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花菇涼1234
-
2 # 大眼搞嘢
樓主你說的泡麵我們廣東人喜歡叫它泡麵,就讓我來給你說說泡麵的工藝流程吧!要想了解一個物件的工藝那先得了解它的由來。這樣才能更加深入瞭解,那我們就來看看泡麵的由來吧!
泡麵的發明人安藤百福
安藤百福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包泡麵———“雞肉拉麵”是在1958年,當時他已48歲,而開發泡麵的靈感則早在1945年就已萌生。
二次大戰後,日本食品嚴重不足,一般人餓得連薯秧都吃。安藤百福偶而經過一家拉麵攤,看到穿著簡陋的人群頂著寒風排起了二三十米的長隊。不由地使他對拉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感到這是大眾的一個巨大的需求。但是他並沒有著手開發,而是做針織,養蠶,管倉庫,賣幻燈機,製鹽,捕魚,辦學,開發營養食品,還坐過牢。一直到他擔任理事長的信用組合破產,一瞬間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財產時,才決心把事業的中心轉移到“食”上面來。後來他以自己的造詞“食足世平”———吃飽後世間才會太平,作為日清食品公司的企業理念,也是源於這段時間的體驗。
1958年春天,安藤百福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開始著手研究在貧苦時代獲得的靈感。他在大阪府池田市的住宅的後院內建了一個10平方米簡陋的小屋充當研究室。找來了一臺舊制面機,然後買了一個直徑1米的中華炒鍋、一袋18公斤的麵粉、食油等,把東西架在腳踏車後座上搬回了家。埋頭於泡麵的開發。
由重複開發悟出的道理
安藤百福設想的泡麵是一種只要加入熱水立刻就能食用的速食麵,食用起來非常簡便。他設了五個目標。第一,味道不僅好吃而且吃不厭。第二,可以成為家庭廚房常備品且具有很高的儲存性。第三,簡便,不需要烹飪。第四,價格便宜。第五,由於是食物,必須安全、衛生。
目標雖然定好了,開發卻進展很慢。開始研究的時候完全處在摸索階段,早晨5點起床後便立刻鑽進小屋,一直研究到深夜一兩點,睡眠時間平均不到4小時。這樣的日子整整持續了一年,沒有休息過一天。
在面類這一行,他完全是一個外行。麵條的原料配合非常微妙,有很大的學問。他把所有想到的東西全部試了一下,但是效果都不好。放到制面機上加工時,有的面鬆鬆垮垮的,有的粘成一團。做了扔,扔了又做,整個開發成了一個重複的過程,看不見一絲希望。後來,總算悟出了一個經驗:食品講究的是平衡。食品的開發就是追求和發現這惟一而絕妙的平衡的過程。
在家庭中獲得了啟發
經過一番努力,雖然解決了儲存問題,卻不能使乾燥了的麵條迅速復原成為碗中餐。
後來,安藤夫人做的油炸菜餚啟發了他。油炸食品的面衣上有無數的洞眼,就像海綿一樣,這是因為面衣是用水調和的,其中的水分在油炸過程中會發散掉,形成“洞眼”,加入開水,很快就會變軟。這樣,將麵條浸在湯汁中使之著味,然後油炸使之乾燥,就能同時解決儲存和烹調的問題。他興奮異常,把這種製作方法叫做“瞬間熱油乾燥法”,且拿到了泡麵製法的專利。
泡麵,又稱快餐面、泡麵、杯麵、快熟面、速食麵、即食麵,香港則稱之為公仔麵,是一種可在短時間之內用熱水泡熟食用的面制食品。泡麵是我們很常見的速食,那麼你知道泡麵的生產過程是什麼樣的嗎?泡麵製作過程包括:和麵、熟化、壓延、切絲成型、蒸煮、定量切斷、油炸、風冷七大工藝流程,下面就讓我們看看詳細介紹。
泡麵屬於麵食,所以和麵是泡麵製作的第一個流程,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決定著泡麵的口感。
和麵機攪拌好水以及麵粉然後充分攪拌,攪拌好的麵糰還需要不斷的碾壓,以達到足夠筋道的口感。
其次也要增加麵條與空氣的接觸時間以及接觸面積,不過不少人也會有疑問,為什麼麵條是彎的?其實比較靠譜的說法是,擠壓機無形當中將麵條擠壓成彎的,此後麵條大多以彎的為主。
接下來,蒸麵環節也非常重要,麵條需要10米的蒸箱,並且蒸煮2分鐘,而且時間不宜過長或者過短,兩分鐘最為適宜,這也是經過不斷的認證的。蒸完後的麵條還要透過140攝氏度的油溫炸,炸至十分透徹即可。
炸熟的麵條還需要過濾掉多餘的油分,再經過包裝,泡麵才算成功。
泡麵主要是經過下面幾個製作工藝過程
和麵→熟化→複合壓延→連續壓延→切絲成型→蒸煮→定量切斷→油炸→→風冷→包裝
一:和麵
和麵,就是將麵粉和水均勻混合一定時間,形成具有一定加工效能的溼麵糰。
基本原理:麵粉與水均勻混合時,麵粉中的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吸水膨脹,被溼麵筋網路包圍。當一定的麵筋網路形成之後,停止快打,以免已形成的網路被打斷,開始慢打,使麵筋進一步擴充套件延伸,從而形成的麵糰具有良好的加工效能。
工藝要求:加工效能良好,麵粉充分均勻吸水,顆粒鬆散,大小均勻,色澤呈均勻肉黃色,不含“生粉”。
具體操作:麵粉中加入新增物預混1分鐘,快速均勻加水,同時快速攪拌,約13分鐘,再慢速攪拌3—4分鐘,既形成具有加工效能的麵糰。
影響和麵效果的因素:
(1)麵粉質量
麵粉中溼麵筋的含量要求在32--34%。溼麵筋含量低或溼麵筋質量差都會影響麵筋網路形成,使麵糰的彈性、延伸性受到影響,給壓延時光滑、厚薄均勻的面片形成造成困難,並且會影響成品的口感和含油量。
麵粉的灰分含量高低,不僅會影響麵粉的色澤和氣味,而且還會影響和麵時麵粉的均勻吸水,影響麵筋網路形成,對產品品質有一定影響。
此外,麵粉的粒度對和麵效果也有影響。
(2)和麵加水量
麵粉中蛋白質、澱粉只有充分吸水,才能達到好的和麵效果。通常要求100公斤麵粉加水30公斤左右,操作中根據麵粉含水量、蛋白質含水量做相應調整。在不影響壓片與成型的前提下儘量多加水,對提高產品質量有利。
3)和麵加水溫度及和麵溫度
和麵水溫及和麵溫度過低,水分子動能低,蛋白質、澱粉吸水慢,麵筋形成不充分。若溫度過高,易引起蛋白質變性,導致溼麵筋數量減少。因為蛋白質的最佳吸水溫度在30℃。當室溫在20℃以下時,提倡用溫水和麵。
(4) 加入食鹽
和麵時適當加入溶解食鹽,不僅增味,而且能夠強化麵筋,改良麵糰加工效能。同時食鹽有防止麵糰酸敗的作用。通常是:蛋白質含量高,多加鹽,反之少加;夏季氣溫高多加鹽,冬季少加。
(5)加入純鹼
和麵時加入適量食用鹼,能夠增強麵筋,但切忌多加。
(6)和麵時間
和麵時間長短對和麵效果有很大影響。時間過短,混合不均
勻,麵筋形成不充分;時間過長,麵糰過熱,蛋白質變性,麵筋數量、質量降低。一般和麵時間不少於15分鐘。
另外,和麵機的攪拌強度、水的質量都會影響和麵效果。
二:熟化
熟化,俗稱“醒面”,是藉助時間推移進一步改善麵糰加工效能的過程。
主要作用:
(1)使水分進一步滲入蛋白質膠體粒子的內部,充分吸水膨脹,進一步形成麵筋網路,實際是和麵過程的延續。
(2)消除麵糰內部結構穩定。
(3)使蛋白質和澱粉之間的水分達到自動調節,使其均質化。
(4)對複合壓延起到均勻喂料的作用。
具體操作:將和好的麵糰放入一個低速攪拌的熟化盤中,在低溫、低速攪拌下完成熟化。要求熟化時間不少於10分鐘。
影響熟化效果的因素:
(1)熟化時間:
熟化時間的長短是影響熟化效果的主要因素。理論上熟化時間比較長,但由於裝置條件限制,通常熟化時間不超過半小時,但不應該小於10分鐘。熟化時間太短,麵筋網路未充分形成,製成的麵餅不耐泡,易混湯。
(2)攪拌速度:
熟化工藝要求在靜態下進行,但為避免麵糰結成大塊,使喂料困難,因此改為低速攪拌。攪拌速度以能防止結塊和滿足喂料為原則,通常是5----8轉/分鐘。
(3)熟化溫度
熟化溫度低於和麵溫度。一般為25℃。熟化時注意保持麵糰水分。
三:複合壓延
簡稱復壓,將熟化後的麵糰透過兩道平行的壓輥壓成兩個面片,兩個面片平行重疊,透過一道壓輥,即被複合成一條厚度均勻堅實的面帶。
主要作用:
(1)將鬆散的麵糰壓成細密的,達到規定要求的薄面片;
(2)進一步促進麵筋網路組織細密化,並使細緊的網路組織在面片中均勻分佈,把澱粉顆粒包圍起來,從而使面片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強度。
工藝要求:保證面片厚薄均勻,平整光滑,無破邊、孔洞,色澤均勻,並具有一定的韌性和強度。
影響復壓效果的因素:
(1)麵糰的工藝效能
麵糰乾溼均勻、麵筋形成充分、溫度適當、結構效能好的麵糰,復壓後面片質量也好;反之,壓片效果差。
(2)壓延倍數
壓延倍數=壓延前面片厚度/壓延後面片厚度,壓延倍數越大,面片受擠壓作用越強,其內部麵筋網路組織越細密。但要注意,壓延倍數過大,會損壞壓輥。
(3)壓延比
壓延比=壓延比太小,會使壓輥道數增加,不太合理;
壓延比過大,會使已形成的麵筋網路受到過度拉伸,超過麵筋承受能力,會將已形成的麵筋撕裂,適當的壓延比對網路組織細密化非常有利。
此外,壓輥直徑、壓延道數、壓輥轉速都對壓延效果有影響。
四:切絲成型
面帶高速透過一對刀輥,被切成條,透過成型器傳送到成型網帶上。由於切刀速度大,成型網帶速度小,兩者的速度差使麵條形成波浪形狀,即泡麵特有的形狀。
工藝要求:麵條光滑、無並條、粗條,波紋整齊,行行之間不連線。
影響因素:
(1)面片質量
面片含水過多,切絲成型後,花型塌陷堆積;含水太少,花型鬆散,不整齊。若面片破邊、有孔洞,則會形成斷條。面片過厚,成型後面條表面會有皺紋。
(2)面刀質量
若刀輥的齒輥齧合不夠深,麵條切不斷,會引起並條;齒輥表面粗糙,切出的麵條會有毛刺,光潔度差。面梳壓緊度不夠,會使面刀齒槽中積累雜質。成型盒內有雜質,會產生掛條。
(3)刀輥速度與成型網帶速度之比的大小
比值過大,麵條花型堆積,會導致蒸煮不透、油炸不透;比值
過小,麵條波浪過大、鬆散,會導致麵餅重量不夠。
此外,成型導箱前壁壓力也會影響花型的蔬密。
五:蒸煮
蒸煮,是在一定時間、一定溫度下,透過蒸汽將麵條加熱蒸熟。它實際上是澱粉糊化的過程。糊化是澱粉顆粒在適當溫度下吸水溶漲裂開,形成糊狀,澱粉分子由按一定規律排列變成混亂排列,從而使酶分子容易進入分子之間,易於消化吸收。
工藝要求:糊化後的澱粉會回生,即分子結構又變成β狀。因此要儘量提高蒸煮時的糊化度。通常要求糊化度大於80%
具體操作:控制網帶執行速度,設定蒸箱的前後蒸汽壓力,保證前溫、後溫達到工藝要求,保證麵條在一定時間達到糊化要求。蒸箱的安裝是前低後高,保證冷凝水迴流,蒸汽壓也是前低後高。
主要作用是:在蒸箱低的一端,麵條溫度低,使一部分蒸汽冷凝,麵條含水量增加,利於糊化。在蒸箱高的一端,蒸汽量大,溫度高,使麵條升溫,進一步提高糊化度。
影響因素:
(1)蒸麵溫度
澱粉糊化要有適當的溫度,一定時間內,蒸麵溫度越高,糊化度越高。通常進面口溫度在60—70℃,出口溫度在95—100℃。進口溫度不宜太高,大的溫度差可能超過麵條表面及麵筋的承受能力。出口溫度高,提高糊化度,又可蒸發一部分水分。
(2)麵條含水
麵條含水量與糊化度成正比。
(3)蒸麵時間
延長加熱時間,可以提高產品的糊化度。
(4)麵條粗細和花紋疏密、厚度
麵條細,花形疏的面容易蒸熟,糊化度高;反之,糊化度低。
六:油炸
油炸,是把定量切斷的面塊放入油炸盒中,透過高溫的油槽,面塊中的水迅速汽化,麵條中形成多孔性結構,澱粉進一步糊化。
作用:
(1)使澱粉完全糊化;
(2)脫水;
(3)固定形狀。
具體操作:控制油炸盒傳動速度,以控制油炸時間。控制油炸鍋的前溫、中溫、後溫,以保證油炸效果。這些主要透過調節油的流量來完成。
影響泡麵油炸效果的因素:
(1)油炸溫度
油溫過低,面塊炸不透;溫度過高,面塊會炸焦。油炸分三個階段:在低溫區,面塊吸熱,溫度升高,開始脫水;進入中溫區,面塊開始大量脫水,油滲入麵條中;高溫區面塊含水已基本穩定,不再脫水,溫度與油溫相近。這提高了澱粉的糊化度,使蛋白質深度變性。
(2)油炸時間
油炸時間也是影響油炸效果的重要因素。它與油溫相互影響。
面塊中水分含量確定,油溫低,則油炸時間長;油溫高,油炸時間短。油炸時間太短,面塊脫水不徹底,不易儲存;時間太長,面塊起泡、炸焦,影響麵餅品質,也增加成本。
(3)油位
油位太低,面塊脫水慢,有可能油炸不透,耗油;油位高,迴圈量增加,易酸敗。油位高低不穩定,對面塊糊化度、產品含油量都有影響。
(4)油脂質量
油脂中飽和脂肪酸含量少,油易酸敗,產品不僅會耗油多,而且易酸敗。油脂質量好,不僅會省油,而且炸出的麵餅品質也非常好。一般採用熔點在26—30℃的棕櫚油。
此外,油耗、麵餅本身的性質也會對油炸效果產生影響。
七:風冷
剛出油炸鍋的麵餅溫度過高,會灼燒包裝膜及湯料,因此常用幾組風扇將其冷卻至室溫,以便包裝。
回覆列表
通常泡麵的製作過程有:和麵攪拌
碾壓生面
切面擠壓
蒸麵
面上塗油
轉刀切份
單份盛放
油炸
瀝油
降溫
放置料包
包裝泡麵
再次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