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釣魚人老王
-
2 # 周洲家
什麼是鉛墜呢?它有哪些用處呢,在垂釣時鉛墜又是如何選取的。
釣魚的鉛墜又稱沉子、墜石、砣。它在垂釣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作用有三:一,可以藉助其重力將釣線拋人預定的水域之中,使餌鉤迅速沉人水底而不移動,(這是沉水釣的作用),或使魚線處丁繃緊狀態(這是浮水釣的作用);二,和浮漂相互搭配組合,以便調整浮溧;三,透過鉛墜的運動可以傳遞出魚兒吃鉤的資訊。
鉛墜分很多種類,其形狀各異、大小也各不相同。常用的有:棗形、 橢圓形、梭形、圓筒形、球形等。還有通心與不通心之分。
鉛墜的材料一般多為鉛、錫鑄成,少數用銅鑄成,有些用牙膏皮代替的,還有魚鉤本身就焊存墜子的像朝天鉤, 就自帶墜子)。配合甩鉤的墜子一般為大型砣墜,其多用銅棒、 鋼筋,經過加工後製做而成的,更有用水泥塊代替的。
我們在選擇鉛墜時應根據垂釣水域不同、垂釣方法不同以及漂的浮力、線的粗細等因素綜合考慮,進而選擇出最佳形狀和大小適宜的墜子。
手竿墜,就是手竿垂釣時候用的鉛墜,一般以棗形墜和自制的保險絲墜居多。棗形鉛墜入水阻力小、下沉速度快,保險絲製作的鉛墜使用比較方便。鉛墜安放的位置,通常縛在腦線上方,距魚鉤約3~4釐米處,即墜在上鉤在下。這種方法一般適合於懸錘底釣。如果是定點浮釣,就應採取墜上鉤的組合方式。
而使用的海竿墜又分為活墜和死墜兩種。活墜中間有一通孔,穿線後可沿主線自由滑動,適用於沉底釣,鉤在前、墜在後。死墜則相反,墜在前、鉤在後,適用於浮水釣和拋砣釣法。
海竿墜的形狀通常以流線形、棗形和橢圓形為主,這幾種形狀的魚墜,入水阻力小,下沉快。橢圓形墜在水底穩定性較強,不容易移位,且不易掛底;流線型、棗形墜,甩線、收線都很好用,但是缺點是容易移動。
總之,魚墜的大小取決於漂的浮力和線的粗細,二者成正比關係,浮力越大、線越粗,則墜越重,反之亦然。一般而言漂的浮力與鉛墜的重量相等之時,此時漂的靈敏度處於最佳狀態。通常手竿墜重量多為1~5克。海竿墜重量多為15~50克。在實際垂釣中可以根據水域,竿、線、漂的使用配合進行相應的調整。
-
3 # 超哥釣魚
第一,首先我暫定你在江湖河庫作釣,具體要看它的水深,作釣的是底水魚,鉛太輕餌料在下沉的過程中霧化太快,導致落水後無無食可吃;
第二,你想拋投的距離,如果想拋遠,肯定是要用重鉛,但是太重又容易導致杆子折斷,具體可根據杆子的調性以及你所想拋投的距離配比鉛的重量;
第三,作釣水域的水流情況,在流水很害的水域拋投海竿,在鉛的選擇上是要加大重量的,否則隨著水流的方向飄走,同時導致餌料散落;
第四,作釣的物件魚,我個人認為在做掉大個體的魚,是需要用大鉛,因為大個體的魚容易受驚,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導致他不敢輕易吃食,而重簽在水底能保證餌料 和線組相對的平穩。
第五,在鉛的選擇上,應儘量選擇同心度高,克度精準的,提升釣魚體驗感!
以上分析,僅做參考!
-
4 # 上海小崇明
挑一個拿手的問題回答一下。在海邊玩拋竿10年有了。更新換代了三批杆子。第一批是光威的聽濤。後來第二年導環全部爛掉脫落。後來換法萊的。用兩年也一副樣子。主要是海水腐蝕太厲害。一定要保養好。每次用完淡水沖洗。晾乾。第三批是迪佳HG蛟龍。導環是不鏽鋼一體的。用了5年了至今沒有問題。鉛墜一開始用橄欖型通孔的。兩頭尖容易被石縫卡住。而且會被水流吹得轉到別處繞線。現在用扇型的。停頓在那裡不會動,在水底用力一蹬就順著水流漂起來。明顯示卡石縫少了百分之50。份量方面一般無流的大河都是用50-60克的。水流急就要100-120克。東海大橋底下就要150-200克。希望對你有幫助。
-
5 # 漁翁垂釣湖庫山川
海杆施釣怎樣選擇合適鉛墜問題,需要明白三個問題,一是使用海杆一般臨界範圍為每年的夏季,決定因素有三,海杆硬度高,主線相對要粗,夏季魚吃食猛!如冬春季一般使用較軟的磯竿了。二是海杆硬和主線相對粗決定了鉛墜相大些的特點,根據本人幾十年經驗,夏秋季使用海杆釣魚,主線線經一般3號至6號不等(個別人到大水庫甚至用10號線),那麼鉛墜的配製,要想甩的遠,一般在50克到80克之間。請你到施釣時甩兩杆即知!三是使用鉛墜對水體是有小汙染的,雖微所其微…這裡有兩種不汙染的替代品,一是汽車報廢的火花塞,陶瓷的,改造加個環,不汙染,重量正好!還有就在釣魚途中,在河灘撿圓型重量適當石子,回家用結實布包一下,用結實針線縫製出帶環幻墜來,這種墜不但不汙染還防夾塞,可重複使用!
-
6 # 可愛豬豬鑫
鉛墜對於海竿來說是很重要的,把鉛墜放在不同的位置,會產生不同的釣法,如底釣、釣浮等。
釣浮要根據不同水域、不同魚類的生活習性調整水線的長短。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水溫、不同的魚類,其水線的長短也是不同的。在鉛墜的下方、釣鉤的上方加一個浮漂,當浮漂調到預定的深度時,竿子打出去以後,鉛墜落入水底,浮漂會帶著釣鉤浮起,緊線以後的浮漂和鉛墜會呈垂直狀態,魚吃食以後,抬竿是先要帶動鉛墜,才能讓釣鉤有所動作。由於水底的鉛墜到水面的浮漂,再到水下的釣組,活動的距離較長,所以靈敏度較低。不過,此法穩定性較好,浮漂不易移位。
釣底比較合適在大水庫、江、河等大水域。通常的情況下,垂釣者都是划船去送釣,如果鉛墜太小,會因為下降速度過慢,導致不能準確地將釣鉤送到窩點。通常海竿釣底時,可以選用“一竿一線一墜一鉤”。主線先穿過鉛墜,然後系一隻大號夠,要用粗線,這樣容易使鉤、餌入口。可選用100克以上的大號鉛墜,即使送出200米遠,風浪再大也不必擔心釣組移位。而且用大號的的鉛墜還可以防止魚兒突然掙脫釣鉤逃跑,因為大號的鉛墜的重量可將釣鉤牢牢地掛在魚嘴上。
下面就是海竿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兩個問題。介紹下改進的辦法。
1、盒飯釣:很多釣手都遇到過複雜的地形,比如水草較多的地方、亂石底的水域,在這些地方垂釣,可以使用盒飯釣法。具體做飯是:在直徑60-80毫米、深12毫米左右的瓶蓋外面鉚上直徑相同的鉛皮,厚2-3毫米,在瓶蓋側面打一個1毫米的空,將海竿主線從孔裡穿進去,掛上卡子,在連上短腦線釣組就行了。先在盒裡放入大半盒魚餌壓緊,再把釣鉤橫臥在魚餌裡,鉤柄在下,鉤尖朝上,然後再上面蓋一層魚餌,當魚兒俯衝向下吃餌時,會被鉤尖鉤住,從而拉動主線。
-
7 # 雙濤兄弟
個人都認為
鉛墜對海竿來說非常重要。將鉛墜放在不同的位置會產生不同的捕魚方法,如底魚、魚漂等。
漁線長度應根據不同水域和魚類的生活習慣進行調整。吃水線的長度隨著時間、水溫和魚的變化而變化。鉛墜下方和魚鉤上方增加了一個浮漂。當浮漂被調整到一個預定的深度時,在杆被擊出後,鉛就會落到水底。浮漂將帶著魚鉤漂浮。收緊繩索後,浮漂和鉛墜將處於垂直狀態。餵魚後,提升杆必須首先驅動鉛墜使魚鉤移動。由於鉛從水底落到水面上的浮漂,然後到水下捕魚群,移動的距離較長,所以靈敏度較低。但是,這種方法穩定性好,浮漂不易偏移。
水底捕撈更適合大型水庫、河流等大型水域。在正常情況下,垂釣者去划船釣魚。如果鉛錘太小,下落速度將會太慢,導致吊鉤到坑的傳送不準確。通常在打撈海底時,海竿可以選擇“一杆、一條線、一滴、一鉤”。主線首先穿過鉛墜,然後大尺寸就足夠了。使用粗線使魚鉤和魚餌易於進入。你可以選擇一個重量超過100克的大鉛墜。即使它被送到200米以外,即使風浪很大,你也不必擔心魚線的移動。此外,大鉛錘還可以防止魚突然從魚鉤中逃脫,因為大鉛錘的重量可以將魚鉤牢固地掛在魚嘴上。
以下是海竿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的兩個問題。介紹改進方法。
1.便當捕魚:許多漁民都遇到過複雜的地形,比如有更多水生植物的地方和海底多岩石的水域。便當釣魚可以在這些地方使用。具體做法是:在直徑為60-80毫米、深約12毫米的瓶蓋外側鉚上直徑和厚度相同的鉛皮2-3毫米,在瓶蓋側面鑽一個1毫米的孔,將海竿主線插入孔中,掛好卡子,連線短頭魚線組。首先將一半的魚餌放入盒子中,並用力按壓,然後將魚鉤放入魚餌中,放下魚鉤手柄,將魚鉤尖朝上,然後蓋上一層魚餌。當魚潛下去吃誘餌時,它會被鉤尖鉤住,從而拉動主線。
2.半死不活的鉛製吊墜:普通的心形吊墜不戴在主線上,而是戴在短線上。繩子的兩端打結釦好,可以用夾子連線。鉛墜與主線相連,下部與釣魚組相連。當魚在吃東西時,在拉動主釣線箱的竿尖之前,應該先拉動鉛塊,鉛塊的重量足以讓魚鉤刺入魚的肉中,在拉動竿尖之前,它就被鉤住了。這些是我的答案。我希望我能幫助你。
回覆列表
海竿最突出的特點是投鉤遠,釣深水,容易上大魚。要把鉤餌拋甩到幾十米乃至百餘米遠的釣點,一要靠釣者的臂力和甩竿技巧,二要靠鉛砣的慣力。砣過輕,再大的臂力也甩不遠;砣過重,超過了魚竿的彈力負荷,容易把魚竿折斷。因此,鉛砣的重量必須與海竿的長短、彈力的大小相匹配,才能充分發揮海竿拋遠的威力。
一、鉛砣的種類用於海竿淡水釣的鉛砣,用於海釣的岸釣、磯鉤的鉛砣,都是大重量的,從10克到100克不等。用於海釣的舟釣,由於海洋水深流急,重量輕的砣到不了水底就會被海流沖走,因此砣的重量要求更重。乘船出海在深水裡垂的,最重的能可達1000克。這樣大重量的砣,不是用鉛鑄的,而是用鐵製作的。
常用海竿淡水釣的鉛砣,多用鉛鑄成。中間有一道空心線槽的,叫“活砣”,釣線可以在槽內上下滑動,一般用於拴炸彈鉤;沒有通心線槽的實心砣,叫“死砣”,一般用於拴串鉤。
二、按竿尖軟硬配砣怎樣使鉛砣和釣竿匹配得恰到好處?這要根據海竿的類形、竿尖的軟硬、水流的形態和垂釣的方法擇定。
目前各地流行的伸縮內藏式酚醛玻璃鋼海竿和玻璃纖維夾膠插接式海竿的長度,大體有1.6米、1.9米、2.4米、2.7米3.2米、3.5米、4.5米幾種規格。竿的長短不同,竿梢的軟硬也各異。一般地說,竿子短,竿梢細;竿子長,竿梢粗。一般情況是短竿配輕砣,長竿配重砣。
目前市面上漁具店銷售的海竿鉛砣,大多是外形扁圓,中心有一道通心圓孔,魚線可以在孔中上下滑動,魚咬鉤時,牽動釣線,竿梢立刻作出反應,靈敏度較高。由於砣形扁圓,受水流的阻力不大,拋甩時不容易砸進淤泥裡,起鉤時阻力小,收線時又容易懸於水中,魚鉤也不容易掛底,適合於淡水釣的河川、水庫、湖泊垂釣,和海釣的岸釣和磯釣。這種鉛砣的規格有15克、25克、35克、45克、60克和100克6個品種。長度在2.7米以下的短海竿,宜選配45克以下的輕砣;3米以上的長海竿,則需選配60~100克的重砣。
要準確選配竿和砣的適宜重量。在海竿選好後,垂釣之前先用幾種重量不同的鉛砣進行比較試驗,以在中等水浪下丟擲最遠的距離後,能將魚線繃直,提竿時阻力不大為適宜。線繃不直,說明砣太輕,線繃直後,提竿阻力大,說明砣太重,都要更換再試,直到合適為止。
三、按水流形態配砣鉛砣的外形與它在水體中受水流的影響而產生的阻力有很大的關係。例如,圓形、球形、橢圓形的鉛砣,無論落入水底的瞬息間或落入水底後,它受水流的阻力小。因此,在水底平坦、淤泥堆積不厚、沒有石頭和雜物的水域,以選配圓形、球形、橢圓形的鉛砣比較好。
如果在特殊的環境垂釣,例如水底淤泥積存厚或水又比較淺的水域,鉛砣落水便迅速沉到水底,用圓形、球形、橢圓形的鉛砣,必然會砸進淤泥裡而將鉤餌埋沒在泥中,魚看不見餌,自然釣不到,還是採用中間稍厚、邊緣很薄的扁形、片形鉛砣,使其慢慢沉入水底,垂釣的效果更佳。
經常垂釣用的鉛砣,還是以中間厚、四周稍薄,介乎圓形和片形之間的扁形砣比較好。因為這種鉛砣拋甩時不容易砸進泥裡,起鉤時阻力也不太大,收線時又容易懸在水中魚鉤不大容易掛底,一般水庫、湖泊、池塘都能使用。
四、按垂釣方法定砣目前,海竿垂釣使用的鉛砣,按其在釣線上表現的形態,可分為活砣、死砣兩類。
活砣:即鉛砣的中部有一個通心圓孔,釣線可以透過鉛砣的中心圓孔和鉤餌相連。魚吞鉤時牽動釣線,線可沿鉛砣的通心圓孔上下活動,不會牽動墜子。這類活砣,適宜用“炸彈鉤”掛麵食或槽食底釣。拴鉤掛餌的方法是鉤在下,鉛砣在上。
活砣的優點是:一是砣重拋投遠,可以滿足遠投的需要,二是魚吞鉤後,牽動魚線,線移鈴響砣不動,又能減少釣線摩擦的阻力,提高竿、鈴鐺上鉤訊號的靈敏度,避擴音竿不及時脫鉤跑魚的失誤。在海竿垂釣活動中,絕大多數釣者都樂於使用“炸彈鉤”配通心活砣。
死砣:即鉛砣固定在釣線上,魚吞鉤先牽動釣線。這類砣適用於拴葡萄珠單鉤鈞底層魚,或用大浮力魚漂做海竿浮釣、半浮釣水體中、上層魚。在垂釣中,如果單鉤和“炸彈鉤”並用,仍需要用活砣。砣下拴“炸彈鉤”,砣上拴單鉤,魚咬鉤時,無論牽動哪隻鉤,竿梢和響鈴都會及時作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