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正經的軍棍
-
2 # 度度狼gg
在二戰日軍所使用的“九九式輕機槍”歷史反映上,中國產抗日影視劇普遍胡來,甭管什麼時間點鬼子兵都架著一水的“歪把子”。而在美國的太平洋戰爭影片中,倒是比較注重了這個史實:戰爭後期,日軍精銳部隊普遍列裝的其實是九九式輕機槍,《血戰鋼鋸嶺》、《風語者》裡面那些插著豎彈匣的就是。
如題所問也對也不對,說對,是因為九九式模樣確實像捷克式(ZB-26),說不對,是因為真正開始模仿捷克式的日軍武器,其實是“九六式”輕機槍,也就是所謂的“拐把子”。但是由於時間倉促,九六式學習的不夠徹底,還留了些尾巴和問題,直到後期的九九式補齊了這些短板,終於弄得跟捷克式差不多了。
從日軍機槍的型號是能夠大致分辨出裝備時間的,比如歪把子的正式稱謂是“大正十一年式”,那就是裕仁他爹還在世的1922年,屬於早期型產品。裕仁是1925年登基的,但是沒有再把武器用自己的年號昭和命名,而是選擇了日本神武紀元年號(公元前660年為元年),於是便出現了九二式、九六式、九七式、九九式、百式等各款武器裝備。
這麼算有點亂,可以用九一式手榴彈為標準,那就是1931年(神武2591年),於是後面各型日軍裝備的列裝時間就容易對照了。九二式重機槍就是1932年列裝,九二式步兵炮也是1932年,那麼九六式輕機槍當然就是1936年。這個時間點大家都很清楚,東北抗戰已經打了五年,但是全面抗日戰爭還沒有爆發。
日本人仿製生產九六式輕機槍的原因,就是在東北戰場上發現,東北軍(部分部隊也零散抗日了)和義勇軍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以及奉天兵工廠的仿製品,各種效能遠遠優於鬼子自己使用的歪把子,戰場吃了不少的虧。《決戰江橋》電視劇有多少人看過?其中有個橋段,是張學良送給馬占山100挺捷克式輕機槍。
(大正十一年式)
於是馬占山把這批機槍全部裝備給了一個機槍連,埋伏在河堤上一頓狂掃楞是幹掉日軍半個聯隊,這段影片如今也是四處播放。其實張學良送機槍這事是真的,但是都塞給一個連和能殺死那麼多鬼子則完全是編的,機槍當然不能這麼用,一個連都抗機槍是不現實的,巨大的彈藥消耗就玩不起。但是證明了一個問題,東北抗日軍隊的捷克式確實不少,自然,鬼子繳獲的也相當多。
於是鬼子拿回家去一研究,八嘎,確實比蝗軍的輕機槍好使,並且捷克式7.92毫米子彈的殺傷力,也高於鬼子的6.5毫米口徑的有板子彈。於是根據歪把子在使用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再綜合捷克式的優點,緊急研製了九六式輕機槍。
(九六式)
由於戰爭迫在眉睫,所以九六式的研發工作很倉促,弄出來一個不倫不類的東西。相比較歪把子,九六式有以下重要改進:1,取消了漏斗供彈方式,換之以裝在機匣上方的30發彈匣;2,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可簡單更換槍管;3,在拋殼窗上設定防塵蓋,取消了塗油裝置。
沒有變化的是口徑和槍口部分(無喇叭型消焰器),並且提把與捷克式不同是朝前的,因此提把、小握把和槍托的整體結構造型非常醜陋和彆扭,抗日軍民遂戲成其為“拐把子”。但是不管怎麼說,九六式的整體效能還是優於大正十一年式,至少讓鬼子兵免除了給漏斗刷油之苦,歪把子造了大概5000餘挺,而拐把子一口氣生產了41000多挺,說明前線日軍還是比較認可的。
(九九式)
等南部麟次郎倒下空來,又開始對九六式進行大改,於1939年推出了“九九式輕機槍”,它其實就是九六式的放大加強版,所以才說九六式確實仿自捷克式,而九九式不過是九六式的升級版。九九輕機的重要改變:1,口徑增大到7.7毫米,殺傷力加強;2,機槍各部位為此增加了強度,槍口加裝消焰器;3,可以安裝30式刺刀(奇葩的發明)和瞄準鏡,到日本宣佈投降時,九九式輕機槍生產了53000多挺,成為二戰日軍裝備型號最多的輕機槍。
按照日本陸軍的編制,每個步兵小隊應該配備三挺輕機槍,即每個分隊一挺,這樣一個聯隊就達到了81挺。當1936年九六式輕機槍開始列裝時,產量一時還跟不上,所以不足部分就用歪把子補齊,畢竟彈藥是通用的。到1939年九九式開始列裝時,產量仍然不能滿足日軍的擴軍需要,並且又不能跟前兩款機槍通用彈藥,因此最先裝備了太平洋戰場上的精銳師團,所以美華人對此印象深刻。而在中國戰場上,則是三款機槍同時存在,甲級師團配備的“九九式”更多一些。
(捷克式)
-
3 # 瘋狗的輕武
吸收了捷克式的部分理念,但內部結構還是哈奇開斯那套
就這麼想唄,日本人的機槍自打三式重機槍開始就一直在山寨法國哈奇開斯的路上彷徨。然後是大正11式、92式重機,但其供彈也一直沒離開那套側進保彈板或者鬼畜的彈鬥那條路。
九九式機槍是九六式機槍的改進型,主要是換了口徑(從6.5變成7.7)以及增加了刺刀功能(神操作)、增加了瞄準鏡座、加強了機匣、改進了隨動防塵蓋、消焰器等
而九六式機槍又是歪把子的改進型,他這個改動就很大了,散熱鰭、槍托樣式這種先不管,但上置的彈匣供彈具、提把、快換槍管這些設計帶有很明顯的捷克式風格
但內部結構不一樣,所以不能是一個玩意,只能說日本人在侵東三省之後,對國軍的武器有一定研究,並且將一些優秀的特點據為己用。
但話說回來,日本當年山寨捷克的也不是沒有,九七式車載機槍(一般是坦克用)就是妥妥的捷克山寨品
-
4 # 歷史軍魂
日軍的制式輕機槍為大正十一式(歪把子),但是這款輕機槍並不是那麼優秀,遠不如中國軍隊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日軍自己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日本著名的槍械設計師南部麒次郎於1936年設計出了96式輕機槍以替代歪把子機槍。
日軍的96式輕機槍借鑑了捷克式輕機槍的外形,如採用上插式彈匣、槍管可快速更換等。但是外形還是保留了日軍傳統輕機槍的特色,因此,日軍的這款輕機槍在中國又被稱為“拐把子”。
日軍的96式輕機槍使用的是6.5毫米有坂步槍彈,日軍在此基礎上,於1939年設計出了口徑為7.7毫米的99式輕機槍。99式輕機槍的槍口上加了錐形消焰器,槍托下設定了一個支桿,這是99式輕機槍與96式輕機槍外觀最大的不同。
日軍的96式、99式輕機槍只是外觀借鑑了捷克式輕機槍,但是二者的內部結構卻不同。前者採用的導氣式自動方式,閉鎖機構為楔閂橫動閉鎖,楔閂位於槍機後部,由槍擊框上的開閉鎖斜面帶動楔閂作上下起落運動;後者為活塞長行程導氣式原理,採用槍機偏轉式閉鎖方式。
外觀長得像,並不是抄襲或山寨。例如捷克的VZ58式步槍外觀也和AK47很像,但是二者的內部結構仍然不同。
-
5 # 紅色手電筒
99式輕機槍發射7.7毫米99式步槍彈,槍管長546毫米,初速715米/秒,理論射速800發/分,全槍長1186毫米,重10.4公斤,標尺射程1500米。
99式輕機槍是日本借鑑ZB26的一些特點以後生產出來的一種輕機槍,在二戰中日本輕機槍裡邊應該算是最好的一種。
大正11式輕機槍的產量非常大,一直生產到1943年,後來96/99式的產量不足,無法完全取代大正11式。
日本原來的制式輕機槍是大正11式,也就是歪把子,而在九一八等一系列戰鬥中,日軍發現,中國軍隊使用的捷克式輕機槍,也就是ZB-26要無論是精度,還是可靠性都要比歪把子強的多,於是日本方面是借鑑了一些捷克式的特點,首先研發了96式輕機槍,後來日本人又搞出了7.7毫米步槍彈,利用96式輕機槍為母本,換用7.7毫米步槍彈,是研製出了99式輕機槍。
把捷克式輕機槍、布侖機槍、 99式機槍放在一起。
上邊的是96式輕機槍,下邊的是99式輕機槍、,96式的產量不高只有8508挺,遠不及99式的產量。
應該說,99/96式都是借鑑了一部分捷克式的設計風格結合日本機槍的產物,其中一個主要特徵就是,99式拋棄了大正11式上邊的那個彈鬥,老老實實的回去使用彈匣供彈,這樣就是捨棄了歪把子上最惹麻煩的部分,同時由於採用了上方供彈,所以捷克式的渦輪型標尺也被放了上來,同時還有可更換槍管和提把在96/99式上邊都裝上了。同時,還把歪把子槍管上的大型散熱槽縮小,槍管的外徑縮小了15毫米。
不過,99式機槍還是保留了一些日本特色,一個是保留了刺刀座,可以上刺刀,還有就是可以安裝2.5倍的瞄準鏡,使用的彈匣容量為30發。
-
6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日軍裝備了三把輕機槍,也即大正十一年式(俗稱“歪把子”以槍托為了便於貼腮瞄準而向右彎曲而得名)、九六式和九九式,這三把侵華日軍使用的輕機槍,與抗戰軍隊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正式名稱ZB-26輕機槍頗有淵源。抗戰初期,日軍大量裝備的是歪把子輕機槍,這挺輕機槍知名度非常高,原因採用了全球獨一無二的敞開式漏斗供彈模式,將6只5發橋夾,一次性塞進彈鬥,容彈量為30發。由於漏斗供彈結構極為複雜,導致歪把子輕機槍對副手的依賴性非常高,原因就是供彈不便,風沙泥濘對敞開式的漏斗供彈有影響,全槍在射擊時存在卡彈等隱患。日軍發現抗戰軍隊使用的ZB-26輕機槍,由於採用20發彈匣供彈模式,不僅射擊精度高、射程遠,而且操控比漏斗供彈的歪把子輕機槍要方便許多。於是,陸軍的小倉兵工廠測試了從戰場上繳獲的ZB-26輕機槍,結合歪把子輕機槍的特點,研發成功了九六式輕機槍,口徑同歪把子輕機槍一致,仍然採用6.5mm的步槍彈,只是採用了30發彈匣供彈,比漏斗供彈的歪把子輕機槍在使用時要方便許多,同時降低了對副手的依賴性。由於6.5mm步槍彈射程和威力等原因,日軍又研發了7.7mm的步槍彈,在九六式輕機槍的基礎上,日軍開發了九九式輕機槍,實際上就是九六式輕機槍的改進型號。最大的變化就是由九六式的6.5mm口徑改成了7.7mm,仍然採用30發彈匣供彈,槍口上安裝了喇叭形狀的消焰器,與九六式一樣都可安裝2.5倍瞄準鏡;可以加裝軍刺,必要時可以用來拼刺。總而言之,歪把子輕機槍和ZB-26輕機槍的有機融合,就此誕下了彈匣供彈的九六式輕機槍,而九九式輕機槍則是在九六式輕機槍基礎上的改造提升版本。因此,九九式輕機槍,事實上是九六式輕機槍的近親;九六式輕機槍,才是在捷克式輕機槍和歪把子輕機槍的基礎上的混合體。
-
7 # 漩渦鳴人yy
這個九九式機槍確實就是按照捷克式機槍仿造!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其實是和日本人當時在戰場之上實戰所得來的經驗有很大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日本人的歪把子機槍和當時中國軍隊的捷克式輕機槍對射以後,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自家的歪把子機槍挺難用的,所以還是中國的節課實際槍比較好用,因此選擇去製造捷克式機槍。
不得不提的,就是日本人的歪把子機槍!其實這款機槍在電視劇裡面大家都很誇張,他說這款機箱好啊,甚至於拿挺歪把子機槍很多人都會高興半天。這和當時中國軍隊缺乏自動火力有很大關係,但與此同時網必須要知道的一件事情就是,歪把子機槍確實不太好!
相比較而言,捷克式輕機槍不僅射擊的時候,設計的可靠性穩定,而且點射對點的時候!Lily比歪把子機槍要大,準頭比較高,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當捷克式機槍的機槍手被擊斃或者是無法操作的時候,此時一個在戰場上面待過一段時間的老兵,拿起捷克式輕機槍稍微操作一下,就知道該如何射擊。
二戰日本的九九式機槍也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才誕生出來的。當時的日本士兵明白自家歪把子機槍不好用,可是又沒有其他東西可以用,一看中國士兵手裡的捷克式輕機槍好用,因此就把捷克式輕機槍給搶過來了!
當時的捷克式輕機槍!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毛病,當然這個毛病對於中國士兵來講不算個毛病什麼的,就捷克式輕機槍都不能裝刺刀!其實任何一個國家的輕機槍也沒有想著能裝死到人都要到裝刺刀的那個地步,拿著機槍掃不是更加爽嗎?但是日本人就是刺刀至上的理念,所以一旦搶到捷克式輕機槍,日本人就會拿著她專門進行改造,將它改造成一個能夠安裝刺刀的輕機槍!
只是依靠著繳獲,很難滿足前線旺盛的裝備需求,所以本身就有一個現成的武器放在自己的眼前。日本專家的也就把這武器直接給分解,然後摸清楚以後弄出了生產線這個生產線就生產出來這種九九式的機槍!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軍使用的大部分的機槍就是這個九九式機槍,至於說歪把子雖然產能上還是有一些供應前線的,但事實上此時已經被日本人給徹底淘汰掉!
回覆列表
日軍九九式機槍的前型九六式機槍確實是參考了一部分捷克式機槍,但是僅限於外形上,內部構造完全不一樣。
日軍最初的輕機槍是大正十一式機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歪把子機槍。這挺機槍的結構仿製的是法國的哈奇開斯,結構上也是照著來的。用的是彈鬥供彈。彈鬥裡面塞五個彈夾,用的是6.5*50mmSR,和三八大蓋一樣的子彈,最初力求子彈通用。但是,歪把子機槍hold不住6.5*50mmSR的膛壓,日本對6.5*50mmSR進行了減裝,子彈通用計劃破產。
而且,這挺機槍的彈鬥供彈,容易進入一些塵土,導致供彈故障,抽殼方面也有問題,日本人在供彈口還裝了油壺。另外它的裝彈也是比較麻煩,換彈速度遠沒有捷克式快。日本兵也是非常頭疼,沒辦法,日本人拿著繳獲的捷克式就回去研究。
相比之下,捷克式有個提把,槍管打熱了,可以直接提起來,歪把子很難做到。並且,使用的是彈匣供彈,比那一個個彈夾塞進彈斗的歪把子是方便多了。也沒有彈鬥那麼脆弱,也不會進入塵土什麼的東西。
日本人參考了捷克式機槍的外形,重新設計了一挺機槍,就是九六式機槍,其實就是給歪把子換成了捷克式的馬甲,外形變了,內部結構並沒有變。結構上,捷克式和九六式都是導氣式,但是閉鎖方式完全不同,捷克式是槍機偏移式閉鎖,九六式是卡鐵起落式閉鎖。九六式還是歪把子的原理,還是哈奇開斯的原理。
而九九式機槍,是日本後來換了7.7*58mm有坂彈以後,和子彈配套生產的一挺機槍,其實就是九六式加大了口徑而已,自動原理和閉鎖方式一概沒變。變了的其實就是口徑,剩下的就是一些小改動了。比如槍口消焰器、槍管固定栓什麼的。
九六式、九九式和捷克式的相同點呢,槍管上都帶有散熱槽,目的是增加表面積,增加散熱能力。都帶有提把,只不過,九六式和九九式提把向前,捷克式提把向後。槍管下面都帶有一個導氣箍,調節進氣量。準星照門上,這三挺機槍都是偏左的,都有一個轉輪式的調節器去調節照門。
而九六式和九九式機槍是可以加一個2.5倍瞄準鏡的,這點是捷克式並不具備的。這兩挺機槍比較奇葩的一點是,都帶有一個刺刀,九六式機槍九公斤的重量,拿著拼刺刀確實讓人很頭疼,不如直接拿著刺刀方便。
在區分上,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提把和彈匣,提把向前的是九六式和九九式,向後的是捷克式;彈匣直的是捷克式,彈匣彎曲的是九六式和九九式;彈匣弧度大的是九六式,彈匣弧度小的是九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