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巴小國同學

    不請自來,請諒解

    先說結論:大丈夫亦當如此!

    譚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為"戊戌六君子"之一。

    論才華:劍膽琴心,善文任俠;不愧為廖天一閣主;

    對愛情:李閏一妻,忠貞到底,他的妻子為她殉情;

    對舊派:嫉惡如仇,清高正直;拒絕東渡日本逃生;

    對死亡:立如山嶽、傲視死神,大義凜然,熱血兒郎;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有之,請自嗣同始!”

    歷史上太多太多用別人的鮮血染紅自己的官帽的政客了。。。。

    譚公是願意以自己的生命喚醒民眾的真正革命者。他是所有理想主義者的偶像!

    觀其生平言行,已經對得起那個時代的社會了。

    至於有人說他的書鼓吹西方,那要考慮時代侷限,那時候西方無論是思想上、文化上、經濟上軍事上都比中國強。而譚嗣同不是膝蓋軟,而是恨其不爭,是希望中國能像當時西方一樣強盛。他也沒有卷著鋪蓋跑到國外宣誓一個新祖國,再回頭踩幾腳曾經的祖國,比某些跑出國外就吹西方的那批人強多了。

  • 2 # 鼎玉軒轅

    譚嗣同,一代豪傑,為了自己的信仰犧牲,為了自己理想慷慨赴死,真爺們。為了喚醒華人,喚醒封建思想下的愚昧和無知,他是先行者,先烈。為了國家走上正軌,為了中國不受欺凌,為了華人民能夠站起來,他充當了踐行者,真正的偉丈夫!

  • 3 # 甘戈

    譚嗣同,

    一箇舊時代,充滿浪漫與自由主義的激進者,

    一個希望透過改革而振興中華的民族主義者,

    最終,

    成為儒教那散發著腐屍味道的“人性本善"論的殉道者。

  • 4 # 百味寫春秋

    一、先說譚嗣同這首絕命詩

    戊戌變法(1898年)失敗後,維新志士譚嗣同被捕入獄。他己知時日不多,慷慨的在獄中牆上題寫了一首絕命詩:

    望門投宿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首詩中用了幾個典故,其中,張儉、杜根,這兩個都是不畏權貴、敢於直諫的大丈夫。據《後漢書•黨錮列傳》記載,東漢末期張儉任山陽東部督郵時,曾嚴劾宦官候覽及為非作歹的族人,為民間所敬仰。後因黨錮之禍而被迫逃亡。“望門投止”說的是張儉在逃亡時,人們敬重他的人品而冒著破家滅族的的危險接待他,甚至“郡縣為之殘破”。

    杜根是東漢安帝時期的郎中,性格耿直。當時,安帝年幼,由鄧太后攝政,外戚專權。安帝成年後,杜根上書要求太后歸政。鄧太后大怒之下,令人將他裝在麻袋裡摔死。執行的官員憐惜杜根是忠臣,於是有意手下留情,將他打昏後扔出城外。事後,鄧太后不放心,便派人去檢視,杜根裝死三日,目中生蛆,這才僥倖逃脫。十五年後,鄧太后死,杜根這才復出並官拜侍御史。

    譚嗣同的絕命詩用典準確,讀起來雄渾悲壯,豪邁激揚。但可惜的是,原文非是這樣的。原文是:

    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

    兩個版本的前兩句大意相同,但後兩句透出一個明顯的細節差異是:原詩是“手擲歐刀仰天笑”,改作之後卻成了“我自橫刀向天笑”,一個主動,一個被動,性質完全兩樣了。

    改詩的人之誰呢?就是譚嗣同志同道合的好友梁啟超。

    據梁啟超的解釋,所謂“我自橫刀向天笑”,自是志士絕命的情懷,而“去留肝膽兩崑崙”,則指的是兩個好朋友,一個是留下的大刀王五;另一個就是逃命的梁啟超本人。

    如果,梁啟超真是改竄譚嗣同的詩,就未免是借別人的人頭來為自己評功擺好了。

    其實,如果原詩是“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的話,倒是透露了戊戌年的一重大隱情:即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企圖搞“圍園殺後”,奪取權力,結果導致了這場流血的失敗。

    二、譚嗣同為“戊戌變法”而死

    譚嗣同,字復生,號壯飛,是湖南瀏陽人。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其所著《仁學》,是維新派的第一部哲學著作,也是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他早年曾在家鄉湖南倡辦時務學堂、南學會,主辦《湘報》,又倡導開礦山、修鐵路,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後在參加領導戊戌變法,失敗後被殺,年僅33歲。

    結語

    譚嗣同的思想應該說近於革命黨,他對清廷不像康、梁那樣含情脈脈,而是始終帶有一種仇視的情感。所以,有好多人都認為,他就是反滿的愛國者、革命黨人。在菜市口被殺的六人中,也只有他才知道是為何而死,他也為自己慷慨赴死而自豪。

    解題至此。文中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 5 # 木山文

    獄中題壁

    譚嗣同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作者介紹,譚嗣同(1865一1898),字復生,號壯飛,湖南瀏陽人。父親譚繼洵曾做過湖北巡撫。他年幼時即跟隨父親在外,幾乎踏遍了西北東南各省。1894年中日戰爭後,激起了他的愛國熱情,於是發奮鑽研和提倡新學,進行改良社會的活動。他曾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倡辦"南學會",宣傳變法維新,救亡圖存。1898年在康,梁領導的百日維新中,他被光緒帝任命為四品卿銜軍機章京,參予新政。變法失敗,他被捕入獄,慷慨就義。

    說明:這是1898年作者被捕後,題在獄中牆壁上的一首詩。詩中借兩個歷史人物的遭遇,表達了對變法維新的堅定信念,對頑固勢力的憎恨和蔑視,以及願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英雄氣概。當政變發生時,朋友們曾

    勸他出奔避難,他斷然拒絕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這段話和他寫的這首詩互相輝映,充分表現了他的以身許國,慷慨赴難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

    解釋:望門投止一一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形容人在逃亡途中的惶急形狀。張儉一一東漢末年高平人,曾做過東部督郵。因為彈劾宦官候覽,被候覽反誣為結黨營私,被迫逃亡。人們看重他的聲望品性,都冒著危險接納他。這句是設想出亡的康,梁等人必然會受到人們的救護。杜根一一東漢安帝時郎中,成上書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還政於皇帝,觸怒太后,被裝進口袋,在殿上摔死。幸而執法人手下留情,載出後甦醒過來。太后派人探視,他裝死三天,目中生蛆。後隱身酒肆。鄧太后死後,復官為侍御史。這裡作者以忍死的杜根自比。

    去一一出奔,指康梁等。

    留一一指作者自己。政變發生,作者就做了犧牲的準備,並在勸梁啟超出走時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指光緒帝)"。

    肝膽兩崑崙一一比喻去者留者都是光明磊落,肝膽相照,象崑崙山一樣的巍峨高大。

  • 6 # 讀書是福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出自近現代的《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公元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是農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緒皇帝實行變法,八月,譚嗣同奉詔進京,參預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並開始大肆捕殺維新黨人。9月21日,他與楊深秀、劉光第、康廣仁、楊銳、林旭等五人同時被捕。這首詩即是他在獄中所作。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張儉和杜根的典故,揭露頑固派的狠毒,表達了對維新派人士的思念和期待。後兩句抒發作者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雄心壯志。全詩表達了對避禍出亡的變法領袖的褒揚祝福,對阻撓變法的頑固勢力的憎惡蔑視,同時也抒發了詩人願為自己的理想而獻身的壯烈情懷。

    “望門投止思張儉止”這一句,是身處囹圄的譚嗣同記掛、牽念倉促出逃的康有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懷。私心祈告:他們大概也會像張儉一樣,得到擁護變法的人們的接納和保護。“忍死須臾待杜根”是用東漢諍臣義士的故事,微言大義。透過運用張儉的典故,以鄧太后影射慈禧,事體如出一轍,既有對鎮壓變法志士殘暴行徑的痛斥,也有對變法者東山再起的深情希冀。這一句主要是說,戊戌維新運動雖然眼下遭到重創,但作為銳意除舊佈新的志士仁人,應該志存高遠,忍死求生。等待時機,以期再展宏圖。

    “我自橫刀向天笑”是承接上兩句而來:如若康、梁諸君能安然脫險,枕戈待旦,那麼,我譚某區區一命豈足惜哉,自當從容地面對帶血的屠刀,沖天大笑。“讓魔鬼的宮殿在笑聲中動搖”。對於死,詩人譚嗣同早有準備。當政變發生時,同志們曾再三苦勸他避居日本使館,他斷然拒絕,正是由於他抱定了必死的決心,所以才能處變不驚,視死如歸。“去留肝膽兩崑崙”對於去留問題,譚嗣同有自己的定見。在政變的第二天,譚氏待捕不至,遂往日本使館見梁啟超,勸其東遊日本。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今南海(康有為)之生死未可卜,程嬰、杵臼、月照、西鄉,吾與足下分任之。”他出於“道”(變法大業、國家利益),也出於“義”(君臣之義、同志之義),甘願效法《趙氏孤兒》中的公孫杵臼和日本德川幕府末期月照和尚的好友西鄉的行節,以個人的犧牲來成全心目中的神聖事業,以自己的挺身赴難來酬報光緒皇帝的知遇之恩。同時,他也期望自己的一腔熱血能夠驚覺苟且偷安的芸芸眾生,激發起變法圖強的革命狂瀾。在他看來,這偉大的身後事業,就全靠出奔在逃的康、梁們的推動和領導。基於這種認知,他對分任去留兩職的同仁同志,給予了崇高的肯定性評價:去者,留者。路途雖殊,目標則同,價值同高,正像崑崙山的兩座奇峰一樣,比肩並秀,各領千秋風騷。全詩用典貼切精妙,出語鏗鏘頓挫,氣勢雄健迫人。詩中寄託深廣,多處運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氣奈情的表達兼具含蓄特色。

  • 7 # 有鄰317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獄中題壁》—譚嗣同

    這是譚嗣同發出的最後的怒吼,悲傷,憤怒,激昂,悲壯。面對死亡,他仰天長笑,留下浩然正氣,激勵後人繼續努力!他用流血犧牲來喚醒沉睡的國民。

    譚嗣同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變法失敗後,他本可以逃走,但他放棄逃生的機會,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召後起”。

    早年經歷

    譚嗣同從小喜歡讀書,既學習中國古典文化,同時又讀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他深受王夫之啟蒙思想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影響,反對傳統的八股文。

    譚嗣同仰慕除暴安良的草莽英雄,曾和豪俠“大刀王五”結交,二人成為至死不渝的摯友。

    維新變法

    1895年4月,中日《馬關條約》簽訂,中國面臨著列強瓜分和清政府的腐朽統治。譚嗣同憂心如焚,國家命運,民族安危,將何去何從?誰來拯救中國?

    “世間萬物抵春愁,合同蒼冥一哭休。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

    他認為只有向西方學習,變法圖強。這是中國唯一的出路,否則,國將不國,四萬萬同胞將淪為亡國奴。

    譚嗣同好呼奔走,到了北京與康有為結交,兩人志同道合,商討變法事宜。後來回到長沙創辦時務學堂,宣傳維新思想,培養人才。

    1898年8月,譚嗣同被光緒帝徵召入京,參與變法。光緒帝變法的決心和對維新派的信賴,讓譚嗣同倍感鼓舞,實現政治抱負,國家富強,民族振新在望。

    變法失敗

    然而,他太年輕了,太幼稚了。他根本不知道頑固派有多強大,封建守舊勢力根深蒂固,撼山易,撼封建專制難!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三天後,被捕,他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9月28日,譚嗣同等六位志士被殺於菜市口,年僅三十三歲。在臨刑時,譚嗣同大聲說:“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一生評價知其不可而為之,堅韌不拔的精神令人欽佩,然而,這種純粹的為道德而道德,為忠義而忠義,實在是迂腐,愚忠愚義。梁啟超稱譚嗣同為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康有為讚道“挾高士之才,負萬夫之勇,學奧博而文雄奇,思深遠而仁質厚。以天下為己任,以救中國為事,氣猛志銳。”

  • 8 # 指縫陽光63326531

    滿清時期,光緒年間戊戌變法六君子只是憲政保皇派,不是孫中山那樣的革命派,孫中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

  • 9 # 永宣論史

    我們先看一下譚嗣同的那首絕命詩《獄中題壁》:

    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這四句詩是什麼意思的?我們逐句來捋一捋。

    第一句的意思是,看到有人家就上門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為、梁啟超能像張儉一樣受到人們的保護。

    這個張儉是東漢的名士,他品德高尚,瞧不起人品低劣的鄉人朱並,於是朱並忌恨他,並誣告他結黨害國,導致他受到朝廷的通緝。所以張儉就四處逃亡,人們都敬佩他的高潔,紛紛“窩藏”他和掩護他,哪怕是受到牽連而遭刑罰也毫無怨言(望門投止典故)。這裡面表達譚嗣同以張儉望門投止之事自喻之感。

    第二句的意思是,也希望戰友們能如杜根一樣忍死待機完成變法維新的大業。

    杜根也是東漢人,他是一名忠臣,當時的漢安帝和光緒帝類似,大權被(鄧)太后掌握,杜根當時進諫鄧太后還政於安帝,卻遭到鄧太后的報復,下令打死他,幸虧命不該絕,後面憑一口氣活過來了。等到鄧太后被殺,皇帝懷念杜根,還以為他死了。譚嗣同借古諷今,希望維新派有人能死裡逃生,等到太后被除、皇帝掌權的那天。當然,這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最後兩句的意思是,我橫刀而出,仰天大笑,因為去者和留者肝膽相照、光明磊落,有如崑崙山一樣的雄偉氣魄。

    不想為變法的流血的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就隱忍地活下去吧,我譚嗣同甘為變法流血,並且要談笑而死,光明磊落,死去之後,肝膽之氣如崑崙那麼雄偉。

    總體來看,這首絕命詩,寫出了譚嗣同變法慘遭失敗後的激憤之情和慷慨之氣。他自認為為救國而變法,是忠臣,不是頑固派嘴裡面的逆臣賊子,他忠於皇帝,是帝黨,不滿太后及後黨,他希望光緒皇帝支援他完成變法這一理想,但可惜皇帝終還是沒能掌握大權,他的變法理想也就萬劫不復,又不想卑微逃生,想以死明志,喚醒世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代四個女人與清王朝帝王結姻緣,她們是誰?怎樣的順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