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學黑洞

    人類需要警惕了!科學家在10000米深海中發現本不該出現的東西

    如果不抬頭仰望星空,你會感覺我們的世界真的很大,46億年的地球史38億年的生命史,一路走到今天地球上現在有180多萬個已知的物種,而科學家預估目前沒有發現的物種個數可能跟已知的持平。地球生命從最簡單的單細胞一路“走來”經歷風風雨雨,使現在的地球變得生機勃勃。

    在每個時代都有它代表的物種,自從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於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它們的消失讓出了很大的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空出了相應的生態位,這個時候哺乳動物從瑟瑟發抖的小可憐開始發展進化,佔據了地球上生物圈的主要生態位,而人類在後期脫穎而出,發展進化了數百萬年從直立行走、發明工具和使用工具,經歷飢餓戰爭疾病讓我們越大的強大,尤其是最近的二三百年間科技突飛猛進,彷彿完成了一個質變。

    一直以來人類都無所忌憚的發展,對於地球強取豪奪,但是科學家在萬米深的海底發現的東西,足夠該讓人類警惕一下了,地球是我們的家但並不只是我們家的,數百萬個物種共享著美麗的家園。

    海洋佔據了地球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積,隱藏著很多秘密,很多未知的東西。地球上最深的海洋是馬裡亞納海溝,這個海溝位於北太平洋西部海岸,是太平洋板塊俯衝到菲律賓板塊之下形成的,日本就位於馬裡亞納海溝的西側,有科學家預言隨著板塊不斷地移動,未來馬裡亞納海溝可能就是日本島的最終目的地。

    馬裡亞納海溝形成於6000萬年前,平均寬度70公里,長度在2550公里,最深處在10000-11000米之間,大導演卡梅隆曾獨自乘坐下潛器用了幾個小時的時間,下到了馬裡亞納海溝深處10898米,那裡暗無天日、寒冷沒有溫度,沒有生物在那裡生存。卡梅隆在返回地面之後曾說出他的感受:“海溝底部極其荒涼,我感覺自己就像跟全人類分隔開來,儘管這一去和一回都是發生一天的時間裡,但是就感覺像是去了另外一個星球一樣”。

    而在2019年另外一位勇者維克托·維斯科沃打破了卡梅隆的單人潛水記錄,最深的地方已經達到了11公里。但是他在馬裡亞納海溝底部發現了最不應該出現的東西,那就是人類創造的“塑膠製品、糖紙”等。你可能難以想象,人類的“觸手”竟然已經延伸到了海洋,延伸到了海洋中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難道地球上就沒有能阻擋人類痕跡的地方了嗎?

    針對這樣的情況科學家曾對六個最深的海溝(東南太平洋的秘魯-智利海溝、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群島和克馬德克海溝、日本海溝、西北太平洋的伊豆和馬裡亞納海溝)進行人造塑膠的影響研究,透過在這些海溝深處捕撈片腳類動物,並且分析它們身體內的情況,發現幾乎全部都有微塑膠的存在。並且是越深的地方,生物體內含有的塑膠微粒就越多。

    這些塑膠微粒無法被徹底地降解,它們會隨著一個個生命的隕落開始傳遞,一些身體內含有這些塑膠微粒的生物死亡,會逐漸地沉入海底,在那暗無天日的海溝內,它們成為了最美味的食物,這樣這些微粒就會不斷的在各種生物體內傳播。據保守的估計,人類每年向海洋中投放的塑膠垃圾在480萬-1270萬噸,佔海洋固體汙染物總量的60%至80%。並且隨著人類不約束的行為,海洋中的塑膠微粒會越來越多,最終可能會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的崩盤。

    因為一些大型、整體的塑膠危害可能會小一些,但是塑膠長時間的泡在海水中,會導致塑膠最後都變成小於5毫米的微塑膠。這些是最恐怖的,很多海洋生物,最典型的就是海龜等,它們如果誤食了這些微塑膠,會引起嚴重的胃腸問題,最終無法進食被餓死。還有資料表明,意外死亡的海鳥中有90%是因為誤食了塑膠。

    人類真的該警覺起來了,這些恐怖的人造塑膠對於野生動物來說就像是致命的毒藥,海洋可以說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了。在未來的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地球都將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不要早早的就把地球惹生氣來,人類文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2 # 軍機處留級生

    尋找地球上最深處一直是人類的夢想。找到最低的地面也意味著更接近行星的中心。因此,19世紀初,一艘英國船隻“挑戰者號”進行了一次探險,繪製出地球上所有海洋的深度圖。在四年中,這艘船行駛了多達七萬公里,“月球之旅的四分之一”。西太平洋的一些區域被記錄為大約5英里深,使用錨定繩索進行測量。大約75年後,聲納技術出現,用來繪製潛艇的地圖。因此,一艘研究船開始了與挑戰者號相同的旅程,用聲納尋找最低點。他們在西太平洋發現了一個大約7英里深的點,因此這個點以研究船命名為“挑戰者深海”。海洋的這一部分作為海溝存在,“比帝國大廈高30倍”。因此,在1953年冒險進入海溝的研究船“特里斯克”的實際航行之後,它被稱為“馬裡亞納海溝”。隨著20世紀和21世紀地震和海嘯的增加,馬裡亞納海溝是地震和海嘯的原因嗎?科學和科學家、地質學家和海洋學家;所有人都試圖把收集到的證據放在一起,提出一個假設!

    尋找問題答案的證據始於“嘗試k”的探險。對海溝的考察指出了一些關於海底是無生命區域的錯誤假設。“特里斯克”號的駕駛員指出,即使在大約7英里深的海溝表面的高壓下,他們還是發現了一條一英尺長的扁平魚。假設壓力約為16000磅/平方英寸,在海溝海底發現生命本身就提出了一個關於海溝環境和地質特徵的問題。後來,當用聲納資料繪製出地球上所有的海洋時,他們發現了一個由山脈和海溝組成的網路,這是地球上最大的地質特徵。有人指出,類似的山和溝的運動造成了一種稱為“板塊構造”的現象。這些板塊或地殼層由於下面流動的岩漿引起地震而移動和研磨。然後,磁異常探測器探測到與岩漿中礦物形成的脊平行的磁性岩石。地質圖中指出的這些“斑馬條紋”特徵被認為是地球磁極的原因。在板塊構造過程中,隨著岩漿被推上來,舊地殼離開地表,每隔一千年就會發生倒轉的兩極。接下來,一個尋找海底岩漿的探險隊發現了加熱海洋的熱液噴口。這一觀察和其他觀察導致了“俯衝理論”的發展。在板塊構造運動期間,東太平洋的重板塊被推到較輕的板塊下面,它們帶走了幾千年的沉積物和礦物。板塊帶走的海底水與岩漿反應形成火山。因此,火山群島處於“俯衝”過程中——這個過程強大到足以形成海溝。當板塊下沉時,它會“鑽入地幔”,在那裡碰撞的板塊形成一條溝或“海底的巨大褶皺”。這些俯衝帶會引起強烈的地震和海嘯。儘管海溝是“最深的俯衝帶”,但它並不被認為是任何地震的原因。答案是在從馬裡亞納海溝的火山收集到核心樣本後得出的。這些岩石碰巧是“蛇紋石”,與研磨並引發地震的火山岩相比,這是一種較弱的岩石。這種泥狀岩石“容易被刮傷”。因此,俯衝過程中沒有摩擦,也沒有地震。此外,科學家認為,幾百萬年前,太平洋板塊進入“菲律賓板塊”之下,並繼續向馬裡亞納海溝——“它的墓地”移動。這條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回收工廠”的海溝吞噬著地球的外殼,這一點被西太平洋島嶼上的全球定位系統發射器的資料所證實。因此,“馬裡亞納海溝”的存在得到了充分的解釋。

    馬裡亞納海溝的存在背後的理論被認為是透過俯衝假說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出現了!海溝將來會引發地震和海嘯嗎?來自海溝的核心樣本被假設為“六千萬年前”。這些岩石也比海底的其他岩石更重,因為“西太平洋岩漿上形成的地殼最終冷卻並變得更重”。這個沉重的海底在未來幾年會變得更重,可能會取代海溝中的泥石或蛇紋石,最終在未來引起摩擦和地震,這在下面的紀錄片中沒有提到。

    西太平洋上使用的發射器也可以放置在海溝和俯衝帶,以記錄板塊構造引起的水下活動。這些發射器還可以包括電池供電的地震儀,固定在海洋表面的浮動接收器上,記錄地震活動。這種接收器可以將俯衝帶的劇烈震動傳遞給衛星,最終傳遞給地震和海嘯預警中心。這種方法可能比透過衛星觀測海嘯波或透過陸地上的地震儀記錄地震活動要快,而不是在水下。隨著石墨烯等新材料的發現(其強度和重量是鋼的100倍),發射器或地震儀可以像飛機的黑匣子一樣被放置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以承受極端的水下壓力。此外,同樣的材料(石墨烯)可以用於集裝箱船上的貨物集裝箱。從沉沒或損壞的貨船上回收集裝箱只有在集裝箱能夠承受水壓的情況下才能成功。接下來,貨船和遊輪上的救生艇可以像船一樣變成潛水艇或研究船。由於許多救生艇在風暴中沉入海浪中,一艘在海浪下而不是在海浪上行駛的救生艇更有意義。此外,水下照相機和研究船可以由石墨烯製成,這使得它更輕更堅固,可以搜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沉沒的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歷史船隻和黃金。更不用說,比目魚可以被研究和實驗,以提出用於水下壓力的潛水服和泳衣的材料。畢竟,在相當於“9600磅/平方英寸”的極端壓力下,它是“馬裡亞納海溝”海底極少數生物之一。此外,如果在馬裡亞納海溝和其他地方發現了大量的蛇紋石或泥火山,難道它不能被用作實際上引起地震的其他俯衝帶的潤滑劑嗎?畢竟,如果俯衝帶引發地震,而地震引發火山在海底和島嶼上爆發,火山難道不會破壞地球磁場嗎?地球磁場被認為是海底山脊上磁性岩石的結果。

  • 3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一直以來全球的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頂和海洋的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底部,那裡是人類最後的淨土。而來一個自科學團隊的研究,即使在海洋最深的海溝底部,也已經被人類的汙染物佔領了,而且隨著人類對於汙染物所顧忌的排放,海洋正在失去它自我潔淨的功能!

    艾倫·賈米森團隊在大洋底部發現令人驚訝的東西

    幽深的大洋底部遠離人類喧囂,那裡的物種與世無爭,怡然自得的生活在萬米深的海洋底部,但來自紐卡斯爾大學海洋生物學家艾倫·賈米森的團隊研究表明,它們並沒有逃脫人類汙染的魔掌。他們研究發現,幾乎在每一個採集的樣本中都發現了令人類愧疚的東西:塑膠

    從2008年到2017年,艾倫·賈米森的團隊在日本海溝、紐西蘭的克馬德克海溝、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海溝、伊豆小笠原海溝、馬裡亞納海溝以及秘魯-智利海溝等6個海溝中採集了3種的賴氨酸亞種雙足綱動物,深度包括7000-10000米9個區域。

    採集的樣本

    艾倫·賈米森的團隊原來的計劃是想要研究這些相距遙遠的甲殼綱的動物在形態上有沒有差異。但研究完成後卻意外的發現了人類丟棄的塑膠以及各種被禁止的比如多氯聯苯等在動物體內的累積情況,結果讓大家大跌眼鏡。

    Mariana海溝10890m處動物後腸樣本中發現的微纖維

    他們直接在樣本動物的腸內發現了絲狀塑膠纖維,甚至都無需顯微鏡,目視即可檢驗出這就是塑膠纖維,按樣本與塑膠纖維體積比,相當於人類直接吃下一大團塑膠纖維。這種無法消化且長度很長,它可能一直留在動物體內直至死亡分解後再次流入大海。

    84%的樣本中都發現了塑膠微纖維,塑膠微顆粒則相對比較低,但也有16%,另外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海溝似乎是世外桃源,因為那裡採集的樣本則暫時沒有發現汙染。在汙染物中,攝入的汙染物比例為:

    藍色纖維:66%藍色碎片:16%黑色纖維:13%紅色纖維:4%粉色碎片:<1%紫色纖維:<1%

    艾倫·賈米森團隊的研究結果是令人不安的,這幾個海溝幾乎分佈在太平洋的各個角落,除了西南太平洋的新赫布里底海溝情況稍好意外,其它無一倖免!這表示人類的汙染已經遍佈全球,連萬米深的海底都無法倖免。

    人類對環境的汙染到底有多嚴重

    其實海洋被人類的塑膠垃圾嚴重汙染的新聞並不是第一次聽到了,一直以來各種觸目驚心的新聞總是觸動我們敏感的神經,但久而久之就麻木了,再後大家就不再關注了,我們來回顧下曾經見到過現在卻已經視而不見的“舊聞”!

    塑膠垃圾“吃到飽”的鯨

    2019年3月19日,一頭幼鯨在菲律賓孔波斯特拉河谷的海岸擱淺死亡,達沃市的海洋生物學家兼環保人士達雷爾·布拉奇利表示,這頭雄性鯨3月15日擱淺後出現吐血希望,他們對鯨解剖後發現這頭幼鯨的胃內有40千克的塑膠垃圾,包括丟棄的米袋和各種塑膠袋。

    達雷爾·布拉奇利表示鯨都透過食物中獲取水分,這些垃圾佔據了它寶貴的胃內空間,所以它應該是死於飢餓、脫水,因此他再次呼籲菲律賓政府採取措施限制一次性塑膠製品使用。

    2019年4月,義大利撒丁島海岸衝上了一頭8米長的抹香鯨屍體,解剖後發現肚子中塞滿了8千克塑膠垃圾,佔了胃部空間的2/3,死前抹香鯨已經懷孕。

    2018年6月泰國南部海岸發現一頭擱淺死亡的短肢領航鯨,解剖後發現了8千克的塑膠袋,這是它死亡主要的原因。

    被丟棄漁網纏住的海龜

    死亡海鳥體內的大量塑膠製品

    塑膠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現代人類已經無法離開塑膠,無論是我們常見的包裝材料還是日常用具,甚至你的食品中也離不開塑膠的存在,但塑膠為人類帶來便利、支撐起現代文明的同時,它也在默默的汙染全世界。

    比很多國家都要大的垃圾島

    2018年世界環境日當天,聯合國在一份報告中表明的資料:從塑膠發明以來人類總共生產了約90億噸塑膠製品,其中只有9%被迴圈利用,所以絕大部分塑膠製品不是在填埋場就丟棄在野外,或者河流最終有很大一部分流入了海洋!

    太平洋垃圾島的位置

    人類這些丟棄的垃圾甚至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個160萬平方公里的的垃圾帶,這是漂浮的垃圾在洋流的作用下漸漸聚集,最終形成了比地球上很多國家都要大的垃圾島,它們在Sunny和水流的作用下漸漸分解成更小的殘片,最終海洋生物攝取了這些殘片留在了體內,被人類捕獲後又上了餐桌,然後各位大快朵頤的將它們吃下去,完成了塑膠垃圾的終極迴圈。

    如果人類再不管住自己亂丟垃圾的習慣,到2050年,大海中的垃圾將比海洋生物都要重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光子嫩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