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二鍋頭餃子哥
-
2 # 王俊傑猛
首先,關羽敬重的是漢室。
關羽念念不忘的封號是漢壽亭侯,這是曹操代天子封賜關羽的,關羽樂於接受。
關羽和張飛不一樣,張飛是死心塌地跟隨劉備,不管劉備做什麼,張飛都會跟著。
而關羽是藉助劉備的平臺,振興漢室,這是關羽處室的根本。
就像荀彧和夏侯惇夏侯淵曹仁不一樣,荀彧是漢室的臣子,而不是曹操的臣子。但夏侯兄弟和曹氏兄弟,唯曹操馬首是瞻。
襄樊之戰的失敗,有一種說法,是關羽看到劉備自立為王,違背了初衷,所以,決議北伐,興復漢室,縱使身死也在所不惜。關羽並不是大意失荊州,而是心向漢室,決意殺身成仁。這個觀點不管是否經得起考證,我個人是比較贊同的。
劉關張探討局勢
另外,劉備在亂世衝殺數十年,九死一生,劉備個人的能力,也絕不會低。劉備的武力,即使不如呂布,也不會亞於孫策,在諸侯中,劉備個人的實力是超一流。
劉關張初見,關羽和張飛角力。是劉備一把扯開二人,此時,三人初次見面,關羽張飛不會給劉備什麼面子。
劉備能分開二人,雖然不能就此說劉備武力高於關羽張飛,但單論力氣,劉備應該在關張之上。
雙手使用雙兵器的,在冷兵器時代,都是厲害角色,非力大過人不能完成。
李存孝,秦瓊,劉備,陸文龍,都是使用雙兵器的高手。
綜合來看,關張跟著劉備征戰四方,一是劉備擁有漢室宗親的身份,這在漢末是很重要的。
另外,劉備擁有超強的個人能力,也折服了關張,讓關張心悅誠服為劉備效命。
-
3 # 小文章大視野
這裡我們就從《三國演義》的記述來看了。正史中記載太過簡略,也沒有劉備、關羽、張飛結義的相關敘述。
《演義》中,劉關張三人得以相見,是因為當時震動天下的黃巾動亂。此次動亂我們現在看來是農民為了反抗朝廷的苛捐雜稅而奮起一擊的起義行為,但是在當時確實是赤裸裸的造反,而這些黃巾軍也被稱為黃巾賊。在黃巾軍進軍到幽州地界,當時的行政長官劉焉鑑於現有兵力不足以抵抗,所以下令招兵。這才引出三人相見恨晚,最後在桃園結義的那一幕。
算起來,此時的關羽,一者是敬重劉備報國的赤誠之心,二者則是尊崇劉備皇室後裔的身份,三來的話,確實是劉備比自己年長,算起來叫一聲大哥確實不過分。
關羽是《三國演義》中有名的武將,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讀書的,而且最愛讀的,便是《春秋》這一部書。《春秋》之中,對於君臣之道、上下尊卑都有著典型的案例敘述,關羽深受影響,既然認定了劉備為主君,自然便嚴格遵行君臣之禮了。
當然,這其中,劉備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品性也有很大的作用。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是典型的正面人物,他仁德愛民、寬厚仁義,每到一處,都留下很好的名聲。黃巾圍攻北海郡時,北海太守孔融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當時還在平原任平原相的劉備,說他是“仁德君子”,必能率兵來救。由此可見當時劉備名聲之盛。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將天下群雄都點評了一遍,最後指出,天下真正的英雄,“唯使君與孤爾”。司馬徽與劉備素不相識,但是也推崇他是世間英雄人物,徐庶更是直接聞名投靠,做了劉備早期的軍師。由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劉備的才能不可小覷,更重要的是,在亂世之中,追名逐利者不知多少,而能夠保持一份仁德之心的,太少太少。
關羽的性格,是看不起那些自以為是、高高在上計程車大夫。認為他們終日空論,只會搬弄口舌,對於國家社稷毫無用處。諸葛亮剛加入陣營時也是備受關羽的歧視,到了後來博望坡用兵之後,對諸葛亮的態度才漸漸轉變。他和劉備雖然名義上是君臣,但是大家出身差不多,這一點已然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再加上劉備對他的這兩個兄弟始終信任有加,絲毫沒有懷疑揣測之意。這一點,後面加入陣營的趙雲,包括諸葛亮,是遠遠沒有辦法相比的。
劉備攻取西川,折了龐統後,讓諸葛亮入川輔佐,而將鎮守荊州的重任交給了關羽。當時的荊州是劉備的根據地,命脈之所在。一旦攻取西川失敗,荊州便是劉備最後一塊立足之地了。這也足見劉備對關羽的信任。
當然,最讓人感動的,還是關羽死後,劉備傾全國之軍,幾乎是孤注一擲的東伐孫吳為關羽報仇。兄弟之義不能保全,即便成了皇帝,坐了江山又有什麼意義。君使臣以信,臣事君以忠。如此的君臣兄弟,才是我們想要的三國!
(全文完)
回覆列表
關羽為何佩服劉備,初於五官,陷於樂觀,終於三觀。
關羽、關雲長,乃中華民族忠義精神的代表,被稱為“武聖”,與孔子齊名,一生馳騁沙場,戰功赫赫,同時也是桀驁不馴、傲氣凌然,看不起任何高官武將。罵別人都是匹夫,就連東吳之主孫權都瞧不上,更是當堂羞辱東吳大都督呂蒙。這點正好與三弟張飛相反。那麼關羽既然如此高傲,為什麼就能佩服劉備呢?要知道劉備是起步最晚的,可謂是沒錢沒地沒人沒兵沒名聲,妥妥地“五沒”啊。十八路諸侯裡都沒有劉備的事,只因關二爺斬殺了華雄,技驚四座,盟主袁紹這才增設了劉備作為第19路諸侯。能令關羽佩服劉備,我想主要是以下五點原因吧,與君共論。
一是兄弟情深,帝王之範。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這一拜報國安邦志慷慨,這一拜忠肝義膽,患難相隨誓不分開,這一拜生死不改,天地日月壯我情懷。說的真是太好了!就是因為這幾個“拜”、這些誓言,才讓關羽一開始就死心塌地的追隨劉備、佩服劉備。因為關羽從爺爺關審、父親關毅那學到的就是《春秋》,所謂春秋大義,忠字為先。其實看《三國演義》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一開始劉備為什麼要與關羽、張飛想結拜呢?因為劉備看見兩個人武藝高強,一時難以伯仲,想將二人收為己用,於是採用了“結拜”這一形式,實為籠絡人心。只不過到後來劉備也確實認識到,真是好兄弟啊,自然兄弟就更加情深了。
當然嘍,我自己揣測了一下,關羽之所以一開始佩服劉備,首先在於劉備出身好。是漢室宗親,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之玄孫,也就是後來的劉皇叔,有著皇家血脈,說不定以後可以飛黃騰達,必須佩服。其次是因為劉備是三兄弟之中的大哥。既然講究兄弟感情,就要尊敬大哥。再者就是關羽的忠義。這是根,是本,是最基礎的。關羽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就是忠義,假如沒有了忠義,就沒有臉面活在這個世上。至於後來更加佩服劉備,那是真心更加佩服,真心更加折服,真心更加認可。最後是因為劉備長相奇葩,頗有帝王範。自古以來成大事者,長相往往比較奇葩,關羽想起曾經的楚霸王項羽也是“身具重瞳”,而眼前的這位皇室宗親,也是奇葩一枚,頗具帝王範。根據史書記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雙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劉備長相最大的特點就是胳膊長、耳朵大,手臂垂下來能夠超過膝蓋,要知道劉備可是173CM的身高,手臂都能夠到膝蓋,的確是很長。而劉備的耳朵呢?大的更加離譜,自己的眼睛都看到自己的耳朵,耳朵都能垂到肩膀上,這不就是“彌勒佛”轉世嗎?正因為這麼奇特的長相,又加上自己說是皇室宗親,才讓關羽一開始如此佩服的。正所謂:初佩看五官,終佩看三觀。
二是仁義寬厚,人格魅力。劉備這個人,“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性格很好,待人熱情,彬彬有禮。劉備在擔任平原國相時,當時有個人叫劉平,十分不服劉備,就派了一名刺客前去刺殺劉備。劉備並不知情,仍舊對這個人彬彬有禮,並設宴款待,弄的刺客都不好意思了,十分受感動,覺得這樣的人不應該死,於是就道出了實情。劉備正是靠著這份仁義寬厚之心躲過了一劫。最令關羽佩服劉備仁義之心的就是劉備在當陽帶著老百姓一起逃跑,身後是曹操精銳虎豹騎,身前是一天只能走十多里地的老百姓。當有人勸劉備丟棄百姓時,劉備是怎麼說的呢?劉備說:“夫濟大事者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關羽在旁邊聽了是極為感動,覺得劉備的仁義之心古今罕見。能不佩服嗎?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說:“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不亦宜乎!”
還有一件事,關羽也大為感動。在明顯實力不濟、懸殊太大的情況下,居然帶著1000來人去救援徐州的陶謙,要知道面對的可是裝備精良的曹操啊,最後徐州保住了,劉備仁義之名傳於天下諸侯、士大夫、百姓之耳。就連十八路諸侯盟主袁紹也認為劉備“弘雅有信義”“紹父子傾心敬重”,竟出城二百餘里地迎接劉備。正是靠著這份仁義寬厚,獨具一格的人格魅力,才讓我們的關二爺如此佩服劉備。
三是屢敗屢戰,樂觀面對。劉備才華能力、排兵佈陣、戰略戰術等皆不如曹操,劉備之才除了知人善用、籠絡人心外,還有一個精神,非常值得認可,那就是屢敗屢戰,仍舊初心不改,可謂是我輩學習的楷模。劉備一生打的敗仗可謂是一籮筐啊,遠遠大於勝仗。當高唐令的時候,就被賊給打跑了,投奔了公孫瓚;讓呂布給搶了徐州、下邳,不得已投奔了曹操;後來搶了徐州,又被曹操打敗了;當陽長坂坡,更是被曹操打的丟妻棄子,帶了十來個人撒腿就跑;後來又投靠袁紹、投靠劉表,加上先前投靠盧植、陶謙、袁術,實在是“喪家之犬”,到處寄人於籬下,一直被打的到處跑,吃過的敗仗真是數不勝數,不計其數。呂布只不過是三姓家奴,劉備呢?至少七姓家奴了吧。可劉備最珍貴的品德之一就是保持樂觀心態,不服輸,屢敗屢戰,正是這份堅韌不拔的毅力和樂觀心態,讓關羽佩服的五體投地。換作他人,早就偃旗息鼓了,早就不想奮鬥了,自己跟著別人幹多好,失敗了可以再投靠另一家。劉備就是想自己當老闆,而且不怕輸,關羽也深信跟著這個不服軟的劉備也必然能幹出一番大事來。
四是志興漢室,匡時濟世。劉備一生都是以“匡扶漢室”為志向的,身為漢室宗親,就應當挽救漢室於危難,救百姓於水火。劉備在劉表地盤時,就批評過呂布手下的謀士許汜。《三國志·呂布傳》:(劉)備曰:"君有國士之名,今天下大亂,帝主失所,望君憂國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問舍,言無可採,是元龍所諱也,何緣當與君語?如小人,欲臥百尺樓上,臥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間邪?"因此在正史上,劉備確實是真心匡扶漢室的,而不是假的,就算稱帝,那也只是一個小目標,讓天下重歸漢朝統治,才是劉備真心所願。關羽正是因為劉備的這種遠大志向,也非常認可這種志向,才如此佩服大哥的。要是關羽從裡到外都不認可劉備,是不可能經受住曹操誘惑的。要知道曹操對關羽是十分好的,好過對自己的兒子曹丕。送赤兔馬、送幼嫩的鹿肉、送官送錢送衣送女人,可謂是噓寒問暖,無微不至。《三國志·關羽傳》記載:“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操的手下實在看不過去了,當問到關羽為何別的不要,就要赤兔馬時,關羽說赤兔馬日行千里,可以能儘快趕到大哥劉備身旁,氣的曹操一干武將都要殺掉關羽,即便這樣,曹操認為關羽忠義所感動。最終關羽掛印封金,回到了劉備身邊。宋代唐庚讚賞說:“關羽為曹公所厚,而終不忘其君,可以賢矣。然戰國之士亦能之”。而關羽“必欲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封還所賜,拜書告辭而去,進退去就,雍容可觀”。這是“戰國之士”所做不到的。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仍舊忘不了大哥劉備,足見關羽是真心佩服劉備的。
五是知人善任,慧眼獨具。劉備知人用人,那真是一絕,獨門絕技啊。你以為劉備重視諸葛亮就因為徐庶、司馬徽等人的推薦嗎?非也。一開始聞其名,後來透過交談,劉備才認定諸葛亮著實是有大才的。劉備為什麼一眼就能看出來馬謖徒有虛名呢?就是靠著慧眼獨具的知人才能,可諸葛亮不信啊,派馬謖、王平守街亭,果不其然,馬謖只會誇誇其談,丟了街亭,弄的諸葛亮只能“揮淚斬馬謖”。另外劉備還重用了原西涼首領馬超為將,可以說是知人善用,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同樣重用了人品不佳的法正,但法正軍事才能卓越啊,劉備既能充分發揮其所長,又能力所能及的約束其所短。正是靠著這份特殊的才能,才讓自己手下人充分發揮其所長,為其死心塌地。這一切的一切,關羽都是看在眼裡的,尤其是看出來馬謖徒有虛名,後來更加印證了劉備是對的,諸葛亮是錯的,關羽更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正是基於以上五點原因,劉備大哥的情誼、長相、仁義、德行、志向、智慧、樂觀和毅力等都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忠義之心的關羽,讓關羽產生了共鳴,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都非常認可劉備,並且十分佩服劉備。諸位覺得還有別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