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鄧瑞
-
2 # 斷舍離
6年之後,我終於寫出了,領導滿意的講話稿,和工作總結
閱讀提示:
本文適合學生、辦公室從業人員等一切閱讀、傾聽理解障礙綜合症患者。服用此方,對閱讀理解、會議發言、撰寫報告/總結/講話等有奇效。
心頭之痛掐指一算,我已在贏娶白富美出任CEO的征途上奮戰了7年多。
然而,前6年的我,一直原地打轉,毫無長進,一臉懵逼。
有兩件事,羈絆住了我1米8的大長腿。
它們,是我的阿噶琉斯之踵。
會議發言同志們,上級傳達的會議精神/工作簡報已經下發,剛才,我們也進行了認真學習,接下來,大家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談談個人心得。
每當領導說完這句話,我就想尿遁。
但凡這樣的檔案,動不動就上萬字,完全是「議論文+說明文」的超級加強版,拿到手裡就頭大。
一開始,我還能集中精力去學習,可讀著讀著,字都認識,連起來卻理解不了意思。讀完一遍,跟沒讀沒啥兩樣。
本身就一腦袋漿糊,你讓我怎麼發言?
每次,我都支支吾吾,這個那個地應付過去,滿頭大汗。
三五分鐘,漫長得像是一天。
寫講話稿小天你來一下,給我寫個講話,主題是……,哦對,這是一些基礎資料和資料,回頭你看看。這次呢,我要講這樣幾個觀點,……,上次我還講過……,你回頭查查會議紀要……
領導思維活躍,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滔滔不絕。
我拿著小本本,邊點頭,邊飛快記錄,依然跟不上領導的速度。
回到工位,看看自己記的天書,再看看厚厚的一摞資料,拔劍四顧心茫然。
我恨恨吐槽,你這麼能說,咋不自己寫呢,咋不上天去呢?
不光寫講話,包括總結、報告,好不容易憋出一稿,領導總是搖頭,沒寫出重點。
來來回回,反覆修改,到最後,我看著都想吐。
堅持治療我覺得自己有病:閱讀傾聽理解障礙綜合症。
有閱讀,沒理解,get不到文章核心內容;聽人說話,面對紛繁的資訊,識別不出重點。
輸入有問題,輸出的質量可想而知。
是病就得治,我尋遍天下良藥,在讀過《結構思考力》這本書後,有了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
這本書在解讀結構思考力時,提到了接收資訊的結構化方法,我覺得特別實用,在這裡,和讀者大人分享。
一劑良方一、識別資訊中的事實、理由及結論1、尋求哪些是觀點
觀點,就是個人的看法。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立場和角度不同,觀點就不一樣。比如用盡「洪荒之力」的傅園慧,有人覺得是清流,有人卻認為是泥石流。
2、確認哪個觀點是結論
結論,文章或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結論也是個觀點,需要其他的觀點和事實支撐推導。如果幹巴巴丟擲一個結論,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
線索1:尋找結論的指示詞
結論不是突然出現的,它一定會提前透過一些詞語進行提示,在閱讀或傾聽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些提示詞。
提示詞包括:
因此/表明/所以
由此可知/得出/證明
可以斷定/判斷
問題的重點/實質是
顯示出
線索2:關注幾個重要位置
結論總是在一定比較固定的位置出現,例如表達的開頭、結尾,以及文章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如果一遍讀過去,注意力不集中,沒抓到,不妨在這些位置找找看。
線索3:問一問「所以呢?」
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口頭表達,如果對方表達囉嗦,思維散亂,你可以試著多問幾個「為什麼呢」,幫助對方去提煉,去總結觀點。
在面對特別深刻或者隱晦的文章時,如果讀完不明所以,不要著急,問問自己「所以這裡要表達的結論是什麼」,透過上下文內容,結合自己的思考,相信會得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結論。
3、找出支援結論的理由和事實
理由也是個觀點,用來支撐解釋結論。事實的作用也一樣,由客觀事例,資料分析,資訊統計等組成。
理由和事實全部成立,結論才能成立。
線索1:尋找理由的提示詞
理由是在對結論進行解釋,所以,也會出現在一些相對固定的位置。
提示詞包括:
由於/鑑於
因為原因/事實/證據是
有以下材料支撐
第一,第二,第三
調研顯示
線索2:問一問「為什麼呢?」
確認了結論,去找相對應的理由,需要多問問「為什麼呢」,可以幫助我們層層遞進分析問題,一層一層剝洋蔥,直逼問題的核心。
二、找出對應關係,畫結構圖
中學課堂上,語文老師常佈置這樣的作業:概括段落大意,總結文章中心思想。
這是最簡單的結構圖,思維導圖是它的升級版。
透過畫結構圖,我們可以找出文章中結論、理由和事實的對應關係,判斷之間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接受,人云亦云。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提高個人獨立思考能力。
3個判斷重點:
對方提供的事實與資料是否真實。
這些事實與資料是否可以得出相應的理由。
這些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終的結論。
三、一句話概括主題句接收資訊的最終目的是,做到聽清楚、說明白。
簡簡單單的這6個字,商機無限。
麥肯錫在痛失一個專案後,總結出著名的「30秒電梯法則」。據說,馬雲當年說服孫正義,為阿里巴巴投資幾千萬美元,也只花了6分鐘時間。
這裡和讀者大人分享一個「聽清楚、說明白」的公式:
在____的基礎上,從____,____,____,N各方面,說明了________。
這個簡明公式的背後,其實,有著嚴密的邏輯。
「在……的基礎上」是序言,「從N個方面」是一級目錄,「說明了……」是結論,如果時間充裕,你還展開「N個方面」,詳細論述,形成文字就是一篇完整的、完美的文章。
康復反饋自此,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實踐這種方法。
效果真的很明顯。
好多次發言,我一不小心,也邏輯嚴密,滔滔不絕。
寫講話,寫總結,寫報告,資料紮實,說理充分,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領導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反正,出任CEO已經不是我現在的職場目標了。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困惑和苦惱,不妨一試。
-
3 #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每到年底,總結和計劃工作不期而至,不管你願不願意,這個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因為涉及到個人的升官發財和團隊的年底績效。
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我總結的年度總結的四步結構分享給各位:
第一步:呈現年初的績效計劃表;
第二步:三個主要的工作成績;
第三步:一到三個工作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案;
第四步: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第一步:呈現年初的工作計劃;不要上來就胡說一氣,而是要首先呈現年初公司給本單位、本部門的計劃指標。
並且把計劃指標的設定的初衷和緣由做一個初步的介紹,做到有理有據有節。
第二步:三個主要的工作成績;基於績效計劃的三個主要工作成績一定組織到位,主要體現本單位和本部門的特有價值和貢獻。
舉幾個部門的栗子:
銷售部門:
主要體現銷售指標達成情況,體現公司要求的業績規模;體現本部門的核心價值。
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體現企業的造血功能的健康程度;
銷售費用控制情況,提現合理業績費用比;
團隊的建設情況和團隊的人均能效比。
注:1和2合併說。
研發部門:
研發的重要新品及上市的業績表現;不能只說弄了幾個新品,要說業績表現,否則有可能是沉沒成本。
老產品的改進和市場的業績表現;
研發費用的控制;
團隊的建設。這一點很重要,不能青黃不接。
注:1和2合併說。
生產部門:
訂單的完成情況,訂單的完成及時率;
生產成本的控制和質量保證體系建設;
工藝和技術的改進;
人均的能效比;
注:3和2合併說。
職能部門:
公司大的管理專項完成情況;比如質量體系、預算管理、幹部儲備等。
本部門的主要職責的工作要項;
部門的團隊建設。
第三步:一到三個工作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案;成績總結部分洋洋灑灑一萬字,不足部分惜字如金200字,是一般經理人的常規做法,實際上不可取。
工作中的不足一定會有,領導也清楚,所以總結的時候一定要把主要的不足之處一到三項,要說清楚不足是什麼,認識要到位,不能含混,認識清楚就能加分。
同時要把改進的措施研究到位,一定要對症下藥,不能自欺欺人。
第四步: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最後一個部分屬於下一年的工作計劃部分,這個部分不能疏忽,一定要結合公司的戰略和領導的主要思路來設計。
第一個部分,就是部門績效計劃表格,簡單明瞭;
第二個部分,要把工作計劃表的目標轉化為工作計劃。5W2H要配比到位,要不然就是瞎忽悠,碰運氣。
第三個部分,是希望公司基於工作計劃表格給與的支援和幫助。
第四個部分,要不決心,表忠心。
如果有年度述職,請務必設計好述職ppt,同時在家自己述職演練到噁心為止。能加分! -
4 # 跟我學公文
如果單位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要你作一段時間以來的單位的工作總結,那麼,應該是單位領導對你的信任。因為作為一個單位來講,一段時間的工作狀況到底如何,要靠一份總結來體現,一個單位領導思想水平、理論水平的高低,也要靠總結來體現,工作總結體現了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工作實績。因此,讓你來執筆搞這個總結,應該是領導比較信任和重視你。對個人來說,也是能借總結全單位工作,瞭解熟悉各內部機構業務情況的機會,對於個人成長也有好處。
囉嗦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一定要有一個好態度。要搞好工作總結,就要下一番工夫,而這番工夫,對你來講,可能很值得。因為單位的總結會涉及到單位重點工作的各個方面,所以字數少不了,內容也少不了,理論闡述該有要有,工作措施也得闡述清楚,尤其是工作成績,必須得到突出,有的還需要總結出幾條經驗,挖掘出幾條不足。是貨真價實的硬活,就必須得吃些苦。所以要以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對待,站在全域性高度來衡量各項工作的進展,客觀評價取得的成績,點燈熬油幾易其稿,不怕修改麻煩,逐字進行推敲,直至領導滿意為止。
-
5 # 彭小六
工作總結往往都有固定的提交週期,比如日報、週報、年終總結等等,且大多以書面表達的形式呈現所以比較考驗職場的寫作能力。因為工作總結在職場中通常是一個常規性的任務,所以很多職場新人常常不認真對待工作總結,隨波逐流。
其實寫好工作總結非常的重要,認真的完成每一份工作總結可以傳達對工作的進取心和思考力,同時上級可以透過工作總結看到你的成績和潛力。
既然工作總結這麼重要,那麼工作總結應當如何書寫呢?我們可以透過藉助寫作結構來進行寫作。
日常工作總結如日報、週報等, 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來組織內容:
工作內容-問題-思考
對於記錄日常簡單工作記錄的總結,我們可以用工作內容-問題-思考,這樣的結構來完成,突出回顧反思和未來規劃。
本週工作-下週計劃-心得分享
而對於制定計劃或經驗分享型的工作總結,我們可以用,本週工作-下週計劃-心得分享,這樣的結構可以提現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態度。
年度總結,突出工作價值
對於季度總結或年度總結這類總結報告,往往使我們提現自我價值,實現職場晉升的好機會,需要非常認真的來對待。也可以借鑑這樣的結構來構思寫作:開頭概述-主要成績-經驗總結-未來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年度總結雖然在結構上和日常總結大同小異,但是寫作的側重點還是不同的。在這種大總結中,首先需要明確總結的重點應當是比到處在過去這短時期內完成了哪些工作,為公司帶來了多少價值,表現出個人的能力和潛力。在組織內容結構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歸納總結自己的工作內容及為公司帶來的工作價值,然後對這些內容進行概括和昇華,將自己和團隊的業績加以加工並寫出高度。
最後,寫一篇好的工作總結離不開日常的積累,也非常考驗日常對工作的洞察力以及認真的態度,是職場非常重要的良好習慣之一,認真的對待工作總結,會為職場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
6 # 鄧瑞
把跟你有關的所有人誇一頓。組長好帥,是我心中的英雄!大劉業務很強,我要向他學習!小英姐美翻了!這份小結,誰看了都滿意。
-
7 # 斷舍離
6年之後,我終於寫出了,領導滿意的講話稿,和工作總結
閱讀提示:
本文適合學生、辦公室從業人員等一切閱讀、傾聽理解障礙綜合症患者。服用此方,對閱讀理解、會議發言、撰寫報告/總結/講話等有奇效。
心頭之痛掐指一算,我已在贏娶白富美出任CEO的征途上奮戰了7年多。
然而,前6年的我,一直原地打轉,毫無長進,一臉懵逼。
有兩件事,羈絆住了我1米8的大長腿。
它們,是我的阿噶琉斯之踵。
會議發言同志們,上級傳達的會議精神/工作簡報已經下發,剛才,我們也進行了認真學習,接下來,大家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談談個人心得。
每當領導說完這句話,我就想尿遁。
但凡這樣的檔案,動不動就上萬字,完全是「議論文+說明文」的超級加強版,拿到手裡就頭大。
一開始,我還能集中精力去學習,可讀著讀著,字都認識,連起來卻理解不了意思。讀完一遍,跟沒讀沒啥兩樣。
本身就一腦袋漿糊,你讓我怎麼發言?
每次,我都支支吾吾,這個那個地應付過去,滿頭大汗。
三五分鐘,漫長得像是一天。
寫講話稿小天你來一下,給我寫個講話,主題是……,哦對,這是一些基礎資料和資料,回頭你看看。這次呢,我要講這樣幾個觀點,……,上次我還講過……,你回頭查查會議紀要……
領導思維活躍,想到哪兒說到哪兒,滔滔不絕。
我拿著小本本,邊點頭,邊飛快記錄,依然跟不上領導的速度。
回到工位,看看自己記的天書,再看看厚厚的一摞資料,拔劍四顧心茫然。
我恨恨吐槽,你這麼能說,咋不自己寫呢,咋不上天去呢?
不光寫講話,包括總結、報告,好不容易憋出一稿,領導總是搖頭,沒寫出重點。
來來回回,反覆修改,到最後,我看著都想吐。
堅持治療我覺得自己有病:閱讀傾聽理解障礙綜合症。
有閱讀,沒理解,get不到文章核心內容;聽人說話,面對紛繁的資訊,識別不出重點。
輸入有問題,輸出的質量可想而知。
是病就得治,我尋遍天下良藥,在讀過《結構思考力》這本書後,有了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感覺。
這本書在解讀結構思考力時,提到了接收資訊的結構化方法,我覺得特別實用,在這裡,和讀者大人分享。
一劑良方一、識別資訊中的事實、理由及結論1、尋求哪些是觀點
觀點,就是個人的看法。同一個問題,每個人的立場和角度不同,觀點就不一樣。比如用盡「洪荒之力」的傅園慧,有人覺得是清流,有人卻認為是泥石流。
2、確認哪個觀點是結論
結論,文章或表達的中心思想,同時,結論也是個觀點,需要其他的觀點和事實支撐推導。如果幹巴巴丟擲一個結論,是沒有任何說服力的。
線索1:尋找結論的指示詞
結論不是突然出現的,它一定會提前透過一些詞語進行提示,在閱讀或傾聽時,我們要有意識地注意到這些提示詞。
提示詞包括:
因此/表明/所以
由此可知/得出/證明
可以斷定/判斷
問題的重點/實質是
顯示出
線索2:關注幾個重要位置
結論總是在一定比較固定的位置出現,例如表達的開頭、結尾,以及文章段落的開頭和結尾。如果一遍讀過去,注意力不集中,沒抓到,不妨在這些位置找找看。
線索3:問一問「所以呢?」
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口頭表達,如果對方表達囉嗦,思維散亂,你可以試著多問幾個「為什麼呢」,幫助對方去提煉,去總結觀點。
在面對特別深刻或者隱晦的文章時,如果讀完不明所以,不要著急,問問自己「所以這裡要表達的結論是什麼」,透過上下文內容,結合自己的思考,相信會得出一個比較清晰的結論。
3、找出支援結論的理由和事實
理由也是個觀點,用來支撐解釋結論。事實的作用也一樣,由客觀事例,資料分析,資訊統計等組成。
理由和事實全部成立,結論才能成立。
線索1:尋找理由的提示詞
理由是在對結論進行解釋,所以,也會出現在一些相對固定的位置。
提示詞包括:
由於/鑑於
因為原因/事實/證據是
有以下材料支撐
第一,第二,第三
調研顯示
線索2:問一問「為什麼呢?」
確認了結論,去找相對應的理由,需要多問問「為什麼呢」,可以幫助我們層層遞進分析問題,一層一層剝洋蔥,直逼問題的核心。
二、找出對應關係,畫結構圖
中學課堂上,語文老師常佈置這樣的作業:概括段落大意,總結文章中心思想。
這是最簡單的結構圖,思維導圖是它的升級版。
透過畫結構圖,我們可以找出文章中結論、理由和事實的對應關係,判斷之間的合理性,避免盲目接受,人云亦云。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可以提高個人獨立思考能力。
3個判斷重點:
對方提供的事實與資料是否真實。
這些事實與資料是否可以得出相應的理由。
這些理由是否可以得出最終的結論。
三、一句話概括主題句接收資訊的最終目的是,做到聽清楚、說明白。
簡簡單單的這6個字,商機無限。
麥肯錫在痛失一個專案後,總結出著名的「30秒電梯法則」。據說,馬雲當年說服孫正義,為阿里巴巴投資幾千萬美元,也只花了6分鐘時間。
這裡和讀者大人分享一個「聽清楚、說明白」的公式:
在____的基礎上,從____,____,____,N各方面,說明了________。
這個簡明公式的背後,其實,有著嚴密的邏輯。
「在……的基礎上」是序言,「從N個方面」是一級目錄,「說明了……」是結論,如果時間充裕,你還展開「N個方面」,詳細論述,形成文字就是一篇完整的、完美的文章。
康復反饋自此,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實踐這種方法。
效果真的很明顯。
好多次發言,我一不小心,也邏輯嚴密,滔滔不絕。
寫講話,寫總結,寫報告,資料紮實,說理充分,重點突出,結構合理,領導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反正,出任CEO已經不是我現在的職場目標了。
如果你也有相同的困惑和苦惱,不妨一試。
-
8 # 人力資源實戰鄧玉金
每到年底,總結和計劃工作不期而至,不管你願不願意,這個工作都需要認真對待,因為涉及到個人的升官發財和團隊的年底績效。
根據多年工作經驗,我總結的年度總結的四步結構分享給各位:
第一步:呈現年初的績效計劃表;
第二步:三個主要的工作成績;
第三步:一到三個工作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案;
第四步: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
第一步:呈現年初的工作計劃;不要上來就胡說一氣,而是要首先呈現年初公司給本單位、本部門的計劃指標。
並且把計劃指標的設定的初衷和緣由做一個初步的介紹,做到有理有據有節。
第二步:三個主要的工作成績;基於績效計劃的三個主要工作成績一定組織到位,主要體現本單位和本部門的特有價值和貢獻。
舉幾個部門的栗子:
銷售部門:
主要體現銷售指標達成情況,體現公司要求的業績規模;體現本部門的核心價值。
利潤指標的完成情況,體現企業的造血功能的健康程度;
銷售費用控制情況,提現合理業績費用比;
團隊的建設情況和團隊的人均能效比。
注:1和2合併說。
研發部門:
研發的重要新品及上市的業績表現;不能只說弄了幾個新品,要說業績表現,否則有可能是沉沒成本。
老產品的改進和市場的業績表現;
研發費用的控制;
團隊的建設。這一點很重要,不能青黃不接。
注:1和2合併說。
生產部門:
訂單的完成情況,訂單的完成及時率;
生產成本的控制和質量保證體系建設;
工藝和技術的改進;
人均的能效比;
注:3和2合併說。
職能部門:
公司大的管理專項完成情況;比如質量體系、預算管理、幹部儲備等。
本部門的主要職責的工作要項;
部門的團隊建設。
第三步:一到三個工作中的不足和改進方案;成績總結部分洋洋灑灑一萬字,不足部分惜字如金200字,是一般經理人的常規做法,實際上不可取。
工作中的不足一定會有,領導也清楚,所以總結的時候一定要把主要的不足之處一到三項,要說清楚不足是什麼,認識要到位,不能含混,認識清楚就能加分。
同時要把改進的措施研究到位,一定要對症下藥,不能自欺欺人。
第四步:下一年度的工作計劃。最後一個部分屬於下一年的工作計劃部分,這個部分不能疏忽,一定要結合公司的戰略和領導的主要思路來設計。
第一個部分,就是部門績效計劃表格,簡單明瞭;
第二個部分,要把工作計劃表的目標轉化為工作計劃。5W2H要配比到位,要不然就是瞎忽悠,碰運氣。
第三個部分,是希望公司基於工作計劃表格給與的支援和幫助。
第四個部分,要不決心,表忠心。
如果有年度述職,請務必設計好述職ppt,同時在家自己述職演練到噁心為止。能加分! -
9 # 跟我學公文
如果單位領導交給你一項任務,要你作一段時間以來的單位的工作總結,那麼,應該是單位領導對你的信任。因為作為一個單位來講,一段時間的工作狀況到底如何,要靠一份總結來體現,一個單位領導思想水平、理論水平的高低,也要靠總結來體現,工作總結體現了單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的工作實績。因此,讓你來執筆搞這個總結,應該是領導比較信任和重視你。對個人來說,也是能借總結全單位工作,瞭解熟悉各內部機構業務情況的機會,對於個人成長也有好處。
囉嗦這麼多,只有一個目的,一定要有一個好態度。要搞好工作總結,就要下一番工夫,而這番工夫,對你來講,可能很值得。因為單位的總結會涉及到單位重點工作的各個方面,所以字數少不了,內容也少不了,理論闡述該有要有,工作措施也得闡述清楚,尤其是工作成績,必須得到突出,有的還需要總結出幾條經驗,挖掘出幾條不足。是貨真價實的硬活,就必須得吃些苦。所以要以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去對待,站在全域性高度來衡量各項工作的進展,客觀評價取得的成績,點燈熬油幾易其稿,不怕修改麻煩,逐字進行推敲,直至領導滿意為止。
-
10 # 彭小六
工作總結往往都有固定的提交週期,比如日報、週報、年終總結等等,且大多以書面表達的形式呈現所以比較考驗職場的寫作能力。因為工作總結在職場中通常是一個常規性的任務,所以很多職場新人常常不認真對待工作總結,隨波逐流。
其實寫好工作總結非常的重要,認真的完成每一份工作總結可以傳達對工作的進取心和思考力,同時上級可以透過工作總結看到你的成績和潛力。
既然工作總結這麼重要,那麼工作總結應當如何書寫呢?我們可以透過藉助寫作結構來進行寫作。
日常工作總結如日報、週報等, 可以分為兩個方向來組織內容:
工作內容-問題-思考
對於記錄日常簡單工作記錄的總結,我們可以用工作內容-問題-思考,這樣的結構來完成,突出回顧反思和未來規劃。
本週工作-下週計劃-心得分享
而對於制定計劃或經驗分享型的工作總結,我們可以用,本週工作-下週計劃-心得分享,這樣的結構可以提現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態度。
年度總結,突出工作價值
對於季度總結或年度總結這類總結報告,往往使我們提現自我價值,實現職場晉升的好機會,需要非常認真的來對待。也可以借鑑這樣的結構來構思寫作:開頭概述-主要成績-經驗總結-未來規劃。
需要注意的是年度總結雖然在結構上和日常總結大同小異,但是寫作的側重點還是不同的。在這種大總結中,首先需要明確總結的重點應當是比到處在過去這短時期內完成了哪些工作,為公司帶來了多少價值,表現出個人的能力和潛力。在組織內容結構的時候我們可以先歸納總結自己的工作內容及為公司帶來的工作價值,然後對這些內容進行概括和昇華,將自己和團隊的業績加以加工並寫出高度。
最後,寫一篇好的工作總結離不開日常的積累,也非常考驗日常對工作的洞察力以及認真的態度,是職場非常重要的良好習慣之一,認真的對待工作總結,會為職場發展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
11 # 笑薇讀書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寫好工作總結呢?
一、掌握兩種模版
下面是某位員工的工作週報,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從圖片中這位員工的工作總結不難看出,KPT法適用於日常簡單的工作記錄,突出回顧反思和未來應對。
除了KPT法,還有一種心得分享框架,主要包括本週工作、下週計劃、心得分享三個部分。
如圖:
這種框架的特點是既能總結過去,又能對下週工作做出安排,還能對工作有反思和經驗分享,體現出一種積極的工作態度。
前面給大家分享的都是短期的工作總結,有時候我們還需要寫一些大的工作總結,比如說,季度總結、年度總結、述職總結,這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二、寫好年終總結的4個步驟
這些大的工作總結不僅是總結我們的過去一段時間的工作情況,還是一次展示自己的絕佳時機,因此,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都很有必要把握住。
大致方法和工作彙報一樣,在寫之前,一定要有受眾思維。
首先,我們工作總結的受眾是上級,那麼我們就需要思考上級最想了解哪些呢?其實無非就是過去的工作啊、給公司帶來了哪些價值啊,並以此來考查我們的工作能力和潛力。因此,我們在工作總結中一定要展現我們的工作價值,工作價值可以圍繞三個方面來展現。
一是業務價值:業績成果和重點工作的完成情況;
二是服務價值:是否為公司的業務開展提供有效支援;
三是改進價值:為公司解決了哪些核心問題。
也就是說,工作總結一切要以工作價值為導向,讓上級看到你的工作是很有價值的,你的工作能力還是不錯的。明確了這一點,接下來具體怎麼組織內容呢?有四個步驟:
1、成果總結:列舉工作內容,並寫出分享工作內容所產生的價值
2、整理排序:用邏輯樹歸納工作內容,並整理排序(可以按照重要程度排序);
3、概括昇華:將自己的業績寫出高度,打動上級(提煉小標題,多用資料、事實和對比,讓內容更有說服力);
4、最後將邏輯樹整理成文就可以了。
為了更好地理解怎麼寫年終總結,可以看下李娟的這份工作總結。
第一步,成果總結。
第二部:整理排序。
第三步:概括昇華。
第四步:整理成文。
寫好工作成果之後,還有一個部分不要忘記,那就是關於未來的工作規劃,讓上級看到你對自己的工作是有想法的,而不是被動地執行任務。
最後,再附帶上工作的收穫和思考,一份完美的年終總結的內容框架也就出來了。
但還有一點要注意,上面的工作總結只是對所有工作內容的總結和整理,有時候,對於一些非常重要的工作,還需要我們展開來說,那麼我們怎樣呈現這些工作的細節呢?
三、STAR法則展開工作亮點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某單位的人事經理,你需要就招聘工作作詳細總結,根據STAR法則,你可以這樣歸納;
如此,一份非常優質的工作總結就完成了。值得一提的是,STAR法則還特別適合準備面試,因為在面試的時候,對方經常會問你一個問題:在過去的工作經歷中,最成功的工作是什麼?並讓你詳細介紹。
-
12 # 開車札記
按時間跨度,工作總結可分為日報、週報、月報和年報,大部分人寫的月報和年報比較多。個人認為,工作日報和週報的作用也是很大的:
學會思考因為時間跨度小,有些人認為一天或一週的工作沒什麼好寫的。其實他們是因為懶,不會思考,所以才會這麼說。寫日報和週報的過程是一個人學會獨立思考的過程,埋頭苦幹又會思考的員工,才是潛力股。
留下證據當專案後期,需要一個前期的關鍵節點,全體員工都沒有,只有寫日報的你有,那滋味,你一定會明白的。
積累素材長期堅持寫日報、週報,那你的月報和年報一定是排名前幾的,沒有疑問。而且,到時候寫起來輕輕鬆鬆,思路明瞭,你只需要將日報、週報穿插以來即可。
那麼如何寫好一份日報和週報呢?你可以用下一下4個方法:
詳細記錄法把一天、一週當中的核心工作記錄下來,精確到時間、地點、人物、結果。而且,你還可以記下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梳理一天的工作脈絡。
選擇法發現問題是工作積極主動的強力證明。你可以將工作中的困難寫下來,而且你不只寫問題,也要寫幾個你可以想到的解決方案。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鍛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後你可以讓領導、同事把關,選出合適的解決方法。這還可以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哦!
突出法根據28法則,要把80%的時間花在20%的核心工作上。同樣在工作報告中,這些核心工作要先寫,寫在頂排的明顯位置上。馬克扎克伯格說過:注意力即金錢,注意力已經被賦予了價值,成為一種社交貨幣。讓它時時刻刻的提醒你,要完成好自己的核心工作。
提前規劃法日報還有一個關鍵用處,寫明日規劃。它的好處就是讓你的工作開展的井井有條,效率高高。
寫好日報的你,離升職加薪,很近!
回覆列表
把跟你有關的所有人誇一頓。組長好帥,是我心中的英雄!大劉業務很強,我要向他學習!小英姐美翻了!這份小結,誰看了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