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藍小巴
-
2 # 老同文化
1861年7月15日,咸豐帝在熱河行宮病重之時,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以及御前大臣景壽、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此八大臣子,頒佈諭旨,立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八大臣輔佐朝政,八大臣以大學士肅順為首。
肅順是滿族中最能認清與漢族合作的先知,他深深知道漢族的人才多,要借重這些人才來治理國家。他特別改正了滿族防範漢族的毛病,而與漢族的卓越人士交往。曾國藩沒有他,無法大用;左宗棠沒有他,也早被人陷害了。其他如郭嵩煮、如王闓運,這些漢族的人才,都是他欣賞的。他為人豪爽,常請漢族的卓越人士到家裡來喝酒。
肅順掌權後,以鐵腕的方式面對自乾隆末期以來的官場腐敗,嚴厲打擊貪汙腐敗,嚴懲瀆職失職,整肅官場政風。其果斷處理“戊午科場案”,將一品大員柏葰處斬, 使得清王朝此後幾十年間官場風氣,特別是自乾隆後期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有了很大改觀。
咸豐早看出來葉赫納拉氏的野心,也積極防範自己的六弟恭親王奕欣,奕欣被排除在八大臣之外,這也間接促成了後來的“辛酉政變”。後來慈禧太后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的一次宮廷政變,打倒了顧命八大臣勢力。斬殺了八大臣之首大學士肅順。政治沒有誰好誰壞,不過相信肅順領導的八大臣如果繼續掌權,清王朝可能會向日本一樣,走入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的行列,就不會有二十世紀上半葉,中華民族長期處於戰爭之中的苦難歷史。
-
3 # 歷史上的小書童
是不是好人其實不好下定論,因為最終八大臣不是被慈禧太后打敗了嗎?慈禧發動的這一次政變,也是歷史的轉折點,如果慈禧不政變,那麼很可能就是八大臣掌權,那八大臣是一條心嗎?
不是的,八大臣心也不齊,有皇室貴族和軍機大臣,兩派也是不和,而咸豐皇帝的高明之處就是讓雙方相互牽制,從而保證愛新覺羅的利益。所以不能簡單的說是好是壞,只能說各有各自的算盤,如果最後是慈禧敗了,也許就知道誰好誰壞了吧 。
-
4 # 國史館
咸豐皇帝臨終授命的顧命八大臣是不是好人先不說,但肯定不能說他們是壞人。政治人物本身就是複雜的,歷史上的政治人物更是蒙上了重重迷霧,不能簡單地用好人和壞人來分類。
咸豐1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崩於承德避暑山莊。
此前,咸豐皇帝早有預感。咸豐11年7月15日,咸豐皇帝病重。16日,咸豐皇帝為自己的身後事做了三項安排:
1.諭皇長子載淳為皇太子。
2.著派載垣、端華、景壽、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盡心輔弼,贊襄一切政務。”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顧命八大臣”。
3.授予皇后鈕祜祿氏“御賞”印章,授予皇子載淳“同道堂”印章,由懿貴妃掌管。
先說肅順
顧命八大臣中,肅順是靈魂。但因為怡親王載源、鄭親王端華是世襲罔替的親王,景壽是六公主的額附,地位尊崇,所以排名在肅順的前面。
肅順隸滿洲鑲藍旗。清初鄭獻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第六子。自道光中期歷任御前大臣、總管內務府大臣、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等職,深為咸豐帝信任。他與其同父異母兄鄭親王端華及怡親王載垣相互倚重,煊赫一時。咸豐11年任顧命大臣時,肅順才45歲。
肅順是滿洲親貴中少有的人才。他睿智幹練,雷厲風行。在平定洪楊之亂的初期就敏銳地意識到,要達成平定洪楊的目標,必須重用漢人。
因此,他利用與咸豐皇帝的特殊關係,不顧滿洲親貴的反對,力排眾議重用胡林翼、曾國藩、左宗棠、郭嵩燾等漢族官員。左宗棠在湖南巡撫駱秉章幕府時遭總兵樊燮彈劾,肅順曾聯合潘祖蔭等朝中重臣力保。
他對外主張強硬立場,是重臣中的鷹派。不過他不像後來的頑固派那樣不明事理,能在主戰同時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肅順也是反腐乾將。他打老虎的力度令人咂舌,曾力主殺了兩廣總督耆英和文淵閣大學士柏俊。但他過於跋扈,借反腐打擊異己,所以得罪了一大批滿洲親貴和朝中重臣。這也為他在辛酉政變中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兩個鐵帽子王
怡親王載垣是康熙帝第十三子、和碩怡親王胤祥的第五世孫,是道光朝怡親王奕勳次子。道光五年襲怡親王爵。
在顧命八大臣中,載垣的地位最尊。辛酉政變時,他任崇文門正監督(北京市地稅局局長)、正藍旗總族長、鑾輿衛(皇帝衛隊)、尚虞備用處(協衛扈從,陪皇帝遊玩)總管。這些職務幾乎都是滿洲親貴所能擔任的職務中又能賺錢、又能親近皇帝的職分。
鄭親王端華隸滿洲鑲藍旗,是清初和碩鄭親王濟爾哈朗七世孫,鄭慎親王烏爾恭阿第三子。道光二十六年襲鄭親王。辛酉政變時,任總理行營事務大臣及御前大臣。
端華也是肅順同父異母哥哥。
載垣和端華都是鐵帽子王,即他們的爵位世襲罔替。世襲罔替的意思是世襲次數無限,而且承襲者承襲被承襲者的原有爵位。罔替就是不更替;不廢除。
清入關後,汲取魏晉的做法和明朝的教訓,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很少,只有12個。其中清初8個,雍正朝1個,同光時期3個。
辛酉政變怡親王載垣與鄭親王端華、肅順被慈禧太后賜死。載垣被黜為不入八分輔國公。他們的王爵被兩宮太后指定給同宗親貴承襲。
載垣與端華沒有什麼治國之才,是典型的旗下大爺、紈絝子弟。尤其是端華,因曾借擔任鑾輿衛職務之便,為咸豐皇帝尋找聲色而為慈禧和慈安太后深惡痛絕。
額附景壽
景壽,富察氏。先祖是乾隆時一等誠嘉毅勇公明瑞,父親是道光朝一等公工部尚書博啟圖。
景壽的妻子是道光皇帝第六女,固倫公主壽恩。壽恩公主的母親是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持氏(靜妃),也是恭親王奕訢的生母、咸豐皇帝的養母。所以,壽恩公主也是恭親王奕訢同父同母的姐姐,同咸豐皇帝也有很深的淵源。不過辛酉政變發生時,固倫壽恩公主已經去世三年了。
六額附景壽實際上很無辜,他當顧命大臣是湊數的,肅順是看中他為人老實,易於擺佈。本來,顧命大臣中沒有皇帝近支長輩是一大缺憾。要彌補這個缺憾,恭親王奕訢無疑是最佳人選。但奕訢是肅順最忌憚的人,如果能拉上景壽,恭親王奕訢以及他的追隨者就無話可說了。
這層親戚關係在辛酉政變中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因為兩宮皇太后實際上是他妻子孃家的親嫂子,恭親王奕訢是他妻子的親哥哥。慈禧和慈安太后只要稍做一下工作就能把他拉到身邊來。
景壽並沒有積極參與肅順他們的密謀,相反還適當地配合了兩宮太后,通報了一些訊息。所以辛酉政變後他的處分僅僅是被罷黜顧命大臣,其它的職務以及額附的品級和爵位繼續保留。
他家好像一直就有當額附的命。他的兒子志瑞,同治6年在兩宮太后給榮壽固倫公主指婚時被選中。這樣他們家又一次尚主,而且親上加親,因為榮壽公主是恭親王奕訢的長女。
其他人
穆蔭字清軒,託和絡氏,滿洲正白旗人。時任軍機大臣,內閣學士,兼副都統。辛酉政變後因“久任軍機、班次在前,情節尤重”的理由褫職併發配充軍。同治3年贖歸病死。
匡源字本如,山東膠州人。時任軍機大臣。辛酉政變後他的處分較輕,僅被革職遣回原籍。匡源回鄉後開啟了他的藝術人生,專以書畫。他的畫作自成一家,在同光年間很有名氣。
杜翰字鴻舉,號繼園,山東濱州人。他是咸豐皇帝的授業恩師杜受田的兒子。杜受田就是給咸豐皇帝出主意令其在道光皇帝選接班人時勝出的那個人,所以杜翰任軍機大臣是咸豐皇帝在報答他的老師。
杜翰由於剛剛入仕,沒有表現出來什麼才具。他一生中最大的建樹就是在承德行在因御史董元醇上折恭請兩宮太后垂簾一事頂撞慈禧。所以朝議時他的處分也很重:褫職,發配新疆。不過後來兩宮皇太后和恭王還是看他老爹的面子免了他的發遣。
那以後不久,杜翰就病死了。
焦佑瀛字桂樵,天津人。他是資歷最淺的“打簾子軍機”,在顧命八大臣中主要的任務是起草奏章。事後,他的處分也很輕,僅僅被褫職。
焦佑瀛可惜了,他是官運蹭蹬。焦佑瀛是個才子,和左宗棠一樣,也是以舉人身份入仕。他也是有清一代以舉人身份入直軍機的第一人。時隔30年,左宗棠百戰功高後,才步他後塵入軍機。
回覆列表
咸豐叫什麼
咸豐,清朝入關後第七位皇位繼承者,也是滿清第九位皇帝,全名為愛新覺羅·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位皇子,二十歲登基,在位十一年,是清王朝秘密立儲君的最後一位皇帝,執政期間並未有所政績,在歷史上被評為“四無”皇帝,無遠見,無膽識,無才德,無功績,足見清朝後期皇室子嗣逐漸落敗,王朝正在走向下坡。
咸豐畫像
其實歷史評價咸豐為“四無”皇帝,實在為咸豐叫屈,咸豐作為清朝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登基之初,勤於政務,大刀闊斧地改革朝政,但收效甚微,中國封建歷史漫長積累下來的詬病如何寄託與一代少年帝王的身上,在中國的歷史背景下,完成不了進步的階級革命,且不說咸豐自己的地位就是這個破敗的封建制度賦予的,因此面臨歐洲國家先進的社會制度的挑戰,清朝末年只能處於被動地位,天朝地位一落千丈。
咸豐在位不久,國內就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與此同時,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英法聯軍進軍北京城,火燒圓明園,犯下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暴行,咸豐在無奈之下只得一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而草草收場,中國近代所受的屈辱無奈都要咸豐來揹負。
咸豐執政後期,時局動盪,內憂外患,咸豐積鬱成疾,於承德避暑山莊駕崩,時年三十一歲。其子同治繼承皇位,清朝命數從此一蹶不振,一直處於被捱打的地位,中國歷史最後一箇中央集權王朝大廈將傾,難以復立。
咸豐顧命八大臣
咸豐在承德避暑山莊養病期間,積鬱成疾,臨終託付八大滿洲貴族,擁立幼帝登基。咸豐十一年七月,咸豐帝在病重之時,召見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以及御前大臣景壽、大學士肅順、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此八大臣子,頒佈諭旨,立長子載淳為皇太子,命其大臣輔佐朝政。
咸豐顧命八大臣
咸豐如此煞費苦心,臨終託孤,是為防範何人呢?咸豐在位期間雖仍掌握實權,但地位及其危險,一則,是防範朝臣的勢力,以此八大臣為代表,可分為兩派力量,分別為皇室貴族,和軍機大臣,命其輔佐幼帝,也是有意平衡朝堂勢力,相互牽制。
二則,是為防範親王勢力,咸豐登基之時年僅十六,而奕訢當時僅與咸豐相差一歲,咸豐三十一歲病危,而此時的奕訢三十歲正值壯年,其餘親王也已年富力強,若是此番勢力聯合起來是難以控制的。
三則,就是兩宮太后的勢力了,尤其是西太后慈禧,咸豐臨終特製“御賞”、“同道印”兩枚印章,作為日後頒佈詔諭的信符。而這兩枚印章一枚“御賞”交待給皇后鈕鈷祿氏掌管,另一枚“同道堂”本因交皇太子載淳收掌,但因其年幼,由其生母懿貴妃代為掌管。咸豐此番意圖實為命皇后與太后,以及八大臣聯合執政,避免出現有任何一方專權跋扈。
然而最終時局沒能由咸豐控制,政治力量並未由其所想的保持平衡,咸豐去世後,爆發了辛酉政變,朝局成為了慈禧垂簾聽政的現象,且深深影響了中國近代五十多年的歷史。
咸豐是誰的兒子
咸豐帝,愛新覺羅·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個皇子,其生母為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1850年繼承皇位,改年號為咸豐元年。
道光皇帝畫像
道光皇帝是清朝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的皇帝,在位三十年,統治時期國內矛盾尖銳,清政府的殘暴鎮壓導致各地百姓起義勢力此起彼伏,甚至聯合勢力,集解成為一支有領導有組織的反清起義軍,一派星火燎原之勢。
與此同時,全國瀰漫著鴉片風潮,民眾深受其害,勞動力大大削減,民不聊生,面對外來帝國勢力的侵蝕,道光皇帝陷入一片焦灼之中,遂採取清廷一貫的禁止政策,派林則徐趕赴廣州進行銷煙事宜,然而虎門銷煙事件直接導致了中英雙方關係的緊張,一場蓄謀已久的非正義戰爭拉開了帷幕,從此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自此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道光皇帝對於政務處理頗為思慮,面對內憂外患的局勢,鬱結成疾,身患重病之下勉強臨朝處理政事,直至道光三十年正月,道光知其命不久矣,遂召喚朝廷重臣,取出匾後的詔書,宣佈皇四子奕詝繼承大統。未過正午,道光去世。
咸豐皇帝登基時年僅二十歲,是清朝最後一位透過秘密立儲制確定繼位的皇子,咸豐帝繼位不久,清王朝的命途迅速衰敗,外敵入侵,內患不斷,最終於三十一歲時,與承德避暑山莊病逝。
咸豐有幾個兒子
史料記載咸豐的子嗣共有三人,長女為榮安固倫公主,咸豐五年出生,年僅二十二歲便香消玉損,長子同治帝載淳,咸豐六年出生,即位十三年後病逝,年僅十九歲,次子憫郡王,咸豐八年出生,出生那一刻便斷氣。
咸豐有幾個兒子
皇室子嗣的興旺與王朝的興旺緊密聯絡,清朝皇室極為重視子嗣繁衍,歷代帝王皆儘可能地充實後宮,皇太極有十一個皇子,順治帝有八個皇子,康熙帝有三十五個皇子,雍正帝有十個皇子,道光也有九個皇子,到清朝末期,子嗣興旺的現象已不復從前,咸豐僅有一根獨苗長至成年,同治帝之後的皇位繼承人落至旁系血脈,並且同治、光緒、宣統皆無子嗣。清朝皇室嚴格承襲封建皇位繼承製登基的皇子順位到同治是為最後一人。
咸豐帝子嗣單薄當然不止清朝運道將盡一個原因,當中不乏慈禧太后暗中毒害宮中其他妃嬪所出的皇子,慈禧原名為蘭兒,剛進宮之初僅為一名宮女,之後機關算盡,獲得咸豐召寵的機會,竟然立馬身懷龍子,因此歷史上有多人猜疑同治的身世之謎,謠傳其生母並非慈禧,而是慈禧透過惡毒的手段從宮中身份卑微的嬪妃手中奪得,更有人猜疑同治的生父並非咸豐,實為宮女與侍衛不倫產下的孽子。
然而歷史並不容人猜疑,同治最為清朝皇室最後的嫡長子,仍逃不了王朝衰敗,生命終結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