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竹韻青雅

    孤獨,分兩種,一種是心理,一種是身體。而孤獨感通常是心理的感覺!有時候身處鬧市,身處一眾朋友之間,依然覺得很孤獨;有時候只有一個人也會覺得很充實,很平靜,不孤獨。

    。◕‿◕。外向的人

    有一種說法,外向孤獨症患者,是說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看上去很善於交際、有很好的人緣,看似“外向”,實則“很孤獨”,沒有可以傾訴內心情感的朋友或可以傾訴內心情感,朋友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失落、不安、空虛。這種就屬於心理孤獨。我曾經發過一條說說,就是關於外向孤獨症患者的幾個特徵,然後好幾個朋友評論,很多條件符合,所以,對於外向的人來說,在人前感覺嘻嘻哈哈,什麼都能過,無憂無慮的。當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待著,不禁就會覺得孤獨,覺得“遺世獨立”(全世界都不在,只有我一人)的感覺。然後,這種時候,我就會上QQ,找朋友聊天,或者打電話,就是閒來無事的閒聊。

    。◕‿◕。內向的人

    內向的人有一種是不會交際,有一種是就想要一個人安靜的待著。不會交際的人,內心會很苦惱,想要交朋友,一起去玩,苦於不知道要怎麼做。這類人是內心和身體都是孤獨的。而想要安靜的待著的那類人,是不會感覺到孤獨的,因為他們的內心平和,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所以他們不會覺得孤獨。

    對於外向孤獨的來說,可以經常找朋友談談心,一個人的時候找點事情做,不要無所事事,或者看看書、下下棋,充實自己,這樣會減少孤獨感。因為,通常外向的孤獨,是因為一個人的時候,沒有事情可做,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該想什麼,這也就造成了孤獨感。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可以出去參加一些活動,多出去走走,去旅遊,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交一些外向的朋友,讓他們感染一下自己!

  • 2 # 書評君

    讀過蔣勳的《孤獨六講》,一本講孤獨的書:壓抑身體本能而尋求另一半的「情慾孤獨」,顛覆語言習慣而渴望溝通的「語言孤獨」,揮灑青春熱血而終歸失敗的「革命孤獨」,潛藏於人性而化身為美的「暴力孤獨」,不可思不可議的「思維孤獨」,以愛的名義捆縛與被捆縛的「倫理孤獨」。但這本書要談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獨,而是如何完成孤獨,如何給予孤獨,如何尊重孤獨,因為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

    作者蔣勳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臺灣。1972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1976年返臺後,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並先後執教於文化、輔仁大學及東海大學美術系系主任,現任《聯合文學》社社長。其文筆清麗流暢,說理明白無礙,兼具感性與理性之美,有小說、散文、藝術史、美學論述作品數十種,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孤獨六講》這本書,作者以美學家特有的思維和情感切入孤獨,融個人記憶、美學追問、文化反思、社會批判於一體,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孤獨美學。

    情慾孤獨

    這是一個喧囂的世界,然而喧囂之餘人們卻更加孤獨。在儒家文化中,孤獨是一種缺憾,很難成為正面的生命價值,反而是危險的標誌。其實,孤獨沒有什麼不好,它是生命的本質,我們要做的就是能夠靜下心來學會和自己相處,傾聽自身內在的聲音,做一個完整的人。

    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人情味濃厚的華人,受家庭倫理和周邊關係的牽絆,從來不喜歡談論隱私,也不注重個人的私密性,很少有機會面對獨立而真實的自我。

    一個連私人空間都不允許的文化,當然也不存在孤獨感。

    典型的儒家文化中,人人恪守「中庸之道」,沒有人敢特立獨行,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融入最廣大的群體中以尋求內心的一點歸屬感和安全感,擔心自己一旦顯露出來,就會受到群體的壓抑。

    特立獨行是在破壞群體,就會受到群體的譴責。

    受生理發育的影響,青春期是情慾孤獨的重要時期。真正的情慾是徹底瞭解自己的身體,但傳統文化沒有解決這一問題,情慾孤獨受到嚴重的壓抑。

    竹林七賢是反擊儒家教條的代表。

    一個成熟的社會應該是鼓勵特立獨行,讓每一種特立獨行都能找到存在的價值,當群體對特立獨行做最大的壓抑時,人性便無法彰顯了。

    群體文化對情慾的壓抑讓人產生孤獨感,然而這種孤獨感卻又不能刻意保護,你以為是保護了它,其實是在抹殺它,因為有了保護有了認可又怎能算真正的特立獨行了。

    如果活不出孤獨感,如果做不到特立獨行,藝術、美是沒有意義的,不過就是附庸風雅而已。

    生命本質的孤獨是死亡,而儒家文化是避談死亡的,教導我們「未知生,焉知死」,卻忽略了一點,這是每個人要面對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無法克服的宿命,一味的談「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而始終不敢正視死亡,其實也蠻軟弱的,這也是儒家思想的致命傷。西方哲學思想中,都是以死為思考起點,來探討生的意義,柏拉圖所謂「哲學是死亡的排練」。

    人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走向死亡。

    孤獨感也是一種道德意識,要以檢查自身為起點,而不是對他人的指責。

    當道德變成一種表演,就是作假,就會變成各種形態的演出。

    儒家群體文化中無法討論如「活著的價值」「生命的意義」等問題,這些看似「荒誕」的問題被我們所忽略,而這些問題在存在主義那裡是最為重要的問題了。我們教條的遵循一切倫理,以「愛」「關心」和「孝」之名的一切決定,似乎都是毋庸置疑的。這種先入為主的善惡觀讓人們只關心結局。

    個體的獨立性應該表現在敢於跳脫大眾的語言、說出懷疑和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不是結局或結論。

    所以,要學會孤獨,在一個空間裡安靜下來,聆聽自己的心跳和呼吸,與自己對話,走出去才不會慌張。

    孤獨並非寂寞,孤獨是飽滿的,寂寞會發慌。怕孤獨的人就會寂寞。

    語言孤獨

    語言並非人類獨有,許多動物也可以用不同的聲音表達資訊。人類的語言最為複雜,最會咬文嚼字,誕生了如英語、法語、漢語等不同的語系。舌頭也不完全是語言的功能,在許多動物身上,它是捕食的工具。在古代祭祀用的一些器物上,也刻有特別象徵意義的舌頭形象。

    我們會利用語言和人吵架,覺得對方不理解自己,聽不懂自己的心事,其實很多時候是不想聽。真聽不懂反倒無關緊要,聽不懂的語言變成了有聲律的行為藝術,恰恰是共同的語言,成為我們彼此誤會的起點。

    每個人都在說,卻沒有人在聽,儘管他們使用的是同一種語言。

    我們的文化討厭巧言令色,不檢視語言的創意性和論證的正確性,有些語言流於外在的規矩和架構,而忽視了本質內容和邏輯思考,導致說話時少有表情,語言也比較木訥。

    語言,變成一種外在的模式符號,其內在的本質完全被遺忘。

    語言和文化習慣有很大的關係,不像希臘文化中的修辭學、邏輯學,我們的文化很少探討辭類邏輯的問題,不講究語言的精準性。雖然春秋戰國時期的名家有「白馬非馬」的論辯,卻無長久的發展傳承。

    人類的語言文字可以有兩種極端的發展,一端是發展成為詩,另一端就是發展為法律條文。

    如果語言成為一個僵化、習慣、模式的知識體系,也就沒有了最好的文學。宋代的「公案文學」是一種對語言的顛覆,禪宗捨棄語言以行為傳佛法更是一種顛覆。沒有顛覆性,無法讓語言回到生活、回到樸實、回到思想的本質,接下去就會變成一種假象。

    使語言保持在「活水」的狀態,語言便不會僵死。

    有時候我們和別人交流說話,並不是想問什麼,而是要打破一種孤獨感或是冷漠,比如定期給親人或者朋友打電話問候等,或者是一種喜歡,比如熱戀期間一對情侶之間經常煲電話粥等,好多語言都是沒有實質意義的。

    像這樣不是很有意義的語言,實際上充滿了我們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我們經常說著無意義的話,卻羞於說出心裡話。即使說出來,也都是偽裝過的,隨著時間、空間、環境、角色而改變。所以有時候聲音表情都是假的。

    當我們用超出對話的角度去觀察語言,語言就會變成最驚人的人類行為學,遠比任何動物複雜。

    語言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一方面在傳達,一方面在製造障礙,既精準又誤導,這是語言的曖昧性,給你一個模稜兩可的答案,自己去想,想來想去,要麼天堂,要麼地獄。

    而語言的本質就是一個聲音,真正傳達的是它所承載的不同內容不同思想。

    革命孤獨

    革命是一種青春的儀式,是一種激情,比親情、愛情、比人世間任何情感都慷慨激昂。可以讓你放棄一切溫馨的、甜美的、幸福的生活,出走到一個會使自己分崩離析的世界。這也許就是所謂的「人不輕狂枉少年」。

    唯獨年輕人會相信烏托邦,而尋找烏托邦的激情是驚人的。

    其實革命者的烏托邦是自己營造出的夢想,這夢想在現世無法完成。所要顛覆的也不是外在的體制或階級,而是內在的道德不安感,因此,也是孤獨的。

    革命者大多是現世的失敗者,而驚天動地的失敗反倒留下了詩和美,保全那份革命孤獨和最後的荒涼,其形象反而超過勝利者,活出了驚人的自我。

    不論是項羽、屈原或是荊軻的告別畫面,都是讓我們看到一個革命者孤獨的出走,而他們全成了美學的偶像。

    革命一旦成功,受壓迫者變成了執政者,就沒法再保全那份孤獨了。

    革命本質是對自我生活保持一種不滿足的狀態進而反叛,用血淚和生命寫詩,將孤獨的心薪火相傳。

    暴力孤獨

    在我們的文化裡,暴力一向是不好的字眼,與美學的結合,才讓我們開始認識潛藏在我們人性裡的暴力本性。這也使得美學的意義和範疇擴大了,不只是夢幻的、輕柔的、唯美的怡情養性,還有人性最大撞擊力的暴力呈現。

    愛和暴力是兩個極端,卻可能同時出現。

    我們喜歡看殘酷戲劇和他人冒險,其實質是發洩自己生命潛意識裡的暴力傾向,這些暴力性遺傳自我們的祖先,也曾保護我們的族群延續下來。我們的矛盾是以為沒有了暴力就是完美人性了,實情卻恰恰相反,人反而失去了生存的力量。儘快我們反對暴力,卻不得不承認內心有渴望暴力的傾向。當暴力與美學結合後,才漸漸觸及核心,正確認識暴力。

    在文明的社會里,暴力沒有那麼明顯,有些暴力合法化了,比如殺敵的英雄,是被鼓勵的,可以拿敵人的頭顱標榜成功。再比如,古代對犯人的殘酷行刑,是有許多人圍觀的,如魯迅筆下的「看客」。而這些卻又確實使人受害,暴力的本質未曾改變。經由教育、文化、媒體,不斷去壓抑另外一個人或者一個族群,也是暴力。

    當暴力被道德合法化後,激發出每個人內心裡的暴力意識,反而是最讓人恐懼的。

    人內心潛藏的暴力一旦展示出來,常常讓人瞠目結舌。這一點從古代各種慘絕人寰的刑罰和戰爭中就能可窺一斑。所以我們不能一味迴避和抹殺暴力,而是正確認識和引導,讓暴力成為每個人身上一份創造美學的源泉。

    人性對惡有更充足的瞭解,才能有善的發揚。

    思維孤獨

    哲學是根本的思維。我們熟悉的哲學,其思維模式、思辨模式起源於希臘的邏輯學,有一個嚴謹的推理和探討的過程。佛教、基督教雖然也算是一種哲學,但更應該歸為「神學」,因為神學裡的神,佛祖也好、上帝也好,都缺乏人性,以主觀權威生殺予奪,創造或毀滅,毫無邏輯可言,這與一般哲學的思維差距較大,不符合我們的倫理要求。

    儒家文化的主張常常是結論式的主張,只需要照著做就好,沒有思辨的時機,缺乏邏輯推導過程。最終造成社會的意見和看法教條般的相似,千篇一律,人云亦云。

    任何一種結論,來得太快的時候,就會變成思維的敵人。

    熱愛智慧、熱愛思辨才叫作哲學,如果只是只是繼承或模仿別人的想法,本身沒有思辨,就不能稱之為哲學,所以哲學的起點是懷疑。思維,不應該是學院裡空洞的理論,而是生活在一個城市、一個島嶼上的人,對一個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思維開始於「無」,「無」代表的就是讓自己孤獨地走向未知的領域,那個還沒有被定位,沒有被命名的領域。孤獨一人在未知的領域思辨出一個全新的世界。孤獨沉澱後的思維是清明,靜坐或冥想有助於找回清明的心。

    物質的「空」較簡單,心靈上的「空」恐怕是最難。你要讓自己慢慢地從不怕孤獨,到享受孤獨之後,才能慢慢達到那樣的境界。

    倫理孤獨

    倫理是一種分類,父親、母親、丈夫、妻子,都會被放進一個人際關係網路中的適當位置,做了歸類,預設了道德的範圍。如果將既有的人際關係分類重新調整,背叛了原來的分類原則,就是「亂倫」。

    儒家文化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我們常說「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這都是父子的倫理,儒家文化裡的父權是不容背叛的。但如果長輩營私舞弊、作惡多端,是迫於道德而違反公法呢?還是摒棄社會而私守家法?這是一個問題。凡是一成不變的倫理都是最危險的。

    在我們的文化裡,有一個前提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我們的身體是父母給予的,所以連頭髮都不能隨便修剪,否則就是背叛父母。

    一個健康的倫理關係,應以獨立的個人為單位的,只有先成為一個可以充分思考、人格完整的個人,再進入倫理關係中,就不會變成一種固定的約制、倚賴,而是彼此配合和尊重,即使調整了關係,對個人的影響也不至於太大。

    我們喜歡「大團圓的結局」,可是倫理不總是那麼美好,倫理缺憾的那個部分,以及在倫理之中孤獨的人,我們要如何看待?迴歸到現實中,即使沒有「大團圓」也每個人個體的完善。

    孤獨的同義詞是出走,從群體、類別、規範裡走出去,需要對自我很誠實,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氣,才能走到群眾外圍,回看自身處境。

    最後介紹幾本與孤獨相關的好書:

    01.《孤獨:迴歸自我》

    [英]安東尼·斯托爾 / 凌春秀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2016-6

    02.《百年孤獨》

    [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 / 范曄 / 南海出版公司 / 2011-6

    03.《心是孤獨的獵手》

    [美]卡森·麥卡勒斯 / 陳笑黎 / 上海三聯書店 / 2005-8

    04.《十一種孤獨》

    [美]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 / 陳新宇 / 上海譯文出版社 / 2010-1

    05.《我的孤獨是一座花園:阿多尼斯詩選》

    [敘利亞] 阿多尼斯 / 薛慶國 / 譯林出版社 / 2009-3

    06.《過於喧囂的孤獨》

    [捷克] 赫拉巴爾 / 楊樂雲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 2011-10

  • 3 # 無所謂213478592

    孤獨感是人的情感缺失,是自身內心缺少愛的感受。有些人並缺少父母的關愛,也不缺少親友的情誼,但他卻總感到孤獨。還有些人孤身一人遠走它鄉,但他總是滿懷豪情、幸福快樂給予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所以,孤獨感是心理疾病,需要自身調節和社會關懷。

  • 4 # 深度--廣度

    孤獨感,不是高人一等就是孤僻零落。高人一等要有才學打底子,而孤僻零落是認為自己百無一用而被世界拋棄了的人。所以,人要做前者,不要做後者。要多讀書多積累,方可在不同的領域高人一等。這種孤僻感是一種靈魂深處的層次提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下課賽點!英媒:索爾斯克亞被高層告知,若曼聯再無進步將被解僱,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