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鏡5

    魚腸劍是歐冶子所鑄名劍之一,其形短小鋒利,劍身為反覆摺疊煅造而成,文理如魚腸盤繞,而得名“魚腸”。

    因其短小可藏於魚腹,專諸剌王僚時為接近僚用了這個辦法,並非專諸藏將劍於魚腹而得名。

  • 2 # 穿越再現彼岸

    春秋戰國交替之時,著名的鑄劍師歐冶子為越王允常(越王勾踐的父親)鑄造了五把名劍,分別是:湛盧劍、純鈞劍、勝邪劍(又名磐郢劍)、魚腸劍、巨闕劍(又名)。因為這五把劍都在湛盧山(今天福建南平松溪縣境內)鑄造而成,湛盧劍排在第一位。(歐冶子雕像,魚腸劍的鑄造者)

    後歐冶子應風胡子之約,歐冶子同干將、莫邪一同為楚王鑄造了龍淵劍(七星龍淵劍、七星劍,現在的龍泉劍的鼻祖)、泰阿劍(又名太阿劍)、工布劍。歐冶子和干將是師兄弟,莫邪則是歐冶子的女兒(此處有爭議)。(湛盧山圖,古代稱昆吾,又名劍山,歐冶子在此處鑄造了魚腸劍等五把寶劍)

    八大名劍曾經的主人

    這八大名劍根據歷史記載的主人如下:

    1、湛盧劍。主人越王允常、吳王闔閭、楚昭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薛仁貴、岳飛。

    2、純鈞劍,主人越王允常、越王勾踐。

    3、勝邪劍,主人越王允常、吳王闔閭。

    4、魚腸劍,主人越王允常、吳王闔閭、專諸。

    5、巨闕劍,主人越王允常、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6、龍淵劍,主人伍子胥。

    7、太阿劍,主人楚王、秦始皇。

    8、工布劍,楚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

    歷史記載中也有的寶劍歸屬上互相打架,以上主要依據《史記.刺客列傳》、《越絕書》、《東周列國志》等記載得來,由於年代久遠和歷史記載的不同,略有出入。(越王勾踐劍圖,湖北博物館收藏,上書:越王鳩淺(勾踐)自作用劍,真實的魚腸劍不知所終了)

    魚腸劍如何得名?

    根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楚華人伍子胥逃亡到吳國避難,向吳王僚陳述吳國伐楚的好處。但是吳王僚的堂弟公子光(吳王闔閭)認為伍子胥這是為了報私仇而建議吳國討伐楚國,吳王僚拒絕了伍子胥的提議。

    伍子胥和刺客專諸比較要好,知道他的才能。伍子胥同時得知公子光覬覦吳王的王位,於是將專諸引薦給公子光。公子光於是用專諸刺殺王僚,記載如下:

    四月丙子,光具酒請王僚。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史記.刺客列傳》)

    公子光曾經得到湛盧劍、魚腸劍等名劍,用來此時吳王僚的劍就是魚腸劍。透過記載我們可以得知,魚腸劍實際上就是現代的匕首形狀,小巧鋒利,可以藏在魚的肚子中。因為專諸把這把劍藏在魚肚中,魚腸劍也被後人稱之為“魚藏劍”。(刺殺吳王僚,魚腸劍得名“魚藏劍”)

    《越絕書.外傳.記寶劍》的記載中,越王勾踐最終得到了這把魚腸劍。當時越王勾踐請著名的相劍師薛燭鑑賞自己手中的寶劍,有毫曹劍、巨闕劍、純鈞劍等,當時對魚腸劍的評價如下:

    逆理不順,不可服也,臣以殺君,子以殺父。(《越絕書》)

    至於魚腸劍(又名魚藏劍)的得名在考證中也有兩種說法,如下:

    魚腸劍得名說法之一。

    魚腸劍得名於這把劍的劍身上的花紋,形似魚腸,因而得名。如果是如此得名,那麼魚腸劍在專諸刺王僚之前就已經有了名字,而不是刺殺事件之後的得名。北宋的著名科學家沈括在其著作《夢溪筆談》中記載:

    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取諸魚燔熟,褫去脅,視見其腸,正如今之蟠鋼劍文也。

    而《越絕書.外傳.記寶劍》中則記載:

    闔閭(公子光)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

    從以上的記載來看,魚腸劍得名於劍身上的花紋形同將魚烤熟之後,去掉魚的肋刺,然後看魚腸子的形狀,這個形狀就是魚腸劍劍身的形狀了。根據以上記載分析,魚腸劍早就已經命名了,而不是刺殺吳王僚之後而得名。

    魚腸劍得名說法之二。

    根據專諸刺王僚的記載,魚腸劍小巧鋒利,可以藏到魚的肚子中,因此得名魚腸劍,意思是指這把劍就像魚的腸子一樣。

    魚藏劍得名。

    魚腸劍又名魚藏劍,這和刺殺吳王僚的關係密切,魚藏劍得名肯定是刺殺事件之後得的。

    透過以上三種說法分析,魚腸劍得名大機率是在刺殺事件之前就已經有名字了,而事件之後才得到魚藏劍的名字。

  • 3 # 讀春秋思無忌

    據我所知,魚腸劍的命名是在專諸刺吳王僚之前。

    魚腸劍的由來

    據《越絕外傳記寶劍》所記載,歐冶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吳王闔廬之時,得其勝邪、魚腸、湛盧。時闔廬又以魚腸之劍刺吳王僚,使披腸夷之甲三事。闔廬使專諸為奏炙魚者,引劍而刺之,遂弒王僚。

    雖說魚腸劍本就為大師所鑄,然而其真正揚名卻是在專諸刺殺吳王僚之後。

    魚腸劍的成名

    這事得從吳王壽夢說起,他生有四子。按照嫡長子宗法繼承製,這王位得傳給老大諸樊,但是,他非常喜歡四子季札,也就是後被譽為聖人的延陵季子,想把王位傳給他。你想啊,季札之所以被稱為聖人,他能違背周禮嗎?於是拒絕不受。

    壽夢沒辦法,臨終前召來四個兒子,告誡他們王位兄終弟及,以便最後傳給季札。就這樣,諸樊死後,傳給餘祭,餘祭死後傳給餘眛。餘眛死後,本該傳給季札,可是他還是寧願離開都不接受。國不可一日無君,大家沒法子,只能立餘眛的兒子州於為王,是為吳王僚。

    這時,諸樊的兒子公子光就有意見了,四叔不接受,可我是老大諸樊的兒子,該道理該輪到我,憑啥是三叔的兒子州於繼承了王位呢?從那時起,公子光就起了弒君之心。

    適逢窮困潦倒的伍子胥來到吳國,想要效仿楚國舊臣申公巫臣,藉助吳國的力量來報復楚國。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後,伍子胥發現公子光應該能完成他的心願。於是,他便向公子光引薦殺手專諸。

    當時,吳國有位烹飪高手叫做太和公,尤其擅長炙魚,而吳王僚尤愛吃他炙的白魚。公子光得知後,將專諸送到太和公學炙魚之法。

    公元前515年,吳王僚趁著楚平王駕崩,派母弟公子掩餘、公子燭庸興兵伐楚,沒想到被楚軍斷絕歸路,吳國後方空虛。公子光見時機已到,立即與專諸謀劃行刺事宜。

    公子光暗藏甲士於地窖,吳王僚也是有備而來,身著三重棠鐵之甲,從王宮到公子光府邸,甚至是公子光府邸的大門、臺階、里門、坐席,沿途皆佈滿了手持刀劍的親兵。這哪裡是聚會,表面上杯觥交錯,暗地裡卻是殺機四伏。

    酒過三巡,公子光藉口腳疾離開,來到地下室,命令專諸將魚腸劍藏於烤魚腹中。吳王僚並不急等著離開,他心中也知道好戲馬上就要上場,便下令衛士們高度警戒。

    這時,廚師打扮的專諸端著烤魚欲入室內,衛士們將其攔下,脫光衣服,再換上別的衣服,然而膝行而入。衛士一左一右,用劍夾著專諸,冰冷的劍尖幾乎貼其身上。專諸深知此行是有去無回,然而回想起公子光對自己的承諾,他仍然表現得鎮定自若,讓周邊的人絲毫感覺不到其殺氣。

    吳王僚看見托盤裡的烤魚,肚子裡的饞蟲勾起,突然忘記了危險。就在他迷惑的瞬間,專諸掰開魚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出魚腸劍,用力刺向吳王僚。衛兵們大呼不好,左右兩柄短劍交叉刺入了專諸的胸膛。然後,這一切已經太遲了,鋒利無比的魚腸劍早就貫甲達背,吳王僚旋即斃命。公子光立刻率領伏兵殺出,奪得王位,是為吳王闔閭。

    劍藏在魚腹之中,魚藏劍諧音魚腸劍。因此,也有人認為魚腸劍之名由此而來。

    結語

    白魚為太湖三白之一,據資料記載,其最大個頭也只有1米左右,除掉魚頭魚尾,魚腹能有多長,更何況白魚體態以苗條著稱。可見,魚腸劍不過短小如匕首,專諸能在重重防備之下,拔出魚腸劍,完成刺殺任務,比起荊軻來,實在是高明太多。

  • 4 # 夜不閉戶深耕半夜

    專諸刺王僚是發生在春秋晚期的事件,記載於《史記·刺客列傳》。雖然司馬遷僅以 “匕” 來描述專諸刺殺時所用的寶劍,而對於寶劍的名稱並未提及。但是,東漢時期的《越絕書·外傳·記寶劍》卻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鑄劍大師歐治子為越王鑄造了五把劍,而這五把劍已分別有屬於各自的名稱。

    “一曰湛盧、二曰純鈞、三曰勝邪、四曰魚腸、五曰巨闕。” 並明確指出,專諸刺吳王僚的正是魚腸劍。因此,魚腸劍的命名在專諸刺吳王僚之前,而非刺殺時以藏身魚腹而得名。

    終極武器魚腸劍

    公子光的父親是吳王諸樊,諸樊有三個弟弟,王位按兄弟次序排。最後,本該是公子光當吳王,可眼見自己的叔叔並不打算傳位於己,公子光決定把王位搶回來。

    透過伍子胥的推薦,公子光秘密收養了刺客專諸。隨後,公子光設下“鴻門宴”,準備在宴會上刺殺吳王僚並奪回王位。由於魚腸劍是把短劍,在宴會中專諸把魚腸劍藏於魚腹中,當他靠近吳王僚進獻美食時。突然暴起,以魚腸劍當場刺死了吳王僚。

    而專諸本人,在刺殺成功後,也被吳王僚的近身侍衛殺死。據《吳越春秋》記載,專諸在刺殺時,所持的魚腸劍竟然 “貫甲達背”,直接穿透吳王僚身上的三層重甲,其鋒利程度可見一斑。

    吳王僚死後,公子光即自立為國君,即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吳王闔閭。那把用以刺殺吳王僚的終極武器魚腸劍,在使用了一次之後,即完成了它的使命,被吳王闔閭函封,永不再用。

    對於魚腸劍的材質,史料上有不同的記載

    據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古劍有沈盧、魚腸之名。古人以劑鋼為刃,柔鐵不莖榦,不爾則多斷折。劍之鋼者,刃多毀缺,巨闕是也。故不可純用劑鋼。魚腸即今蟠鋼劍也,又謂之松文…”。

    沈括認為魚腸劍應屬於鋼劍,可在《越絕書》中,卻認為魚腸劍是青銅劍。據《越絕書》記載,“昔者越王勾踐有寶劍五,當造此劍之時,赤堇之山破而出錫,若耶之溪涸而出銅,雨師掃灑,雷公擊橐,蛟龍捧爐,天帝裝炭。太乙下觀,天精下之…”。

    早在春秋時期齊國的《冬宮·考工記》則記載,“桃氏為刃,金有六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

    也就是說,早在春秋時期在生產各種兵器之時,就已經運用青銅配比來進行製造。“金” 指的是青銅,青銅是由金屬銅和錫或銅和鉛按不同配比的合金,稱之為 “齊” 或 “劑”。

    根據現今考古發現推斷,魚腸劍應為青銅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通常使用的都是青銅兵器。就算到秦統一六國後,同樣亦沿用青銅兵器。若以考古發現看,商代晚期才開始出現寶劍。鐵劍則是遲至兩漢時期,得益於冶鐵技術的完善和成熟,這時才真正地完全取代了青銅兵器。直至三國時期,鋼製兵器才正式亮相。

    現已知年代最早的人工冶煉鐵製兵器,是1990年在河南省三門峽市上村嶺2001號墓出土的,西周晚期銅柄鐵劍。這把鐵劍只是較為粗糙的,沒有經過任何鍛打的 “鍊鐵”。

    戰國晚期,鐵製兵器在冶煉和鍛打技術上仍然不夠成熟,這一時期生產出來的兵器成品,依然很不成熟,並不適宜用作實戰之用。另外,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的越王勾踐劍,也是春秋晚期的青銅劍。

    透過對越王勾踐劍進行技術檢測發現,其材質主要以錫青銅鑄成,並含有少量的鋁和微量的鎳。據此推斷,當初專諸用以刺殺吳王僚所用的魚腸劍,應該就是一把青銅劍。

  • 5 # 靈石蘊

    因專諸而名,自然在專諸刺吳王之後

    這麼說其實也不確切,不過無論是《吳地記》還是太史公的《刺客列傳》,裡面描述專諸刺王,都是說專諸把匕首藏在魚腹中,而不是說把魚腸藏在魚腹

    吳地記

    諸樊之子光潛以百金,令專諸進魚上僚,置匕首於炙魚中剌僚死

    刺客列傳

    酒既酣,公子光詳為足疾,入窟室中,使專諸置匕首魚炙之腹中而進之。既至王前,專諸擘魚,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

    由此可見,魚腸劍在專諸使用前,僅僅是一把鋒利匕首。後世為紀念專諸,把這把匕首命名為魚腸劍,或者叫魚藏劍

    至於為什麼引申出歐冶子

    估計是劍以人名,後世之人又以寶劍配英雄杜撰出寶劍來歷。三長兩短,集五大名劍,共同塑造了歐冶子這麼個鍛劍宗師,又以宗師鍛劍,引出寶劍配英雄這麼個概念,互為論證,相輔相成

    比如這裡面的魚腸劍,有書說,此劍鍛成之日,劍身紋路別緻,狀似魚腸,被歐冶子命名為魚腸。後來有相劍大師看過,說,此劍大逆,紋理不順,主臣殺君,子弒父。然後果不其然,被專諸用來殺王了……

    一把劍剛出來,就能看出是用來殺君的?那專諸生來是不是就是準備殺王僚的呢?所謂人有人命,劍有劍命?瞎扯嘛

    所以啊,魚腸命名,因為專諸之事,僅此而已

    關於專諸刺王僚,整個事件大體可以分為三部

    第一部是吳國內部傳位矛盾

    上代老吳王有四個兒子,他臨死前立下規矩,說吳國君位傳承為兄傳弟,也就是他死了,傳給老大,老大死了傳給老二……一直傳到老四

    開始倒也順當,只是當老三想把位置傳給老四時,這老四死活不要,還離家出走了。這一下,位置傳給誰呢?父親臨死前也沒交代呀。最後,這老三臨死前,把位置傳給了自家兒子

    傳給兒子倒也沒什麼,只是老大兒子,一個叫公子光的不願意了。他認為,這位置應該傳給自己,於是預謀除掉當代君王,自己上位

    第二部是伍子胥和楚國矛盾

    伍子胥本來是楚華人,也出仕楚國,只是楚國並不穩定,內部打的厲害。因為他們家是站在太子一邊的,而太子又敗了,所以吳家也受到了牽連,被楚國國君滅了族,只有伍子胥孤身一人逃了出來

    又因為當時吳國和楚國邊境不寧,經常幹架,所以這伍子胥最終逃到了吳國,妄圖利用吳國之兵,給自己報仇。不過伍子胥雖然有大才,吳國也在和楚國摩擦,但吳國還是很清醒,知道和楚國大打出手並沒啥好處

    要不怎麼說伍子胥大才呢,他看出了公子光眼中的謀逆之心。於是便設法幫助公子光殺君上位,施恩圖報……

    第三部是專諸刺王

    專諸這個人,史上記載的並不清楚,有人說他是名廚師,擅長做魚,很有名氣,吳王聽說後,經常讓他做魚吃,公子光重金買通,並且給他料理身後事,專諸便在魚腹中藏劍,趁著送魚的機會,刺殺了吳王

    也有人說此人是名遊俠,很厲害,也很講義氣,後來不知道怎麼的跟隨了伍子胥,而伍子胥又把他介紹給了公子光。他們這夥人知道吳王愛吃魚,便定下了魚腹藏劍的刺王計劃,專諸便是主要執行人。為此,專諸拜師學藝,苦練做魚技術,然後四處揚名,經過三年準備,名聲終於傳到了吳王耳中……

    不管專諸是廚師也好,還是為刺王成為廚師,總之,在公元前515年一天,這傢伙透過魚腹藏劍,成功刺殺吳王。雖然自己也搭上了性命,不過公子光也是遵守諾言,上位後冊封其兒子專毅為上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茄子摘葉何時更好?