現,至今仍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庫爾德人成為大國干涉中東國家內政的重要棋子,更淪為外部勢力的工具。
所屬國的壓迫和大國的利用刺激了庫爾德人不甘魚肉的民族情結,經過他們不斷地鬥爭,他們的地位得到一定改善和提高。但總體而言,他們的力量分散、弱小,更多依賴外部勢力,從而導致他們失去自主性而被外部勢力所利用。
庫爾德人自治建國的要求很難在國際上得到聲援,一旦庫爾德人建國,可能會造成中東地區新一輪的民族分裂主義浪潮,改變現有中東秩序,甚至衝擊現有的民族國家秩序。當前,庫爾德所屬國政府更應該謀求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民族關係,而不是一味的打壓和忽視。
-
5 # 銘蘇先生
庫爾德分佈在多個國家而沒有自己領土的直接原因是,庫爾德斯坦建國的美夢被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給破滅了。
一、一戰後協約國對奧斯曼土地進行瓜分,燃起庫爾德人建國夢。奧斯曼參加一戰,結果戰敗,於是協約國就聯合起來在巴黎開會準備瓜分這個虛弱的帝國。奧斯曼同協約國簽訂了《色佛爾條約》,由希臘、英國、法國、亞美尼亞四國對奧斯曼領土進行瓜分,並在奧斯曼帝國的庫爾德斯坦省為庫爾德人預留了建立庫爾德斯坦國的地盤。如果這個條約被執行的話,庫爾德就不是今天的局面。
二、凱末爾打碎了庫爾德人建國的美夢。但是這個條約由於嚴重損害了土耳其的利益,結果引起了奧斯曼人民的激烈反對。青年軍官凱末爾率殘存的奧斯曼帝國軍隊,打敗希臘人,趕走了英法佔領軍,成立了土耳其共和國。凱末爾拒絕承認《色佛爾條約》,土耳其於1923年與協約國簽訂了《洛桑條約》,再沒提及庫爾德自治或獨立問題。並且土耳其建國後不承認庫爾德人是個獨立的民族,而是稱其為山區的土耳其人,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擔心庫爾德人會鬧獨立。
三、庫爾德人分佈現狀。目前庫爾德總人口約3000多萬,主要分佈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四國交界地區,黎巴嫩、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有少部分分佈。
回覆列表
居住在西亞的庫爾德人是一支歷史悠久的民族,但他們從未有過一個真正意義上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家,是典型的“無國度”民族。庫爾德人的居住地遍佈土耳其西部、伊拉克北部和伊朗西北部。這塊佔地51萬8千平方公里的區域現在被稱為庫爾德斯坦。為什麼這些散居在中東的庫爾德人沒有自己的領土國家呢? 庫爾德斯坦地區的地理位置 庫爾德武裝
自由的庫爾德
庫爾德人自古就生活在兩河流域的北部山區。這裡屬於安納托利亞半島、兩河流域與波斯的權力交界緩衝區域,是真正的“三不管”地帶。這種特殊的政治地理環境讓來自各地的統治者對他們多是以拉攏為主,軍事征服為輔。庫爾德人只要象徵性地承認對方的統治,便可以獲得極高程度的自治權利。從古巴比倫帝國到亞述帝國,從波斯帝國到亞歷山大帝國,直到控制地中海的羅馬帝國,這種羈縻統治延續了兩千五百年之久。
全盛時期的亞歷山大帝國安拉的庫爾德
公元600年,阿拉伯軍隊的鐵蹄踏入了包括庫爾德斯坦在內的西亞各地。他們強迫庫爾德人信仰由先知穆罕默德創立的伊斯蘭教,由此開始,庫爾德人全體成為了信仰真主的穆斯林。值得注意的是,在皈依伊斯蘭教之後,庫爾德人誕生了一位號稱“伊斯蘭英雄”的傳奇人物——薩拉丁,在他的帶領下,穆斯林收復了在十字軍東征之中被佔領的聖城耶路撒冷。公元十四世紀,源自中亞的西突厥後裔奧斯曼土耳其人開始了雄踞歐亞非三洲的軍爭之路,庫爾德斯坦逐漸淪為了奧斯曼帝國的領地。直到1918年,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戰敗後,英法在肢解奧斯曼的《塞夫勒條約》中有一條要求,即在庫爾德斯坦建立一個獨立的國家,然而最終卻沒有實現。
阿拉伯帝國的擴張 一戰後協約國對奧斯曼帝國的分割庫爾德獨立夢隕落
1945年12月,庫爾德人的建國夢想在伊朗的一小塊地區內曾經變為現實。英國與蘇聯在二戰期間分別控制了伊朗的南北地區。二戰結束之後,兩國放棄了直接控制,伊朗地區出現了權力真空,庫爾德人藉此機會在馬哈巴德建立了一個屬於自己民族的馬哈巴德共和國。但是好景不長,僅僅一年之後,伊朗又重新控制了這一地區,庫爾德人的獨立之夢最終隕落。 馬哈巴德共和國國旗參考文獻:(美)Anthony C.LoBaido等著 ,鄭新陽譯,《亞洲的庫爾德人》,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