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翼龍屬於生活在大約2.28億到6.6億年前的一個已經滅絕的飛行爬行動物群體。儘管許多人稱它們為“飛行恐龍”,但這是一種誤解,因為與恐龍不同,翼龍不是恐龍。

    翼龍主要分為兩大類,即喙嘴龍亞目以及翼手龍亞目。喙嘴龍亞目體型相對較小,翅膀寬,脖子短,頭骨短而結實,翼膜非常大。 另一方面,翼手龍亞目體型巨大,翅膀窄,頭骨長(大多沒有牙齒),後翅小,尾巴短。它們都有嵴骨,但翼手龍亞目的嵴骨非常大且複雜。 翼龍家族中體型最大的風神翼龍體重250公斤,翼展達到10米以上,身高相當於長頸鹿。

    翼龍的重量非常輕,因為它們骨骼中空且充滿空氣,這種進化特徵有助於飛行。頭骨有延伸的下顎,看起來像長喙,有針狀牙齒。區別翼龍的特徵是它們頭上的冠。它們中的一些人有骨嵴,而另一些有肉,沒有骨頭。 翼龍的翅膀是由面板和其他組織的膜形成的,分佈在肩膀和手腕之間。它們中的一些人的兩腿之間有第三層膜,就像一條合併的尾巴。

    像其他飛行動物一樣,翼龍用翅膀產生升力。它們需要像鳥和蝙蝠一樣做同樣的運動,但是它們的翅膀是獨立進化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空氣動力學結構。 翼龍用前肢飛行。它們長而尖的翅膀是從和我們手臂相同的身體部位進化而來的。隨著翼龍的手臂和手骨進化為飛行,它們變長了,一個手指的骨頭——相當於我們的無名指——變得格外長。就像船上的桅杆一樣,這些骨頭支撐著機翼表面,這是一片形狀像帆的薄薄的面板。

    雖然許多動物可以在空中滑行,但翼龍、鳥類和蝙蝠是唯一透過拍打翅膀來飛行的脊椎動物。這三類動物都是生活在地面上動物的後代,它們的翅膀也以類似的方式進化:它們的前肢逐漸變長,像刀片一樣,並且具有空氣動力學特性。 大型翼龍需要強壯的四肢才能離開地面,但是厚厚的骨頭會讓它們太重。所以翼龍的翼骨是空心管,骨壁不比撲克牌厚。像鳥骨一樣,它們靈活輕便,同時由內部支柱加強。

    最近的發現表明翼龍的翼膜不僅僅是簡單的皮瓣。長纖維從翅膀的前部延伸到後部,形成一系列的穩定支撐,因此薄膜可以被拉緊,或者像扇子一樣摺疊起來。獨立的肌肉纖維幫助翼龍調整翅膀的張力和形狀,靜脈和動脈使翅膀保持血液營養。

  • 2 # 純野生科學家

    如果“穿越”回恐龍時代,您很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天上有一頭長頸鹿在展翅翱翔!這不是錯覺,恐龍時代最大的翼龍真就這麼大個兒,它叫風神翼龍。圖:風神翼龍。

    風神翼龍本龍。

    風神翼龍的翼展近13米,體重大約250公斤(體重是透過腳印化石估算的),四肢著地站直了6米多,跟長頸鹿一樣高。它們瘦長的腦袋有1米長,嘴巴像放大的鶴嘴,裡面排列著針狀的牙齒。它的眼睛有多大?反正眼窩直徑足夠把兩升的可樂瓶子懟進去。

    風神翼龍能蹲在岸邊用長嘴捕魚,不過它們的主食不是魚類,而是中小型恐龍和大型恐龍的幼崽。標題黨總愛說:“驚!風神翼龍竟以霸王龍為主食……”,扯!!!風神翼龍只是會偷吃霸王龍巢穴中的幼崽而已。

    奇葩飛行者。

    說它是個奇葩,是因為對風神翼龍而言,飛行只是一種移動方式,它們並不在飛行中捕獵,而是在地面“爬”著捕獵的(畢竟0.25噸呢)。以前的研究者普遍認為風神翼龍能象軍艦鳥那樣掠海飛行捕食魚類,但隨著對化石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它根本做不來這個——它們的頸部太僵硬了,掠海捕魚的話很可能直接扎進水裡,冒泡沉底。圖:爬行捕獵的史前Aviator。

    風神翼龍前肢並不長,第五指退化,第四指玩命加長,變成了飛行指,其上附著的翼膜一直延伸到“後肢膝蓋”上。瞧,它們6米多長的翅膀竟有2/3以上是由一根手指頭撐著的,好厲害的無名指!

    其實我更好奇它們是怎麼起飛的。

    與鳥類相似,風神翼龍的骨骼也是薄而中空的,骨壁僅跟一張CD一樣厚,裡面有好多氣體。為了更好地飛行嘛。可它們是怎麼起飛的呢?圖:風神翼龍強大的前肢骨骼。

    像鳥類一樣雙腿跳著起飛?拜託,250公斤呢,您瞧它那兩條小短腿兒,像會跳的樣子嗎?

    像蝙蝠一樣掛高處起飛?更扯,後腿那倆小爪子也不給力呀。

    最近的研究表明,風神翼龍很可能是用前後肢共同發力彈跳起飛的。因為它們骨骼內部有大量柱狀支撐,骨表面還有一條縱向溝槽,這些特徵明顯是用來加固骨骼的,而骨骼如此的堅固程度已經遠超它們飛行的需要了。再有它們前肢分佈的大量肌腱,其力量也是超過飛行需要的。

    所以,風神翼龍起飛時很可能是迎著風,來一個“超級大力俯臥撐”,用前肢把自己“彈”到兩米來高,再振翅起飛的。圖:假想的風神翼龍起飛過程。

    要是起飛失敗的話,應該挺疼的吧……

    迎風起飛後,它會藉助上升氣流到達高空,開始馭風滑翔,用巨大的雙眼巡視大地。發現合適的獵物後,風神翼龍便降落在附近,摺疊翅膀爬行接近獵物,然用近一米長的喙狀硬嘴將獵物啄擊斃命。

    說明一下。

    別把它跟恐龍弄混了,它不是“會飛的恐龍”,而是單獨一種爬行動物。其實“恐龍”在範圍上相當於“靈長類動物”。恐龍、翼龍的關係,就好比靈長類和蝙蝠間的關係一樣。恐龍的後代學會飛行是在白堊紀晚期,那時翼龍已經飛了快兩億年了。

  • 3 # 百科千尋君

    翼龍是一個大家族,目前已有兩百多個有效種,但這只是冰山一角,還有眾多翼龍化石等著人們去發現,還有很多翼龍沒有留下化石,已經湮滅在歷史長河中。目前已知最大的翼龍是諾氏風神翼龍、阿氏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三者的翼展都在10-12米,體重200-250公斤。

    很多人一直存在一個誤解,那就是認為翼龍就是會飛的恐龍,實際上翼龍並不是恐龍,而是單獨的翼龍目,恐龍是蜥臀目和鳥臀目的統稱。翼龍是最早能夠自主飛行的脊椎動物,是爬行動物的演化支,存在時間為2.3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貫穿整個中生代,與恐龍處於同一時期。

    ▲諾氏風神翼龍站起來和長頸鹿一樣高,但體重只有200公斤左右。

    透過已發現的翼龍化石來看,翼龍家族也具有多樣性,在體型、外觀、食性上各有差異,最大的翼龍翼展超過10米,體重200公斤以上,而最小的翼龍——隱居森林翼龍,體長只有9釐米,翼展25釐米。

    翼龍的食性各異。隱居森林翼龍這麼小,可能是食蟲的;南翼龍和梳頜翼龍嘴裡有梳子一般的密集牙齒,以過濾水中的小動物為食;喙嘴龍和無齒翼龍的化石胃部發現了魚類化石,證實它們是食魚的;中國翼龍是雜食動物,也有人認為它們會吃種子;巨大強壯的哈特茲哥翼龍會以陸地上的中小型恐龍為食;其餘的翼龍多是機會主義者,遇到什麼吃什麼,也會食腐。

    ▲考慮到哈特茲哥翼龍會捕食小型恐龍,所以將它的脖子和喙部復原的很粗壯。

    翼龍的翼膜由面板、肌肉、與其他軟組織構成,翼膜從身體兩側展開到延長的第四指上,它們的骨頭是中空的,非常輕盈,最大程度減少體重,但強度依舊很高。它們有隆脊狀胸骨,可以附著飛行肌肉。翼龍的呼吸系統和迴圈系統也很先進,總之翼龍的身體結構能完全滿足飛行需要,但翼龍是如何起飛的目前還沒有一致說法。

    或許翼龍的起飛方式因體型而異,小型翼龍可以振翅起飛,而大型翼龍顯然不行,它們振翅產生的升力不足以將其帶離地面,翼膜和指骨還可能因振翅而受損,它們或許是滑翔起飛或跳躍起飛的。

    ▲翼龍彈跳起飛示意圖。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古生物學和飛行動力學研究員邁克·哈比波認為,翼龍是用4條腿跳躍起飛的。邁克描述了他認為的翼龍起飛方式,他說:“很像跳背。起先它們有點前傾的樣子,先踢後腿,然後前腿離地。”

    邁克對155個鳥類標本和幾種翼龍的骨骼進行掃描,發現它們在長度、大小和比例上存在很大差異。翼龍的前肢比後肢強壯很多,在起飛時的貢獻更大。邁克推測,體重為550磅(250公斤)的怪物哈特茲哥翼龍,起跳速度可以達到68公里/時。哈特茲哥翼龍的獵物是陸地上的中小型恐龍,它們需要快速離開地面的能力,防止被地面上的捕食者抓住。

    翼龍這類古生物的化石被人類發現還不到240年,而對翼龍的研究步入正軌才一百多年,因此目前人類還無法解開翼龍身上的謎團。

  • 4 # 獵奇動物社

    翼龍在整個恐龍時代都是讓其他生物仰視的存在,它們在廣闊的天空上自由的飛翔,就算是霸王龍也拿它們毫無辦法。而且在整個翼龍目下,還不乏一些翼展超過10米的大型翼龍。許多小夥伴可能會有疑問,翼龍作為一種爬行動物,它是如何飛翔的?最大的翼龍有多大?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瞭解一下翼龍這種曾經俯視過霸王龍的存在。

    翼龍

    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最早的翼龍出現在距今約2.1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它們的祖先與其他恐龍一樣都是陸地上的爬行動物。不同是,大多數爬行動物選擇了在陸地上生存,而翼龍們選擇了天空中的生態位。

    許多小夥伴喜歡把翼龍放到恐龍種類中,其實,從生物學角度上看,恐龍單指中生態的一類陸地爬行動物,在恐龍的劃分中,只有鳥臀目和蜥臀目下的爬行動物才能叫做恐龍,其他像有鱗目的滄龍、翼龍目下的翼龍都不是恐龍。

    翼龍是整個翼龍目下生物的總稱,其下有60多個屬超過100種不同的種類,不同的翼龍雖然形態比較相似,但是體型差距較大。

    最小的翼龍

    目前已發現的最小的翼龍目成員是森林翼龍屬下的森林翼龍,它的化石主要出土於中國的遼寧。

    森林翼龍是一種生活在距今約1.2億年前白堊紀早期的小型翼龍,根據出土的化石看,它的翼展僅有25公分左右,這種體型與我們常見的麻雀差不多,它們有著可以彎曲且鋒利的趾爪,因此科學家推斷,它們的主要食物應該是昆蟲和小型的魚類。

    最大的翼龍

    在許多的資料中都將風神翼龍描述為最大的翼龍,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早在風神翼龍化石沒有被發現以前,翼展長達9米的無齒翼龍一直是最大的翼龍。直到1971年,德國的古生物學家在德國發現了第一具風神翼龍化石,無齒翼龍的記錄被打破了,第一個風神翼龍的化石翼展超過了10米,之後,隨著風神翼龍的化石越來越多的被發現,翼龍目最大的個體翼展極限達到了12米。

    但是,在2002年,古生物學家又在羅馬尼亞發現一種大型的翼龍,根據該化石的頭骨以及左肱骨推斷,它至少也有12米的翼展,甚至超過12米,它就是哈特茲哥翼龍。由於哈特茲哥翼龍的化石出土較少,所以,目前它與風神翼龍並稱為最大的翼龍類,不過許多古生物學家認為哈特茲哥翼龍的最大體型應該超過了風神翼龍。而關於它們的體重,由於化石相對不完整,所以只能透過模型來推斷,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就是成年個體平均200公斤左右。

    翼龍是如何飛行的?

    從現存的鳥類看,最大的鳥是鴕鳥,它有著平均110公斤的體重,但是遺憾的是如此重的它們已經失去了飛行能力。而現存的最大且會飛的鳥類是安第斯神鷲,它有著超過3米的翼展,但是它們的平均體重僅有10公斤左右。那麼,體重高達200公斤風神翼龍是如何飛行的呢?有三個重要的因素:

    01 足夠長的翼展

    風神翼龍有著平均10米的翼展,比安第斯神鷲的翼展都要長3倍以上,更長的翼展就意味著有更強大的飛行能力。

    02 不一樣的翅膀

    鳥類的翅膀是由骨骼、肌肉以及厚厚的羽毛構成的,雖然厚厚的羽毛利於鳥兒飛行,但是在飛行時,顯然翅膀的重量越大、越輕對飛行更有利,而風神翼龍就是如此,風神翼龍的“翅膀”其實就是一層薄且堅韌的面板加上一些軟組織組成的,這讓整個翼更加的輕薄。翼膜緊貼身體側面與前後肢相連,這就使得在飛行時,能夠揮動翼膜的肌肉就比較多(體側、四肢,尤其是前肢,翼龍的整個前肢幾乎都與翼膜相連)。所以,非常輕便且大的翼,再加上足夠的肌肉控制,是翼龍飛行的關鍵。

    03 骨骼構造

    雖然翼龍也是一種爬行動物,但是為了適應飛行,它的身體也在不斷的進化,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它的骨骼。翼龍有著像鳥類那樣中空的骨骼,粗大且中空的骨骼內充滿了空氣,這無疑就增加了翼龍飛行時的浮力。

    因此,類似於鳥類的中空骨骼加上足夠大且輕便的翼展讓體重200公斤的翼龍實現了“飛天夢”。

    總結

    目前已知的最大的翼龍是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它們成年個體的體重可達200公斤,放到現代,這就是一頭豬的重量。但是,翼龍透過獨特的翼和獨特的身體構造,讓自己成功的飛上了藍天,而這恰恰也是翼龍能夠從三疊紀生存到白堊紀末期的“法寶”。

  • 5 # 中孚鑑

    翼龍,是一種滅絕的物種,他的確是曾生存於恐龍時代,可能給人的感覺翼龍就是恐龍,但事實上,翼龍卻非恐龍。其是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他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面板膜生長出來的。

    翼龍是飛行的脊椎動物。其生存於大約2億1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

    翼龍的種類很多,所以翼龍的體型重量也就有很大的差距。有小如鳥類的森林翼龍,也有最大型飛行的風神翼龍和哈特茲哥翼龍,大型翼龍翼展超過十二米,光牙齒都有十釐米長。

    森林翼龍,是一種小型翼龍,具有樹棲生活、眼睛大、嘴巴尖長、能飛的特點,其體型較小,翼展才25釐米,就相當於一隻麻雀那麼大,至於他的重量自然很輕。當然它的體型如麻雀,這麼輕,又有翼,自然好理解它能飛在空中了。

    而風神翼龍的體型就很大的,其翼展有十二米那麼長,是目前人類已知的飛行動物中最大的。其有這麼大的體型,重量自然不輕,達到500斤。

    風神翼龍體大量重的同時,又擁有巨大的雙翼,這就給了它很大的優勢,很適合它長途滑翔。

    提到恐龍就會想到他霸王龍,感覺恐龍很厲害,認為處境自然是很安全的,只有攻擊別的份,哪有別的能攻擊它。但事實卻非如此,翼龍卻不怕霸王龍,特別是小霸王龍。翼龍所捕食的物件就是幼小的霸王龍或其他物種,一隻不到三百斤重的小霸王龍,很可能就會成了翼龍的一頓美餐。

    翼龍,是爬行動物向空中發展的一支。而支撐著翼龍飛行的翼膜結構,是和其他飛行的脊椎鳥類翅膀不同。翼龍是由皮膜形成翼面,面板、肌肉和其他軟組織形成膜,而後膜從胸部延伸到極長的第四手指上。其膜是完全適宜飛翔和滑翔的。當然,其也有缺點,就是不如其他鳥類靈活。

    而翼龍為了適應飛行,其已具有內熱、體溫恆定的生理機制,有很高的新陳代謝功能、高效率的迴圈和呼吸系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青梗菜夏季大棚栽培技術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