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6辣七皛辛

    渡娘知道!!

    好吧,既然已經問到了答案,告訴你也無防。

    《魏書》記載: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說新語》記載: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雜記》記載: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翻譯成現在的意思就是曹操聽到食器的聲音,懷疑呂伯奢一家要害死自己,於是連夜殺人,最後發現時誤殺,這樣才非常悽愴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三國演義就是從這兒得來的情節還原,但沒有說殺過呂伯奢本人。呂伯奢此人三國志並無記載,所以有無此人還有待定論。

  • 2 # 葉魚

    如此看來,曹操懷疑呂伯奢要加害自己而誤殺其一家八口應該是羅貫中虛構出來的故事,不太符合史實 結合三點來看 曹操殺呂伯奢一家 可能只是要引出陳宮離開曹操一事 和為後續曹操的形象做鋪墊

  • 3 # 青石5340

    曹操刺殺董卓,被發現又藉以獻刀為名騙過董卓,他知道遲早暴露,便很快逃出長安,後遭朝庭通輯,一路上逃到中牟縣,縣令陳宮十分同情,並執意去官陪他逃亡,飢寒交迫,想起了父親的舊交摯友呂伯奢鄉下可以暫時避難,賢侄的到來,呂喜出望外,親自到集市買些酒貨,吩咐家人殺豬款待,曹聽到後廚磨刀赫赫,又聽到家人說快殺快殺,起了疑心,便不分老幼砍殺了呂的一家八口,到了後廚見地上躺著一頭殺好的豬,這才明白怎麼回事,又慌忙出逃,路上遇到呂沽酒回家,一不做二不休,又將砍殺,陳宮見到曹操的所作所為大加指責,曹說:寧可我負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負我,從此,陳曹二人分道揚鑣。故事的情節是不是虛構無從說起,但歷史對曹操的評價是乎不公平。

  • 4 # 秋山三國

    根據歷史記載,曹操是真的殺了呂伯奢一家了。

    至於是不是誤殺,以及具體情況,莫衷一是。

    當年董卓入京,欣賞和拉攏曹操,授予驍騎校尉。當時董卓有個特點,信任的人才會被封為校尉或者中郎將這類位卑但有軍權的角色。所以曹操很有可能已經得到了信任才被委以軍權。

    可由於不明原因,曹操棄官而逃,董卓下令追捕。曹操逃亡途中過呂伯奢家,有了這麼一樁慘劇。因為當事人都死了,只剩下曹操,所以歷史怎麼編都死無對證了。

  • 5 # 魏德雲

    殺恩人,雖說是天理難容,殺全家,連半路上準備好酒肉的呂伯亦不放過,看似小說家之胡編,實則合理合理。曹操當之時,殺董卓未遂,連夜逃命,如驚弓之鳥,喪家之犬,把天底下的人看成了敵人,好象人人都要縛之報官,討高額賞金,一不做,二不休,寧可天下人負我,休想叫我負天下人,我不殺他,他必殺我,先下手為強。後曹執掌天下,多有悔悟,死後從簡,當時人心難測,天下已亂,處處生疑,步步驚心。實則也是某些帝王之心理的真實寫照,心狠手辣,殘暴無比,有所謂慈不領兵的歪論。

  • 6 # 懷寧微訊

    我們一直以來都是說白臉的曹操,曹操在文學形象中一直是為人奸詐,篡漢自立的亂臣賊子。尤其是他那一句“寧肯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更為世人所不齒。一個人寧可自己對不起天下所有的人,也不願意天下人對不起自己。究竟這句話是因何而說,真相究竟是不是像我們之前所理解的那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捋捋這件事的前因後果,讓各位看官判別是非。

    首先是我們要說的是這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所說出的,流傳到現在的有以下三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魏書》中所記載的,說的是當時呂伯奢不在家,而呂伯奢的兒子和呂伯奢家裡的客人看見曹操帶著很多錢財,心懷歹意,要謀財害命,並且搶走了他的馬,這個時候曹操迫不得已起來拔出劍來把這些人殺了。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那麼曹操這個叫做正當防衛。不過這個故事記載在《魏書》裡面,《魏書》是魏國自己人寫的史書,所以也不一定靠得住,因為曹操是他們的太祖,他們可能要為曹操洗白,真實性有待甄別。

    第二個版本是是說,曹操住在呂伯奢家裡面聽見呂伯奢的家裡人弄鍋碗瓢盆,也有說是在磨刀殺豬,發出有殺的聲音,曹操被董卓通緝追拿的罪犯,他起了疑心,“疑其圖己”,懷疑他們要殺了自己去邀功,於是把呂伯奢一家殺了。這個應該是叫做誤殺。

    第三個版本,也是誤會呂伯奢家人要謀害自己,然後把他們一家都殺了。殺了以後,發現殺錯了,於是曹操悽愴的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現在就以第三種說法來說,假設曹操殺了呂伯奢一家,並且說了這句話,我們就回到當時的場景,代入到當時,看看是個什麼樣的場景。曹操疑心太重,曹操懷疑這些人要害自己,然後把他一家人殺了。殺了以後發現是誤殺,然後悽愴曰,“悽愴”這兩個字非常重要,就是說自己非常難過,他就自己安慰自己,“唉,算了算了,寧肯我辜負別人,不可以別人辜負我啊。”我們體察一下這個語境,曹操說這個話是一種自我安慰、自我排解,像一個做了錯事的人為自己勉勉強強做個辯解,也安慰一下自己。而到了《三國演義》裡面他是怎麼說的?“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前面加了天下兩個字,變成了理直氣壯的了而且與之前含義大不一樣了。曹操當時說這個話只是在安慰自己,雖然我錯了,我錯殺了人家我對不起人家,我現在也沒有辦法,我現在走投無路,也只好是寧肯我對不起人家,不要讓人家對不起我了。這裡面應該說他還保留了一部分善意在裡面,而到了《三國演義》變成理直氣壯說我對不起天下人,不可以天下人對不起我,那就是一個大大的奸賊。在小編之前的文章中也說過,《三國演義》是一本擁劉反曹思想特別嚴重的一本書,對曹操是有貶黑之意。

    而我們看曹操坦率地說出了這個話,我們可以想象出當時雖然事已成定局,無可奈何,自嘲安慰。並且大膽地說出這句話,所以我們說曹操雖然奸詐,但是奸詐裡面也有坦誠,也敢把奸詐的話大膽地說出來,他是真小人,不是偽君子。世上偽君子太多,而他這種真小人的形象,也是曹操超過其他人的地方。奸詐當中有真誠,恰恰是曹操性格的一個特徵。既坦誠也有奸詐,卻又不當,但絕不是《三國演義》中殺了人還以此為理所應當,理直氣壯。

  • 7 # 巴山夜雨涮鍋
    魏略曰: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里。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世語曰: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孫盛雜記曰: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可見,魏略、世語和雜記,都記敘了曹操殺人一事。和演義的差別在於,呂伯奢當時並不在家,並沒有說留曹操吃飯,然後自己出去買酒。也沒有說買了酒回來,被曹操殺了。老頭子就是從頭到尾不在家,所以壓根不知道曹操來這事兒,也躲過了一劫。若是他也在家,或許能和曹操解釋清楚誤會,又或許被曹操一起殺了,也未可知。

    而這件事上,這三本書又有所差別。

    魏略的說法,呂家的幾個人確實沒安好心,圖謀搶劫曹操的馬匹和行李。這事兒和報官府捉拿曹操比起來,惡劣程度也差不多了。曹操是正當防衛,才殺了幾個人。

    而世語和雜記的說法,就和演義差不多。呂家人本來是好心招待曹操,曹操聽見動靜,因為自己疑神疑鬼,動手殺了好人。

    尤其在雜記後面加了一句“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也就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非常經典的一句話,刻畫曹操的奸雄之心活靈活現。當然也可以解讀為政治人物到了這個層次,沒有其他辦法。

    那麼,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呢?誰也說不清楚。三本書都有記載,所以曹操殺人這事兒肯定是有的,不然三家不可能瞎編。魏略當然要給曹操說好話,但世語和雜記也未必就一定真實。從常理判斷,如果曹操真只是正當防衛殺人,世語和雜記沒必要刻意抹黑,畢竟世語和雜記並不是刻意黑魏的書,記載曹魏其他人的故事也都比較持平。所以相對來說,曹操殺錯人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而從藝術的角度,這種殺錯好人,顯然比單純的正當防衛,更能塑造出曹操的形象。而演義小說中還刻意把跟隨曹操一起的人安排為剛剛在中牟放了曹操的陳宮(歷史上曹操確實被中牟縣令釋放,但此人不是陳宮),又安排了曹操故意殺死隨後回家的呂伯奢,就加重了這一悲劇色彩,也展現出亂世中人命的不值錢。

    至於說,曹操如此狠毒,為何手下人才超過劉備孫權,這很好解釋啊。因為曹操能力強,而且起步早,所謂馬太效應啊。人才選擇主子,要看主子的能力,能否帶著大家吃肉,而不是光看道德要論道德,朱元璋也不如張士誠,曹劉孫三個都不如劉璋呢。

  • 8 # 潯陽鹹魚

    【本答文為拙作節選。】

    《三國演義》裡記載了曹操在逃亡途中發生的一則著名的故事,就是“曹操誤殺呂伯奢家人”,為此,本願追隨曹操的陳宮又分道揚鑣。那麼這個故事是史書上有記載的呢?還是羅貫中杜撰的?

    史料

    陳志《武帝紀》只說了曹操在中牟縣時被亭長抓獲送到縣裡,然後又被釋放了。

    陳志《武帝紀》:太祖(曹操)乃變易姓名,間行東歸。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

    《魏晉世語》(陳志《武帝紀》裴注引)則說的更詳細一點,說是中牟縣政府已經收到了朝廷的通緝令,而縣功曹知道被捕之人就是曹操,並認為天下即將大亂,不應拘禁曹操這類豪傑式的人物,然後請示縣令後,將曹操釋放了。

    陳志《武帝紀》裴注引《魏晉世語》:中牟疑(曹操)是亡人,見拘於縣。時掾亦已被(董)卓書;唯功曹心知是太祖,以世方亂,不宜拘天下雄儁,因白令釋之。

    陳壽沒有提到曹操殺呂伯奢一事,提到此事的是另外三本書,按成書順序依次是:《魏書》、《魏晉世語》、孫盛《雜記》(均出自陳志《武帝紀》裴注引)。史料羅列如下:

    《魏書》:(曹操)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魏晉世語》:太祖(曹操)過(呂)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孫盛《雜記》:太祖(曹操)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考辯

    下面我們一點一點來分析。

    第一,呂伯奢滅門案真實存在嗎(曹操有沒有殺呂伯奢家人)?

    以曹魏政府史書《魏書》都大大方方的提及此事,所以此案是真實存在的。至於陳壽在《武帝紀》不寫此事,只能以“為傳主避諱”來解釋。

    第二,案發時間、地點如何?

    《魏書》告訴我們:呂伯奢家住成皋縣,且曹操與呂伯奢是“故人”(老朋友),《魏晉世語》及《雜記》則交待了是夜晚殺人。

    如此,我們可以把曹操逃亡的路線路畫出來。

    曹操的逃亡路線是:雒陽→成皋縣(呂伯奢滅門案)→中牟縣(被捕後釋放)→陳留郡。

    以此可見:曹操之所以在中牟縣被捕,不光有“棄官”的罪責,甚至還有命案在身的緣故。

    因此《三國演義》的內容就犯了地理錯誤:羅貫中讓曹操先到中牟縣收陳宮,再到成皋縣殺呂伯奢,這條路線完全走回頭路嘛!不可能的事!

    第三,呂伯奢滅門案,死了多少人?呂伯奢有沒有死?

    以目前這三份史料記載,《魏書》說是被殺“數人”,《魏晉世語》則明確給出了“八人”這個答案。

    但這兩本書都有提到:呂伯奢不在家,是他的(五個)兒子在家接待的曹操一行人。

    因此,沒有任何史料明確說明呂伯奢有被害,《三國演義》則說呂伯奢出門買酒招待曹操,回來路上又被曹操“補刀”幹掉,這故事自然是羅貫中編出來的,算不得數。

    按《魏晉世語》“五個兒子”及“被殺八人”推斷,呂伯奢這五個兒子倒是很可能“團滅”了,另外三人應該是呂家的門客。

    第四,曹操的殺人動機如何?這也是歷來爭議最大的話題。

    《魏書》說,呂伯奢的兒子與賓客一起搶劫曹操的馬匹和財物,曹操反抗,這才殺了呂伯奢兒子及其他人等。

    這個動機說真的有很大漏洞。《魏書》都承認了曹操和呂伯奢是“故人”,如此,曹、呂兩家應該互相知道底細,按照“兔子不吃窩邊草”的犯罪心理,呂伯奢之子又如何打起父親老朋友的主意來?

    再有,呂伯奢既然能和曹操結為朋友,呂家必然不是窮苦人家,雖不說是顯赫一方,基本溫飽總應能解決吧?曹操逃亡出來,連家人都沒來得及通知,更別說能攜帶多少貴重財物,呂伯奢之子如何會為了這麼點財物鋌而走險?呂家會缺這幾匹馬嗎?

    如果《魏書》這麼寫:呂伯奢之子暗中去報官,或為了邀功而去綁架曹操,曹操迫不得已反抗殺人,這個“報官說”邏輯是解釋得通的;只可惜《魏書》編造出“劫財說”這麼個不靠譜的理由,漏了馬腳。

    《魏晉世語》和《雜記》說曹操懷疑呂伯奢之子“圖己”是符合邏輯的,這件事的真相應該是這樣:

    曹操一行人投奔成皋縣呂伯奢家,呂伯奢不在家,呂伯奢之子收留了曹操。雖然曹操被收留,但如同驚弓之鳥,夜不能寐。

    到了深夜,曹操聽到屋外有響動,以為呂家人要綁架自己去報官,於是叫醒隨從,決定先下手為強,一起提刀殺了出去,呂伯奢的五個兒子和三個門客冤枉慘死。

    後記

    兩百多年後,北魏人梁祚(402-488年)在《魏國統》裡記載了一段內容:

    曹操殺了呂伯奢家人後,繼續趕路,在傍晚的時候,在路上遇見兩個容貌威武的人,曹操主動避讓在路邊。

    這兩人笑著對曹操說:“我看你有心懷逃命的恐懼之情,這是為何?”

    曹操才覺得這兩人不一般,於是把實情都說了出來。

    臨別之前,曹操還把佩刀解下贈與給對方,說:“我以此表示我的一片真心,請兩位賢人不要再提起我的事。”

    《太平御覽·卷478》引《魏國統》:初,太祖過故人呂伯奢也。遂行,日暮,道逢二人,容貌威武,太祖避之路。二人笑曰:“觀君有奔懼之色,何也?”太祖始覺其異,乃悉告之。臨別,太祖解佩刀與之曰:“以此表吾丹心,願二賢慎勿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數學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