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第一軍情

    在中國歷史上,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戰役,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數不勝數,但這都有一個上下限度,差距不會太誇張。而王君廓的這場戰役,其兵力懸殊程度絕對是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的。堪稱中國歷史上最牛的戰役,這就是王君廓以十三人破王世充萬餘人的戰役。

    王君廓,幷州人,唐朝開國名將,外號“賽關公”,是一名了不得的虎將。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奉命東征王世充。於是就派遣王君廓被去攻打洛口,王君廓到達後先截斷了王世充的洛陽糧道,又率部攻克了轘轅。當然王世充也派出魏隱等人進行反擊。但王君廓非常狡猾,他先示敵以弱,詐敗而逃,然後在中途設下伏兵,大敗王世充的軍隊。

    緊接著王世充又派部將郭世衡,許羅漢等人率軍攻打王君廓。根據史書記載,在這次戰役中,王君廓僅憑十三人就打敗了王世充的軍隊上萬人,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最高極限。而且經過這次戰役,唐高祖李淵甚至親自下詔書對王君廓進行褒獎,並重賞他。其實王君廓能贏得這次戰役的勝利,與他的狡詐多變的無賴性格有很大的關係。他在沒有發達之前,有一次揹著一個裡面裝滿了倒刺的魚簍在大街上溜達,看見一個販賣絲綢的商人,他就趁著兩人擦肩而過的那一刻,將魚簍套了在那個商人的頭上,就把人家的絲綢給搶走了。

    就這樣一位“風流”人物,也創造了歷史奇蹟的人物,最後由於自己爭權奪利的失敗,在逃亡途中不幸被“野人”所殺,不能不替他感到惋惜。

  • 2 # LifetemiLoveapers...

    王君廓(?-627年),幷州石艾(今山西平定)人,唐初名將。王君廓早年曾聚眾為盜,四處劫掠,佔據井陘,後投靠瓦崗,不久又率眾歸附唐朝,封上柱國,歷遷右武衛將軍,進爵彭國公。此後,王君廓跟隨秦王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劉黑闥,鎮守幽州。玄武門之變後,王君廓挑撥廬江王李瑗謀反,然後再將其誅殺,以平叛英雄自居,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左光祿大夫。貞觀元年(627年),王君廓入朝,因在職驕縱越法,心中不安,便在渭南殺死驛吏,準備叛逃突厥,途中被野人所殺,封邑也被削除。

    中文名:王君廓

    無賴將軍

    王君廓,幷州石艾人。少孤貧,為駔儈,無行,善盜。嘗負竹笱如魚具,內建逆刺,見鬻繒者,以笱囊其頭,不可脫,乃奪繒去,而主不辨也,鄉里患之。

    大業末,欲聚兵為盜,請與叔俱,不從,乃誣鄰人通叔母者,與叔共殺之,遂皆亡命。眾稍集,掠夏、長平。河東丞丁榮拒之,且遣使慰召。君廓見使,謬為欲歸首者。榮輕之,因陳兵登山,君廓悉伏甲山谷中。榮軍還,掩擊,破之。又與賊韋寶、鄧豹等掠虞鄉,宋老生與戰,君廓不利,保方山,老生列營迫之。君郭糧盡,詐請降,與老生隔澗語,祈請哀到。老生為感動,稍緩之,君廓一昔遁去。

    高祖兵起,召之,不從。歸李密,密不甚禮,乃歸國。授上柱國、假河內太守、常山郡公,遷遼州刺史,徙封上谷,從戰東都有功,為右武衛將軍。詔勞之曰:“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賜雜彩百段。別下軒轅、羅川二縣,破世充將魏隱,擊糧道緱氏,沈米艘三十柁。

    進爵彭國公,鎮幽州。擊突厥,俘斬二千,獲馬五千匹。入朝,帝賜所乘馬,令自廷中乘以出,謂侍臣曰:“昔藺相如叱秦王,目眥皆烈。君廓往擊建德,李勣遏之,至發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何特古人哉!朕當不以例賞。”乃賜錦袍金帶,還幽州。

    會大都督廬江王瑗反,欲奪君廓兵以委王詵。君廓本紿瑗使亂為己功,乃從數騎候詵,留騎於外,曰:“聞呼聲則入。”乃獨款詵,詐曰:“有急變,當白!”詵方沐,握髮出,即斬之,因執瑗。以功授幽州都督,瑗家口悉賜之,進左光祿大夫,賜帛千段。

    居職不守法度,長史李玄道數以法繩督,猜惑不自安。會被召,至渭南,殺驛史,亡奔突厥,野人斬之。太宗顧前功,為收葬,待其家如初。御史大夫溫彥博奏:“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貶為庶人。

    具體點說:

    王君廓自幼孤貧,以販馬為生,善於偷盜,而且“勇力絕人”(《舊唐書·李璦列傳》)。一次揹著一個安放了倒刺的竹笱(安放在堰口的竹製捕魚器,大腹、大口小頸,頸部裝有倒須,魚入而不能出)出門,在路上看到了一個賣絲綢的商人,便用竹笱套住商人的頭,然後趁機將絲綢搶走。待商人取掉竹笱後,卻不知是誰搶的。由於王君廓品行不端,鄉里都引以為患。

    隋朝末年, 隋煬帝楊廣統治殘暴,驕奢荒淫,連年大興土木,不斷對外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從大業六年(610年)起,在全國各地相繼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王君廓也想乘機建功立業,於是便找到他的叔叔,將自己的想法以實相告,但他叔叔卻不同意。於是王君廓就欺騙他叔叔,說他家鄰居與嬸嬸有姦情,他叔叔一怒之下便和王君廓將鄰居給殺了,從此亡命江湖。

    此後,王君廓聚集了千餘人,組成了一支義軍,四處掠地。一次掠地至長平(今山西),進逼夏縣(今山西夏縣西北禹王城)。河東丞丁榮率軍拒御,並派人慰召。君廓見到來人後,誤以為丁榮欲歸降。丁榮遂輕視王君廓,佈置軍隊登山。此時的王君廓已將軍隊埋伏在山谷中,並乘丁榮撤軍時突然發起進攻,大破其眾。此後又與韋寶、鄧豹等部攻掠虞鄉(今山西),與隋將宋老生相遇,王君廓初戰不利,退保方山,宋老生乘勝列營緊逼。此時王君廓軍糧已盡,於是便向宋老生詐降。王君郭與宋老生隔澗相談,“祈請哀到”,宋老生聞後,為之感動,遂放鬆了戒備,王君廓趁機逃走。

    不久,王君廓率義軍掠地至邯鄲,邯鄲人王君愕前來面見王君廓,並勸諫道:“方今萬乘失御,英雄競起,誠宜撫納遺氓,保全形勝,按甲以觀時變,擁眾而歸真主,此富貴可圖也。今足下居無尺土之地,守無兼旬之糧,恣行殘忍,所過攘敓,竊為足下寒心矣。”(《舊唐書·王及善列傳》)王君廓聞聽此言,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又問該如何去做,王君愕說:“井陘之險可先取。”王君廓採納了這個建議,率眾屯兵井陘山 (今河北獲鹿西南)。

    一年後,即義寧元年(617年)五月,隋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起兵反隋,派人前來招降。此時王君廓與韋寶、鄧豹隊伍駐紮在一起,二人想歸附李淵,但王君廓卻無此意,於是假意贊同,然後乘二人不備,突然攻打二人,並搶了二人的輜重,投奔到李密率領的瓦崗軍。但事與願為,王君廓在李密這裡並沒受到重用,遂於唐武德元年(618年)四月二十七日歸唐,李淵授王君廓上柱國、假河內 (郡治野王,今河南沁陽)太守、常山郡公,遷遼州刺史,徙封上谷公。後因戰功,封右武衛將軍。

    唐高祖李淵為統一天下,於武德三年(620年)七月命秦王李世民率軍東征王世充洛陽、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汜水鎮西)之戰。鑑於洛陽城堅,重兵守備,短時難以攻下,李世民決定先掃清外圍,然後攻城。於是令諸將攻打洛陽外圍,王君廓奉命至洛口(今鞏縣東北)斷王世充糧道,王君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九月十七日,王君廓又奉李世民之命,率部攻克轘轅(今河南偃師東南)。王世充派部將魏隱等進行反擊,王君廓佯為膽怯而逃,在途中設下埋伏,大敗魏隱等,然後東進,至管城(今河南鄭州)而還。在此之前,王世充部將郭士衡、許羅漢進入唐境攻掠,王君廓設計將其擊退。事後,唐高祖還下詔書對王君廓進行了褒獎,稱其:“爾以十三人破賊萬,自古以少制眾,無有也!”並賜雜彩百段。

    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王君廓與王世充部將單雄信、裴孝達相持於洛口。王君廓兵少,向李世民求援,李世民遂率步騎5000前來增援,援軍行至轅轅時,單雄信等聞,於二十二日逃走。王君廓趁機率軍追擊,敗之。至此,經7個月外圍作戰,唐軍先後攻佔龍門、回洛城、洛口等要地,截斷其虎牢至洛陽糧道,切斷了洛陽的外向聯絡。三十日,駐守虎牢的王世充鄭州(治管城,今河南鄭州市)司兵沈悅派人到左武侯大將軍李世績處請降。王君廓奉李世績之命夜襲虎牢,沈悅作內應,王君廓一舉奪取軍事重鎮虎牢,俘荊王王行本及其長史戴胄。虎牢的佔領,對唐軍最後滅掉王世充和竇建德,以及統一戰爭的順利進行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軍圍困洛陽後,城中糧盡。王世充遣使向竇建德求救。竇建德恐唐滅鄭後危及自己,決定實行聯鄭抗唐,於三月率軍10餘萬西援洛陽,連克管州(治管城,今鄭州)、滎陽(治今滎陽)等地,進屯成皋(今滎陽汜水鎮)之東。李世民中分麾下,親率精兵步騎3500人於二十五日進駐虎牢。竇建德軍被阻於虎牢東月餘(一說20餘日)不得西進,幾次小戰都失利。四月三十日,王君廓奉李世民之命率輕騎千餘截擊竇建德運糧隊,俘其大將軍張青特,此戰的勝利,使竇建德軍更陷於不利境地,將士開始思歸。

    五月初一,李世民率兵一部過河,從南面逼進廣武,觀察竇軍形勢,留馬千餘匹在河中沙洲放牧,以誘竇建德出擊。次日,竇軍果然傾巢而出,在汜水東岸佈陣,北依大河,南連鵲山(今河南滎陽西南),正面寬達20裡,擂鼓挑戰。李世民率軍在汜水西岸列陣相持,登高嘹望敵陣,決定按兵不動,待竇軍氣衰,再一舉將其擊破。竇建德見唐軍不戰,遂輕視唐軍,便派300騎兵涉過汜水,在離唐營一里地方停下來,派人通報李世民說:“請選銳士數百與之劇。”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九》)李世民不甘示弱,便派王君廓率200名長槊兵應戰,雙方交戰,乍進乍退,未分勝負,各自回軍。時至中午,竇軍士卒飢疲思歸,皆坐列,又爭搶喝水,秩序紊亂。唐軍乘機發起進攻俘竇建德及其以下5萬人。李世民回師洛陽,王世充被迫於初九率部2000餘人出降。此戰,一舉擊滅王、竇兩大集團,使唐統一戰爭取得了基本勝利。王君廓因屢立戰功,進爵彭國公。

    竇建德虎牢兵敗被俘殺後,餘部推劉黑闥為主,於七月在漳南(今河北故城東北)起兵反唐,徐圓朗、高開道亦舉兵響應。他們北聯突厥,不到半年盡復竇建德舊地,唐在河北的統治受到嚴重威脅。十二月十五日,唐高祖李淵命李世民和齊王李元吉率兵討伐劉黑闥洺水之戰,命從幽州(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南下,兩面夾擊。

    武德五年(622年)正月,洺水 (今河北曲周東南)縣人李去惑佔據城池降唐。王君廓奉李世民之命率1500名騎兵入城,與其共同守城。二月二十四日,李世民與李藝會合於洺州 (治永年,今河北永年東南)。劉黑闥為了開啟通向貝州的東面道路,率兵急攻洺水城,該城四面環水,水寬50餘步,深三、四丈,劉黑闥在城東北修建兩甬道準備攻城。李世民三次引兵增援,都被劉黑闥軍頑強阻擊而未能前進。眼看甬道即將修成,洺水城即將攻下,李世民擔心王君廓守不住洺水城,遂登上城南高墳,用旗語令王君廓突圍,同時命勇將行軍總管羅士信率200士卒進城,代其堅守城池。劉黑闥在甬道修成後,率軍連續8晝夜猛攻洺水城,恰逢大雪,唐軍無法增援,洺水城於二十五日攻克,並俘殺羅士信。二十九日,李世民率軍又奪回洺水城。三月二十六日,唐軍擊敗劉黑闥,劉黑闥率殘部逃入突厥。王君廓奉命鎮守幽州。

    武德八年(625年),突厥軍多次南下攻擾唐邊,九月十五日,王君廓率軍在幽州大敗突厥軍,斬俘2000餘人,獲馬5000匹。唐高祖見到捷報後,非常高興,徵王君廓入朝,將所乘御馬賜於王君廓,還讓他在宮殿上騎馬而出,可謂榮耀之極。唐高祖還對大臣說:“昔藺相如叱秦王,目眥皆烈。君廓往擊建德,李績遏之,至發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何特古人哉!朕當不以例賞。”又賜給他錦袍金帶,然後讓他還鎮幽州。

    時任幽州大都督李瑗是唐高祖堂兄之子,武德元年封廬江王,武德九年 (626年)任幽州大都督。唐高祖以其懦弱無能,非將帥之才,便命王君廓輔佐他。王君廓是強盜出身,驍勇強悍,而且多計謀,所以李瑗很倚賴他,與其推心置腹,還答應與他通婚。太子李建成謀害秦王李世民時,暗中與李瑗相互勾結。玄武門事變中,李建成被殺,唐高祖詔命通事舍人崔敦禮召其入朝。李璦心存恐懼,向王君廓問計。王君廓欲捉取李璦,攫取功名,遂鼓動李瑗說:“京都有變,事未可知。大王國之懿親,受委作鎮,寧得擁兵數萬而從一使召耶!且聞趙郡王先以被拘,太子、齊王又言若此,大王今去,能自保乎?”(《舊唐書·李璦列傳》)說罷與李瑗一起哭泣起來。李瑗說:“我今以命託公,舉事決矣。”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於是李瑗劫持了崔敦禮,發動叛亂。李瑗透過驛站調集兵力,並召其親信、燕州(即幽州)刺史王詵前往薊州(治漁陽,今河北薊縣) 商議對策。兵曹參軍王利涉建議:“王君廓反覆,不可委以機柄,宜早除去,以王詵代之。”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李瑗猶豫不決。王君廓風聞後,於六月二十五日率數騎去見王詵,王君廓先讓部下在外面等候, “聞呼聲則入” 。獨自一人先去見王詵,王君廓詐道 :“有急變,當白!”王詵正在洗頭,握著頭髮便出來了,王君廓趁機將王詵殺死,然後對王詵的部下說:“李瑗與王詵共反,禁錮敕使,擅追兵集。今王詵已斬,獨李瑗在,無能為也。汝若從之,終亦族滅;從我取之,立得富貴。禍福如是,意欲何從?”眾人道:“皆願討賊。” (《舊唐書·李璦列傳》)王君廓率眾人翻越西城,進入城內,李瑗此時還沒有發覺。王君廓自領千餘人先從獄中放出崔敦禮,直到這時李璦才知道王君廓有變,連忙率數百名親兵披甲而出,在門外遇到了王君廓。

    王君廓對李璦的親兵說:“李瑗作逆誤人,何忽從之,自取塗炭。”(《舊唐書·李璦列傳》)李璦部下遂棄戈潰散,只有李瑗獨自留在那裡,大罵王君廓:“自媚,汝行當自及矣。” (《舊唐書·李璦列傳》)王君廓捉住李璦,將其勒死,平息了叛亂。二十六日,朝廷任命王君廓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將李瑗家中的人口賞賜於他。

    八月初八,唐高祖李淵退位;初九,李世民即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十月,唐太宗大封功臣,王君廓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一千三百戶,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相同,僅次於裴寂的一千五百戶,由此可見王君廓在唐太宗心中是有很高地位的。

    王君廓在幽州任職後,驕橫自恣,無法無天。朝廷認為武將不知時事,所以以李玄道為幽州長史,以維持府中之事。李玄道見王君廓不守法紀,多次要上告朝廷彈劾他,這使王君廓猜惑不已,非常不安。一次,李玄道將王君廓所掠的良家女子放走,使王君廓很不高興。

    貞觀元年,王君廓奉詔入朝,李玄道因是房玄齡的外甥,所以便藉此機會讓王君廓給房玄齡捎封信。王君廓暗中將信折開,想看個究竟,但書信是用草書寫的,王君廓不認識,所以便懷疑李玄道是在告發自己。王君廓心中害怕,行至渭南 (今陝西時,殺死驛站吏卒,準備逃往突厥,二十二日(即公元627年11月5日)在途中被野人殺死。唐太宗念王君廓以前的戰功,將他收葬,並待其家如初。時御史大夫溫彥博上奏說:“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 。”於是追削其封邑,貶為庶人。

    點評:王君廓是唐朝開國功臣之一,有勇有謀,以他當時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而言,是完全能被列入凌煙閣的。但由於王君廓為人卻狡桀多變,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落得個身敗名裂。

  • 3 # 漢周讀書

    《全唐文》收錄了一道詔書,名叫《勞王君廓詔》,是唐朝開國帝王唐高祖李淵頒給王君廓的,內容很短,資訊量卻很大——“卿以十三人破賊十萬,自古以少制眾,未之前聞。非惟驍勇絕人,亦足顯卿忠

    節也。”

    十三人破賊十萬,世上真有這樣的牛人?

    01

    雖然王君廓這個名字看起來很陌生,但卻確有其人,他僅以十三人破敵十萬,也確有其事,而對手,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王世充。

    王君廓,今山西平定人,小時候既是孤兒,家裡又很窮,長達後主要從事兩種“職業”,一種是販馬(一說給馬販當中介),一種是偷盜,而且兔子還吃窩邊草,鄉親們被他偷苦了,卻又拿他沒辦法。

    隋末時,他乾脆跟叔叔說,小打小鬧沒意思,咱們整大的吧。

    他所謂的“整大的”,就是弄一支軍隊為盜,叔叔說你特麼這是要錢不要命,不行。

    他想了個很簡單的辦法,就讓叔叔就範了:誣陷鄰居與叔母私通,然後和叔叔一起殺了鄰居。

    殺了人,誰還敢呆在家裡?叔叔便和他一起亡命江湖,沒多久就聚集了一千多人,到處劫掠,實現了弄一支軍隊為盜的小目標。

    當他們威脅到夏縣、長平時,河東郡丞丁榮想招撫,王君廓假裝答應,丁榮信了,然後就上了他的當,在山谷中中了王君廓的埋伏,大敗。

    所謂會打仗,大概就是這樣了。

    兵不厭詐嘛,說白了就是耍花招。

    不久他又耍了一個花招,把隋朝虎牙郎將宋老生都忽悠了。

    那是和哥們兒韋寶、鄧豹等人攻打今山西永濟的時候,初戰不利的王君廓退守方山,宋老生就追,而且逼得很緊,糧草用盡的王君廓說,好了別打了,我投降就是,宋老生說誰信啊,王君廓就來了一番哀求,也不知說了些啥,居然讓宋老生“深為感動”,然後,王君廓趁他放鬆警惕夜裡來了個逃之夭夭,而那邊,宋老生還在等著他來投降呢。

    02

    王君廓帶人到處搶劫,玩兒得倒是不亦樂乎,劫掠邯鄲時,邯鄲人王君愕卻看出了問題,認為他既無自己的根據地,又無多少糧草,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是個辦法,最好等那些英雄豪傑決出勝利者,然後去投靠,這才是長遠之計,也才能得到富貴。

    行啊哥們兒,王君廓使勁拍拍王君愕肩膀,你想得比我遠,可是我不曉得咋個整啊,你教我?王君愕便給他出主意說,井陘(今河北獲鹿西南,冀晉結合部,素有“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之稱)那旮旯乃河北通衢要衝,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先把那裡佔了再說,王君廓便率軍佔了井陘。

    然後繼續玩兒“兵不厭詐”,而且跟自己人也這麼玩。

    公元617年,起兵反隋的李淵派人招降王君廓,哥們兒韋寶、鄧豹說,看來姓李的不錯,值得投靠,咱們投他去吧,王君廓說好,就是他了,咱們明天就去。

    沒等到明天,韋寶和鄧豹就遭他突襲,王君廓奪了他們的輜重,然後投奔李密的瓦崗軍去了。

    韋寶鄧豹覺得李淵行,他覺得李密更行,因為那時候李密的勢力更大,可你們是自己人啊,為毛不好好說呢?好好說沒用之後,再來這一手也不遲啊。

    可是他不,他一來就玩這一手,無論對誰,看來除了這一手,他不會玩兒別的了。

    可惜李密不重用他,大概覺得這人雖然是個猛人,但人品不咋地,這種人重用不得,不然早晚會吃他的虧。

    傻兒也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何況王君廓並不傻,李密這塊“窪地”呆不得了,便去投了唐朝那塊高地,至於“從前請你去你不去,如今沒請你你自己找上門去,你還要不要臉”,對他來是不存在的。

    還好,李淵不計前嫌,封他為上柱國、假河內太守、常山郡公,後改任遼州刺史、上谷郡公。

    03

    看來這回跟對人了,那就好好幹吧。

    投唐後,王君廓主要跟著秦王李世民混。

    在與牛人王世充的對決中,王君廓屢立戰功,比如武德三年打洛口(今河南鞏縣),然後又攻克轘轅(今河南偃師東南),王世充派部將魏隱反擊,王君廓玩詐敗,“逃跑”途中設下埋伏,大敗魏隱。

    他還把出兵援救王世充的竇建德胖揍一頓,僅率一千輕騎,就截取了竇建德的糧草,還把竇建德的大將張青特抓了活口。

    李世民搞定竇建德、王世充後,王君廓因功被封為右武衛將軍,進爵彭國公。

    李淵的那道詔書,也就是稱讚王君廓“以十三人破賊十萬,自古以少制眾,未之前聞”的那道,就是搞定王世充後頒發給他的。

    可惜有關史料對那場PK沒有詳細記錄,不然咱們可以大飽眼福。

    事實上,李淵最高興的,不是王君廓以十三人破了王世充的十萬人馬,而是對突厥的那一戰——

    公元622年,平定著名割據勢力劉黑闥後,王君廓奉命鎮守幽州。

    三年後的625年,突厥大舉入侵幽州,沒想到結結實實地栽在王君廓手裡,“俘斬二千人,獲馬五千匹”。

    唐高祖大喜,隨即“徵召王君廓入朝,賜其御馬,並讓他在殿上騎馬而出,又賜錦袍金帶,然後讓他返回幽州”。

    這比那道詔書,榮耀多了吧?

    李淵為什麼這麼高興呢?因為王君廓這回贏的是突厥,與王世充等“自己人”相比,這才是真正的敵人。

    王世充劇照

    04

    王君廓的陰險、狡詐,甚至缺德,在平定廬江王李璦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李璦,隋朝柱國、備身將軍李哲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初封黃臺公,李淵稱帝后任命他為刑部侍郎,後來改任信州總管,又進封廬江王。

    但李淵心裡很明白,這個親戚智商情商都有點欠費,不是將帥之才,難當大任,所以當他讓他出任幽州大都督的時候,他不得不給他派了個能幹的助手,這個助手就是王君廓。

    王君廓一去,李璦就對他信任得不得了,什麼事都依賴他,恨不得把心掏給他,甚至還要和他做兒女親家。

    而他對王君廓毫無保留的信賴,最終要了他的命。

    那是玄武門事變之後,李淵命人徵召李璦入朝,李璦打死也不敢去,因為太子李建成當初想搞李世民時,曾暗中與李璦有勾結。

    既不敢去,又不敢不去,智商欠費的李璦不知怎麼辦,自然要向王君廓問計,皇上不是讓你輔佐我嗎,需要你的時候到了,請你說說,我該腫麼辦?

    王君廓正想立個大功呢,李璦可以說是送上門來的“豪禮”,不收白不收,於是他說,大王您若是入朝,肯定沒命,您並非手無寸鐵,而是手握十萬重兵,為什麼要自投羅網?說完竟然哭了起來。

    《資治通鑑·唐紀七》是這樣記載這場表演的:太子建成謀害秦王,密與瑗相結。建成死,詔遣通事舍人崔敦禮馳驛召瑗。瑗心不自安,謀於君廓。君廓欲取瑗以為功,乃說曰:“大王若入,必無全理。今擁兵為數萬,奈何受單使之召,自投罔罟乎!”因相與泣。

    當然是假哭。

    他還是個好演員,他的表演,把李璦都感動了——既然你如此為我著想,我就把性命交給你了,聽你的,賭他一把,萬一贏了呢?

    李璦的意思很明顯,要把起事的重擔交給他,實際上就是把軍隊交給他。

    05

    決心下定後,李璦就把李淵派來叫他入朝的通事舍人崔敦禮抓了,逼他交代京城的機密,崔敦禮卻是條漢子,打死也不肯說,李璦也沒辦法,就把他先關起來。

    接下來就是調集兵力,燕州(一作齊州)刺史王詵你快來,咱們商量一哈起事的事情。

    當兵曹參軍王利涉得知李璦的打算後,覺得不對頭,急忙來勸諫:“大王您不能把軍權交給王君廓,那人反覆無常,信不得,最好儘早把他除掉,讓王詵代替。”

    王利涉這麼一說,李璦又六神無主了,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猶豫不決。

    王君廓知道後,乾脆利落地殺了王詵,然後提著他的頭對將士們說,李璦這個皇親國戚很那個啊,居然與王詵合謀,企圖謀反,不但關了皇上的使者,還擅自徵兵,好在本人反應快,把王詵殺了,剩下李璦一個人,成不了氣候了,請問各位,你們是願意跟著李璦去送死呢,還是願意跟我去升官發財呢?

    傻子才願意去送死!傻子才不想升官發財!將士們異口同聲:“我們願意跟著你!”

    當王君廓帶人到監獄把崔敦禮放出來,李璦才知道他背叛了他。

    王君廓一句話,就讓李璦的部下放棄了抵抗:“李璦背叛朝廷,肯定是死罪,他不想活了是他的事,你們也不想活了嗎?”李璦的部下就紛紛放下武器,作了鳥獸散。

    孤零零的李璦大罵王君廓是個小人,不得好死,千刀萬剮,將來下地獄,被王君廓一把抓住,勒死了。

    06

    別人動不動就殺人是犯罪,他殺人是立功,而且立了大功,被任命為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加封左光祿大夫,食邑一千三百戶,賜帛千段,領導又將李瑗家裡的人口賞給他(《舊唐書·王君廓傳》:尋以誅瑗功,拜左領軍大將軍,兼幽州都督,以瑗家口賜之,加左光祿大夫,賜物千段,食實封千三百戶)。

    食邑一千三百戶是多還是少?沒有對比就沒有差別,直接參與了玄武門之變的程咬金和秦瓊,食邑僅他的一半多一點點,都是七百戶。

    朝廷對他這麼好,以後更應該好好幹。

    那是當然。不過他乾的,不是為國為民的好事,而是“驕橫自恣,不遵法度”,違法亂紀,欺壓百姓,什麼都幹。

    他以為幽州那旮旯天高皇帝遠,而他是那裡的老大,誰也管不了他,誰也不敢管,卻沒想到幽州長史李玄道敢管。

    李玄道是沒有權力管他的,因為王君廓的級別比他高,他相當於王君廓的秘書長或幕僚長,但李玄道不怕他,多次用朝廷法度對他進行約束,當然不乏警告,你再這樣的話就將如何如何。

    而這一回,王君廓的表現有點讓人意外,不是勃然大怒,不是打擊報復,更不是想辦法清除“異己”,而是“疑懼不安”。

    而他,最終死在李玄道“手上”,雖然李玄道並沒有弄他,也沒想過要弄他。

    李玄道像

    07

    確切地說,是王君廓的自作聰明,把自己害死了——

    公元627年(貞觀元年),王君廓奉詔入朝,李玄道拜託他捎封信給從舅房玄齡。

    信裡寫了些什麼呢?在好奇心驅使下,王君廓偷偷把信拆開了,一看卻傻了眼。

    原來那信是用草書寫成的,龍飛鳳舞,“亂七八糟”,他一個字也不認識!

    一般人看不懂就看不懂吧,王君廓卻不然,他是什麼人?他是聰明人啊!聰明人便比別人心眼多,於是他想,李玄道這傢伙,為什麼要把字寫得這麼難看?肯定是故意的,是故意不讓其他人看懂!為什麼不讓其他人看懂?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明白了明白了,老子明白了,這傢伙,一定是在用這辦法告發我!

    去,還是不去?這是個問題,而且是個大問題,去了,肯定就回不來了。

    他一路走一路猶豫不決,走到渭南的時候,終於作出了決定,於是殺了驛站吏卒,逃往突厥去了。

    沒想到在途中被野人殺死。

    王君廓這種出人意料的死法,《新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新唐書·王君廓傳》:居職不守法度,長史李玄道數以法繩督,猜惑不自安。會被召,至渭南,殺驛史,亡奔突厥,野人斬之。

    《資治通鑑·唐紀八》:君廓在州,驕縱多不法,徵入朝。長史李玄道,房玄齡從甥也,憑君廓附書,君廓私發之,不識草書,疑其告己罪,行至渭南,殺驛吏而逃;將奔突厥,為野人所殺。

    而上述史料中所謂的“野人”,並非神龍架那種野人,而是指鄉民,大概取“野蠻”、“未開化”之意。

    王君廓以如此“幽默”的方式死掉後,李世民對他還不錯,看在他過去的功勞的份上,派人去收屍,然後把他埋了,仍然像以前那樣對待其家人。

    御史大夫溫彥博卻說,這人是叛臣,不應享受封邑,李世民便把他貶為庶人——《新唐書·王君廓傳》:太宗顧前功,為收葬,待其家如初。御史大夫溫彥博奏:“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貶為庶人。

    貶為庶人,食邑自然得收回,王君廓的家人,自然享受不到之前的待遇了。

    個人覺得,李玄道為朝廷除了這種禍害,儘管是無心的,但也功勞不小,應該受嘉獎,事實卻相反,李玄道不但未獲嘉獎,反而因王君廓反叛而獲罪,流放巂(xī)州(今青海西寧),後來遷常州刺史。

  • 4 # 岱嶽伏麟

    我們先假定13人破萬人是真的,畢竟唐朝上下官員不是傻子,不可能你說你13破萬他們就信你13破萬,總要有御史之類朝廷命官下到民間和戰場瞭解情況,避免有人欺騙皇帝使皇家威嚴受損。而王君廓已經破了王世充,也沒必要在人數上作假,去犯欺君之罪然後被滿門抄斬。更何況參與的人越多越容易走漏風聲——老子冒生命危險幫你作戰,你特麼打贏了連個功勞都不給我算,老子身上這血都白流了,媽的,老子要去長安找皇帝告御狀。。。從這個角度看,只要李淵詔書不是假的,那麼王君廓13破萬就不是假的。那些沒有任何調查研究先一口否定的槓精無腦兒可以出去自覺打臉五分鐘。。。

    然後再看13破萬到底有沒有可能,先舉幾個例子——第一個,出自《三國演義》,孫策跟著他爹孫堅出門碰到一群河盜在岸邊分贓,孫策跳出去在河盜能看見的地方向左右兩邊大聲叫喊,讓河盜以為孫策正在指揮大部隊將其包圍,眾河盜驚走,孫策趕上,殺了一個,其他人因為害怕被包圍送命,只顧逃命,沒個來跟孫策拼命的,否則只怕三國鼎立就不是蜀魏吳了。。。這個案例告訴我們,一個人要“破”一群人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個破,不是殺掉一群人,而是讓對手失敗逃跑的意思。而以少勝多的關鍵,在於對手不知你的虛實,這樣他們就會先認慫,然後失去戰鬥意志,這不叫開掛,這叫計謀。那些認為華人和老外一樣,打仗只會排隊槍斃(一戰時歐洲人)和豬突戰法(二戰時日本鬼子)的同學,請你們好好反省你們對得起“華人”這個真.游擊戰之王(請自覺劃掉越南.叢林戰和印度.山地戰的標籤,不是針對誰,在中國解放軍面前。。。)的三個字麼?

    再看第二個案例,也是來自大家耳熟能詳的《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赤壁之戰後東吳太史慈與北魏張遼大戰合肥時,因張遼部隊裡有戈定是太史慈同鄉,想賣了張遼給自己換個好前程,於是夜裡做內應,在大營中放火併大喊反了,城內軍士不知發生什麼,受到驚擾。張遼卻說“遼曰:“豈有一城皆反者?此是造反之人,故驚軍士。”這才穩住軍心,抓住戈定,粉碎了太史慈夜襲張遼的計策。這個案例從反面印證想要偷襲付出最少代價,那麼渾水摸魚和火中取栗都是最起碼的戰略。如果有槓精說那些是小說演義做不得準,那就再來個真實案例,劉秀昆陽之戰。

    《漢書》(再有槓精說漢書這種官方歷史書是小說的,那你出生時確實沒帶腦子出來)裡面記載,劉秀起事後,王莽為了消滅義軍,調集四十三萬人(也許人數有水分,但也不會太少,兵法有云,十則圍之,沒有十倍,那就是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送)攻打昆陽,結果劉秀率領十二個人,乘夜色衝出包圍圈去找援兵,十三個人就這麼從四十多萬人的包圍圈裡衝出去了。

    所以綜上所述,13破萬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畢竟歷史上關羽萬軍之中刺顏良,斬其首級的記錄雖然罕見,但不是沒有,有記載的就有多位,辛棄疾50騎闖五萬人金兵大營抓叛徒張安國;趙雲率30騎殺回曹軍斬殺數十員曹將救出阿斗(三國志蜀書記載);秦叔寶多次刺殺敵軍在陣前炫耀武力的敵將(新唐書舊唐書均有記載);薛仁貴隨唐太宗李世民遠征高句麗,單槍匹馬殺死高句麗將領,並將其頭顱掛在馬上,高句麗軍觀之膽寒,撤軍而走。

    最後總結一下,13破萬雖然數字上很誇張,但不是不能做到,雖然歷史上並沒有詳細記載王君廓是怎麼做到的,但綜合王君廓先前的做事風格,可以看出王君廓殺韋寶,鄧豹奪其輜重,斷絕王世充洛陽糧道,擷取竇建德糧草並俘獲夏軍運糧官張青特等事例,可以看出王君廓作戰風格屬於奇計百出,是詭詐用兵的高手,斷糧道,暗殺主帥(如王詵),如果配上夜襲,讓對方不知虛實,軍心打亂,那麼13破萬並沒有太大難度,只要對手不是張遼那種名將就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雞翅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